小米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倒300亿美元,遭遇腰斩,对此有如何看?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小米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倒300亿美元,遭遇腰斩,对此有如何看?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既生渝,何生亮。小米市值從800億美元跌到300億美元,讓曾經買入小米股票的人情何以堪,畢竟雷老板曾經許諾要讓股票翻倍的呀。小米如今股價腰斬,應屬情理之中。上圖是小米最新的季報,顯示小米67.99%營收來自手機業務,在大陸的占據60.79%。但隨著華為多層次性價比手要的推出,對小米的生存空間形成極大壓縮。世界就是這么殘酷,“馬太效應”會讓小米生存越來越難。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等其它業務的拓展,才可能讓小米重新崛起??萍脊镜母偁幜€在創新,這種創新的核心,必須是來自于技術,而非來自于經營模式,更非來自于成本模式的低價競爭。小米的股價,還會進一步走向價值回歸的道路,這如毛利率只有不到7%的工業富聯一樣。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碼字不易,賞贊為謝!有需要交流,可以關注后私信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一臺靠買美帝高通配件拼裝的手機,不肯花錢投研,沒有核心技術,專做中低擋劣質手機,各種造假,謊稱互聯網企業……種種劣行,能使大家認可嗎?欺騙上市的后果就定跌一一跌一一再跌!
感謝誠邀!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夸下???,要讓買小米股票的人賺一倍,但是沒想到,短短半年的時間,小米的市值從800億美元跌到300億美元。它的原因如下:1,手機行業遇增長瓶頸,如今蘋果調價,華為推性價比手機,而死磕性價比低小米深受重創,競爭不過蘋果和華為。2018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1400萬部,同比下滑10.9%,雖然市場份額只是小跌0.1個百分點到13.6%,但卻和前三位的華為、VIVO、OPPO的差距進一步拉開2,面臨大規模解禁,引發市場下跌。1月9日小米大解禁股份數超30億股,占其已發行普通股的約14%,占其流通股的比例約19%,3而小米生態鏈的基礎仍然是小米的手機業務與牌子,因此其實是一種錦上添花。并且,小米生態鏈仍然是硬件業務,對市值PE倍數的影響有限,只能拿來講講IoT和智能家居之類故事;4小米拓展的印度市場受挫。印度頒布電商新政對外資牌子做出嚴格限制,小米在當地僅可保留一臺牌子,無法以紅米小米來區隔產品價位;5國內5G試商用在即,4G機型的換機會被遏制,這種市場容量下跌的大背景之下,對剛宣布獨立的紅米牌子,以及小米牌子,無疑都是最嚴苛的考驗
黃木匠說過的一句話
謝謝邀請。上市時小米曾夸下??谝屬I小米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然而,事與愿違,短短半年,小米股價早已腰斬。小米股價為何跌落如此地步?小米上市前,市場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小米是互聯網企業,估值偏低;另一種認為小米是硬件制造類企業,估值偏高。如今,市場用腳投票,選了第二種。小米三季度報告顯示,集團總收入500億元,由四大業務板塊構成,分別為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和其他業務構成,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350億元,占總收入的70%,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108億元,占總收入21.6%,互聯網服務業務和其他業務總計47億元,占總收入8.4%。從報告可以看出,小米的業務收入來源主要是手機,電視機在內的硬件產品,來自互聯網的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太低。20189月,小米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只有15億元,小米盒子用戶只有1500萬人。即使作為中國智造的標桿,小米的地位也不穩固。隨著宏觀景氣下行、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加上手機行業周期延長,小米的市占率面臨華為等的搶占。小米在資本市場的節節敗退可想而知了!
