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学会 UML--用例图
用例圖的含義
由參與者(Actor)、用例(Use Case) 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構成的用于描述系統功能的動態視圖稱為用例圖。
其中用例和參與者之間的對應關系又叫做通訊關聯(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用例圖的作用
用例圖是需求分析中的產物,主要作用是描述參與者與和用例之間的關系,幫助開發人員可視化地了解系統的功能。借助于用例圖,系統用戶、系統分析人員、系統設計人員、領域專家能夠以可視化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討,減少了大量交流上的障礙,便于對問題達成共識。
用例圖的構成元素
構成很簡單火柴人,鴨蛋,小方塊和連線。
參與者(Actor)——與應用程序或系統進行交互的用戶、組織或外部系統。用一個小人表示。
參與者(Actor)是指存在于系統外部并直接與系統交互的人、系統、子系統或類的外部實體的抽象。每個參與者可以參與一個或多個用例,每個用例也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參與者。
用例(Use Case)——用例就是外部可見的系統功能,對系統提供的服務進行描述。用橢圓表示。
用例(Use Case)是參與者(角色)可以感受到的系統服務或功能單元。它定義了系統是如何被參與者使用的,描述了參與者為使用系統所提供的某一完整功能而與系統之間發生的一段對話。
用例最大的優點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從系統的外部)來描述系統的功能。它把系統當作一個黑箱子,并不關心系統內部是如何完成它所提供的功能的,表達了整個系統對外部用戶可見的行為。
系統邊界——系統邊界是指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界限。用方形框+系統名稱表示。
系統邊界是指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界限。通常所說的系統可以認為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元素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同時又是相對的,一個系統本身又可以是另一個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因此,系統與系統之間需要使用系統邊界進行區分。
系統邊界在用例圖中用方框來表示,同時附上系統的名稱,參與者畫在邊界的外面,用例畫在邊界里面。
元素之間的關系
| 關聯 | 參與者與用例之間的關系 | |
| 泛化 | 參與者之間或用例之間的關系 | |
| 包含 | 用例之間的關系 | |
| 擴展 | 用例之間的關系 |
關聯
可以理解為參與者使用了什么功能。
泛化
- 當多個用例共同擁有一種類似的結構和行為的時候,可以將它們的共性抽象成為父用例,其他的用例作為泛化關系中的子用例。
- 在用例的泛化關系中,子用例是父用例的一種特殊形式,子用例繼承了父用例所有的結構、行為和關系。
- 泛化關系一般很少使用。
包含
包含關系指用例可以簡單地包含其他用例具有的行為,并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為作為自身行為的一部分。
主要由以下兩種情況需要用到包含關系:
- 多個用例用到同一段的行為,則可以把這段共同的行為單獨抽象成一個用例,然后讓其他用例來包含這一用例。
- 當某一個用例的功能過多、事件流過于復雜時,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一個被包含的喲管理,以達到簡化描述的目的。
擴展
- 擴展用例可以在基用例之上添加新的行為,但是基用例必須聲明某些特定的“擴展點”,并且擴展用例只能在這些擴展點上擴展新的行為。
- 在擴展(extend)關系中,基礎用例(Base)中定義有一至多個已命名的擴展點,擴展關系是指將擴展用-例(Extension)的事件流在一定的條件下按照相應的擴展點插入到基礎用例(Base)中。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文带你学会 UML--用例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10没有登录选项怎么办 win10
- 下一篇: 如何用树莓派制作浇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