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企鹅号_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解讀律詩之體勢(三)
謎比勢。
謎比勢者,言今詞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勢有例。
昌齡《送李邕之秦》詩云:“別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長夢無隔,月映在寒水。”(言別怨與秦、楚之深遠也。別怨起自楚地,既別之后,恐長不見,或偶然而會,以此不定,如云起上騰于青冥,從風飄蕩,不可復歸其起處,或偶然而歸爾。雖天長,其夢不隔。夜中夢見。疑由相會,有如別,忽覺,乃各一方,互不相見,如月影在水,至曙,水月亦了不見矣。)
解語:謎,隱言,比,比擬,故可解出句為隱言,對句以景物比擬。
題外語:謎比句之后,可延伸其意以深化,而后轉結,亦可蕩開了寫,結以呼應。
由來情永恒,閃爍的星辰。尋覓花間客,無言月下人。
清風堪解語,芳草可為鄰。其理不須解,心中唯一真。
拙作五言首句表明觀點“情永恒”,對句以“星辰”相比,然后以“花間客”“月下人”作載體來展示其情的魅力,接以解語的清風為鄰的芳草來寫主觀的感受來寫情的深遠。為什么會如此呢?自是“其理不須解,心中唯一真。”心中存真方覺情之無價。
夢里相逢無力留,水中月影一時休。低眉云霧迷空谷,回首星光照玉樓。
記憶猶新金縷曲,思情未老采蓮舟。管弦聽盡亭臺里,白露為霜怎可收?
七言言及夢里的相逢無力,對句以“水中月影”來比,繼以“云霧”與“星光”這樣強烈的對比來說夢里的沉迷與現(xiàn)實的殷切,由是“記憶猶新”“思情未老”,然終是“管弦聽盡”,這霜露如何可以收取呢?(管弦,行樂之器,霜露,天成之物)
下句拂上句勢。
下句拂上句勢者,上句說意不快,以下句勢拂之,令意通。
古詩云:“夜聞木葉落,疑是洞庭秋。”昌齡云:“微雨隨云收,濛濛傍山去。”又云:“海鶴時獨飛,永然滄洲意。”
解語:上句為不快之意,下句或相違或注解拂之,使二句相融通。若下句以注解拂之,當為生息之意,若下句違意拂之,當為消長之意。
題外語:下句以注解拂之后,可遞進而下,結以逆折收尾,如此可破悶而快意。下句違意拂之后,于不即不離中相繼,結以通性之物解意。
冰川風凍滯,過嶺白云輕。飛雪應知意,攜香便入城。
詩情獨牽掛,春息暗滋生。為思人不寐,一輪新月明。
拙作五言以“風凍滯”之不快作起句,以“白云輕”違意拂之,繼以知意飛雪攜香入城相應,于是思而牽掛,感覺到春息在暗暗地滋生,此時難以入眠,因有一輪新月懸掛著,照亮了夜空。
聲跡消沉雪野茫,有梅開放暗傳香。園中寂寂移云影,樓角斜斜掛夕陽。
輕過隨風尋舊約,閑來無事枕黃梁。依然踏過曲欄處,聽有嚶嚀在畫堂。
七言以聲消沉雪野茫之不快作起句,以梅開傳香違意拂之,縱眼前依然是“寂寂”“云影”、“斜斜”“夕陽”,卻不能阻“隨風尋舊約”之腳步,由是作閑狀“枕黃梁”,而夢里依然有曲欄,熟悉的“嚶嚀”從畫堂傳來。
感興勢。
感興勢者,人心至感,必有應說,物色萬象,爽然有如感會。
亦有其例。如常建詩云:“冷冷七弦遍,萬木澄幽音,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又王維《哭殷四》詩云:“泱漭寒郊外,蕭條聞哭聲,愁云為蒼茫,飛鳥不能鳴。”
解語:客物映于心而成象,百物皆有情,由是有別物與心象之物會意,是為物物互感,而本心亦是交織其中。如此作句當是自然感生的,切不可生搬硬套的。
題外語:私以為,此勢首二句緣物于心后,頷頸尾聯(lián)感會皆可。頷聯(lián)感會,其后與都商量入作勢相似;頸聯(lián)感會,可以頷聯(lián)寫景湊句(此湊句是:若無此聯(lián)其意亦可順承,若湊此聯(lián)卻又可增色許多),繼頸尾聯(lián)完成所言之題;尾聯(lián)感會,其中二聯(lián)極不好把握,須得苦心經(jīng)營方得佳構,否則必是拖沓,累人心矣。
風從原上過,宛轉象支歌。私語溫如玉,白云輕若羅。
相逢楊柳岸,佇立小山阿。為憶前春處,回眸那一波。
拙作五言首句以入心之風賦以情,感覺“象支歌”,其間私語溫潤如玉,白云輕盈如綾羅,是為有所感會。繼作擬人語“相逢楊柳岸,佇立小山阿。”賦予其更多的情感,最后以憶前春之如波的那一回眸作結,以引思情,風耶人耶?
自在清風古道邊,低聲商略一堤煙。春心擬語斜陽后,燕子欲歸芳草先。
題記每成云里句,相逢長作夢中緣。樓臺數(shù)度登臨意,為有中天明月懸。
七言以擬人語起興,而后以“春心”“斜陽”“燕子”“芳草”這些物象應之,形成一個隱含著無限生機的氛圍。轉而“題記”,思及“相逢”,由是登臨樓臺看那中天的一輪明月。有所思矣。
本文轉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hp企鹅号_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O语言编码转换
- 下一篇: OpenBSD6.3系统安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