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除了Surface,几乎没有其他公司开发Windows平板了?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为啥除了Surface,几乎没有其他公司开发Windows平板了?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很多人說題主不知道。我覺得題主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在大約2019年的時候確實沒多少做Windows平板,因為這個市場太小了。Windows平板這個市場每年都在萎縮,而微軟由于先發(fā)優(yōu)勢在這個市場占有率頗高,所以導致別的廠商不愿意去做。2020年Windows平板出現(xiàn)了銷量上漲。所以很多產品線出現(xiàn)了更新迭代。因此,Windows平板市場也被激活起來。現(xiàn)在市面上有:surface Pro7+聯(lián)想Yoga Duet戴爾latitude 7310ThinkPad X12 Tablet綜合產品力上,還是微軟的surface Pro7+相對最好。對這種Windows 10的平板電腦,很重要的一個場景就是手寫筆。有了手寫筆你可以在這些二合一平板上寫寫畫畫,文檔批注。至少例如商務文件電子簽名、記筆記這些場景是很有用的。之前據透露,京東平臺售出的微軟Surface是大約有40%的比例都是帶筆的。而在手寫筆體驗里面,Surface 是體驗最好的。<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51864243499671552">但是核心問題在于,除了手寫筆這個應用場景,Windows二合一平板你就找不到太大的優(yōu)勢了。性能上,Surface不如那些正常的輕薄本便攜性上,13寸的小尺寸輕薄本和Surface的重量大致相仿價格上,Surface價格較高續(xù)航上,由于Surface 的電池容量42Wh相對較小,續(xù)航上未必有一些大容量電池的輕薄本來得好所以這也是Windows二合一平板的最大問題,除了手寫筆找不到直接性的優(yōu)勢。這導致了整個Windows的二合一平板銷量不斷下滑,最終到了2020年才因為在線辦公需求銷量回升。
有啊有啊,其實還有公司在堅持做Windows平板,只不過在經過最早初代Surface發(fā)布內會兒一大堆企業(yè)扎堆做的盛景來說,現(xiàn)在著實低調了很多。當年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聯(lián)想YOGA系列的360°翻轉屏;Surface的插拔鍵盤;戴爾我記得是用了旋轉屏幕(就是普通筆記本,但是屏幕在框里可以旋轉正反面);好像是宏碁,用的是屏幕半折的方式達成平板模式。那時候的我深刻覺得,平板二合一才是未來!當然,踩坑了以后,現(xiàn)在嘛……發(fā)現(xiàn)二合一Windows本,在很多環(huán)境下,都是比較雞肋的。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多種場景下的需求。<hr/>然后先說說目前的二合一Windows本有哪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吧,(排除比較小眾的品牌):最便宜也是性能最差的大牌平板,低配裸機3k不到。屏幕素質極佳,低配性能辣雞。宏碁Spin5,搭載11代i5-1135G7的CPU,作為輕薄本還是不錯的。2.2K高色域360°屏幕,雙雷電4接口,各項功能也挺豐富。即使作為一款傳統(tǒng)筆記本來看,也是不錯的機器。聯(lián)想其實一直在二合一筆記本領域耕耘,YogaDuet就是其中“可插拔鍵盤”類型的主力。(我的MIIX520就是這臺機器的上一代)人臉識別,2K屏,藍牙、插拔二合一鍵盤,標配筆,極其實惠的價格,除了沒有無風扇設計(可以通過軟件手動降低或者關閉)。我覺得這臺機器比Surface 系列要實惠太多了。另外注意,據說馬上要更新新款機型了(所以現(xiàn)在也是這個老款的最低價格了),想要入手請三思。另一種Windows平板的主要類型,360°折疊屏。這類機器的優(yōu)勢就是基本可以完全保留傳統(tǒng)筆記本的一切特點,多帶帶增加可以360°旋轉的屏軸即可。相對的,重量較重,不太適合平板模式使用。我敢說,沒人會預見到專做游戲本的ROG居然會出小巧的翻轉屏筆記本。這臺ROG 幻13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之作。自身配置在二合一筆記本中獨一檔,搭配專屬接口可以搭載RTX3080Laptop,又能成為一臺性能極強的臺式機。華碩本家的高端商務本系列,靈耀X系列,其中的逍遙,也是360°翻轉屏。整機的屏幕素質超高,4K OLED屏,支持100%DCI-P3色域。Surface目前最新的Pro 7 +。