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课师徒结对活动记录,2013师徒结对活动记录
《少年閏土》是六年級(上)語文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文章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撿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四件事。本課在寫作上有兩個突出的特點:(1)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較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2)通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因此,這篇課文我分六個步驟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少年閏土》是本單元“初識魯迅”的第一篇課文,課文編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作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的成就,所以情景的創設,既是對學生已有資料的交流和資料袋的閱讀,也是完成“初識魯迅”的第一步。同時也幫助學生積累了有關語言材料,又自然地過渡到課文內容中去。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在讀書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生字和新詞,選自己認為最難的生字和新詞,在識字、理解詞語方面給學生煥然一新的感覺,為學生解讀文本掃除一切障礙。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再一次熟悉課文,使閏土的特點隨著對課文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晰。
三、自主讀書?小組研討
這一環節是對學生個性的尊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創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學生的身上迸發。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質疑、探究,討論問題和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是本環節“精讀”與“品味”的“根”,而“本”就是體現在重、難點的突破。
本文的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通過閏土的外貌、動作、語言,體會人物的特點。二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后者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重點的解決,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比如:以“閱讀課文中所寫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讀幾遍,體會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的對話、外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特點的。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問題引路,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這件趣事上來,以人物的動作描寫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抓詞語、看插圖、聯系生活等,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學生就很容易體會出人物的特點,那么其余的三件事隨之水到渠成,最后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聰明能干、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閏土,同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心靈的自由,凸現了學生的個性。
“四角的天空”等含義深刻的語句理解,對學生來說真的很難,如果單單就文字本身來由教師講,學生會覺得枯燥,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義。而采用想像、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效果就會不同,比如“當閏土在雪地捕鳥的時候、海邊拾貝殼、看瓜刺猹、看跳魚的時候,我在干什么?”。這樣讓學生不僅讀懂文字,也體會出“四角的天空”,實際上是指“我”生存的空間有限,生活不自由,見識狹小,也就是說作者用反襯的方法來烘托閏土的形象,感悟到作者文字背后的寫作技巧后,就輕而易舉突破了難點。
五、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少年閏土》一文節選自魯迅的《故鄉》。這個特定階段的閏土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讀魯迅的文章有時我們必須聯系全文,深入理解才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悟,使我們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因此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多年以后,魯迅再見閏土時,他的外貌什么樣?語言是什么?“提出這個問題后,之后出示了摘自《故鄉》中的一段話讓學生進行理解。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魯迅,激發學生深入讀《故鄉》或是魯迅另外的文章的興趣,去更多的了解魯迅,已達到本單元的最終目的。
六、總結內容?感悟寫法
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養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通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結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師徒簽名:戴賽珍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初中计算机课师徒结对活动记录,2013师徒结对活动记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寻找QAQ
- 下一篇: CSDN日报20170224——《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