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税制下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设想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在未来税制下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设想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為了探索個人所得稅未來稅制下信息系統的發展模式,我們承接了《基于SOA的稅務對私業務信息服務管理平臺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方案和關鍵技術
研究》 課題。SOA的核心思想是將業務活動分解成一系列的服務模塊,服務模塊之間相對獨立,提高信息系統適應業務變化的能力。在此課題研究中,我們將在SOA架 構下,研究在未來個人所得稅制度下信息系統的建立模式。分析業務活動是構建信息系統的基礎工作,為此,我們首先對個人所得稅未來稅制的發展進行深入研究和 探討。
未來稅制的發展
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稅制屬于分類稅制,分類稅制的特點是按納稅人不同收入項目分別計稅,多項收入來源于多次扣除,不考慮個體之間生計費用差異,世界上多數國家目前已基本不采用分類稅制模式。
結合近年來提出的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的內容可能涉及所得項目歸并、費用扣除標準、申報方式等許多方面,綜合考慮國際成熟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和我國的具體國情,我們認為我國未來個人所得稅的綜合稅制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點(見未來稅制特點示意圖)。
(一)所得項目進行歸并。分類稅制下所得項目設置過多,每個所得項目都有固定費用扣除額或固定的費用扣除率,納稅人每筆收入都要根據收入性質界定所得項 目,單獨計算應納稅額。未來稅制是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稅收制度,將減少部分所得項目,對一些性質相似的所得項目進行歸并處理。減少所得項目有利于納稅人自 己劃分收入性質,準確計算應納稅款,為建立綜合所得費用扣除制度做好準備。
(二)以夫妻綜合扣除為基本課稅單位。
當前稅制下個人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主體,沒有考慮到家庭的綜合負擔。而以夫妻為納稅主體的家庭綜合扣除制度是國際個人所得稅征收的主流方式和發展方向, 未來稅制的發展方向應以夫妻為納稅主體計算應納稅所得,根據家庭的人員結構、贍養情況,計算家庭整體的費用扣除額,允許贍養費用、撫養未成年人費用、教育 費用、醫療費用等在稅前扣除。夫妻綜合扣除制度是未來稅制的重要特征,是稅制改革的研究重點。以夫妻為基本課稅單位對稅務機關的征管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需要掌控更多的納稅人基本信息,并具備完備的信息搜集手段。因此,必須依靠信息系統,建立稅務登記系統,完善納稅人檔案管理,才能有效地實行夫妻扣除制 度,這也是此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
(三)年度匯算綜合申報。
現行個人所得稅稅制采取按月按次征收方式,這種征收 方式具有簡便易行、征收成本低的優點。但是,由于個人收入具有不穩定性和不均衡性,按月按次征收稅款會加重納稅人家庭的實際稅負,影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 平,無法體現稅制的公平性。因此,發達國家一般都采取扣繳單位按月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后納稅人進行匯算清繳的征收方式。在匯算清繳時,納稅人匯總全年應稅 所得計算年度應納稅額,通過年度匯算綜合申報向稅務機關補繳稅款或申請退稅。未來我國稅制也將采取這種申報方式,這是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如何在信息系統 中實現這種申報方式,應在項目設計中予以充分考慮。
(四)自然人稅務登記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在當前稅制下,由于個人所得稅主要由扣繳單位進行扣繳,納稅個人在多 數情況下無需進行納稅申報,因而稅務登記制度缺失對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影響不大,我們還能借助源泉扣繳的征收方式進行管理。但是在未來稅制下,個人將承擔更 多的納稅申報義務,國家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稅務納稅登記制度,設立全國統一的納稅識別號,納稅人身份證號碼可以作為納稅識別號,持有軍官證、士兵證、 護照、港澳臺通行證的納稅人需向稅務機關申請發放納稅識別號。稅務機關通過納稅人識別號標識的納稅人信息,為納稅人建立獨立的信息檔案。對納稅個人基礎信 息進行登記管理,有助于稅務機關掌握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并對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進行有效的評估和相關后續管理。