其實Surface系列最值得購買的是采用無風扇設計的i5版本。但是最新的i5版本,考慮現(xiàn)在的需求,內存上16G,再配個鍵盤,價格直接過萬……惠普Spectre X360,Spectre系列俗稱“煤礦金”,因為其奢華的配色而得名。同樣也是在保持更新二合一類型的機器的。(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官方店沒有)戴爾的高端商務本,XPS系列,其實也是一直在更新二合一筆記本的。只是……XPS系列的定價一直不低,相對來說考慮的人就特別少了……<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52264333544579072">宏碁旗下超頂級專用工作站筆記本,采用了我開頭所說的“半折屏幕”的方式,當然實際技術肯定是有了很大進步的。具體折疊方式看下圖:以上這么一票機器砍下來,數數品牌,除了微軟本家,還有聯(lián)想、宏碁、華碩(ROG)、戴爾、惠普等等,可以說在堅持做Windows二合一筆記本的廠家還是很多的(甚至還有不少機型我沒列出來)。但是,其中比較多的還是折疊屏的形式,純粹可以多帶帶拿個平板的比較少。因為這種鍵盤分離的設計,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還是限制太大了。<hr/>接下來說點我個人的體驗:首先曬一下我的兩臺Windows二合一筆記本:啊不對,這是我家狗砸~,應該是這個圖:左邊是聯(lián)想YOGA Book 初代,采用了Atom Z8550+4G內存64G emmc固態(tài),無風扇設計。當時價格我記得是3k。買來以后發(fā)現(xiàn)性能的確不咋地,甚至用Edge看斗魚都會卡……(用Windows商城的平板應用會好很多)目前基本吃灰。右邊是聯(lián)想MIIX520,采用了i5-8250u+8G+512G固態(tài),風扇還挺吵的……但是我看中了很久,甚至推薦我親戚買了一臺……然后新發(fā)布512G版本我就沒忍住買了,目前作為外出的主力辦公電腦使用。<hr/>這兩臺機器中,YOGA Book初代盡管性能渣渣,但是基本符合我的預期,能進行基礎的辦公,是個更傾向于平板電腦的機器。當初購買的時候,YOGA Book有安卓和Windows兩種版本,而且Windows版本貴了500。當時我考慮的是可能Windows有授權費之類的,購買了活動降價后和安卓版本同價格的Windows版本,還想著買來裝雙系統(tǒng)玩。結果到手發(fā)現(xiàn),這機器的BIOS是閹割版,不支持完整的引導之類的,不能刷機自由切換系統(tǒng),遂作罷。最后現(xiàn)在就是拿出來偶爾當平板用一下,看看視頻,也湊活。主要還是性能嚴重不足,甚至作為WiFi鏈接的無線顯示器都會有比較明顯的拖曳感。MIIX520作為我工作的主力,其性能也足夠使用,日常的制表、畫CAD,以及少量的Lightroom照片處理,都足夠勝任。但是整機作為平板而言就過重了,因此我也極少拿它當做平板來用。除了重量問題,發(fā)熱、噪音,都使得這臺機器不適合作為一臺手持平板設備使用。當然,對比上一臺YOGABook初代,聯(lián)想MIIX520作為一臺完整的筆記本,保留了完整BIOS,也使得其擁有了更多的可玩性。我在這臺機子上裝過Mac、安卓、Linux、國產麒麟,都能夠基本正常運行,目前是使用的Mac+Win雙系統(tǒng)。另外,這臺機器的性能潛力也不錯,CPU默認的TDP是15W,但是我直接拉到20W,依然能夠完全壓制,就是噪音更大了。而風扇也能用相應軟件控制轉速,甚至有大佬直接把風扇拆了的……(不建議)<hr/>最后總結:我說我這兩臺機器的意思,就是想表示一下,二合一筆記本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要么性能不足,要么重量過高,或者就是價格還是太過于昂貴(大于一臺輕薄本+一臺平板)。因此,除開一開始“開創(chuàng)性”的那段時間,二合一筆記本的熱度逐漸降低了。所以,題主才會有一種“其他公司不開發(fā)了”的錯覺。但是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筆記本性能會隨之提高,或許以后便宜又好用又輕薄的二合一筆記本,就會來到我們身邊了。【筆記本推薦、整理】給萌新的筆記本購買推薦2021年30系顯卡游戲本整理4~5k價位辦公筆記本 精選11代標壓酷睿/5000系銳龍Zen3輕薄本發(fā)布整理英特爾11代酷睿 輕薄本 匯總簡評【萌新入門系列】萌新筆記本電腦購買簡單入門指南給萌新們的鼠標購買建議給萌新們的耳機購買建議歡迎在評論區(qū)向我提問,我都會一一解答,大家點贊三連支持一下~如果想要更加精準的私人咨詢,也可以發(fā)起付費咨詢,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的服務~最后,愿大家都可以購買到稱心如意的電腦~
御三家商務產品線、yoga duet、wacom、一眾寨場、eve:你說啥?
