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演习中被炸死的鱼,该如何处理?到底能打捞起来吃了吗?
開火,開炮,導彈發射。
軍演是當今世界海軍強國秀肌肉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旦演習開始,各種火器大炮對著海面或靶船一頓招呼,那場面不可謂不壯觀。
只是苦了這海里的魚兒,要遭受炮火的輪番轟炸。
海上軍事演習又被稱為“炸魚行動”,多多少少難免會對水中的魚類產生影響,那么被炸死的魚類會怎樣處理呢?
一般不會吃
很多人認為,這些魚類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其打撈起來吃掉,這也算是給士兵們改善改善伙食了。
【一炸一大片】
但大家忽略了兩個事實,第一士兵們每天都有固定的食物,是不會吃這些魚類的,再加上充足的補給,根本沒必要去打撈它們。
就拿我國的901型綜合補給艦來說,它的滿載排水接近50000噸,最快能夠以25節的速度行駛,基本能夠跟上航母的步伐。
該補給艦能夠搭載1000噸以上的淡水以及幾臺淡化海水的設備,各類食物補給數不勝數,滿足戰士們一次對外執行任務的需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除此之外,901補給艦還能裝載超過1萬噸的燃油燃料,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取舍一些燃料空間預留給食物。
有了這樣一艘大型的綜合補給艦,解放軍戰士們還會愁吃的嗎?
而且在航母上本身就有一定的空間用于儲藏食物,整體來說解放軍在海上并不缺吃的。
戰士們在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可能最需要的就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和海中炸死的魚類沒半點關系。
況且那些被炮彈或者其他武器炸死的魚通常不具備食用性。
不管哪個國家,在軍演的時候如果是真槍實彈,在海上發射的各類型導彈、炸彈當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害高爆炸藥。
當中攜帶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魚類被炸死之后這些有害物質就進入到體內,如果再由軍演人員吃掉,那么對士兵的身體健康有極大危害。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有的魚類是被炮彈的動靜給震暈過去的。
但士兵們總不可能專門劃著小艇,一條條地去分辨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吧?
且不說士兵們平日里的工作都很繁忙,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估計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一支海軍每年的軍費開支往往都是天文數字,沒必要為了幾條魚節省這些經費。
尤其是對于美軍來說,他們的軍費開始是世界第一,直接拉開了第二名一大截,對于軍演炸死的魚甚至不屑一顧。
“魂歸故里”
不過,很多國家的軍演在開始之前,一般會對海洋的魚類進行驅逐,防止大規模殺傷導致海洋生態受到影響。
同時軍演的區域也會極力避免那些海洋保護動物、植物所在的區域,以免在國際上遭受輿論的抨擊。
可在真槍實彈的海上軍演中,炸掉的魚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其實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啥都不用管。
魚類尸體可以成為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營養來源,當魚類死亡后,其尸體會迅速被微生物、藻類和浮游生物所侵蝕。
這些微生物會分解有機物質,并釋放出營養物質,如氮、磷和鐵,進入水體中。
這些營養物質可以被其他海洋生物吸收和利用,促進海洋中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我們常說的一鯨落萬物生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魚類比較小,分解出的營養物質趕不上鯨魚,但不管怎么魚類尸體對于海洋還是有重要意義的。
再者魚類尸體可以吸引大量的海洋捕食者,這些生物群集在魚類尸體周圍,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
這些群集現象吸引了多種生物,包括魚類、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等,這樣的現象為這些物種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增加了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對海洋生態的一種幫扶。
海洋生態需要保護
另外,大家也不必擔心各國頻繁進行的海上軍演會對海洋生態造成多大的影響。
首先,海洋生態本身就有極高的容錯率,在沒有受到大規模破壞的情況下,都是可以在短期內可以快速修復的。
想當初美國在比基尼島前前后后試爆了幾十枚核彈,現在的海洋依舊正常運行。
一般來說,這種生態圈越大,所能容納的度也就越大,軍演是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的。
不過現在卻有人想要破壞這個平衡,日本在此前已經向海洋排放了核污水,第一批次排放完成。
【海中核試驗】
日本的核污水共計300多萬噸,分多個批次,幾十年完成,根據一些專業人士繪測出的擴散示意圖,這些核污水將會在未來擴散至這個太平洋,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此外還有在海洋亂排亂放、隨意丟棄垃圾等行為,都是我們的應當斥責的。
其次,在進行海上軍演的時候,通常在海面有個既定的標靶,只需要將標靶打掉即可完成目標。
這意味著很多導彈、炮彈都是在水上爆炸的,有害物質通常會揮發在空中,即便是有少部分水下炮彈,對水體的污染也很小。
這就好像在一個湖當中撒一粒鹽,你說它咸不咸?
但不管怎么說,海洋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破壞它,一切破壞海洋的行為,都是應當被制止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海军演习中被炸死的鱼,该如何处理?到底能打捞起来吃了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冬至将至,两不睡,两不做,很多人都不知道
- 下一篇: “十个学校九个坟”,学校为啥建在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