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rix ADC中SNIP的三种配置场景
子網IP地址(SNIP)是Citrix ADC擁有的IP地址,用于與服務器進行通信。
CitrixADC使用子網IP地址作為源IP地址來代理客戶端與服務器進行連接。
根據不同的網絡拓撲進行一個或多個SNIP不同方案的配置
1.直接連接的服務器子網
NS1(負載均衡器)上的虛擬服務器LBVS1用于負載S1與S2,S1與S2屬于同一個子網,這兩臺服務器通過L2層交換機連接到NS1。NS1上綁定了S1和S2對應的服務,用來廣播S1和S2的ARP廣播請求,用以解決IP地址與MAC地址之間的映射問題。在S1與S2響應后,NS1會定期地向它們發送監視探頭來檢查他們的運行狀態。
以下是數據包的轉發流程:
1.客戶端C1向虛擬服務器發送請求數據包(源IP為客戶端IP 198.51.100.10,目的IP為虛擬服務器IP 203.0.113.15)
2.NS1的虛擬服務器接受請求數據包
3.NS1根據算法選擇其中一臺服務器(假設為S2)
4.由于NS1直接與S2連接,并且NS1上配置的SNIP與S2的IP屬于同一子網IP地址(并且在NS1上唯一),因此NS1將SNIP與S2之間打開一個連接
5.NS1通過SNIP打開的通道將請求數據包發送給S2(源IP為SNIP 192.0.1.100 目標IP為 192.0.1.30)
6.S2的響應通過相同路徑原路返回
2.通過路由器連接的服務器子網
?由于網絡拓撲中加入了一臺路由器,所以必須在NS1中至少配置一個屬于路由器接口IP的子網IP地址。由于這個SNIP地址與路由器直連接口地址屬于同一個子網(192.0.1.0),NS1通過這個子網連接到路由器對服務器進行訪問。服務器中,S1與S2同屬于一個子網 192.0.2.0/24,并且通過L2交換機SW1連接到路由器。S3與S4同屬于另一個子網192.0.3.0/24。一旦配置了地址SNIP,NS1就通告SNIP的ARP數據包。NS1的路由表由S1,S2,S3和S4到R1的路由條目組成,這些路由條目或是靜態路由條目,或是動態路由協議由R1傳播到NS1。NS1綁定了與S1,S2,S3,S4相對應的服務,NS1定期向它們發送監視探針用來檢查他們的運行狀態。
以下是數據包的轉發流程:
1.客戶端C1向虛擬服務器發送請求數據包(源IP為客戶端的IP地址 198.51.100.10,目的IP為虛擬服務器上的IP 203.0.113.15)
2.NS1上的虛擬服務器接收請求數據包
3.負載均衡器根據算法選擇一臺服務器(假設為S3)
4.NS1檢查自己的路由表發現可通過R1訪問S3,由于NS1上配置的SNIP是NS1上唯一屬于與路由器直連接口IP的相同子網IP,所以NS1通過R1打開SNIP與S3之間的連接
5.NS1從SNIP將請求數據包發送到R1(源IP為SNIP 192.0.1.10 目的IP為S3 192.0.3.20)
6 請求到達R1,路由器通過自身的路由表將請求數據包發送到S3
7.S3的響應通過相同的路徑返回
3.通過交換機連接多個服務器子網(VLAN)
?S1與S2屬于不同的子網,分別是VLAN10和VLAN20的一部分。NS1與SW1之間的鏈路是一個聚合鏈路,由VLAN10和VLAN20共享,此時必須在NS1上配置子網IP地址SNIP1,SNIP2分別與VLAN10,VLAN20進行通信。一旦配置了SNIP1和SNIP2,NS1廣播SNIP1和SNIP2的ARP廣播數據包。NS1上綁定S1與S2對應的服務,一旦這些服務被配置,NS1會廣播他們的ARP請求。S1和S2響應后,NS1會定期向他們發送監視探頭以檢查他們的運行狀況。
以下是此數據包被轉發的過程:
1.客戶端C1向虛擬服務器發送請求數據包(源IP為客戶端IP 198.51.100.10,目的IP為虛擬服務器的IP 203.0.113.15)
2.NS1上的虛擬服務器接收請求數據包
3.負載均衡算法選擇服務器(假設為S2)
4.由于S2直接連接到NS1,而SNA2(192.0.2.10)是NS1上唯一屬于S2同一子網的IP地址,因此NS1將SNIP2和S2之間的通道打開(如果選擇了S1,NS1將打開SNIP1和S1之間的連接)
5.NS1從SNIP2將請求數據包發送到S2.(源IP為SNIP2 192.0.2.10 目的IP為S2 192.0.2.20)
6.S2的響應通過相同的路徑返回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itrix ADC中SNIP的三种配置场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lbumentation使用指南
- 下一篇: Redis学习(二):redis集群之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