小米市值從上市初的800億美元,跌至300億美元。記得在小米剛剛上市時,雷軍就夸下???,要讓小米股票的投資者賺一倍。但事與愿違,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小米股價市值蒸發500億美元,這讓廣大投資者無法接受這樣的一臺結果。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小米公司股票最近的大幅下跌,這應該是30億限售股解禁加上上述質疑聲共振的結果。但請注意:有賣、也有買,而且成交放出巨量。也許半年、一年后,后悔的是那些小米公司股票看空者。而我們卻認為,小米市值蒸發一大半,不可能因為受到某些外力的影響,主要或是小米自身的原因:首先,小米在上市之初,把自個定位于互聯網企業,而目前市場認為,小米本來就是一臺硬件貼牌企業。顯然,互聯網企業上市的估值要比貼牌生產企業要高出許多。所以,小米股價下跌只是其估值的回歸。從報告可以看出,小米的業務收入來源主要是手機,電視機在內的硬件產品,來自互聯網的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太低。20189月,小米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只有15億元,小米盒子用戶只有1500萬人。所以,資本市場目前只能給小米一臺手機貼牌企業的估值。再者,在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小米業績的高速擴張將難以持續。雷軍一直把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掛在嘴邊,但是小米所謂的高性價比,主要是犧牲貼牌企業應得的利潤,壓榨生產企業工廠收入獲得的,而目前oppo、vovi等手機牌子也在后來居上,與小米爭搶手機中低端市場份額。而華為則不是靠高性價比,而是靠核心競爭力,獲得了國內外用戶的喜愛。最后,小米雖然定位于互聯網科技企業,但主要是走“貿工技”路線,為了維持業務的高增速,小米把電視機機、電冰箱、空調等都放在小米平臺上賣。事實上,即使在手機方面,小米手機的芯片主要進口美國高通,并沒有在高技術投資多少錢。所以,投資者看不到小米有任何互聯網技術企業所應有的技術創新特質。未來,國內手機市場趨于飽和,而通過小米平臺售賣其他商品,發展空間也很有限。所以,或是由市場給出其更合理的估值吧。相反,華為則不同,任正非只持有2%都不到的華為股份,其他的股份都分給了企業職工,包括科技研發人員。此外,華為還要拿出1000億人民幣搞研發投入。這在世界上也算是小數,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的科技創新不走在世界的前列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小米股價從800億跌到300億元,這主要是小米的高層在上市時把股票估值定得過高,股價就進入到估值回歸的過程中。同時,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小米的業績高增速也被市場看淡。更關鍵的是,小米缺乏核心競爭力,在芯片上要處處受制于人。像這樣企業,市場不會給出過高的估值,未來小米股價能否重新漲回,我們覺得希望渺茫,別抱太大的希望。
一臺靠買美帝高通配件拼裝的手機,不肯花錢投研,沒有核心技術,專做中低擋劣質手機,各種造假,謊稱互聯網企業……種種劣行,能使大家認可嗎?欺騙上市的后果就定跌一一跌一一再跌!
感謝誠邀!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夸下???,要讓買小米股票的人賺一倍,但是沒想到,短短半年的時間,小米的市值從800億美元跌到300億美元。它的原因如下:1,手機行業遇增長瓶頸,如今蘋果調價,華為推性價比手機,而死磕性價比低小米深受重創,競爭不過蘋果和華為。2018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1400萬部,同比下滑10.9%,雖然市場份額只是小跌0.1個百分點到13.6%,但卻和前三位的華為、VIVO、OPPO的差距進一步拉開2,面臨大規模解禁,引發市場下跌。1月9日小米大解禁股份數超30億股,占其已發行普通股的約14%,占其流通股的比例約19%,3而小米生態鏈的基礎仍然是小米的手機業務與牌子,因此其實是一種錦上添花。并且,小米生態鏈仍然是硬件業務,對市值PE倍數的影響有限,只能拿來講講IoT和智能家居之類故事;4小米拓展的印度市場受挫。印度頒布電商新政對外資牌子做出嚴格限制,小米在當地僅可保留一臺牌子,無法以紅米小米來區隔產品價位;5國內5G試商用在即,4G機型的換機會被遏制,這種市場容量下跌的大背景之下,對剛宣布獨立的紅米牌子,以及小米牌子,無疑都是最嚴苛的考驗
黃木匠說過的一句話
謝謝邀請。上市時小米曾夸下??谝屬I小米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然而,事與愿違,短短半年,小米股價早已腰斬。小米股價為何跌落如此地步?小米上市前,市場一直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小米是互聯網企業,估值偏低;另一種認為小米是硬件制造類企業,估值偏高。如今,市場用腳投票,選了第二種。小米三季度報告顯示,集團總收入500億元,由四大業務板塊構成,分別為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和其他業務構成,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350億元,占總收入的70%,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108億元,占總收入21.6%,互聯網服務業務和其他業務總計47億元,占總收入8.4%。從報告可以看出,小米的業務收入來源主要是手機,電視機在內的硬件產品,來自互聯網的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太低。20189月,小米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只有15億元,小米盒子用戶只有1500萬人。即使作為中國智造的標桿,小米的地位也不穩固。隨著宏觀景氣下行、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加上手機行業周期延長,小米的市占率面臨華為等的搶占。小米在資本市場的節節敗退可想而知了!
