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的人自带光环,但光环是从哪儿来的呢?
人人都想進大廠,一方面,大廠能夠讓人有機會得到更大的鍛煉,另一方面,大廠出來,未來一片光明。
理想與現實
大廠的人自帶光環,當他們走出大廠的時候,光環還在嗎?我先給你講個小故事:
懷揣著改變世界夢想,老張結束了自己十幾年的外企工作,和幾個老同事一起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旅。最初的幾個人都是干勁十足,項目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于是,老張決定擴大團隊團隊規模。
不過,令老張意外的是,好不容易有候選人通過了他們按照外企招聘標準進行的面試,人家卻拒絕了他。要知道,當年在外企的時候,能通過面試的候選人可都是樂呵呵地就來了,而且很多人為了加入這個公司,甚至不惜降薪。
老張想不通的是,加入一個公司不就是為了和一群人一起工作嗎?我們這群人都是從那個外企出來的,招聘流程也是和那個外企一樣,甚至招聘用到的話術也是一模一樣的,候選人也很認可我原來工作那家外企,怎么到最后就把我們給拒了呢?
在人才市場上,大廠的人非常搶手,如果有機會搶到手,然后呢?真的很值得嗎?我再給你講個小故事:
老王的創業公司挺過了最初的階段,業務在不斷地增長,相應地團隊規模也在增長。為了讓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司的業務拓展上,老王決定找一個 CTO 把技術團隊搞好。這個 CTO 一定要有格局,見過世面,老王決定找一個從大廠出來的人擔任這個 CTO。
老王發動了自己的各種渠道,終于迎來了一位大廠出身的 CTO。這個 CTO 擁有的不僅是大廠履歷,還是實打實做過很多重要項目,老王覺得公司馬上就要起飛了。
然而,好景不長,新的 CTO 和技術團隊之間慢慢地出現矛盾,官司打到了老王這里。技術團隊認為 CTO 不了解實際情況,一天天瞎指揮。CTO 認為團隊能力不行,無論是系統的改造還是流程的改進,自己的很多構想根本貫徹不下去,自己原來在大廠很多優秀的實踐在這里沒辦法執行。
兩邊說的都挺有道理,老王心生困惑,CTO 人家是大廠鍛煉出來的,想法思路應該都沒問題,咋就到咱這就做不下去了,這問題到底是出在哪了呢?
老張也好,老王也罷,之所以遇到問題,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沒有弄清楚一個關鍵點,大廠的人雖然自帶光環,但這個光環到底是從哪來的?
光環屬于誰?
老張在外企的時候,之所以能夠招來優秀的人,甚至人家可以接受降薪,一個關鍵點是有這個外企品牌的背書。老張雖然在這個外企工作了十幾年,但外企品牌的優勢并不在他身上。所以,當他出來創業,一切都歸了零。作為一個普通的求職者,人家可以相信一個在行業中存在了多年的外企,但憑什么相信你這個人。在外企工作時,老張所擁有的其實是這個外企的平臺能力,而老張錯把它當做了自己的個人能力。
同樣,老王找到的那位大廠 CTO,他確實在曾經的工作中做出了優異的成績,但問題在于,在大廠時,他所擁有的團隊是以大廠品牌為背書構建起的優秀團隊,那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優秀人才,再者,大廠本身的制度建設相對也很完善了,開發流程也已經很規范了,這些都是一家普通的創業公司難以擁有的優勢。這個 CTO 按照他之前習慣的方式做事,強求一個創業的草根團隊達到一個大公司團隊的要求,這無異于刻舟求劍。老王和這個 CTO 都沒想明白的點就在于,這個 CTO 之前擁有的能力一部分是大廠自身平臺提供的能力,而不是是單純他個人的能力。
錯把平臺能力當做個人能力,這是問題產生的根源。
一個人在大公司做出很大的成績,原因有很多:
-
可能是因為一個人很牛,像 Anders Hejlsberg 這種人,在 Borland 做出了 Turbo Pascal 和 Delphi ,在微軟做出了 C# 和 Typescript,都是頂級的成就
-
可能是雙方互相成就,像張小龍帶隊做出了微信,送給了騰訊一張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門票,讓騰訊得以不斷開疆拓土
-
也可能是平臺自身的能力,一個研發團隊開發出擁有上億用戶的產品,可能是因為有另外一個產品幫它導流,一個銷售能夠拿到訂單,可能是因為平臺品牌的背書
人們愿意相信英雄傳說,所以,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更愿意把一個項目的成功歸因到人的身上,但真實情況是,成功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平臺。一個人在大公司做出了成績,只能說明他能非常好地利用這個平臺給他提供的機會。
誰的能力
弄清楚了光環從何而來,我們便無需迷信大廠光環,大廠就像名牌大學一樣,只能說明出優秀人才的概率比較高,并不代表大廠出來的人真的具備相應的能力。選擇與大廠出來的人合作,我們要分辨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這個人的能力,還是他與平臺結合的能力。
或許你會說,我也不是一個公司的負責人,知道了大廠光環從何而來,對我有什么用呢?
