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可视化看板,仅需 4 步
搭建一個可視化看板,僅需 4 步,如何在云效上設計工作流和創建可視化看板,團隊應用看板方法的目標:順暢、高質量地交付有效價值,看板的設計需要服務于這一目標,所以看板的設計,要真實和清晰的反映團隊協作交付價值的過程,做到體現價值、反映協作和暴露問題。
作者:舍衛|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專家
看板設計可分四個步驟進行:
1、分析價值流動過程(工作流的分析)
2、選取可視化設計元素
3、用看板建模價值流動過程
4、如何在云效上配置工作流和看板
1、分析價值流動過程
分析價值流動過程是看板設計的基礎。為了分析價值流,需要識別團隊交付的價值類型,一般團隊交付的價值類型包括業務需求、關聯需求、改進類需求和其他任務,而往往業務需求占團隊工作的比重比較大,這里圍繞業務需求來設計工作流。
如下圖所示,首先要確定的是價值流動所經歷的主要工作步驟,如分析、開發、測試等,在圖中用綠色方框表示;在這些步驟之間可能會發現明顯的交接或等待,如計劃后等待開始實現,開發完成后向測試移交等,在圖中用紅色方框表示。等待環節雖然沒有具體的工作,卻也占用了價值流動的時間,并可能產生積壓,也需要識別出來。
2、選取可視化設計元素
看板設計使用可視化元素建模和反映價值流動過程。
隊列
用戶需求在某個狀態停留會形成隊列。停留的原因有兩種,第一是工作正在被處理,如開發中和測試中等;第二是等待進入下一個環節,如開發完成和等待驗收等。對應的,看板上的列也分為工作列和等待列。
如下圖,典型情況下,看板上的工作列和等待列交替出現,需求從左至右流經各個列。
列的劃分可細可粗,細的譬如可以把開發階段分成設計、編碼、自測和評審等,粗的譬如合并開發和測試階段,統稱為實現階段。
具體細化到哪一個級別,依賴于兩點:其一,工作是否會改階段顯著停留,其二,使用者是否需要特別關注這些階段。
另一個問題是從哪個階段開始,到哪個階段結束。理論上,端到端的看板應該從用戶的問題開始,到用戶的問題被解決結束,形成業務閉環。而實際應用中,團隊可以從自己能影響到的局部流程開始,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尋求向上游和下游延伸,以促進整個組織的協作和需求端到端的順暢流動。
以阿里內部某全功能研發團隊的實踐為例,看板的起始階段是”已選擇”,正常終止狀態是”已發布“
確定了看板的起止階段后,就可以根據團隊的情況設置中間的各階段了。
工作項
在看板上流動的基本單元包括業務需求、關聯需求、改進類需求和其他任務,這里的其他任務一般包含開發任務和測試過程中發現的缺陷,所有業務需求、開發任務和缺陷都會在看板上進行流動。
3、用看板建模價值流動
在前面兩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設計團隊的看板了,看板的設計過程是綜合選取價值流動過程和可視化元素,即可建立可視化的看板。
如下圖所示,是在云效上建立的看板,需求的階段包括待處理(需求池)、已選擇、分析中、就緒(待開發)、開發中、待測試、測試中、待發布和已發布
這里有兩個階段需要特別說明一下: 已選擇:由業務方和開發團隊代表共同完成,清晰要解決的問題和要達成的目標后,并通過可行性分析,按優先級放入已選擇隊列。
就緒(待開發):就緒隊列在研發團隊正式開始開發之前,是研發團隊的輸入隊列,其意思是需求已準備好了,處于可以開始開發的狀態,比如:用戶的需求已清晰,團隊理解了用戶的需求,相關的依賴和關聯關系已經確認等。就緒隊列也是研發團隊與其上游產品團隊的交接點,是看板系統設計的必選項。
4、如何在云效上配置工作流和看板
我們以在云效上建立以”敏捷開發“為模板的項目為例子。
說明
立即體驗:云效項目管理看板
需設置需求、缺陷和任務的工作流,這里重點講需求工作流的配置,缺陷和任務使用默認的工作流即可。
? 設置需求工作流的入口:
? 編輯需求工作流,添加、修改和刪除需求狀態
? 配置完成的需求工作流
? 配置完成的看板視圖如下,需做到用戶價值驅動,前后職能拉通和左右模塊對齊。
總結
在云效上設計工作流和創建看板中可視化價值流動是整個團隊協作交付價值的基礎,團隊根據各自上下文,提供不同的服務,交付不同類型的價值,價值流動過程也不同,看板系統設計必須從分析團隊具體的價值流開始,選擇和應用最合理的視覺元素,設計出適合團隊自身的云效看板。
關于我們
更多關于云效DevOps的干貨及云效動態,可微信搜索關注【云效】公眾號~
彩蛋:公眾號后臺回復【指南】,可獲得《阿里巴巴DevOps實踐指南》&《10倍研發效能提升案例集》~
看完覺得對您有所幫助別忘記點贊、收藏和關注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搭建一个可视化看板,仅需 4 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firefox 插件开发教程
- 下一篇: 程序员简历最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