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剃刀
Do not multiply entities beyond necessity, but also do not reduce them beyond necessity.
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圣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時為了顯示其權威性,人們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Numquam ponenda est pluralitas sine necessitate.(避重趨輕)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避繁逐簡)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以簡御繁)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避虛就實) -------------- 打工者在公司待下去就2個理由 1----錢 2---學習,為了更多錢。 -------- 外包公司的運作模式中有一個很大特點就是以人力為成本,即人就是成本,比如你的工資是1w每個月,那么你被外派到其他公司的時候,你可能會被賣到了2w,3w一個月,甚至更高。但即便這樣你一個人的毛利是多少呢1-2萬,但公司還有很多不能外派出去的人呢,比如行政呀 財務呀,采購等等管理人呀,還有公司的運營成本,水電房租等等,這樣一算下來,把你賣出去的毛利就沒多少了,那怎么辦呢,做量,所以你會發現外包公司都是大公司,都是有上千人甚至幾千人,量上去了,利潤就多了呀,所以小外包公司很難生存。
非外包公司的賣的項目和產品,說白了是軟件系統,外包公 司賣的是人,一個勞動密集型企業,一個知識密集型企業,非 外包公司計算的人力成本是作為整個項目成本的一部分,而外包公司的 人力成本則是公司賣出產品的(人力)原材料的價格。 非外包公司可能會接一個項目,項目合同額100萬,公司可能有3個人做半年就夠了,那按人力成本3*10000*6=18萬,那這個項目的毛利是多少呢,82萬。暫且簡單計算這個毛利,大家肯定會有人提出來各種成本需要計算(我也知道),我們這里簡單 這個公式而已。而外包公司的3個人半年的毛利能有多少呢,假設3個人每人工資1萬,賣出價格2萬,則半年為公司的賺取的毛利是多少呢?3*(2萬-1萬)*6=18萬。 1----技術方向為了更多錢? 2----要不要管理? 3----年紀大了怎么打敗年輕人 4---不想開發了咋
- 2005 年,從程控交換設備的售后技術支持轉型為開發寬帶接入產品的軟件工程師
- 2008 年下半年 ~ 2009 年初,從開發者轉型為研發部門經理
- 2014 年下半年,接受朋友邀請,加入創業者行列
- 2015 年底,解散創業團隊,回歸開發崗位
- 2017 年 7 月,脫離組織,成為自由職業者,以寫作、課程、生涯咨詢等養活自己
還好,做筆試題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經歷過若干次杳無音信后,終于有公司給我面試機會了。
還好我神經比較大條,居然也沒死心,沒自暴自棄。我傻呵呵地相信,會找到工作的。
1---項目外包 2---大公司從客戶接過需求轉手項目低價給下家,下家再給下家然后到每個學生手里 3-- d'd
總結
- 上一篇: word目录的制表符前导符无法改变
- 下一篇: 页面视觉稳定性之优化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