作為個人,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好的發展,但問題是,我們應該積累的到底是什么。顯然,平臺的能力你帶不走,只有個人的能力屬于自己。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積累的究竟是在這個平臺上的能力,還是個人的能力。
有人說,什么是教育?把在學校里學到的所有東西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來的東西才叫教育。那什么是個人能力?離開了一個平臺,還在身上的東西才是個人的能力,比如:
-
我能夠很好地寫 Java 代碼,即便換了公司,我也能寫 Java 代碼,這就是我的能力
-
一個公司內部的各種框架,離開了這個公司,行業里沒有其它公司會用,這就是平臺的能力
-
離開了這個公司,我還組起這樣一個水平的團隊嗎?如果能,這個組隊的能力就是我的,反之,就是平臺的
-
一個軟件的開發流程流程是什么樣的?我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在做,還是真的自己已經了然于胸,這就是不同的能力
對于每個人來說,為公司努力工作是一種本分,但自我提升,也是一種個人成長的述求。我們之所以要弄清楚自己積累的能力到底是建構在哪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能假設平臺一直是穩固的。
對于現代人,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來說,從一而終地在一個公司工作的場景越來越少了。一方面,一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訴求,一個公司未必都能夠滿足,當雙方的發展不匹配時,離開就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另一方面,公司能不能長期存在,給我們提供一個穩定的平臺,這是一個需要打問號的問題。
作為一個在老工業基地長大的人,我生長的環境一直有一種對于穩定的向往,但是,在成長的歷程中,我見識到了那種穩定的崩潰,一份幾十年的穩定工作突然沒有了。前幾年有個視頻,一個三十多歲的高速公路收費員要下崗,哭訴自己除了收費一無所長。在我看來,這只是看到多年前的一幕幕重演而已。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擁有一個好平臺是邁向更大成功的臺階。用好平臺能力,積累個人能力,一步一步地堅定走下去,畢竟,路還長。
打鐵還需自身硬
沒有技術能力的大廠背書就是耍流氓,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不管你以前以何種方式何種身份進入到了大廠,但如果你走出了大廠,僅僅只是靠個大廠光環和背書,而沒有相對應的技術能力,短時間內確實會成為獵頭和企業眼里的“緊俏貨”,但時間長了用我的一句家鄉話說就是“馬屎表面光,里面一包壤”。
就拿我自己來說,已經是在字節跳動做Android開發相關工作的第五個年頭了。從去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2-3個獵頭的跳槽邀請,而且條件都是非常誘人的。但我每次我都在反思:他們看中的是我的能力,還僅僅就是一個大廠架構師的名頭?當然,結果不管是什么,我都不會選擇離開字節,離開這個成就了我的公司。
說了這么多,最后給大家做些干貨分享吧。分享一下我這5年在字節的學習進階路線,以及一些筆記資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這里來找我獲取!