surface 它就不是個平板我剛把自己的ipad pro閑魚出了,現(xiàn)在用的是一代go,準備弄個二手的pro 6。<hr/>我對surface真的是又愛又恨,都不用對比ipad pro,就 ipad air,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 它是個電腦系統(tǒng),而ipad無論性能多好,它是個平板系統(tǒng)。這就是區(qū)別,surface是電腦,ipad是平板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欸區(qū)別不大啊。但是對于我來說,區(qū)別大了。我?guī)е?這個東西出門在外,辦個工,登錄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是電腦端還是 手機端 區(qū)別是很大的。在ipad上登錄我的系統(tǒng),就是個大號的手機,功能不全,操作麻煩。在surface上,就是電腦版的,功能齊全你用手機開個wps,操作操作表格,麻煩不?ipad就是這么麻煩,而surface 就是方便。而這,幾乎是surface唯一的存在理由了。它是像平板的電腦,如果它是像電腦的平板,早八輩子被ipad干掉了要說到為什么會被干掉,生態(tài)真心的,你如果用過uwp 和 app store,對比一下,你就會覺得微軟幾乎已經放棄了專門為surface營造一個生態(tài)出來了。而 蘋果的生態(tài),兩個字形容:絕了。可惜,我用的ERP系統(tǒng)在蘋果上沒有,也是絕了,斷絕了我用蘋果的念頭蘋果在賦予 平板 越來越高的生產力而微軟在致力于把它的“平板”改得更像電腦而其他安卓嘛,既沒有蘋果的布局,又沒有微軟的財大氣粗
更一下:最近想試試水,給SP6更了Windows 11,發(fā)現(xiàn)任務欄電源狀態(tài)處調節(jié)性能釋放模式的菜單不見了,這徒增很大的不便。重做回了20H2。偶然間發(fā)現(xiàn)一個神奇功能(原諒我從來沒留意到它),Windows 10的虛擬觸控板。這是我見過的最套娃的設計了。鼠標曾模擬手指,觸控板模擬鼠標,到了純觸屏使用的平板上(不接鍵盤,不展開)竟還要有個模擬觸控板的東西。可悲的是,它真好用。這也側面印證了為什么Windows平板無法獨立存活了吧,Windows在平板情景上的人機交互實在太糟。btw,現(xiàn)在二合一以及可以360度旋轉的超級本越來越多了,鑒于頭部OEM的優(yōu)良客戶服務水準和制造水平,特別是戴爾尤其出色的品控和質感,這個問題也許慢慢就不成立了。最后推薦諸位如果認為機器天生當服務于人,那就遠離Surface,想省心大可選擇Thinkpad和Dell,想省錢聯(lián)想Yoga的二合一也不錯。<hr/>先總結:Surface 作為Win10平板的標桿并不能讓人滿意;微軟這一主導者并不能也不曾地,在該細分領域做生態(tài)建設和市場占有的推進。導致到了今天Win10平板電腦的供應鏈水準明顯落后于其他智能設備種類。對于做開發(fā)平板電腦決策的第三方廠家而言,做Win10平板不如Android平板來的劃算。僅存的非微軟Win10平板設備,不如說是可觸控與書寫的超級本,它們來自第三方廠商覆蓋超極本市場的決策,目的在于覆蓋更多超極本用戶需求。跨領域產品市場規(guī)模本來就受限,再加上iPad Pro的競爭,著力推進Win10平板產品的開發(fā)與宣發(fā)并不合算。<hr/>我是Surface Pro 6用戶,這里先從我個人這兩年的體驗并結合我所知的Surface用戶普遍遭遇的問題的來講(對Win10平板市場表現(xiàn)萎靡的評價在第二部分):1.1.(不重要)購買Surface的時候,以為會買來另一種iPad,結果發(fā)現(xiàn)買來的是超極本。可以手寫觸控的Win10超極本,對我來說還蠻需要的。作為Adobe重度訂閱用戶,有一個便攜的性能還夠用的設備,特別是還可以直接用壓感筆的(要知道wacom的數位屏真的不便宜),體驗還是非常好的。在Office文檔和Acrobat的PDF批注上,對我來說手寫筆的作用很大。1.2(不重要)Surface拔了鍵盤的定位的確是個平板來著,可是Win10的觸控模式真的沒什么用。我之后特地設置了斷開鍵盤鏈接時不自動切換模式,我還用正常的模式,只不過是觸控操作。擰巴就擰巴了,但如果這么去想:這是個可以舉著操作和向他人演示的Win10電腦,一個更方便的超極本。這么想Surface并不雞肋。1.3 但是!Surface的品控實在是太糟了!我買它是為了提升生產力,但它卻讓我經常在生氣。不只是Surface的硬件品控千瘡百孔,它的瑕疵非常多元,屏幕貼合不整齊、機身金屬軟、漏電強度強過其他設備、揚聲器處玻璃切割極其鋒利……這里不贅述了。Surface Book 屏幕更大,往往更不平整,黑屏下它不像個漆黑的鏡子,而是張黑色PVC水晶板。大家可以去Surface實體店看看樣機,觀察一下屏幕邊框的反光倒影畸變程度。Surface的做工對消費者來說就像在抽卡。1.4 硬件調試層面上,微軟作為一家Win10設備婆羅門OEM,它并沒有采用公版的Intel核顯設置。Surface屏幕在低光時,如果顯示暗色畫面,屏幕會有嚴重閃爍。屏幕頻閃是電子設備熒屏傷害視力的主要原因。而Surface的頻閃已經嚴重到讓人感覺這是個壞屏幕的地步了,很多退貨都是因此而起。這個問題本不是硬件問題,它可以通過調整Intel核顯控制面板提供的功能選項解決。但是,Surface沒有該控制面板,同時,極難安裝。網上有很多技術博客提供了解決辦法,可隨著Surface的系統(tǒng)一代代更新,解決方案又變得不同。Surface極不穩(wěn)定的驅動非常影響體驗!Surface Pro具備結構光人臉識別系統(tǒng),這個功能會經常掉線。