(五)建立個人納稅賬戶制度。
在未來稅制下,大量納稅人需要自行申報繳納稅款,年度匯算清繳后申請退稅數額巨大,由于納稅人的流動性較強,無法通過扣繳單位退還稅款,因此應為納稅人 建立個人納稅賬戶,通過此賬戶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并申請退稅,即扣繳單位向個人納稅賬戶支付納稅人收入,同時告知賬戶開戶行應扣稅額, 銀行從納稅賬戶中將應扣稅款劃轉給國庫;納稅個人自行申報也需使用個人納稅賬戶繳納稅款。納稅賬戶記錄了納稅人實際繳納的稅款金額,銀行需定期向稅務機關傳送納稅人繳稅記錄,稅務機關即可記錄每個納稅人的實際納稅數額和收入額。
在未來稅制下,稅務登記模式、稅務申報模式、繳款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將發生巨大變化,稅務機關將直接面對海量納稅個人。綜上所述,根據未來稅制要求,我們 認為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應滿足幾點需求:1.符合綜合稅制的要求,歸并所得項目,提供便捷的年度匯算申報功能;2.充分滿足以夫妻綜合扣除為基本課稅單位 的要求,在檔案管理和申報工作中建立家庭核算單位;3.支撐納稅人稅務登記制度,滿足以納稅人為對象的個人所得稅管理模式;4.在個人納稅賬戶制度下,為 銀行、稅務機關、國庫、納稅人、扣繳單位提供稅款繳納支持(見未來稅制對信息化提出的要求示意圖)。
未來稅制下構建稅務信息系統的初步設想
根據未來稅制的業務要求,建立稅務信息系統的初步設想包括:一是根據稅款征收流程,建立同時面向扣繳單位、納稅個人和稅務機關3個主體,涵蓋登記、申 報、繳款等各個流程的綜合交易系統;二是建立以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為核心的納稅服務系統。這兩大系統建設完成之后,將作為個人所得稅新稅制的有效信息支 撐平臺,全面提高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見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示意圖)。
(一)綜合交易系統。根據個人所得稅納稅業務流程,綜合交易系統可以分為登記、申報、繳款等3個子系統,納稅人或扣繳單位通過系統與稅務機關進行 數據交互。因此,綜合交易系統是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的核心。
稅務登記系統。在未來稅制下,為滿足自然人稅務登記制度的需要,稅務登記系統至少應提供如下功能:
——面向自然人的稅務登記功能。納稅人應自行向稅務機關填報基礎信息,稅務機關進行身份審核,確認之后個人信息不能隨意修改。如基礎信息變更,納稅人應 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個人登記信息是納稅申報的前置條件,如果系統中沒有登記信息,扣繳單位無法為個人進行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納稅個人也無法自行申報和年 度匯算清繳。因此,稅務登記系統是整個綜合交易系統的基礎,系統其他功能構建于稅務登記系統之上。
——納稅人檔案管理以夫妻為基本單位。為了滿足以夫妻為基本課稅單位的需求,稅務登記系統內檔案管理也必須以夫妻為基本管理單位,不但需記錄納稅人的基礎信息,還需記錄其配偶、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人員基本情況以及家庭擁有的 房產、車輛等財產情況。
——提供轉戶、注銷、變更等完善的登記管理功能。在未來稅制下,納稅人的納稅主體地位將重新確立,個人所得稅管理工作也將從以扣繳單位為核心轉變成以納 稅個人為核心。這樣,維護一個動態的納稅人基礎信息就顯得十分重要。完整的稅務登記系統與簡單的個人基礎信息申報系統不可同日而語,其不僅登記個人基礎信 息,還應具有轉戶、注銷、變更等功能,以便隨時維護納稅個人登記信息的有效性。在未來稅制下,稅務機關需掌握較為全面的納稅人基礎信息,在登記系統中應設 置詳細的登記項目,其中一些項目需要納稅人自行填報,還有一些項目可以從其他政府部門信息系統獲取,以保證信息準確,登記系統應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從系統 外部接收數據。
