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算术运算符_JAVA-基础-算术运算符
算術運算符
運算符是用來計算數據的符號。數據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變量。被運算符操作的數我們稱為操作數。算術運算符最常見的操作就是將操作數參與數學計算
運算符
運算規則
范例
結果
+
正號
+3
3
+
加
2+3
5
+
連接字符串
“中”+“國”
“中國”
-
負號
int a=3;-a
-3
-
減
3-1
2
*
乘
2*3
6
/
除
5/2
2
%
取模
5/2
1
++
自增
int a=1;a++/++a
2
--
自減
int b=3;a--/--a
2
注意下列事項:
l加法運算符在連接字符串時要注意,只有直接與字符串相加才會轉成字符串。
l?除法“/”當兩邊為整數時,取整數部分,舍余數。當其中一邊為浮點型時,按正常規則相除。
l? “%”為整除取余符號,小數取余沒有意義。結果符號與被取余符號相同。
l? 整數做被除數,0不能做除數,否則報錯。
*算術運算符*/
public classOperatorDemo1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常量使用算數運算符*/System.out.println(10+20);/** 變量使用算數運算符*/
int x = 10;int y = 20;//"+"作為加法運算使用
int z = x +y;//"+"作為連接字符串使用
System.out.println("x="+x);
System.out.println("y="+y);
System.out.println("z="+z);
}
}
算數運算符++、--的使用
l? ++運算符,會在原有值的基礎上自增1;
l? --運算符,會在原有值的基礎上自減1。
l? ++,--運算符后置時,先使用變量a原有值參與運算操作,運算操作完成后,變量a的值自增1或者自減1;
l? ++,--運算符前置時,先將變量a的值自增1或者自減1,然后使用更新后的新值參與運算操作。
賦值運算符
運算符
運算規則
范例
結果
=
賦值
int a=2
2
+=
加后賦值
int a=2,a+=2
4
-=
減后賦值
int a=2,a-=2
0
*=
乘后賦值
int a=2,a*=2
4
/=
整除后賦值
int a=2,a/=2
1
%=
取模后賦值
int a=2,a%=2
0
諸如+=這樣形式的賦值運算符,會將結果自動強轉成等號左邊的數據類型。
賦值運算符* +=, -=, *=, /=, %=:*上面的運算符作用:將等號左右兩邊計算,會將結果自動強轉成等號左邊的數據類型,再賦值給等號左邊的*注意:賦值運算符左邊必須是變量*/
public classOperatorDemo2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byte x = 10;
x+= 20;//相當于 x = (byte)(x+20);
System.out.println(x);
}
}
輸出結果為x=30
比較運算符
運算符
運算規則
范例
結果
==
相等于
4==3
False
!=
不等于
4!=3
True
<
小于
4<3
False
>
大于
4>3
True
<=
小于等于
4<=3
False
>=
大于等于
4>=3
True
賦值運算符的 = 符號與比較運算符的 == 符號是有區別的,如下:
賦值運算符的 = 符號,是用來將 = 符號右邊的值,賦值給 = 符號左邊的變量;
比較運算符的 == 符號,是用來判斷 == 符號 左右變量的值是否相等的。
int a = 3;int b = 4;
System.out.println( a=b );
System.out.println( a==b );
上面代碼輸出的結果第一個值為4,第二個值為false。
邏輯運算符
運算符
運算規則
范例
結果
&
與
false&true
False
|
或
false|true
True
^
異或
true^flase
True
!
非
!true
Flase
&&
短路與
false&&true
False
||
短路或
false||true
True
邏輯運算符,它是用于布爾值進行運算的,運算的最終結果為布爾值true或false。
邏輯運算符通常連接兩個其他表達式計算后的布爾值結果
當使用短路與或者短路或時,只要能判斷出結果則后邊的部分就不再判斷。
boolean b = 100>10;boolean b2 = false;
System.out.println(b&&b2); //打印結果為 false
System.out.println(b||b2); //打印結果為 true
System.out.println(!b2); //打印結果為 true
System.out.println(b && 100>10); //打印結果為 true,
l? 短路與&&:參與運算的兩邊數據,有false,則運算結果為false;
l? 短路或||:參與運算的兩邊數據,有true,則運算結果為true;
l? 邏輯非! : 參與運算的數據,原先是true則變成false,原先是false則變成true。
三元運算符
格式:
(條件表達式)?表達式1:表達式2;
表達式:通俗的說,即通過使用運算符將操作數聯系起來的式子,例如:
3+2,使用算數運算符將操作數聯系起來,這種情況,我們稱為算數表達式。
3>2,使用比較運算符(也稱為條件運算符)將操作數聯系起來,這種情況,我們稱為條件表達式。
其他表達式,不再一一舉例。
l? 三元運算符運算規則:
先判斷條件表達式的值,若為tru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1;若為fals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2。
方式一:
System.out.println(3>2 ?“正確” : “錯誤” );//三元運算符運算后的結果為tru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1的值“正確”,然后將結果“正確”,在控制臺輸出打印
方式二:int a = 3;int b = 4;
String result= (a==b) ?“相等” : “不相等”;//三元運算符運算后的結果為fals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2的值“不相等”,然后將結果賦值給了變量result
方式三:int n = (3>2 && 4>6) ? 100 : 200;//三元運算符運算后的結果為fals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2的值200,然后將結果200賦值給了變量n
運算符優先級
優先級
描述
運算符
1
括號
()、[]
2
正負號
+、-
3
自增自減,非
++、--、!
4
乘除,取余
*、/、%
5
加減
+、-
6
移位運算
<>、>>>
7
大小關系
>、>=、
8
相等關系
==、!=
9
按位與
&
10
按位異或
^
11
按位或
|
12
邏輯與
&&
13
邏輯或
||
14
條件運算
?:
15
賦值運算
=、+=、-=、*=、/=、%=
16
位賦值運算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算术运算符_JAVA-基础-算术运算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spider 连接mysql_pys
- 下一篇: java 超时集合_确定性监视器脉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