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金克木:《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
《與小說對話:不敗求敗》
金克木
??? 東方不敗,獨孤求敗,這二位是金庸小說中虛寫的人物。我看時禁不住心中連連叫好。好在哪里?說得出來嗎?作者在書中把話都說完了;我還說什么?“不說白不說,白說也要說?!边@也是名言。那就說幾句吧。
??? 東方之所以不敗乃是不用刀劍而用一根繡花針,又來去如鬼影,不僅超音速,只怕還想超光速吧?無論怎樣鋒利的刀劍也難迎斬細小的繡花針。細如毫芒看不見,快如旋風抓不住,說變就變,忽在當前,忽在背后,針一刺上就致命,誰能躲得開?他當然不敗了。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過時了。大不如小,粗不如細,多么壯實的健美身體也抗不了艾滋病毒。
??? 獨孤是孤獨一人沒有對手,求敗而不可得。什么原故?那是因為他破而不立,不停地破,破十八般兵器,還能破不可見的“氣”的內功。破字當頭,不立任何東西,那就只有我破你,你破我不著了。你破我什么?我什么也沒有,只有破,我“后發制人”,專挑你的毛病。這“后”不是時間先后,是先找毛病后發武器。你不能沒有毛病,我就專制你的毛病。你不能沒有空隙,我就鉆空子扎進去。你的武當劍如太極圈,不停畫圈子,大圈套小圈,圈圈不息,連成一氣,沒有空子了吧?我一看準,就后發刺你的圈子中心。圓心一點上不能再畫圈,你還逃到哪里去?什么圓圈沒有圓心?有心就可破。
??? 東方獨孤不敗求敗,妙在不言中。東方不出面,獨孤不在世,兩人不相遇,都沒有可破之處。但是東方是教主,并非孤獨一人,那就不能不死。他只好一出面就死,死在他的同性戀者身上,死于情。到底是情之一字未能勘破。赤練仙子李莫愁不是唱 “問世間情是何物”死于絕情谷嗎?獨孤一人,無情無劍,所以獨存千古,求敗不得。
??? 金庸閣下除辦報外仿佛以史學佛學自負,對于以小說知名,尤其是以武俠小說知名,自己是不是有點覺得未展所長,以末技得虛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則大可不必。閣下所透露的史學佛學見解,論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書立說也不見得能稱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國際大獎。然而以史學佛學入小說,在武俠中講“破相 ”,那就超人一等了。好比不會武藝的癡公子段譽,只在無意中學了一著“凌波微步 ”就到處能“逃之夭夭”,而且有個時靈時不靈的“六脈神劍”,看不見,摸不著,彈指一揮間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這道理在《金剛經》、《法華經》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俠小說立刻產生“裂變、聚變”威力無窮了。又如《俠容行》中的石“雜種”“郎君”,呆頭呆腦,一片天真,然而處處機緣湊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識字超過了識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誰”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發狂的大宗師白自在。這只是“無我”的一解。這一解在佛學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論,不過是參禪的一個“話頭”法門,但在小說中就是“ 超凡入圣”了。閣下仿佛總想在小說中不講而講一點什么道理。這種以佛觀史的見解未必 “超凡”,但進入小說,特別是武俠小說,就大大“脫俗”了。無言勝有言,不武勝武,愚而智,弱而強,似佛似道,所以能邁過前人難有后繼,雖有敗筆,仍卓然自成一家。
??? 三閭大夫屈原有大志,自以為有治國才,留下的不過是長詩《離騷》??追蜃幽苤螄教煜?#xff0c;也不過留下一部《春秋》。自負甚高者難平“我慢”之氣,畢竟是 “貪、嗔、癡”三毒未凈,煩惱難除。以毒為藥,以藥解毒,藥王無嗔乃能解脫。他的關門女弟子程靈素能毒自己以救人,超乎生死,在至情中超越了情,為女中魁首。金庸所著大小十四品中已有一半以上含見道之意。獨孤實不孤獨,還何必求敗?迂夫子虛竹上人投下那一枚棋子,一心救人,“難得糊涂”,遂掌“逍遙”, “得大自在” ,又何必再“具五神通”?
???? 求敗不敗,實在難得,不能詐敗。
???? 不敗求敗,寂寞難堪,不是虛偽。
???? 小說仍然是小說。不是現實,也不是理想。
?
====================
附: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筆名辛竹,安徽壽縣人,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文學家,翻譯家,學者。和季羨林、張中行、鄧廣銘并稱“燕園四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杂谈]金克木:《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ELL服务器bios文件编辑,BIOS
- 下一篇: 投票系统(投票问题可多选、带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