需要老老實實用pin解鎖后去設備管理中重啟該功能,或者,重啟電腦。這都為消費者徒增了使用成本。Surface的Marvel無線網卡驅動也是個神經刀。它的驅動偶爾就會出問題。在我家中足夠性能的寬帶和路由器的服務下,Surface的網速可以達到其他Wifi設備的百分之一網速。比如500m寬帶下,只有Surface連接網絡,測速網給的數據是40兆寬帶水平。解決方法是,去微軟官方Surface支持頁面,下載安裝Surface驅動包。1.5 Win10自身的軟件生態(tài)沒有競爭力。UWP的餅是真好看,當初UWP空降的時候讓人耳目一新。現(xiàn)在呢?Microsoft Store就像個太平間。偶爾能用上,但沒什么人惦記著用它。這里再夾帶點私貨:我很久以前是個諾基亞N9用戶,真的特別愛Meego Harmattan。Harmattan的UI圖表是“膨脹圓”(這個形狀到底是啥名字大家也沒統(tǒng)一,因為在Photoshop里,將正圓型“膨脹”操作后再旋轉45度就成了,所以我姑且叫它膨脹圓吧。更新:就是小米換的新logo那個形狀)后來我也因此不太喜歡圓角矩形,更喜歡三星的OneUI的圖標。Metro UI出來的時候我也很喜歡,Metro UI的設計語言發(fā)展出了現(xiàn)在Win10的樣子。可問題在哪兒呢?膨脹圓和圓角矩形不一樣,廣義上它畢竟是圓,如果它的內容不是徑向鋪展而是橫向或縱向線性鋪開的,就特別違和,很難看。圓角矩形作為矩形的柔化版本,圖標可以從徑向延展也可以線性延展,在美術和結構上它都具備非常大的包容性。Metro的磁貼也是一樣,微軟官方的應用圖標是嚴格按照設計開發(fā)文檔中的圖標結構標準來的,可第三方公司呢?他們會按照這個來嗎?他們普遍擁有標準化的設計團隊嗎?Metro的磁貼菜單就像田字格紙,微軟自己可以按自己的頗有個性(剛開始的Metro是彩底白標的,至于彩色用色,是比較講究的)的寫字習慣(字寫多大,什么字體)把這張紙寫的很規(guī)整漂亮,但這張紙除了微軟還有別人來寫,為了整體美觀,所有人需要按照微軟的個性來寫。所以我們看到了微軟自家的UWP軟件在開始菜單里漂漂亮亮的,圖標較小,居中。小、中、寬、大四個尺寸各有各的排版結構。第三方呢?微信UWP,還可以沒頂格,但幾個尺寸都一個結構;BiliBili,直接頂格,在那么多磁貼里非常突兀。連給Surface Dial做了適配的,和Surface Dial一道宣傳的畫板應用Sketchable的磁貼都是頂格,放在開始菜單非常炸眼。可見微軟并沒有讓廣大的第三方開發(fā)者統(tǒng)一美術標準的能力。當然,微軟終究沒能讓UWP有哪怕代替exe應用的勢頭。1.6 微軟在大陸地區(qū)的服務質量沒有競爭力。OneDrive、OneNote雖好,可它同步不了。OneDrive、OneNote、To Do、Sticky Notes,這些很好用的擁有云服務的效率軟件,在國內的網絡環(huán)境下,同步是真的折磨。我還得在襪子網買科學沖浪服務,一個月最少5.88刀的訂閱費,才勉強讓它們順暢地跑起來。綜上。用戶買Surface多是讓它來干活的,可Surface相對于iPad Pro所具備的優(yōu)點真能抵消它帶來的諸多不便嗎?為什么一個生產力設備會讓大量消費者經常生脾氣呢?現(xiàn)在回歸Win10平板電腦的問題。2.1 微軟對Surface的定義是Win10平板的標桿產品。它的確有它獨特之處,那些獨特之處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收益。但是它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靠。而一個標桿產品的成色往往體現(xiàn)了整個細分市場的水平,無論是從現(xiàn)有供應鏈水準還是市場增長潛力來說。其他廠商會選擇繼續(xù)深耕已有產品線,而非加入到獲得不了主導者微軟什么幫助又注定沒什么收益的Win10平板市場里。2.2 很多Surface用戶是帶著想象購買Surface的,但經過不愉快的使用體驗后(更不用說微軟糟糕到爆炸的售后),有多少人會在設備需要迭代時留下來購買新的Surface?Surface 作為Win10平板設備的代言者尚獲得如此市場反饋,面對iPad的競爭,廠商不會有太多興趣加入進來。2.3 平板市場作為手機市場和筆記本市場間的交叉部位,本身用戶量就和前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主生產PC的廠商不會為之支付多少成本,主生產手機的廠商亦如是。況且,在iPad Pro對Surface的市場表現(xiàn)幾乎是碾壓之勢的現(xiàn)在,幾乎沒有廠商會對這個市場保有豐滿的期待。于是,除了Surface外,Win10平板市場的選手只剩Thinkpad、Dell XPS等這些在超極本領域專精的廠商。他們研發(fā)的所謂“Win10平板“還是提供觸控與書寫的超極本而已,他們的目的是充實自己品牌下超極本的使用廣度,以更多地覆蓋超極本市場。同時,因為它們普遍不是Surface的拆走鍵盤的方案(Surface Pro和Go的支撐方案讓“膝上辦公”很不方便),多是鍵盤向后旋轉的設計。所以考慮到諸多生產環(huán)節(jié)因素,這些設備定價普遍較高,市場占有率必然很少。于是,我們并不常見Win10平板設備。<hr/>Surface缺點很多,但我目前好像還是離不開Surface。Windows,可觸控的,可手寫的,便于攜帶的(總是比能翻折過來的筆記本的輕便些,加上UAG的保護殼不怕摔),性能夠用的,好像也沒別的誰了。等手里的Pro 6性能不足了我還是會選擇去更新或者買Book的,反正,99%的毛病我鉆研鉆研就能自己解決,這大概屬于消費級的斯德哥爾摩癥候群?
