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作业查询,C语言作业3
一、實驗目的與要求
1.用for語句實現循環
(1)求數列前n項和
掌握for語句實現循環的方法
(2)求數列前n項和
掌握for語句實現循環的方法
循環嵌套的使用
2.用while循環語句實現循環
(1)統計學生的最高最低成績
用for循環計算第n項的值
用for循環計算前n項的和
注意每項的正負號變化
(2)求水仙花數
進一步掌握while語句實現循環的方法
3.用do while 語句實現循環
掌握do/while語句實現循環的方法
4.用while語句和for語句配合實現循環
掌握while語句和for語句配合
5.用for語句嵌套實現循環
(1)百馬百擔問題
掌握for語句嵌套實現循環的方法
(2)求等差數列
掌握for語句嵌套(3層)
掌握continue的語法
(3)食品分配問題
掌握for語句嵌套實現循環的方法
掌握continue語句的用法
二、實驗內容
5.3.1
(1)
1.問題的簡單描述:
編寫一程序,求出1,1+2,1+2+3···數列中前n項的值。
2.實驗代碼:
#include#includemain()
{int i ,j=0,k,s=0;
printf("Enter a number:");
scanf("%d",&k);for(i=1;i<=k;)
{
s=s+i;
printf("%d",s);
j++;
}
}
問題分析:首先其實我想到了有關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運用這個公式雖然是可以得到結果,但思路和循環就沒有什么關系了。
(2)
問題的簡單描述:
編寫一程序,求數列1,-3!,5!,-7!···[(-1)^(n-1)]*(2n-1)!前n項的和。n的值由鍵盤輸入。
#includemain()
{int n,i,j,sign=1;floatfac,sum;
printf("please input value of n:");
scanf("%d",&n);
sum=0.0;for(i=1;i<=n;i=i+1)
{
fac=1.0;for(j=1;j<=2*i-1;j=j+1)
{
fac=fac*j;
}
fac=fac*sign;
sum=sum+fac;
sign=-sign;
}
printf("sum=%.0f",sum);
}
問題分析:思路個人認為由三部分組成。第一,n的值所規定的階層的個數。第二,j循環所控制的單個奇數階層。第三,sign控制的正負值的切換。其中,第二部分相對復雜,因為控制的是奇數的階層,故是由奇數個數字相乘(比如,5!是由1~5五個數字相乘)。開始對于“階層”的代碼思路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引入“fac”的作用,導致一直出錯。
5.3.2
(1)
1.問題的簡單描述:
從鍵盤上輸入若干學生的成績,統計并輸入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當輸入負數時結束輸入。
2.實驗代碼:
#include#includemain()
{floatx,max,min;
printf("please input scores:");
scanf("%f",&x);
max=min=x;while(x>=0)
{if(x>max) max=x;if(x
scanf("%f",&x);
}
printf("max=%f
min=%f",max,min);
}
問題分析:while()語句的用法,對()內的條件進行填寫,問題不大。
(2)
1.問題的簡單描述:
求所有的水仙花數(水仙花數是一個三位數的自然數,該數各位數的立方等于該數本身,如153為水仙花數1^3+5^3+3^3=153)。
2.實驗代碼:
#includemain()
{intx,y,z;int k=100;while(k<=999)
{
x=k/100;
y=(k/10)%10;
z=k%10;if(k==x*x*x+y*y*y+z*z*z)
printf("%d",k);
k++;
}
}
問題分析:依舊是對while()以及if的條件,基本沒有問題。
5.3.3
1.問題的簡單描述:
求滿足1+1/2+1/3+...+1/n>value這個不等式的n最小值,其中,value是大于1的任何數。
2.實驗代碼:
#includemain()
{floatsum,value;intn;
printf("Input value:");
scanf("%f",&value);
sum=0.0;
n=0;do{++n;
sum+=1.0/(float)n;
}while(sum<=value);
printf("n=%d",n);
}
問題描述:do while ()先進行循環再進行判斷,除了這一點之外就是while()后面的條件了,想一下沒什么問題。
5.3.4:
1.問題的簡單描述:
輸入4個數字字符,并將其轉化為4位十進制整數后顯示出來。
2.實驗代碼:
#includemain()
{charc;intk,data;
data=0;for(k=0;k<4;k++)
{while(1)
{
c=getchar();if(c>='0'&&c<='9')break;
}if(k==0) data+=(c-'0')*1000;else if(k==1) data+=(c-'0')*100;else if(k==2) data+=(c-'0')*10;else if(k==3) data+=(c-'0');
}
printf("Data=%d",data);
}
問題描述:思路,if的嵌套以及for 循環都相對簡單,只是編寫的語法不是很理解。
5.3.5:
(1)
1.問題的簡單描述:
有100匹馬,要駝100擔貨物,其中1匹大馬可以駝3擔,1匹中馬可以駝兩擔,兩匹小馬可以駝1擔,請問,大馬、中馬和小馬可以有多少種組合。
2.實驗代碼:
#include
main()
{
int m,n,k;
int sum=0;
printf("各種馱法如下:
");
for(m=1;m<=100;m++)
for(n=1;n<=100-m;n++)
{
k=100-m-n;
if((k%2==0)&&(3*m+2*n+0.5*k==100))
{
printf("大馬%3d匹;中馬%3d匹;小馬%3d匹.