小米市值從上市初的800億美元,跌至300億美元。記得在小米剛剛上市時,雷軍就夸下???,要讓小米股票的投資者賺一倍。但事與愿違,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小米股價市值蒸發500億美元,這讓廣大投資者無法接受這樣的一臺結果。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小米公司股票最近的大幅下跌,這應該是30億限售股解禁加上上述質疑聲共振的結果。但請注意:有賣、也有買,而且成交放出巨量。也許半年、一年后,后悔的是那些小米公司股票看空者。而我們卻認為,小米市值蒸發一大半,不可能因為受到某些外力的影響,主要或是小米自身的原因:首先,小米在上市之初,把自個定位于互聯網企業,而目前市場認為,小米本來就是一臺硬件貼牌企業。顯然,互聯網企業上市的估值要比貼牌生產企業要高出許多。所以,小米股價下跌只是其估值的回歸。從報告可以看出,小米的業務收入來源主要是手機,電視機在內的硬件產品,來自互聯網的增值服務收入占比太低。20189月,小米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只有15億元,小米盒子用戶只有1500萬人。所以,資本市場目前只能給小米一臺手機貼牌企業的估值。再者,在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小米業績的高速擴張將難以持續。雷軍一直把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掛在嘴邊,但是小米所謂的高性價比,主要是犧牲貼牌企業應得的利潤,壓榨生產企業工廠收入獲得的,而目前oppo、vovi等手機牌子也在后來居上,與小米爭搶手機中低端市場份額。而華為則不是靠高性價比,而是靠核心競爭力,獲得了國內外用戶的喜愛。最后,小米雖然定位于互聯網科技企業,但主要是走“貿工技”路線,為了維持業務的高增速,小米把電視機機、電冰箱、空調等都放在小米平臺上賣。事實上,即使在手機方面,小米手機的芯片主要進口美國高通,并沒有在高技術投資多少錢。所以,投資者看不到小米有任何互聯網技術企業所應有的技術創新特質。未來,國內手機市場趨于飽和,而通過小米平臺售賣其他商品,發展空間也很有限。所以,或是由市場給出其更合理的估值吧。相反,華為則不同,任正非只持有2%都不到的華為股份,其他的股份都分給了企業職工,包括科技研發人員。此外,華為還要拿出1000億人民幣搞研發投入。這在世界上也算是小數,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的科技創新不走在世界的前列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小米股價從800億跌到300億元,這主要是小米的高層在上市時把股票估值定得過高,股價就進入到估值回歸的過程中。同時,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小米的業績高增速也被市場看淡。更關鍵的是,小米缺乏核心競爭力,在芯片上要處處受制于人。像這樣企業,市場不會給出過高的估值,未來小米股價能否重新漲回,我們覺得希望渺茫,別抱太大的希望。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米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倒300亿美元,遭遇腰斩,对此有如何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新年好!
- 下一篇: 岳云鹏 孙悦的《我的变、变、变》,能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