有啊有啊,其實還有公司在堅持做Windows平板,只不過在經過最早初代Surface發(fā)布內會兒一大堆企業(yè)扎堆做的盛景來說,現(xiàn)在著實低調了很多。當年可謂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聯(lián)想YOGA系列的360°翻轉屏;Surface的插拔鍵盤;戴爾我記得是用了旋轉屏幕(就是普通筆記本,但是屏幕在框里可以旋轉正反面);好像是宏碁,用的是屏幕半折的方式達成平板模式。那時候的我深刻覺得,平板二合一才是未來!當然,踩坑了以后,現(xiàn)在嘛……發(fā)現(xiàn)二合一Windows本,在很多環(huán)境下,都是比較雞肋的。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多種場景下的需求。<hr/>然后先說說目前的二合一Windows本有哪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吧,(排除比較小眾的品牌):最便宜也是性能最差的大牌平板,低配裸機3k不到。屏幕素質極佳,低配性能辣雞。宏碁Spin5,搭載11代i5-1135G7的CPU,作為輕薄本還是不錯的。2.2K高色域360°屏幕,雙雷電4接口,各項功能也挺豐富。即使作為一款傳統(tǒng)筆記本來看,也是不錯的機器。聯(lián)想其實一直在二合一筆記本領域耕耘,YogaDuet就是其中“可插拔鍵盤”類型的主力。(我的MIIX520就是這臺機器的上一代)人臉識別,2K屏,藍牙、插拔二合一鍵盤,標配筆,極其實惠的價格,除了沒有無風扇設計(可以通過軟件手動降低或者關閉)。我覺得這臺機器比Surface 系列要實惠太多了。另外注意,據說馬上要更新新款機型了(所以現(xiàn)在也是這個老款的最低價格了),想要入手請三思。另一種Windows平板的主要類型,360°折疊屏。這類機器的優(yōu)勢就是基本可以完全保留傳統(tǒng)筆記本的一切特點,多帶帶增加可以360°旋轉的屏軸即可。相對的,重量較重,不太適合平板模式使用。我敢說,沒人會預見到專做游戲本的ROG居然會出小巧的翻轉屏筆記本。這臺ROG 幻13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之作。自身配置在二合一筆記本中獨一檔,搭配專屬接口可以搭載RTX3080Laptop,又能成為一臺性能極強的臺式機。華碩本家的高端商務本系列,靈耀X系列,其中的逍遙,也是360°翻轉屏。整機的屏幕素質超高,4K OLED屏,支持100%DCI-P3色域。Surface目前最新的Pro 7 +。其實Surface系列最值得購買的是采用無風扇設計的i5版本。但是最新的i5版本,考慮現(xiàn)在的需求,內存上16G,再配個鍵盤,價格直接過萬……惠普Spectre X360,Spectre系列俗稱“煤礦金”,因為其奢華的配色而得名。同樣也是在保持更新二合一類型的機器的。(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官方店沒有)戴爾的高端商務本,XPS系列,其實也是一直在更新二合一筆記本的。只是……XPS系列的定價一直不低,相對來說考慮的人就特別少了……<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352264333544579072">宏碁旗下超頂級專用工作站筆記本,采用了我開頭所說的“半折屏幕”的方式,當然實際技術肯定是有了很大進步的。具體折疊方式看下圖:以上這么一票機器砍下來,數數品牌,除了微軟本家,還有聯(lián)想、宏碁、華碩(ROG)、戴爾、惠普等等,可以說在堅持做Windows二合一筆記本的廠家還是很多的(甚至還有不少機型我沒列出來)。但是,其中比較多的還是折疊屏的形式,純粹可以多帶帶拿個平板的比較少。因為這種鍵盤分離的設計,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還是限制太大了。<hr/>接下來說點我個人的體驗:首先曬一下我的兩臺Windows二合一筆記本:啊不對,這是我家狗砸~,應該是這個圖:左邊是聯(lián)想YOGA Book 初代,采用了Atom Z8550+4G內存64G emmc固態(tài),無風扇設計。當時價格我記得是3k。買來以后發(fā)現(xiàn)性能的確不咋地,甚至用Edge看斗魚都會卡……(用Windows商城的平板應用會好很多)目前基本吃灰。右邊是聯(lián)想MIIX520,采用了i5-8250u+8G+512G固態(tài),風扇還挺吵的……但是我看中了很久,甚至推薦我親戚買了一臺……然后新發(fā)布512G版本我就沒忍住買了,目前作為外出的主力辦公電腦使用。<hr/>這兩臺機器中,YOGA Book初代盡管性能渣渣,但是基本符合我的預期,能進行基礎的辦公,是個更傾向于平板電腦的機器。