",m,n,k);
sum++;
}
}
printf("共有%d中馱法.
",sum);
}
問題分析:顯然,大,中,小馬的數量都要滿足(0~100)之內。故在滿足等式3m+2n+0.5k=100即可。每求出一組m,n,k,則sum加一,在重新進行循環。
(2)
1.問題的簡單描述:
編寫程序,求一正整數等差數列的前6項的和,該數列前4項之和是26,前4項之積是880。
2.實驗代碼:
#includemain()
{int a,b,c,d,i,sum=0;for(a=1;a<=26;a++)for(d=1;d<=26;d++)
{
b=4*a+6*d;if(b!=26)continue;else{
c=a*(a+d)*(a+2*d)*(a+3*d);if(c!=880)continue;else
for(i=0;i<6;i++)
{
printf("%d,",a+i*d);
sum=sum+(a+i*d);
}
}
}
printf("數列的前六項的和:%d",sum);
}
問題分析:首先要知道這個六個數組成的數列要用什么來代替輸出的結果。由題意可知,數列的第一項(a)要知道,前四項的和(b)以及前四項的積(c)都要知道。接下來是這個數列的項數(i)以及等差數列的公差(d).搞清楚這些元素所表示的東西之后思路就很清楚了。無非是先對整個數列的前四項和、前四項積進行判斷好確定是否是我們要求的數列。用if條件進行判斷然后continue跳出不符合大的數列,繼續循環直到正確為止。最后求出前六項的和。
(3)
問題描述:有30個學生一起買小吃,共花錢50元,其中每個大學生花3元,每個中學生花2元,每個小學生花1元,問大、中、小學生的人數分配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解(去掉某類學生數為0的解)?。
實驗代碼:
#includemain()
{intx,y,z,sum;
sum=0;for(x=1;x<30;x++)
{for(y=1;y<30;y++)
{
z=30-x-y;if((z!=0)&&(3*x+2*y+z==50))
{
printf("大學生%3d中學生%3d小學生%3d",x,y,z);
sum=sum+1;
}else
continue;
}
}
printf("sum=%d",sum);
}
#includemain()
{intx,y,z,sum;
sum=0;for(x=1;x<30;x++)
{for(y=1;y<30;y++)
{
z=30-x-y;if((z!=0)&&(3*x+2*y+z==50))
{
printf("大學生%3d中學生%3d小學生%3d",x,y,z);
sum=sum+1;
}else
continue;
}
}
printf("sum=%d",sum);
}
問題分析:其實這道題的思路和(1)題使用一樣的,同樣是通過for循環逐漸對問題的結果進行篩選,當然,這里用到的是continue語法,相當是前兩題的集合。
小結:看一個問題要知道需要多少變量很重要,尤其是要知道它們分別表示什么,不然就很難看懂,更別說是編寫出來。在知道每個變量所表示的含義之后對其循環的使用就會更加得心應手,而相關條件語句的使用相信大家都已經比較熟悉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语言作业查询,C语言作业3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报告:2022 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
- 下一篇: 爱驰 U6 纯电 SUV 登陆以色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