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 浏览器不可能干掉App
為什么80%的碼農都做不了架構師?>>> ??
網易科技專欄作家 李書航
幾天前一款手機瀏覽器廠商召開新版發布會,該公司高管在會上發出預言說,明年可能會死掉一大批App(原生應用)。他們覺得游戲,電商,視頻是瀏覽器客戶端未來的最大的營收點。
實際上,要想通過HTML5干掉原生應用,幾乎不可能。即使原生應用會死掉,多半也不是瀏覽器的功勞。未來瀏覽器還將長期和其他應用搶奪用戶注意力和停留時間,而且戰爭將越來越慘烈。
網頁應用在哪里?
谷歌官方設計規范指出Web Apps和普通網頁有三大區別:1)利用設備性能,比如硬件加速,攝像頭,重力感應;2)使用和本地應用一樣的布局,去掉網站的導航;3)應用程序是“自包含”的,也即不用跳轉到其他站點或應用來完成任務。
現 在大多數網站都有觸屏版,但距離Web App標準還有很大差距。瀏覽器只能把網站的快捷方式充作App,在應用商店里湊數,至今仍未改觀。比如有些瀏覽器會內置中移動提供的手機閱讀,就依然是 WAP版。還有,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給旗下欄目做了數十個獨立App,但手機版網頁依然如故。
受到前智能機時代流傳下來的習慣影響,手機游戲站內的大部分游戲都局限于頁游,個別如小鳥、連連看等單機游戲移植版,居然是用Flash做的。最后就是,主流手機瀏覽器紛紛加入了更新原生應用的商店,換句話說,這是跟91豌豆莢啥的搶生意去了。
為什么沒人開發?
很長時間以來,原生App的體驗持續領先于HTML5。去年6月“有道難題”競賽開幕式上,有同學提議用HTML5做好以后打包封裝,網易高級副總裁周楓當場否決,他堅持參賽者要采用操作系統的原生語言開發。
我一度認為HTML5延續了Java和Flash未竟的“寫一次就到處運行”的理想,但很快感到失望。Win8應用本來是基于HTML5,但寫好后要手動將代碼與系統接口一一對應,善后工作遙遙無期。
過 去一年多,手機瀏覽器展開跑分大戰,有個別試圖拉近Web App和原生應用體驗之間的距離,但收效甚微。時至今日,就算把一個效果好過原生的開發環境放出來,怕也為時已晚,因為跨平臺不再是HTML5的賣點。有 這個時間,企業早就每個平臺找幾個程序員,開發單獨的客戶端去了。
在沒有證據證明做HTML5比原生應用賺錢的時候,即使新入行學編程的,恐怕也不會選擇放棄學習原生編程,因為HTML5精通難度不亞于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如果拿他做3D游戲,引擎調用方法什么的都得從頭學起。
原生應用死了,也不是瀏覽器的功勞
因為用戶使用習慣上的慣性,瀏覽器至今仍是裝機必備軟件,也仍是一個巨大的入口。但瀏覽器同質化嚴重,容易被替代。微信和微博之所以不可替代,都是因為設置了高門檻,讓對手無法進入。至今我不能從任何一家瀏覽器廠商身上看到這樣的門檻存在。
一些原生應用,將因為具有網頁應用顯然無法取代的特征而存活下來,比如地圖和播放器需要巨大的離線空間。游戲方面,WebGL支持的再好也比不上本地封裝的3D引擎。其他一些“裝機必備”類原生應用,還將反噬瀏覽器的生存空間。
也許真的一些原生應用會死,比如紙媒的官方應用會讓位給Flipboard類閱讀器或者讀覽天下等雜志平臺;傳統企業的官方應用會讓位給運營社交媒體賬號;各系統都開發的語音或非語音助手,將承擔移動搜索和小工具這兩方面的功能。
最重要的是,因為閱讀器、微博、微信和助手們都能不跳出自身而調用網頁,所以以上過程基本沒有瀏覽器什么事。
對 于非大佬旗下產品的瀏覽器廠商,一條最顯而易見的出路是:盡一切努力擴大裝機量開啟率,對于入住應用商店的HTML5游戲,設置遠低 于App Store的準入門檻和足夠豐厚的回報,這樣面對目前刷榜肆虐,非越獄下載速度慢的App Store,廠商才有遷移的興趣。但即便如此,面對要重寫一遍程序的門檻,很多廠商可能寧愿先選擇越獄商店和第三方安卓市場拼死一試。
抽象的講,只有現存的渠道都已經定型,堵死了新應用的生存空間時,瀏覽器應用商店才會成為開發者最后的選擇。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edenw/blog/122483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浏览器不可能干掉App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好玩的腾讯手机游戏
- 下一篇: 2060显卡配什么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