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五一[西北行] - 第二天:延安(窑洞,杨家岭,宝塔山...)
五一的游記才寫了一天就被擱淺。自己最近還是太忙了,工作+生活。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寫寫文字;更重要的是缺少那種寫東西的沖動。今天突然那種沖動被某人某事喚醒,覺得自己得finish what I start...
三個月過去了,不知道那些零碎的記憶是否還可以被拼湊在偶呆板的文字中,不過幸好還有照片可以用來彌補許多文字不能觸及的意境。朋友們湊合看吧。
接著頭一天的足跡。拜訪完黃帝陵后,我們直奔下一站:延安。你能聯想到什么呢?是在革命影片中或者歷史教材中出現的“楊家?guī)X”,“寶塔山”?我當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黃土和窯洞。也很湊巧,我們下榻的賓館就是建在窯洞里面的“楊家?guī)X賓館”,坐落在山的最高頭。每個房間就是獨立的一間窯洞,環(huán)境很好,很安靜,一眼望去還可以看到對面的山頭和在山上搭建的磚瓦房;偶爾還可以發(fā)現一位黝黑皮膚,扎著頭巾,彈這小琴,哼著陜北信天游的延安藝人,突然有種回歸革命時代的感覺,不過這剎那的感覺還是被廣場中熙熙攘攘的車給無情地擾亂了。
延安不大,給我的感覺這個城市是建在幾個黃土坡腳下,是個革命斗爭的好地兒,但這與生俱來的閉塞讓整個城市非常缺乏現代化氣息,象征革命的五角星銘刻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算是城市的一個特色吧。延安人很純樸,是從骨子里出來的那種。路邊坐著的老者眼神里還能看出一些很享受的茫然,也許真的是習慣了。
參觀中央大禮堂的人接壤而至。這兒色彩陳舊的建筑,樹立的紅旗,鮮明而激揚的標語,人們很容易就會融入到這兒莊嚴的革命氛圍中:情侶們穿上褪色的革命服裝拍或許已經不大純情的情侶照,畢業(yè)的大學生們擺著各式各樣憤青Pose。雖然出生在革命家庭,但是天生缺少革命細胞的我在這里感觸不多;倒是參觀領袖故居的時候,領袖們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觸動我了一下,生活在幸福年代的人們,珍惜吧。
寶塔山也平平,游客還特多,不往亦可。到是登了坐落在寶塔山對面,以清涼聞名的清涼山,登上后發(fā)現除了一些道觀和石刻外,沒有什么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云也罷。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07五一[西北行] - 第二天:延安(窑洞,杨家岭,宝塔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读书:依然在地铁上 | 自嗨有度
- 下一篇: CSDN版主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