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总结】高中生物——【选一 Ⅰ】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注:本博客并未按照書上順序來,而是將實驗和微生物分開講了,請根據自身需求使用~
選修一 第一章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
重點微生物:
Ⅰ酵母菌
單細胞真菌,真核生物,異養兼性厭氧,孢子/出芽生殖
用途:果酒
最適溫度:18~25℃
主要來源:分布廣泛
————————注意事項——————————
①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②無氧條件下進行酒精發酵
C6H12O6—>2C2H5OH+2CO2
③能在缺氧酸性的發酵液中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抑制(選擇培養基)
Ⅱ醋酸菌
細菌,原核生物,異養需氧型,二分裂增殖
用途:果酒—>果醋
最適溫度:25~30℃
主要來源:分布廣泛
————————注意事項————————
①在變酸的酒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
②氧氣糖源都充足時,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Ⅲ毛霉
絲狀真菌,真核生物,異養需氧型,孢子生殖
用途:腐乳
最適溫度:15~18℃
主要來源:分布廣泛
——————————注意事項——————————
①腐乳表面的菌絲屬直立菌絲,形成的皮屬匍匐菌絲
②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③腐乳發酵是多種微生物的協同作用,毛霉起主要作用而不是唯一作用
Ⅳ乳酸菌
細菌,原核生物,厭氧細菌,(種類過多)
用途:泡菜,酸奶
最適溫度:?(室溫)
主要來源:廣泛分布
注意事項:
①在無氧的情況下,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實驗詳解:
Ⅰ 果酒制作——酵母菌
制作原理:酵母菌無氧呼吸
操作流程: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
————————條件控制——————————
氧氣環境:前期有氧,后期無氧
溫度:18~25℃
時間:10~12d
————————注意事項——————————:
①先沖洗葡萄/先除去枝梗?——先沖洗葡萄。先除去枝梗會使果實表面有破損,導致沖洗時沾染上細菌
② 清洗發酵瓶,使用體積分數為707070%的酒精,但注意清洗次數不宜太多,以免沖走所需的目的菌
③ 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留出13\frac{1}{3}31?空間——使酵母菌先有氧呼吸大量增殖
④ 對發酵情況進行及時檢測?——品嘗,嗅聞
⑤ 葡萄酒呈現深紅色——紅葡萄皮的色素進入發酵液
⑥ 酒精的檢測——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呈灰綠色
Ⅱ 果醋制作——醋酸菌
制作原理:醋酸菌有氧呼吸
操作流程:酒精發酵—醋酸發酵
————————條件控制————————
氧氣環境:充足氧氣
溫度:25~30℃
時間:7~8d
————————注意事項————————
① 適時通過充氣口充氣——使內部環境氧氣始終充足
②醋酸的鑒定——pH的檢測///品嘗(?)
Ⅲ 腐乳制作——毛霉等微生物
制作原理:多種微生物的協同作用,主要是毛霉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起作用
操作流程: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
————————條件控制————————
氧氣環境:無嚴格要求,正常氧氣含量即可(?)
溫度:15~18℃
時間:生長5d,腌制8d
EX:注意保持一定濕度
————————注意事項————————
①選擇含水量707070%左右的豆腐較適宜,含水量過高會使腐乳難以成型
②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也可以從外部直接接種
③豆腐上長白毛——實質是菌絲,外層白皮是直立菌絲,內部的是匍匐菌絲(?)
④加鹽腌制時,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的擺放在瓶中,且隨層數加高增加鹽量
⑤加鹽的作用: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變硬;抑制微生物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同時注意控制鹽的用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長,可能導致腐敗變質;過高會影響腐乳口味
⑥鹵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制而成,酒的含量一般在121212%左右,過低就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長;過高可能導致豆腐腐敗過高會使腐乳成熟的時間延長
⑦加酒的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的香味
⑧香辛料的作用:調制腐乳風味;防腐殺菌
⑨封瓶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Ⅳ 泡菜制作——乳酸菌
制作原理:乳酸菌發酵
操作流程:
挑選原料——修整洗滌晾曬切分成條///塊狀
稱取食鹽——配制鹽水——泡菜鹽水
加入調味料,裝壇——發酵——成品(中途測定亞硝酸鹽含量
————————條件控制————————
氧氣環境:無氧環境(瓶口液封)
溫度:無要求,但會影響發酵時間
時間:不明
————————注意事項————————
①之所以選擇新鮮蔬菜,是因為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低
②按照清水和鹽質量4:1的比例配置鹽水,將鹽水煮沸冷卻,是為了 1、除去溶解氧 2、殺滅其它微生物
③壇內要裝滿水以制造無氧環境
Ⅴ 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操作原理:比色法
操作流程:配制溶液——制備標準顯色液——制備樣品處理液——比色
————————注意事項—————————
①對氨基苯磺酸溶液=。。。+鹽酸,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溶液=。。。+水
②制備標準顯色液時,配制等梯度體積的同濃度亞硝酸鈉溶液,再另取一支空白試管作為對照
③制備樣品處理液時加入氫氧化鈉乳液,是為了吸附色素等雜質,使泡菜液變澄清
④比色只可得到近似結果,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得到準確結果
--------------------------------------------------------------分--------------------割--------------------線------------------------------------------------------------------------
總結 (?)
選修一實際上是很簡單的章節,只不過因為實驗之間的大同小異,而使得需要記憶的部分增加了。
①在選擇題里面,很容易遺忘不同菌種具體的呼吸/繁殖方式,以及厭氧需氧原核真核這些,要特別記憶
②大題容易考到的點都有加粗,其實并不多且具有條理性,記憶相對容易
③畢竟第一章只算開胃菜~后面的第二章細節可多多了QVQ
后記:
第一次寫知識點總結QVQ,如果有什么改進的意見請盡管提出來!我會好好聽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笔记总结】高中生物——【选一 Ⅰ】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算法——最短路径应用
- 下一篇: 用easyui-filebox上传E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