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 28 年的游戏展会,“E”去不复返
“真正想離開的人,只是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裹了件最常穿的大衣,出了門,然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12 月 12 日的深夜,ESA 突然發推宣布 E3 展會將永久暫停舉辦,“我們知道向這樣一個備受喜愛的活動說再見很難,但考慮到游戲行業已經有了更多接觸玩家和合作伙伴的新機會,因此我認為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ESA 主席 StanleyPierre-Louis 對 E3 的落幕表達了惜別之情。
至此,這場誕生于 1995 年的游戲慶典終于落下了帷幕。E3 全稱 ElectronicEntertainmentExpo(電子娛樂展覽會),E3 大展可以說是游戲產業年度商戰的一次提前預演,各大游戲廠商將會在該展會上展出本年度最為重要的產品,能否在這一展會上取得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該產品的市場前景,所以 E3 也譽為“電子娛樂界一年一度的奧林匹克盛會”,參賽選手則是各大游戲廠商。
在 E3 出現之前,游戲廠商只能前往其他貿易展,如消費電子展(CES)和歐洲計算機貿易展(ECTS)去展示即將推出的新游戲,并在今年剩余時間向零售商預估出貨量,以及查看即將推出游戲的新聞報道。
在當時,電子游戲很不被傳統貿易展會待見,據時任世嘉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湯姆?卡林斯克回憶:“CES 的組織者過去常常把游戲行業放在最后面。1991 年,他們把我們放在一個帳篷里,你必須走過所有的色情片攤位才能找到我們。那一年下著傾盆大雨,雨水正好漏在我們新的 MegaDrive 上。“
隨著游戲產業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的快速發展,業內專業人士認為普通的貿易展已經不適合游戲了,在此期間游戲廠商也找過 CES 等展會,討論是否能提高電子游戲在展會上的待遇,但都以失敗告終。
有需求那就有市場,E3 展會也在這一契機下孕育而生,第一次 E3 展會于 1995 年 5 月 11 日至 13 日在洛杉磯會議中心舉行,由于是第一次舉辦,組織者并沒有對參與人數抱有太大期待,沒想到 E3 開局就王炸。第一屆 E3 總計有超過 40000 名參與者,這樣傲人的成績也讓 E3 正式成為游戲界第一展會。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屆 E3 就留下了流傳甚廣的“299”名場面,當時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世嘉在展會上不留余力地宣傳自己的”土星“主機,一頓夸贊之后宣布售價 399 美元。輪到索尼時,發言人 SteveRace 只說了一個詞“299”,隨后轉身下臺留下歡呼的粉絲們。
伴隨著千禧年電子游戲的快速發展,E3 的會展規模也在逐年擴大,但在快速擴張的背后一些問題也顯露了出來 —— 游戲廠商參展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當時一個 E3 展位花費在 500 萬至 1000 萬美元之間,而且高昂的投入與回報并不成正比,廠商發現參與 E3 的很大一部分人是“網紅主播”和玩家,對于廠商來說更想接觸的是專業的游戲行業人員、零售商以及記者來擴大自己游戲的影響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抗議,E3 不得不在 2007 年制定新的會展政策,E3 開始縮小會展規模并開始限制普通玩家進入會場,人數限制在 10000 人以下,并將舉辦時間推遲 2 個月。
然而這番調整顯得有些矯枉過正,參展人數的大幅度下降雖然讓廠商能夠接觸到更多從業人員,但也降低了 E3 在玩家面前的曝光度。2008 年動視宣布退出 E3,理由是“我們對于 E3 來說體量太大了。”言外之意則是有點看不起現在的 E3。
2009 年 E3 又來了波騷操作,參展人數擴張到 45000 人,但是依然不允許普通玩家參與,這屬實是把廠商和玩家兩頭都得罪了一遍。此時眾多游戲廠商已經開始選擇不參加 E3 展會,轉而舉辦自己的游戲發布會了。
2013 年任天堂和 EA 宣布不參加 E3,微軟和索尼也開始不在 E3 展會上公布硬件僅展示一些新游戲,雖然期間也有過《賽博朋克 2077》《上古卷軸 6》的高光時刻,但不可否認的是 E3 在廠商心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低。
終于在 2019 年,每一屆都參展的索尼也宣布退出 E3,御三家的全部離席讓 E3 的人氣下降到最低點。據統計,E3 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失去了近 1/3 的參展商,從 293 家減少到 209 家。
持續 3 年的疫情給 E3 來上了最后的終結技,2020 年 E3 展會第一次宣布停辦,各家廠商紛紛將宣傳活動轉移至線上,結果這些廠商發現效果竟然還挺不錯。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SuperData 的報告,即便 E3 展會被取消,游戲界的大廠商依然可以吸收可觀的流量,甚至觀看人數超越了 2019 年的 E3 展會。
相比于廠商自家的線上展會,E3 那邊就顯得有些凄慘,2020 年停辦,2021 年搞了一個線上展,結果糟糕的一塌糊涂。2022 年依然停辦,2023 年信誓旦旦的要辦結果由于前幾屆效果實在是太差,連育碧、世嘉、騰訊都不愿意參加了,只能遺憾宣布取消。不信邪的 E3 在 2023 年 9 月宣布不會有 E32024 但一定會有 E3 2025。結果嘛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已經結束咧!