——提供稅務登記同城通辦功能。扣繳單位稅務登記按照扣繳單位注冊地址進行區域管理,登記機關即為扣繳單位的主管稅務機關,扣繳單位稅務登記事宜均應 在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與扣繳單位不同,納稅個人的流動性較強,其居住地經常會發生變更,如果只能在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事項,會增加納稅人的辦稅成本。因 此,應采取同城通辦方式,將主管稅務機關(任職受雇單位的主管稅務機關即為個人的主管稅務機關)與登記事項辦理機關進行概念分離,采用 銀行業開戶行和經辦網點分離的做法,兩者可以是不同的稅務機關,在同一城市范圍內由納稅人自主選擇稅務機關辦理普通納稅登記事項。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對納稅人登記 數據進行稽核、檢查等后續管理。
申報系統。未來稅制下,申報系統有兩類用戶:一是扣繳單位,系統提供按月預繳申報功能,扣繳單位按照預繳稅率計算納稅人當月應扣稅款,并向稅務機關進行 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二是納稅人,納稅人年度終了后,匯總計算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年度應納稅額,并從雇主或稅務機關處獲取預繳稅額,抵減年度應納稅 額后多退少補,并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這種按月預繳年度匯算清繳的申報方式更加凸現納稅個人的申報義務。面對眾多的納稅人,稅務機關應開辟多種受理申報的 渠道,建立以網上申報為主,郵寄申報和到稅務機關申報為輔的多層次立體申報體系。系統應提供快捷方便的網上申報界面,納稅人可以采取網上申報方式完成申 報。申報系統與稅務登記系統一樣,應提供同城通辦功能,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所有的基層稅務機關都能受理納稅人年度自行申報。受理申報機關只受理納稅人的申 報資料,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對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進行評估和審核,并負責對未申報納稅人進行催報催繳。
繳款系統。在個人納稅賬戶制度下,扣繳單位或納稅人的納稅流程涉及的行為主體包括扣繳單位或納稅人、稅務機關、開戶銀行。繳納稅款系統是一個涵蓋上述三方主體相關業務功能,通過網絡構成的系統應用集合。目前,對個人納稅賬戶建立模式的 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繳納稅款系統也分為兩種,以下分別是兩種系統具體的運行模式:
——納稅人申請建立納稅賬戶。納稅人向銀行申請開設專用納稅賬戶,這種方式的特點是納稅人發起設立納稅賬戶,賬戶與納稅人綁定,不與扣繳單位綁定,納稅 人即使變換工作單位,納稅賬戶也不發生變化。納稅賬戶可以長期記錄納稅人的繳稅信息,但這種方式與目前扣繳單位發放工資的方式存在較大沖突,實施難度較大 (見繳稅系統交互圖1)。
——扣繳單位申請建立納稅賬戶。扣繳單位向銀行提出申請為員工設立納稅賬戶,這種方式的特點是賬戶與扣繳單 位綁定,而不與納稅人綁定,納稅人如變更工作單位,其納稅賬戶就會發生變動。此方式的優點是便于扣繳單位操作,缺點是納稅人的納稅賬戶會發生變動,長期記 錄納稅人的納稅信息有一定困難(見繳稅系統交互圖2)。
(二)納稅服務系統。
服務不只是微笑,良好的服務應以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為目標。只有依托信息化系統,才能提供豐富的納稅服務手段,拓展納稅服務外延,提高納稅服務效能,建立全方位、多層次、 開放式的納稅服務體系。
誠信記錄系統。在未來稅制下,個人是承擔納稅義務的主體,納稅人較高的稅法遵從度和較好的社會誠信納稅氛圍將是稅務機關征管的基礎。建立個人納稅誠信記 錄系統,并與社會其他信用系統相連結,交換誠信記錄數據,將納稅誠信記錄納入社會整體信用體系范圍內,能夠激勵納稅人自覺提高稅法遵從度,有利于營造依法 納稅的社會氛圍。誠信記錄系統不但記錄納稅人在辦理個人所得稅相關事項過程中的誠信記錄,而且還使用量化評定標準,對納稅人的誠信記錄進行量化計算。誠信 度較高的納稅人不但可以獲得更為優質的納稅服務,降低辦稅成本,而且通過誠信記錄信息共享,提高其在社會中綜合信用評價,降低辦理其他社會業務的交易成 本。
信息交互服務系統。稅務機關與海量納稅個人之間需要經常進行信息交互,納稅人不但需要依法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還渴望從稅務 機關獲取數據反饋,稅務機關面對數量眾多的納稅人,也需要一種渠道及時向納稅人傳達信息。因此,在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構建整體的告知服務系統,是完善納 稅服務的必然要求。該系統應具備信息發布、網上監督、網上咨詢、網上數據查詢、催報催繳等功能,納稅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納稅情況,獲取稅務機 關的反饋數據。