- 架構師筑基必備技能
目前Android APP開發主流語言就是Java語言,Java語言最大的特性就是提高了軟件的交互可能性,可以說安卓手機幾乎所有應用程序都是利用Java語言來進行編寫的。
知識要點:
1、深入理解Java泛型
2、注解深入淺出
3、并發編程
4、數據傳輸與序列化
5、Java虛擬機原理
6、高效IO
- 設計思想解讀開源框架
隨著互聯網企業的不斷發展,產品項目中的模塊越來越多,用戶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想實現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目的越來越難,插件化技術應用而生。如果沒有插件化技術,美團、淘寶這些集成了大量“app”的應用,可能會有幾個g那么大。
所以,當今的Android移動開發,不會熱修復、插件化、組件化,80%以上的面試都過不了。
知識要點:
1、熱修復設計
2、插件化框架設計
3、組件化框架設計
4、圖片加載框架
5、網絡訪問框架設計
6、RXJava響應式編程框架設計
- 360°全方位性能調優
在不同層次的開發工程師手里,因為技術水平的參差不齊,即使很多手機在跑分軟件性能非常高,打開應用依然存在卡頓現象。
另外,隨著產品內容迭代,功能越來越復雜,UI頁面也越來越豐富,也成為流暢運行的一種阻礙。綜上所述,對APP進行性能優化已成為開發者該有的一種綜合素質,也是開發者能夠完成高質量應用程序作品的保證。
1、設計思想與代碼質量優化
2、程序性能優化
- 啟動速度與執行效率優化
- 布局檢測與優化
- 內存優化
- 耗電優化
- 網絡傳輸與數據儲存優化
- APK大小優化
3、開發效率優化
-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Git
- 自動化構建系統Gradle
4、項目實戰
- 啟動速度
- 流暢度
- 抖音在APK包大小資源優化的實踐
- 優酷響應式布局技術全解析
- 網絡優化
- 手機淘寶雙十一性能優化項目揭秘
- 高德APP全鏈路源碼依賴分析
- 徹底干掉OOM的實戰經驗分享
- 微信Android終端內存優化實踐
- Android框架體系架構
Android框架體系架構(高級UI+FrameWork源碼) 這塊知識是現今使用者最多的,我們稱之Android2013~2016年的技術。
Android開發者也往往因為網上Copy代碼習慣了而導致對這塊經常“使用”的代碼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幾乎天天在和它們打交道, 天天在復制這些代碼 ;陌生的是雖然天天和這些代碼打交道,但是并沒有深入研究過這些代碼的原理,代碼深處的內涵。
本篇知識要點:
1、高級UI晉升
2、Android內核組件
3、大型項目必備IPC
4、數據持久與序列化
5、Framework內核解析
- NDK模塊開發(音視頻系列)
NDK(Native Development Kit縮寫)一種基于原生程序接口的軟件開發工具包,可以讓您在 Android 應用中利用 C 和 C++ 代碼的工具。通過此工具開發的程序直接在本地運行,而不是虛擬機。
在Android中,NDK是一系列工具的集合,主要用于擴展Android SDK。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的開發C或C++的動態庫,并能自動將so和Java應用一起打包成apk。
本篇知識要點:
1、NDK開發之C/C++入門
2、JNI模塊開發
3、Linux編程
4、底層圖片處理
5、音視頻開發
6、機器學習
- Flutter學習進階
2019 年無疑是 Flutter 技術如火如荼發展的一年。
每一個移動開發者都在為 Flutter 帶來的“快速開發、富有表現力和靈活的 UI、原生性能”的特色和理念而癡狂,從超級 App 到獨立應用,從純 Flutter 到混合棧,開發者們在不同的場景下樂此不疲的探索和應用著 Flutter 技術,也在面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挑戰。
本篇知識要點:
1、Flutter跨平臺開發概述
2、Windows中Flutter開發環境搭建
3、編寫你的第一個Flutter APP
4、Flutter Dart語言系統入門
…
- 微信小程序開發
微信小程序作為現在比較火的編程開發應用場景之一,深受市場的青睞,這讓不少開發者眼饞不已。但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就完全摸不著頭腦了,不知道微信小程序開發制作需要學習那些知識,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本篇。
本篇知識要點:
1、小程序概述及入門
2、小程序UI開發
3、API操作
4、購物商場項目實戰
- Android相關源碼解讀
只要是程序員,不管是Java還是Android,如果不去閱讀源碼,只看API文檔,那就只是停留于皮毛,這對我們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完備以及實戰技術的提升都是不利的。
由于篇幅原因,以上完整學習筆記pdf如有需要,可以點贊+評論支持下,然后點擊這里來找我獲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大厂的人自带光环,但光环是从哪儿来的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