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uni-app封装原生插件
Android uni-app封裝原生插件
uni-app是什么?
一個使用Vue.js開發所有前端應用框架,開發者編寫一套代碼,可發布到ios、Android、H5、以及各種小程序(微信/支付寶/百度/頭條/QQ/釘釘)等多個平臺。
如果你還沒有了解uni-app是什么:點擊這里:這篇文章舉例說明。。。
uni-app的特點
跨平臺更多
真正做到“一套代碼、多端發行”!
條件編譯:優雅的在一個項目里調用不同平臺的特色功能!
運行體驗好
組件、api與微信小程序一致
兼容weex原生渲染
通過技術棧,學習成本低
vue的語法、微信小程序的api
內嵌mpvue
開放生態,組件更豐富
支持通過npm安裝第三方包
支持微信小程序自定義組件及SDK
兼容mpvue組件及項目
App端支持和原生混合編碼
DCloud將發布插件市場
uni-app封裝原生插件
1.Android離線SDK下載:
點擊下載,兩個SDK均可。
下載完成,解壓備用:
2.新建Android項目
打開Android Studio,建立一個No Activity項目。在菜單欄選擇File>New>New Project
然后Next:填寫項目名,包名,已經API Level。
然后Finish,為了更好的使用,我們把它轉到Project視圖。接下來創建開發的模塊(Module)
點擊File>New>New Module.
然后選擇Android Library,點擊Next:
自定義Library名 和包名,點擊Finish
創建完畢視圖如下:
接下來打開testplugin項目里的build.gradle,將原生的dependencies下默認生成的依賴注釋掉,添加uni-app所需庫的依賴:
compileOnly "com.android.support:recyclerview-v7:25.3.1" compileOnly "com.android.support:support-v4:25.3.1" compileOnly "com.android.support:appcompat-v7:25.3.1" implementation 'com.alibaba:fastjson:1.1.46.android' //一會會用到fastjson
添加完成如下圖所示:
另外把導入的uniapp-release.aar插件,它是擴展module主要依賴庫
回到剛剛創建的testplugin的build.gradle中,接下來進行導入aar需要的配置操作:
添加: 放在android{}外
repositories {
flatDir {
dirs 'libs'
}
}
然后在dependencies內添加:
compileOnly fileTree(dir: '../app/libs', include: ['uniapp-release.aar'])
添加完畢,如下圖:
然后同步Sync Now!
官網文檔提醒:
工程gradle配置的為gradle-4.6-all版本,使用的是新版本的依賴方式。如果您使用的是老版本的gradle,可點擊鏈接進行修改依賴方式。
3.原生插件的開發
以擴展Module為例,如圖創建類TestModule:
Module擴展注意事項:
寫一個小demo:
import android.util.Log;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
import com.taobao.weex.annotation.JSMethod;
import com.taobao.weex.bridge.JSCallback;
import com.taobao.weex.common.WXModule;
public class TestModule extends WXModule{
String NAME="name";
String AGE ="age";
@JSMethod(uiThread = true)
public void testText(JSONObject options, JSCallback callBack){
Log.e("TestModule", "成功調用!" );
String name =options.getString(NAME);
String age =options.getString(AGE);
JSONObject data =new JSONObject();
if (name !=null && !name.isEmpty() && age !=null && !age.isEmpty()){
int _age =Integer.parseInt(age);
if (_age<0 || _age>30){
data.put("code","不合格!");
}else {
age=(_age>0 && _age<10) ? "0"+age:age;
data.put("code","合格:"+"姓名_"+name+",年齡_"+age);
}
}else {
data.put("code","輸入無效!");
}
callBack.invoke(data);
}
}
接下來在本地注冊插件(一):
在app>src>main目錄下創建assets文件夾
在app>src>main>assets目錄下創建dcloud_uniplugins.json文件,然后添加:
{
"nativePlugins": [
{
"plugins": [
{
"type": "module",
"name": "Test-Module",
"class": "com.test.testplugin.TestModule"
}
]
}
]
}
注冊方法(二):
對創建的Module擴展testplugin進行操作,在 src>main>java>插件包名(這里是com.test.testplugin)目錄下創建類TestModule_AppProxy
TestModule_AppProxy類要實現AppHookProxy接口,在onCreate()方法中添加weex注冊相關參數或填寫插件需要在啟動時初始化的邏輯。
在hooksClass節點填入你創建的實現AppHookProxy接口的實體類的完整名稱 (注:有些需要初始化操作的需求可以在此處添加邏輯,無特殊操作僅使用第一種方式注冊即可無需集成AppHookProxy接口)
注冊完畢,開始打包插件
在Gradle>testplugin>Tasks>other目錄下找到assembleRelease,雙擊等待系統編譯出擴展module的aar文件
注意:官方文檔中是選擇Gradle--->插件module--->Tasks--->build--->assembleRelease編譯module的aar文件,在新版本的AndroidStudio中,assembleRelease和assembleDebug被轉移到other目錄下。
成功后在testplugin>build>outputs>aar目錄下就可以找到相關插件了
4.HBuilderX導入和使用本地插件
創建uni-app默認項目TestModule
參照官方文檔中的目錄規范,將剛才打包的插件放到nativeplugins>插件文件夾名稱(我的是Test-Module)>android目錄下,沒有相關目錄就一步步創建。
創建package.json——uni原生插件描述文件,放到插件文件夾名稱目錄下,與android文件夾并列
注意:插件標識id必須在對應android和ios節點下plugins中進行注冊,與name字段值一致。name下的class是注冊插件的類名,也要填對。
這里因為只有android插件,就把ios節點全部刪掉,在這里直接注釋的話是無效的。
還有要注意的一點:插件標識id一定要與插件文件夾名稱一致,不然在云打包時會提示插件不合法:該插件在nativePlugins目錄下不存在。
在manifest.json下配置App原生插件
勾選并確認
parameters信息根據需求配置
接下來在HBuilderX內對項目中的index.vue文件(在pages>index目錄下)做出一定更改,以便后續測試開發的原生插件。
<template>
<view class="container">
姓名<input v-model="name" placeholder="點此編輯姓名" >
<br>
年齡<input v-model="age" placeholder="點此編輯年齡" >
<br>
<button type="default" @click="test">提交</button>
<view>{{name}}</view>
<view>{{age}}</view>
<view>{{ result }}</view>
</view>
</template>
<script>
var testModule = uni.requireNativePlugin("Test-Module");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name:"",
age:"",
result:"暫未提交"
}
},
methods: {
test(){
testModule.testText({
'name':this.name,
'age':this.age,
},
(ret) =>{
this.result="[提交反饋]"+ret.code;
})
}
}
}
</script>
5.運行項目
打包自定義基座:
運行(R)>運行到手機或模擬器(N)>制作自定義調試基座(P)
配置App云端打包信息:
云端打包:
提交到云端服務器:
打包成功:
打包成功后需要在下圖位置確保開啟自定義調試基座功能:
可以在項目unpackage下看到打包后的測試apk文件:
啟動模擬器,或者真機運行:
進入測試項目:
輸入姓名tom和年齡9(大于0小于10前面自動補0)測試插件,點擊提交
反饋提交結果
把年齡改為31(插件設置年齡范圍為0~30),反饋如下
至此,測試成功!
參考:
官方文檔原生插件開發!
uni原生插件Android開發流程一覽—Module擴展
最后:請留下您的贊!阿里嘎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ndroid uni-app封装原生插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odeforces 1287A -An
- 下一篇: Codeforce-Ozon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