由于未來稅制的具體內容尚未明確,我們只能根據未來稅制的基本發展方向,探討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的大致框架結構,為未來信息系統建設奠定基礎。可以肯定的是,個人所得稅作為一個覆蓋廣泛的稅種,稅務機關只有全面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確保稅制改革順利進行。
未來稅制的發展
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稅制屬于分類稅制,分類稅制的特點是按納稅人不同收入項目分別計稅,多項收入來源于多次扣除,不考慮個體之間生計費用差異,世界上多數國家目前已基本不采用分類稅制模式。
結合近年來提出的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的內容可能涉及所得項目歸并、費用扣除標準、申報方式等許多方面,綜合考慮國際成熟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和我國的具體國情,我們認為我國未來個人所得稅的綜合稅制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點(見未來稅制特點示意圖)。
(一)所得項目進行歸并。分類稅制下所得項目設置過多,每個所得項目都有固定費用扣除額或固定的費用扣除率,納稅人每筆收入都要根據收入性質界定所得項 目,單獨計算應納稅額。未來稅制是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稅收制度,將減少部分所得項目,對一些性質相似的所得項目進行歸并處理。減少所得項目有利于納稅人自 己劃分收入性質,準確計算應納稅款,為建立綜合所得費用扣除制度做好準備。
(二)以夫妻綜合扣除為基本課稅單位。
當前稅制下個人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主體,沒有考慮到家庭的綜合負擔。而以夫妻為納稅主體的家庭綜合扣除制度是國際個人所得稅征收的主流方式和發展方向, 未來稅制的發展方向應以夫妻為納稅主體計算應納稅所得,根據家庭的人員結構、贍養情況,計算家庭整體的費用扣除額,允許贍養費用、撫養未成年人費用、教育 費用、醫療費用等在稅前扣除。夫妻綜合扣除制度是未來稅制的重要特征,是稅制改革的研究重點。以夫妻為基本課稅單位對稅務機關的征管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需要掌控更多的納稅人基本信息,并具備完備的信息搜集手段。因此,必須依靠信息系統,建立稅務登記系統,完善納稅人檔案管理,才能有效地實行夫妻扣除制 度,這也是此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
(三)年度匯算綜合申報。
現行個人所得稅稅制采取按月按次征收方式,這種征收 方式具有簡便易行、征收成本低的優點。但是,由于個人收入具有不穩定性和不均衡性,按月按次征收稅款會加重納稅人家庭的實際稅負,影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 平,無法體現稅制的公平性。因此,發達國家一般都采取扣繳單位按月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后納稅人進行匯算清繳的征收方式。在匯算清繳時,納稅人匯總全年應稅 所得計算年度應納稅額,通過年度匯算綜合申報向稅務機關補繳稅款或申請退稅。未來我國稅制也將采取這種申報方式,這是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如何在信息系統 中實現這種申報方式,應在項目設計中予以充分考慮。
(四)自然人稅務登記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實施細則》第十二條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在當前稅制下,由于個人所得稅主要由扣繳單位進行扣繳,納稅個人在多 數情況下無需進行納稅申報,因而稅務登記制度缺失對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影響不大,我們還能借助源泉扣繳的征收方式進行管理。但是在未來稅制下,個人將承擔更 多的納稅申報義務,國家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個人稅務納稅登記制度,設立全國統一的納稅識別號,納稅人身份證號碼可以作為納稅識別號,持有軍官證、士兵證、 護照、港澳臺通行證的納稅人需向稅務機關申請發放納稅識別號。稅務機關通過納稅人識別號標識的納稅人信息,為納稅人建立獨立的信息檔案。對納稅個人基礎信 息進行登記管理,有助于稅務機關掌握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并對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進行有效的評估和相關后續管理。
(五)建立個人納稅賬戶制度。
