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bench结构篇
對于standalone的block的verification:
采用結構化的Testbench:Testcase與Harness,BFM分別分離,來提高系統的可重用性。如圖是一個典型結構:
其中所有的Testcase和Harness都是頂層,Harness頂層是由一些接口模型(BFM)構成的一個狹義的測試平臺,還有很多的Task,Function構成來向DUV施加激勵。(這些頂層沒有例化關系,他們之間通過層次路徑名的方式來實現)
對于Chip_Level的verification:
也是基于結構化的Testbench,不過結構復雜很多,各個模塊的地址定義,寄存器定義,各種Boot_mode,Boot_loader,針對具體模塊的Driver,monitor等Task直接掛載在testbench上,各種Reset,Clock方案通過initial模塊調用已經例化過功能module來實現,Testbench與DUV之間的Connector,各個其他的驗證型的module,通過Instance+define來掛載在testbench上,同時方便直接通過層次路徑名來進行調用。其中的.c通過arm_gcc編譯為elf_hex,通過Boot_loader,Clcok,Reset后整個系統開始工作,PC指針開始按.c運行,主要針對Integration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參考:設計與驗證Verilog HD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Testbench结构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Teradata】移动空间语句
- 下一篇: 敏捷开发模式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