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 年的世界会怎样?特拉华教授用机器学习开启“上帝之眼”
來源 | Hyper超神經(ID:HyperAI)
頭圖 | CSDN下載自視覺中國
你有想象過 2100 年,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嗎?我們所在的城市,會以怎樣的方式發展呢?最近,兩位數據科學家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預測了 2100 年全球城市擴張趨勢。
前段時間,一段利用 AI 修復民國北京街景的視頻火遍全網,全民穿越回 100 年前,感受了一下當年的京城生活。
看著畫面里的磚瓦房、馬車、集市上擺攤的商販,大家紛紛感慨,100 年的變化是如此之大。
的確,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很多城市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筑越來越高、交通越來越便捷、城市面積越來越大……
上海(左)與首爾(右)的城市化對比圖
研究人員利用衛星圖像繪制了 1985 年至 2015 年間城市增長的地圖。研究表明,過去 30 年里,全球城市面積擴張了 80%,城市人口增長率遠遠高于全球人口增長率。
而 100 年后,甚至更久之后,世界各地的城市將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現在,利用數據科學與模擬模型,就能夠根據歷史數據與國情、社會,預測出城市的發展模式。
學習歷史,預測未來
近期,美國特拉華大學數據科學家?Jing?Gao與丹佛大學的校友兼教授 Brian O'Neill,發布了一個全球模擬模型,利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觀察城市將如何變化。
作者 Jing?Gao 目前為特拉華大學地理空間數據科學助理教授
Jing Gao 表示,她對城鎮發展的方式格外著迷。放眼全球,從印度新德里到法國巴黎,全球范圍內的城市發展都不盡相同。
以芝加哥,洛杉磯和紐約為例,這些城市就其土地面積的擴展而言,增長方式就各不相同。
于是,為了解釋城市化在未來長期的不確定性,Jing Gao 和 O'Neill?使用建模框架結合蒙特卡羅方法,開發了符合共享社會經濟路徑 (SSPs)的五個場景。
模型利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技術,對城市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每十年一次的長期觀察,可預測在不同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下,城市土地在未來 100 年將如何變化。
研究人員論文于 5 月?8 日發表在《自然通訊》
為了了解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Jing Gao 和 O'Neill 使用數據科學分析了 15 組全球衛星遙感數據集,了解過去 40 年來的城市土地變化。
這些遙感數據集的精度大約 125 英尺(38 米)左右,這一精度能夠展現出城市每一區域的大致外觀。
Jing Gao 說:「通過挖掘歷史數據,顯示出三種不同的城市化風格:城市化,穩定城市化和快速城市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會從快速城市化向穩定城市化、再到城市化發展。
眾所周知,美國和大多數西歐國家已經實現了城市化,印度和中國之前經歷了快速發展,現在已經過渡到穩定城市化。目前包括許多非洲國家還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階段。
城市總面積將超過 2.25 億個足球場
但是,僅通過遙感數據了解寬泛的區域發展,還不足以從全球角度了解城市化是如何在地方進行的。
為此,研究人員將世界劃分為 375 個小區域,并針對每個區域同時運行一個定制的發展模型,然后將所有模型結果拼湊在一起,以繪制一張全球地圖。
建模框架示意圖,其中包括兩個新的數據驅動的城市仿真模型
比如,美國大陸被建模為 28 個獨立的區域,中國被建模為 26 個區域。不同區域的模型,使用不同的發展模型參數來進行估計。
研究小組的預測顯示,到 2100 年,地球上城市總面積將增長 1.8 倍到 5.9 倍。
十年間城市建設更新流程圖,白色為輸入數據和中間輸出,橙色為輸出
根據預測結果,本世紀全球將新建約 618,000 平方英里(160 萬平方公里)的城區。這個面積大約是 4.5 倍個德國,或者說,它超過 2.25 億個足球場的面積。
這是根據過去幾十年的城市發展規律,總結評估而來,假設如果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疾病、革命等變革性事件。
另外,如果這一百年間,我們有幸見證外星文明等重大事件,也會影響模型結果。
環保意識越強,城市擴張速度越慢
但是,城市擴張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幾年的社會趨勢。這包括經濟增長、人口變化和生活方式習慣的趨勢,以及我們對人類環保的態度。
在五種共享的社會經濟路徑下,21 世紀全球城市土地總量變化曲線
淺藍色:可持續發展;深藍色:道路中部
黃色:區域競爭;橙色:不平等;紅色:化石燃料開發
在美國,如果人們關注可持續發展,例如綠色發展和環保意識,那么城市擴張的可能性最少。
在這種情況下,到 2100 年,城市土地預計將增長 1.3 倍。
但是,如果人們在同一時間范圍內傾向于高度物質主義發展,大量消耗化石燃料。比如,預測中亞洲各國,城市的擴張速度會非常高,甚至比本世紀初美國城市擴張速度還要高四倍。
美國東北部在不同發展模式下的城市擴張趨勢預測
顏色越深表示城市化程度更高
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諸如建筑物和道路之類的景觀變化,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
比如,在特拉華州,在海岸附近建造的房屋通常以犧牲農田為代價。
雖然這些開發項目可能會幫助地區的經濟繁榮,但它們也可能會帶來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增加沿海洪災和海平面上升的可能性。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些極小概率的事件,別說城市繼續發展,可能某些城市還會不可避免成為歷史。
而且,無論選擇哪種社會經濟模型,模擬結果都表明,到本世紀末,全球的大多數國家都將實現城市化。
那么問題來了,你覺得八十年后,你在哪個城市?又在城市的哪里?
論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788-7.pdf
推薦閱讀
全球Python調查報告:Python 2正在消亡,PyCharm比VS Code更受歡迎
來了來了!趨勢預測算法大PK!
10行Python代碼能實現什么高端操作?
無代碼來了,還要程序員嗎?
沒錯,你離分布式搜索只差一個Elasticsearch入門!
再見,Eclipse | 原力計劃
區塊鏈共識算法總結 | 原力計劃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AI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AI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100 年的世界会怎样?特拉华教授用机器学习开启“上帝之眼”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u -c
- 下一篇: 蓝桥杯C++深度优先搜索(dfs)之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