在未來稅制下,大量納稅人需要自行申報繳納稅款,年度匯算清繳后申請退稅數額巨大,由于納稅人的流動性較強,無法通過扣繳單位退還稅款,因此應為納稅人 建立個人納稅賬戶,通過此賬戶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并申請退稅,即扣繳單位向個人納稅賬戶支付納稅人收入,同時告知賬戶開戶行應扣稅額, 銀行從納稅賬戶中將應扣稅款劃轉給國庫;納稅個人自行申報也需使用個人納稅賬戶繳納稅款。納稅賬戶記錄了納稅人實際繳納的稅款金額,銀行需定期向稅務機關傳送納稅人繳稅記錄,稅務機關即可記錄每個納稅人的實際納稅數額和收入額。
在未來稅制下,稅務登記模式、稅務申報模式、繳款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將發生巨大變化,稅務機關將直接面對海量納稅個人。綜上所述,根據未來稅制要求,我們 認為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應滿足幾點需求:1.符合綜合稅制的要求,歸并所得項目,提供便捷的年度匯算申報功能;2.充分滿足以夫妻綜合扣除為基本課稅單位 的要求,在檔案管理和申報工作中建立家庭核算單位;3.支撐納稅人稅務登記制度,滿足以納稅人為對象的個人所得稅管理模式;4.在個人納稅賬戶制度下,為 銀行、稅務機關、國庫、納稅人、扣繳單位提供稅款繳納支持(見未來稅制對信息化提出的要求示意圖)。
未來稅制下構建稅務信息系統的初步設想
根據未來稅制的業務要求,建立稅務信息系統的初步設想包括:一是根據稅款征收流程,建立同時面向扣繳單位、納稅個人和稅務機關3個主體,涵蓋登記、申 報、繳款等各個流程的綜合交易系統;二是建立以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為核心的納稅服務系統。這兩大系統建設完成之后,將作為個人所得稅新稅制的有效信息支 撐平臺,全面提高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見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示意圖)。
(一)綜合交易系統。根據個人所得稅納稅業務流程,綜合交易系統可以分為登記、申報、繳款等3個子系統,納稅人或扣繳單位通過系統與稅務機關進行 數據交互。因此,綜合交易系統是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的核心。
稅務登記系統。在未來稅制下,為滿足自然人稅務登記制度的需要,稅務登記系統至少應提供如下功能:
——面向自然人的稅務登記功能。納稅人應自行向稅務機關填報基礎信息,稅務機關進行身份審核,確認之后個人信息不能隨意修改。如基礎信息變更,納稅人應 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個人登記信息是納稅申報的前置條件,如果系統中沒有登記信息,扣繳單位無法為個人進行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納稅個人也無法自行申報和年 度匯算清繳。因此,稅務登記系統是整個綜合交易系統的基礎,系統其他功能構建于稅務登記系統之上。
——納稅人檔案管理以夫妻為基本單位。為了滿足以夫妻為基本課稅單位的需求,稅務登記系統內檔案管理也必須以夫妻為基本管理單位,不但需記錄納稅人的基礎信息,還需記錄其配偶、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人員基本情況以及家庭擁有的 房產、車輛等財產情況。
——提供轉戶、注銷、變更等完善的登記管理功能。在未來稅制下,納稅人的納稅主體地位將重新確立,個人所得稅管理工作也將從以扣繳單位為核心轉變成以納 稅個人為核心。這樣,維護一個動態的納稅人基礎信息就顯得十分重要。完整的稅務登記系統與簡單的個人基礎信息申報系統不可同日而語,其不僅登記個人基礎信 息,還應具有轉戶、注銷、變更等功能,以便隨時維護納稅個人登記信息的有效性。在未來稅制下,稅務機關需掌握較為全面的納稅人基礎信息,在登記系統中應設 置詳細的登記項目,其中一些項目需要納稅人自行填報,還有一些項目可以從其他政府部門信息系統獲取,以保證信息準確,登記系統應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從系統 外部接收數據。
——提供稅務登記同城通辦功能。扣繳單位稅務登記按照扣繳單位注冊地址進行區域管理,登記機關即為扣繳單位的主管稅務機關,扣繳單位稅務登記事宜均應 在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與扣繳單位不同,納稅個人的流動性較強,其居住地經常會發生變更,如果只能在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事項,會增加納稅人的辦稅成本。因 此,應采取同城通辦方式,將主管稅務機關(任職受雇單位的主管稅務機關即為個人的主管稅務機關)與登記事項辦理機關進行概念分離,采用 銀行業開戶行和經辦網點分離的做法,兩者可以是不同的稅務機關,在同一城市范圍內由納稅人自主選擇稅務機關辦理普通納稅登記事項。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對納稅人登記 數據進行稽核、檢查等后續管理。