E3 關停的原因有很多,有 E3 本身定位的模糊以及沒有即時做出改變,也有外部網絡展會快速發展、疫情對于線下活動的影響,但不管怎么說曾經那個無數人熬夜觀看的“夏日游戲慶典“已經正式宣告入土。
對于 E3 的取消眾多廠商和開發者也開始回憶自己與 E3 的點點滴滴,小曲一響,人生回想。
作為連續參加了兩屆 E3 展會的《賽博朋克 2077》第一時間趕來緬懷,19 年 E3 基努里維斯登場也算是 E3 展會最后的高光時刻,一個靠著慢慢更新獲得了持續運營獎,一個則把自己運營沒了,令人感嘆。
這么久了,謝謝你的回憶。E3 多年來一直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活動,我們很高興向 E3 展示我們的游戲并與這么多出色的粉絲見面。感謝 E3 讓我們成為魔法的一部分。Bioware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 E3 展會的廠商,相信更是感慨萬千吧。
育碧和 B 社也對 E3 表示感謝,感謝 E3 給玩家們帶來這么多美好的回憶,再見了,老朋友。
圣莫尼卡工作室創意總監 corybarlog 回憶了當年在 E3 展會上公布《戰神》時的高光時刻,“多年前,我們展示了《戰神》的現場演示,并看到玩家對這款由戴著鎖鏈的憤怒家伙主演的新奇怪游戲感到多么興奮。我對它既愛又恨。RIPsto the E3.”
知名游戲制作人小島秀夫也回憶起自己與 E3 的故事,E3 的停辦是一個悲傷的消息。我們第一次展出《MGS》是在 1997 年的亞特蘭大,從那時起我就每年都參加。另外我特別珍惜 2000 年推出《MGS2》的時刻,那是 23 年前的事了,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當時在現場收到的歡呼與鼓舞。如果沒有 E3,日本的創作者和作品不會像現在一樣走向世界。E3 跨越了國界和種族,在 E3 上參加派對和會議可以很輕松和來自各個國家的創作者產生聯系。對于 E3,我只有感謝,謝謝你,E3。
Remedy 傳播總監 ThomasPuha 分享了自己與小島秀夫、今泉健一郎等人的合照,看到這張照片才明確感知到 28 年的時光是多么的長久。
前 GameSpot 主持人 dannyo'dwyer 感慨 E3 的結束,他還表示自己曾在 2019 年參與制作了 E3 的紀錄片,沒想到如今看到了 E3 停辦的消息,安息吧,我的王。
Frontier Developments 主管 HollieBennett 表示很遺憾看到 E3 最后停辦,她認為在過去沒有任何與一個展會能夠和 E3 相比,Bennett 很高興自己在 E3 上留下了很多的回憶。
前 Twitch 公關總監 ChasejustChase 表示自己自 1999 年就開始參加 E3 展會而且只錯過了一次,雖然知道 E3 近幾年不太好過,但是真正聽到停辦的消息還是覺得非常遺憾,很高興自己曾經參加過。
Xbox 播客節目主持人前“Major Nelson”發文感慨 2023 年將會成為行業發生最多變化的一年。
評論區還有大量玩家開始回憶自己與 E3 的故事,也有玩家表示去一次 E3 一直以來是他的夢想但總是覺得明年再去也可以,如今看到 E3 停辦感到十分后悔。
再見了,老朋友,這是我的榮幸。
E3 停辦固然悲傷,但是生活不能只有回憶過去,就像前 IGN 編輯 GregMiller 和 ZETAGaming 說的那樣:“不要因為結束而感到悲傷,微笑吧,因為你曾經擁有過。”
GGWP,再見了,E3。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UCGmedia (ID:UCG_Media),作者:NE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诞生 28 年的游戏展会,“E”去不复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饿了么打造行业首个骑手公益激励体系:开通
- 下一篇: 吹炸一个热水袋最快要几秒?盘点今年吉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