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列表、元组和字典的基础操作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Python学习笔记----列表、元组和字典的基础操作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文章目錄
- 一、列表的基本操作
- 1、1 修改列表中的某個數據
- 1.2 獲取某個元素的返回值(返回的是索引)
- 1.3 在列表中插入新的元素
- 1.4 刪除列表中的元素
- 1.5 +和*
- 二、內置的函數和方法
- 1、列表的函數
- 2、列表的方法
- 三、元組的基本操作
- 1、元組對象的常用操作
- 2、元組的內置函數
- 四、字典的基本操作
- 1、字典對象的常用操作
- 2、字典的內置函數和方法
- 2.1字典的內置函數
- 2.2 字典的內置方法
一、列表的基本操作
列表:沒有長度限制、元素類型可以不同(可以同時包含:整數、實數、字符串)
1、1 修改列表中的某個數據
animal=["dog","cat","monkey","tiger",11]
print("打印:",animal)
animal[0]="smalldog" #修改索引位0的數據
print("修改:",animal)
a=animal#引用
print("增加新的引用:",a)
1.2 獲取某個元素的返回值(返回的是索引)
a=[1,2,3,4]
b=a.index(1)
print(b)
1.3 在列表中插入新的元素
注意:意思是從索引的位置開始向右側插入新的數據
str=[12,"hello",234]
str[3:]=["python",456]
print(str)
如果不是從末尾插入,則會將后來的數據干掉
str=[12,"hello",234]
str[2:]=["python",456]
print(str)
1.4 刪除列表中的元素
del
1.5 +和*
+:用戶將字符串和列表組合,會將中括號合并。
星號:用來重復列表中的元素。例如 a=[1,2]*2 結果:a=[1,2,1,2]
二、內置的函數和方法
1、列表的函數
a=[1,2,3,4,5]
- len() 返回列表的長度 len(a)
- max() 返回列表中的最大值 max(a)
- min() 返回列表中的最小值 min(a)
2、列表的方法
a=[1,2,3]
b=[4,5,6]
- append(obj) 在列表對象的結尾加上新的對象(新的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例如a.append(b) [1,2,3,[4,5,6,]]
- clear()函數用于清空列表 a.clear()
- copy() 函數用于復制列表 c=a.copy() c=[1,2,3]
- count(value) 用來計數 ,value是用來查找列表中有多少個和這個值相似的。a.count(0) 結果位0
- extend(list) 方法將list中的元素加到當前列表中。a.extend(b) 結果:[1,2,3,4,5,6]
- index(value) 方法將列表對象中元素值位value的索引值返回。
- insert(index,object):在列表對象中將索引值位index的元素之前插入新元素object。
- pop([index])。將列表中索引值位index的元素刪除,如果沒有指定index的值,就將最后一個元素刪除。
- remove(value)。將列表中元素值為value的刪除
- reverse()。將列表中的元素顛倒排列
- sort()。將列表中的元素依照大小順序排列。
1、增加元素
Append()方法:list.append(obj)。List:表示列表,obj:表示添加到列表末尾的元素(如果添加多個元素,這幾個元素作為一個對象)
2、extend()方法:一次性追加多個值
a=[1,2,3]
a.append(4)#在列表末尾添加4
print(a)
b=[5,6,7]
a.append(b)#將列表b添加到列表a
print(a)
a.extend(b)#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個序列中的多個值
print(a)
三、元組的基本操作
1、元組對象的常用操作
- 1.1 創建一個只有一個元素的元組對象。在圓括號內,在添加元素之后加上逗號、否則系統會認為此元素是要設置給變量的值。
- 1.2 元組的對象值不能修改
- 1.3 刪除元組內的對象
- 1.4 獲取元組對象的元素值(支持使用索引)
- 1.5 組合元組(可以使用加號) 同時合并花括號,只出現一對花括號
- 1.6刪除整個元組 del
2、元組的內置函數
- len() 返回元組的長度.。len(a)
- max() 返回元組或列表元素中的最大值[ 【注意:元組中的數據類型必須一致才能使用】
- min() 返回元組或列表元素中的最小值[ 【注意:元組中的數據類型必須一致才能使用】
四、字典的基本操作
字典可以存儲任意類型的對象
1、字典對象的常用操作
字典的對象使用大括號{}將元素列出。字典的元素排列并沒有一定的順序,因為可以使用鍵值來取得該元素。
str={“姓名”:“老王”,“性別”:“男”}
- 1.1 獲取字典中的元素值。可以使用鍵值作為索引、返回字典中的元素 str[“姓名”]
- 1.2 修改字典中的元素值,str[“姓名”]=“老黑”
- 1.3 使用del語句可以刪除字典中的元素 del str[“姓名”]
- 1.4 定義字典鍵值時需要注意的問題【1、不允許同一個鍵值出現多次,重復的鍵值會被刪除,只有最后的鍵值有效。2、字典鍵值不可變,可以使用數字、字符串、或元組充當。列表不行】
2、字典的內置函數和方法
2.1字典的內置函數
- len(dict) :計算字典元素個數,鍵值的總數
- str(dict) :將字典的元素轉化為可打印的字符串形式
- type(variable):返回輸入的變量類型、如果變量是字典,返回字典
2.2 字典的內置方法
- clear() :清除字典中的所有元素 dd.clear()
- copy() 復制字典 dd.copy()
- get(k,d) :k是字典的索引值,d是索引值的默認值。k存在,返回對應的值。否則返回定義的d
- items() 使用字典中的元素創建一個由元組對象組成的列表
- keys() 使用字典中的鍵值創建一個列表對象。
- popitem() 刪除字典中的最后一個元素
- setdefault(k,d) k是字典的鍵值,d是鍵值的默認值。如果k存在,就返回對應的值,否則返回d,并且將新的元素添加到字典中。
- update()
- values() 使用字典中鍵值的數值創建一個列表對象 字典{} 列表[] 元組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学习笔记----列表、元组和字典的基础操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group配置
- 下一篇: 燃气焦油取样器(尼龙取样器)适用于城市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