申報系統。未來稅制下,申報系統有兩類用戶:一是扣繳單位,系統提供按月預繳申報功能,扣繳單位按照預繳稅率計算納稅人當月應扣稅款,并向稅務機關進行 全員全額扣繳申報。二是納稅人,納稅人年度終了后,匯總計算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年度應納稅額,并從雇主或稅務機關處獲取預繳稅額,抵減年度應納稅 額后多退少補,并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這種按月預繳年度匯算清繳的申報方式更加凸現納稅個人的申報義務。面對眾多的納稅人,稅務機關應開辟多種受理申報的 渠道,建立以網上申報為主,郵寄申報和到稅務機關申報為輔的多層次立體申報體系。系統應提供快捷方便的網上申報界面,納稅人可以采取網上申報方式完成申 報。申報系統與稅務登記系統一樣,應提供同城通辦功能,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所有的基層稅務機關都能受理納稅人年度自行申報。受理申報機關只受理納稅人的申 報資料,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對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進行評估和審核,并負責對未申報納稅人進行催報催繳。
繳款系統。在個人納稅賬戶制度下,扣繳單位或納稅人的納稅流程涉及的行為主體包括扣繳單位或納稅人、稅務機關、開戶銀行。繳納稅款系統是一個涵蓋上述三方主體相關業務功能,通過網絡構成的系統應用集合。目前,對個人納稅賬戶建立模式的 研究主要有兩個方向,繳納稅款系統也分為兩種,以下分別是兩種系統具體的運行模式:
——納稅人申請建立納稅賬戶。納稅人向銀行申請開設專用納稅賬戶,這種方式的特點是納稅人發起設立納稅賬戶,賬戶與納稅人綁定,不與扣繳單位綁定,納稅 人即使變換工作單位,納稅賬戶也不發生變化。納稅賬戶可以長期記錄納稅人的繳稅信息,但這種方式與目前扣繳單位發放工資的方式存在較大沖突,實施難度較大 (見繳稅系統交互圖1)。
——扣繳單位申請建立納稅賬戶。扣繳單位向銀行提出申請為員工設立納稅賬戶,這種方式的特點是賬戶與扣繳單 位綁定,而不與納稅人綁定,納稅人如變更工作單位,其納稅賬戶就會發生變動。此方式的優點是便于扣繳單位操作,缺點是納稅人的納稅賬戶會發生變動,長期記 錄納稅人的納稅信息有一定困難(見繳稅系統交互圖2)。
(二)納稅服務系統。
服務不只是微笑,良好的服務應以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為目標。只有依托信息化系統,才能提供豐富的納稅服務手段,拓展納稅服務外延,提高納稅服務效能,建立全方位、多層次、 開放式的納稅服務體系。
誠信記錄系統。在未來稅制下,個人是承擔納稅義務的主體,納稅人較高的稅法遵從度和較好的社會誠信納稅氛圍將是稅務機關征管的基礎。建立個人納稅誠信記 錄系統,并與社會其他信用系統相連結,交換誠信記錄數據,將納稅誠信記錄納入社會整體信用體系范圍內,能夠激勵納稅人自覺提高稅法遵從度,有利于營造依法 納稅的社會氛圍。誠信記錄系統不但記錄納稅人在辦理個人所得稅相關事項過程中的誠信記錄,而且還使用量化評定標準,對納稅人的誠信記錄進行量化計算。誠信 度較高的納稅人不但可以獲得更為優質的納稅服務,降低辦稅成本,而且通過誠信記錄信息共享,提高其在社會中綜合信用評價,降低辦理其他社會業務的交易成 本。
信息交互服務系統。稅務機關與海量納稅個人之間需要經常進行信息交互,納稅人不但需要依法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還渴望從稅務 機關獲取數據反饋,稅務機關面對數量眾多的納稅人,也需要一種渠道及時向納稅人傳達信息。因此,在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構建整體的告知服務系統,是完善納 稅服務的必然要求。該系統應具備信息發布、網上監督、網上咨詢、網上數據查詢、催報催繳等功能,納稅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納稅情況,獲取稅務機 關的反饋數據。
由于未來稅制的具體內容尚未明確,我們只能根據未來稅制的基本發展方向,探討個人所得稅信息系統的大致框架結構,為未來信息系統建設奠定基礎。可以肯定的是,個人所得稅作為一個覆蓋廣泛的稅種,稅務機關只有全面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確保稅制改革順利進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在未来税制下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设想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你知道大量群发邮件用什么邮箱好吗?
- 下一篇: flickr网站用到的php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