當初購買的時候,YOGA Book有安卓和Windows兩種版本,而且Windows版本貴了500。當時我考慮的是可能Windows有授權費之類的,購買了活動降價后和安卓版本同價格的Windows版本,還想著買來裝雙系統(tǒng)玩。結果到手發(fā)現(xiàn),這機器的BIOS是閹割版,不支持完整的引導之類的,不能刷機自由切換系統(tǒng),遂作罷。最后現(xiàn)在就是拿出來偶爾當平板用一下,看看視頻,也湊活。主要還是性能嚴重不足,甚至作為WiFi鏈接的無線顯示器都會有比較明顯的拖曳感。MIIX520作為我工作的主力,其性能也足夠使用,日常的制表、畫CAD,以及少量的Lightroom照片處理,都足夠勝任。但是整機作為平板而言就過重了,因此我也極少拿它當做平板來用。除了重量問題,發(fā)熱、噪音,都使得這臺機器不適合作為一臺手持平板設備使用。當然,對比上一臺YOGABook初代,聯(lián)想MIIX520作為一臺完整的筆記本,保留了完整BIOS,也使得其擁有了更多的可玩性。我在這臺機子上裝過Mac、安卓、Linux、國產麒麟,都能夠基本正常運行,目前是使用的Mac+Win雙系統(tǒng)。另外,這臺機器的性能潛力也不錯,CPU默認的TDP是15W,但是我直接拉到20W,依然能夠完全壓制,就是噪音更大了。而風扇也能用相應軟件控制轉速,甚至有大佬直接把風扇拆了的……(不建議)<hr/>最后總結:我說我這兩臺機器的意思,就是想表示一下,二合一筆記本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要么性能不足,要么重量過高,或者就是價格還是太過于昂貴(大于一臺輕薄本+一臺平板)。因此,除開一開始“開創(chuàng)性”的那段時間,二合一筆記本的熱度逐漸降低了。所以,題主才會有一種“其他公司不開發(fā)了”的錯覺。但是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筆記本性能會隨之提高,或許以后便宜又好用又輕薄的二合一筆記本,就會來到我們身邊了。【筆記本推薦、整理】給萌新的筆記本購買推薦2021年30系顯卡游戲本整理4~5k價位辦公筆記本 精選11代標壓酷睿/5000系銳龍Zen3輕薄本發(fā)布整理英特爾11代酷睿 輕薄本 匯總簡評【萌新入門系列】萌新筆記本電腦購買簡單入門指南給萌新們的鼠標購買建議給萌新們的耳機購買建議歡迎在評論區(qū)向我提問,我都會一一解答,大家點贊三連支持一下~如果想要更加精準的私人咨詢,也可以發(fā)起付費咨詢,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的服務~最后,愿大家都可以購買到稱心如意的電腦~
御三家商務產品線、yoga duet、wacom、一眾寨場、eve:你說啥?
surface 它就不是個平板我剛把自己的ipad pro閑魚出了,現(xiàn)在用的是一代go,準備弄個二手的pro 6。<hr/>我對surface真的是又愛又恨,都不用對比ipad pro,就 ipad air,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 它是個電腦系統(tǒng),而ipad無論性能多好,它是個平板系統(tǒng)。這就是區(qū)別,surface是電腦,ipad是平板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欸區(qū)別不大啊。但是對于我來說,區(qū)別大了。我?guī)е?這個東西出門在外,辦個工,登錄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是電腦端還是 手機端 區(qū)別是很大的。在ipad上登錄我的系統(tǒng),就是個大號的手機,功能不全,操作麻煩。在surface上,就是電腦版的,功能齊全你用手機開個wps,操作操作表格,麻煩不?ipad就是這么麻煩,而surface 就是方便。而這,幾乎是surface唯一的存在理由了。它是像平板的電腦,如果它是像電腦的平板,早八輩子被ipad干掉了要說到為什么會被干掉,生態(tài)真心的,你如果用過uwp 和 app store,對比一下,你就會覺得微軟幾乎已經放棄了專門為surface營造一個生態(tài)出來了。而 蘋果的生態(tài),兩個字形容:絕了。可惜,我用的ERP系統(tǒng)在蘋果上沒有,也是絕了,斷絕了我用蘋果的念頭蘋果在賦予 平板 越來越高的生產力而微軟在致力于把它的“平板”改得更像電腦而其他安卓嘛,既沒有蘋果的布局,又沒有微軟的財大氣粗
