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orak or qwert?
用dvorak一段時間了, 當時下決心用的時候也四處比較dvorak和qwert, 現在整理下自己的感想, 如果想轉用dvorak的人可以參考.
首先是選之前最容易考察的問題, 這些很大程度上基于個人感受.
因此沒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只能描述自己的感覺,僅供參考.
| ?Dvorak對中文怎么樣? | 翻看dvorak相關的帖子, 經常看到"dvorak是老外發明的,畢竟不是和中國人"這種神論. ?Dvorak的確是基于英語單詞統計的,不過與中文的相性沒那么差. 因為中文里有不少和英語類似的元素,? 比如現在在打的~ing ~ou(uo)~等等, 這些打起來很快, 不過總體來說 跟qwert差不多, 沒有優勢但也不能說占劣勢.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 雖然對中文還可以,但是對日語來說dvorak完完全全的就是坑爹貨. 起手打字幾乎都偏離home row. 并且常用組合難打之極(cy ry ky這種), 因此如果你需要打日語, 或許qwert是比較好的選擇. |
| ?Dvorak or Colemak? | 這兩者的簡介可以看這里, colemak相比于dvorak對于按鍵的左右手互換較少,因此用慣了qwert的人可以較快的上手. 不過左手可能工作量會稍重一些.(對于右撇子, 或許不是很好?) 在使用dvorak時你會發現, 剛開始學時最容易弄錯的不是鍵位,而是左右手, 因為dvorak交換了大量左右手的鍵位, 因此qwert下的那一套肌肉反射都沒了意義(順便提一句, 意義(yiyi)這個詞在dvorak下用拼音打起來很屎....) |
| 能否同時掌握qwert和dvorak? | 能. 不過取決于使用量.如果你一直使用dvorak的話,大約45天不用qwert就沒法熟練的touchtype了. 至少我是這樣. 因此建議還是堅持使用一種. 而目前鍵盤也有兩種map可切換的種類,自帶鍵盤也不是大問題.就算沒有鍵盤, 也有不少軟件可以幫上忙. 這些會在下面說. |
| 到底需不需要dvorak? | 對于非英語國家的人, 基本上dvorak不會面向普通人, 如果想用在平常的打字聊天上, 那還不如自己統計制作一個鍵盤map. 至于怎么統計,最簡單的就是寫個小軟件看看你實際敲鍵盤都是那些鍵最熱. 把它們放到home row, 并且統計連續按鍵, 把它們分散給左右手, 這樣你就有了自己的鍵盤layout. 然后定購一個鍵盤套, 看起來肯定比dvorak拉風. 不過對于經常寫程序或者打英文的人(比如需要寫論文), dvorak還是很實用的. 按鍵任務平均分配到左右手之后擊鍵效率會提高很多, 同樣wpm下明顯感覺到自己不再手忙腳亂了 并且相比于自制, dvorak有現成出售的鍵盤, 可以在硬件級別上實現dvorak. 這樣只需要帶一個鍵盤,就可以用別人的電腦了. |
在知道了這些之后,是否依然要使用dvorak?
如果依然是的話,那么可以繼續來考慮下面更實際的問題
| dvorak鍵盤都有哪些? | 目前硬件級別的dvorak鍵盤還是相當少, 我之前的一篇里面幾乎就提到了所有的品種. 普遍價格都不便宜, 如果你決心用dvorak, 那么可以買, 但如果沒有完全的下定決心, 那么還是現在qwert上體驗下再說. 首先是typematrix的所有鍵盤,目前最新的是2030, 不過也不是什么新概念. typematrix的優點是能夠硬件級別上隨時更換layout. 這樣只需要一個鍵盤就可以了, 哪怕是打游戲. 鍵盤是方格規劃, 用起來需要適應.? 缺點是手感太差, 不過價格只有110刀, 也別指望太好,能比一般的鍵盤稍微好點. 其次是大名鼎鼎的kinesis, 最經典的當屬03年前后的那款人體工程學鍵盤, 這玩意可是申請了專利的. 因為可編程, 所以可以很輕松的變換成dvorak, 而如果你有錢再加上一個腳踏板, 可以輕松的在幾個不同的layout下面變換. 當然 如果你有錢. 優點太多了,幾乎是用上就不會在愛其他的那種類型, 在程序員之間也大受好評. 唯一的缺點是價格貴的令人發指, 300+刀, 人民幣1800+的價格, 顯然不是平民的鍵盤, 并且放在桌上都怕偷的水平. 還有就是hhk, 這個東西受到日本出口限制, 想搞到沒那么容易. 優點是有dvoraklayout, 并且用的是cherry基板, 大家都喜歡.并且聲音極小. 缺點是沒有多少人體工程學, 還是普通鍵盤, 省空間版本的fn需要適應, 但的確好用. 剩下幾個可編程的鍵盤不多說了, ?可以自行尋找. 如果有山寨的可編程鍵盤的話或許可以拿來當入門, 不過為了自己的手, 最后還是換個好鍵盤才對. 最后, 如果希望在普通鍵盤上實現硬件級別的dvorak, 現在有類似usb轉接口的q2d賣,名字是qido, 不過價格不菲, 要接近100刀 說實話, 真有100刀就不如加點錢買typematrix了. |
| 不想買硬件,軟件能不能體驗? | 當然可以, 目前mac上用起來應該是最簡單舒適的, 在輸入preference里面設置en為dvorak或者dvorak-cmd-qwert就行了. 搜狗等輸入法支持dvorak. 在對應界面里設置下(或者會自動切換?) linux上也不是很麻煩, google一下,你就知道. 不過我并不怎么常用linux, 我手里的pc除了預裝的win7就是netbsd. windows上基本就借助三方軟件, 不要指望原生的windows設置能夠你帶來什么美好的回憶. 因為很多輸入法并不支持m$的dvorak. 去網上搜一下軟件有一大堆, 免費的也有一大堆, 足夠初學者體驗了. |
| 學習曲線好陡 | ?這是錯覺, 完全轉換到dvorak大約需要堅持7~30天,根據個人使用量會有不同. |
最后有幾個很飄渺的問題
| 用Dvorak能不能提高打字速度? | 打字速度來自于訓練, 而不是來自于切換layout. 有很多qwert使用人打字速度也能在100+wpm. Dvorak主要目的是為了減緩肌肉(手指)疼痛和移動距離. 到底能不能提高打字速度并不是促使切換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僅僅是想提高打字速度, 那么找個打字練習軟件,瘋狂訓練幾個月, 或許不比換dvorak差. |
| 用Dvorak時快捷鍵怎么辦? | windows都軟件可以讓你保持原來的操作習慣, mac上自帶了cmd+qwert版dvorak, 而*nix上似乎沒有特別好的方法. 如果僅僅是擔心vim的操作,那么在.vimrc里添加dvorak -> qwert的mapping就足夠用了. 最后,實際上用慣了dvorak之后, 還是會喜歡用dvorak鍵盤的快捷鍵布局,因為那時候按ctrl+c是自然地會用右手中指. 不過不好的地方在于很多快捷鍵需要雙手操作. 但好消息是終于可以用單手cmd+p打印了. |
最后, 用中文打完這篇文章, 我的小指真的很疼... 看來果然還是該買kinesis的.
現在我的設備: mac mini 2013
軟件: 系統自帶dvorak layout
鍵盤: 普通us-qwert鍵盤, filco產, cherry基板. 大概2個月內會買kinesis來代替
vim: 全部按鍵都映射到了qwert.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vorak or qwer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清机、二清机、跳码,你知道这些POS机
- 下一篇: 9个GVP国产Java开源项目!是真滴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