更一下:最近想試試水,給SP6更了Windows 11,發(fā)現(xiàn)任務欄電源狀態(tài)處調節(jié)性能釋放模式的菜單不見了,這徒增很大的不便。重做回了20H2。偶然間發(fā)現(xiàn)一個神奇功能(原諒我從來沒留意到它),Windows 10的虛擬觸控板。這是我見過的最套娃的設計了。鼠標曾模擬手指,觸控板模擬鼠標,到了純觸屏使用的平板上(不接鍵盤,不展開)竟還要有個模擬觸控板的東西。可悲的是,它真好用。這也側面印證了為什么Windows平板無法獨立存活了吧,Windows在平板情景上的人機交互實在太糟。btw,現(xiàn)在二合一以及可以360度旋轉的超級本越來越多了,鑒于頭部OEM的優(yōu)良客戶服務水準和制造水平,特別是戴爾尤其出色的品控和質感,這個問題也許慢慢就不成立了。最后推薦諸位如果認為機器天生當服務于人,那就遠離Surface,想省心大可選擇Thinkpad和Dell,想省錢聯(lián)想Yoga的二合一也不錯。<hr/>先總結:Surface 作為Win10平板的標桿并不能讓人滿意;微軟這一主導者并不能也不曾地,在該細分領域做生態(tài)建設和市場占有的推進。導致到了今天Win10平板電腦的供應鏈水準明顯落后于其他智能設備種類。對于做開發(fā)平板電腦決策的第三方廠家而言,做Win10平板不如Android平板來的劃算。僅存的非微軟Win10平板設備,不如說是可觸控與書寫的超級本,它們來自第三方廠商覆蓋超極本市場的決策,目的在于覆蓋更多超極本用戶需求。跨領域產品市場規(guī)模本來就受限,再加上iPad Pro的競爭,著力推進Win10平板產品的開發(fā)與宣發(fā)并不合算。<hr/>我是Surface Pro 6用戶,這里先從我個人這兩年的體驗并結合我所知的Surface用戶普遍遭遇的問題的來講(對Win10平板市場表現(xiàn)萎靡的評價在第二部分):1.1.(不重要)購買Surface的時候,以為會買來另一種iPad,結果發(fā)現(xiàn)買來的是超極本。可以手寫觸控的Win10超極本,對我來說還蠻需要的。作為Adobe重度訂閱用戶,有一個便攜的性能還夠用的設備,特別是還可以直接用壓感筆的(要知道wacom的數位屏真的不便宜),體驗還是非常好的。在Office文檔和Acrobat的PDF批注上,對我來說手寫筆的作用很大。1.2(不重要)Surface拔了鍵盤的定位的確是個平板來著,可是Win10的觸控模式真的沒什么用。我之后特地設置了斷開鍵盤鏈接時不自動切換模式,我還用正常的模式,只不過是觸控操作。擰巴就擰巴了,但如果這么去想:這是個可以舉著操作和向他人演示的Win10電腦,一個更方便的超極本。這么想Surface并不雞肋。1.3 但是!Surface的品控實在是太糟了!我買它是為了提升生產力,但它卻讓我經常在生氣。不只是Surface的硬件品控千瘡百孔,它的瑕疵非常多元,屏幕貼合不整齊、機身金屬軟、漏電強度強過其他設備、揚聲器處玻璃切割極其鋒利……這里不贅述了。Surface Book 屏幕更大,往往更不平整,黑屏下它不像個漆黑的鏡子,而是張黑色PVC水晶板。大家可以去Surface實體店看看樣機,觀察一下屏幕邊框的反光倒影畸變程度。Surface的做工對消費者來說就像在抽卡。1.4 硬件調試層面上,微軟作為一家Win10設備婆羅門OEM,它并沒有采用公版的Intel核顯設置。Surface屏幕在低光時,如果顯示暗色畫面,屏幕會有嚴重閃爍。屏幕頻閃是電子設備熒屏傷害視力的主要原因。而Surface的頻閃已經嚴重到讓人感覺這是個壞屏幕的地步了,很多退貨都是因此而起。這個問題本不是硬件問題,它可以通過調整Intel核顯控制面板提供的功能選項解決。但是,Surface沒有該控制面板,同時,極難安裝。網上有很多技術博客提供了解決辦法,可隨著Surface的系統(tǒng)一代代更新,解決方案又變得不同。Surface極不穩(wěn)定的驅動非常影響體驗!Surface Pro具備結構光人臉識別系統(tǒng),這個功能會經常掉線。需要老老實實用pin解鎖后去設備管理中重啟該功能,或者,重啟電腦。這都為消費者徒增了使用成本。Surface的Marvel無線網卡驅動也是個神經刀。它的驅動偶爾就會出問題。在我家中足夠性能的寬帶和路由器的服務下,Surface的網速可以達到其他Wifi設備的百分之一網速。比如500m寬帶下,只有Surface連接網絡,測速網給的數據是40兆寬帶水平。解決方法是,去微軟官方Surface支持頁面,下載安裝Surface驅動包。1.5 Win10自身的軟件生態(tài)沒有競爭力。UWP的餅是真好看,當初UWP空降的時候讓人耳目一新。現(xiàn)在呢?Microsoft Store就像個太平間。偶爾能用上,但沒什么人惦記著用它。這里再夾帶點私貨:我很久以前是個諾基亞N9用戶,真的特別愛Meego Harmattan。Harmattan的UI圖表是“膨脹圓”(這個形狀到底是啥名字大家也沒統(tǒng)一,因為在Photoshop里,將正圓型“膨脹”操作后再旋轉45度就成了,所以我姑且叫它膨脹圓吧。更新:就是小米換的新logo那個形狀)后來我也因此不太喜歡圓角矩形,更喜歡三星的OneUI的圖標。Metro UI出來的時候我也很喜歡,Metro UI的設計語言發(fā)展出了現(xiàn)在Win10的樣子。可問題在哪兒呢?膨脹圓和圓角矩形不一樣,廣義上它畢竟是圓,如果它的內容不是徑向鋪展而是橫向或縱向線性鋪開的,就特別違和,很難看。圓角矩形作為矩形的柔化版本,圖標可以從徑向延展也可以線性延展,在美術和結構上它都具備非常大的包容性。Metro的磁貼也是一樣,微軟官方的應用圖標是嚴格按照設計開發(fā)文檔中的圖標結構標準來的,可第三方公司呢?他們會按照這個來嗎?他們普遍擁有標準化的設計團隊嗎?Metro的磁貼菜單就像田字格紙,微軟自己可以按自己的頗有個性(剛開始的Metro是彩底白標的,至于彩色用色,是比較講究的)的寫字習慣(字寫多大,什么字體)把這張紙寫的很規(guī)整漂亮,但這張紙除了微軟還有別人來寫,為了整體美觀,所有人需要按照微軟的個性來寫。所以我們看到了微軟自家的UWP軟件在開始菜單里漂漂亮亮的,圖標較小,居中。小、中、寬、大四個尺寸各有各的排版結構。第三方呢?微信UWP,還可以沒頂格,但幾個尺寸都一個結構;BiliBili,直接頂格,在那么多磁貼里非常突兀。連給Surface Dial做了適配的,和Surface Dial一道宣傳的畫板應用Sketchable的磁貼都是頂格,放在開始菜單非常炸眼。可見微軟并沒有讓廣大的第三方開發(fā)者統(tǒng)一美術標準的能力。當然,微軟終究沒能讓UWP有哪怕代替exe應用的勢頭。1.6 微軟在大陸地區(qū)的服務質量沒有競爭力。OneDrive、OneNote雖好,可它同步不了。OneDrive、OneNote、To Do、Sticky Notes,這些很好用的擁有云服務的效率軟件,在國內的網絡環(huán)境下,同步是真的折磨。我還得在襪子網買科學沖浪服務,一個月最少5.88刀的訂閱費,才勉強讓它們順暢地跑起來。綜上。用戶買Surface多是讓它來干活的,可Surface相對于iPad Pro所具備的優(yōu)點真能抵消它帶來的諸多不便嗎?為什么一個生產力設備會讓大量消費者經常生脾氣呢?現(xiàn)在回歸Win10平板電腦的問題。2.1 微軟對Surface的定義是Win10平板的標桿產品。它的確有它獨特之處,那些獨特之處的確給消費者帶來了收益。但是它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靠。而一個標桿產品的成色往往體現(xiàn)了整個細分市場的水平,無論是從現(xiàn)有供應鏈水準還是市場增長潛力來說。其他廠商會選擇繼續(xù)深耕已有產品線,而非加入到獲得不了主導者微軟什么幫助又注定沒什么收益的Win10平板市場里。2.2 很多Surface用戶是帶著想象購買Surface的,但經過不愉快的使用體驗后(更不用說微軟糟糕到爆炸的售后),有多少人會在設備需要迭代時留下來購買新的Surface?Surface 作為Win10平板設備的代言者尚獲得如此市場反饋,面對iPad的競爭,廠商不會有太多興趣加入進來。2.3 平板市場作為手機市場和筆記本市場間的交叉部位,本身用戶量就和前兩者不在一個量級。主生產PC的廠商不會為之支付多少成本,主生產手機的廠商亦如是。況且,在iPad Pro對Surface的市場表現(xiàn)幾乎是碾壓之勢的現(xiàn)在,幾乎沒有廠商會對這個市場保有豐滿的期待。于是,除了Surface外,Win10平板市場的選手只剩Thinkpad、Dell XPS等這些在超極本領域專精的廠商。他們研發(fā)的所謂“Win10平板“還是提供觸控與書寫的超極本而已,他們的目的是充實自己品牌下超極本的使用廣度,以更多地覆蓋超極本市場。同時,因為它們普遍不是Surface的拆走鍵盤的方案(Surface Pro和Go的支撐方案讓“膝上辦公”很不方便),多是鍵盤向后旋轉的設計。所以考慮到諸多生產環(huán)節(jié)因素,這些設備定價普遍較高,市場占有率必然很少。于是,我們并不常見Win10平板設備。<hr/>Surface缺點很多,但我目前好像還是離不開Surface。Windows,可觸控的,可手寫的,便于攜帶的(總是比能翻折過來的筆記本的輕便些,加上UAG的保護殼不怕摔),性能夠用的,好像也沒別的誰了。等手里的Pro 6性能不足了我還是會選擇去更新或者買Book的,反正,99%的毛病我鉆研鉆研就能自己解決,這大概屬于消費級的斯德哥爾摩癥候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为啥除了Surface,几乎没有其他公司开发Windows平板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做输卵管造影是不是都给疏通了
- 下一篇: 兔年春晚,单依纯、黄霄云和希林娜依高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