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表弟数不清(转)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老板的表弟数不清(转)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標題是抄自《紅燈記》的著名唱詞“我家的表叔數不清”。從四月底到七月底,我在靖江,一個小縣城里,整整蹲了一百天,幫助籌建一家IT公司。在上海呆得久了,跑到小城市里,難免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其中之一,就是“老板的表弟數不清”。
交待一下來龍去脈。老板是靖江郊區人,五十多歲,開了一家化工廠,一年也能賺個一千多萬。去年開始,老板盯上了IT業,搞了一家IT小公司,但是隔行如隔山,公司一直沒有頭緒,不得已,找了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就是我,來幫他搭建班子,穩定產品。 平時辦公在化工廠里,一起吃飯、聊天,慢慢認識了不少人:技術副總,老板的表弟。財務經理,老板的表弟。保衛科長,老板的表弟。質檢科長,謝天謝地,終于不是表弟了,是老板的堂弟。就連打掃衛生的保潔員,也是由老板的堂妹光榮出任,——喔,這可是個重要崗位,身上帶著全部房間的鑰匙,不是自己人怎么放心呢?
化工廠開大會的時候,我探頭探腦張了一眼,老板寶相莊嚴,端坐中央,如同一只領頭雁,各位表弟緊密簇擁在以表哥為核心的中央周圍,團結一致,層層展開,眾星捧月,啄序井然。偉大領袖太宗皇帝教導我們: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典出六里莊人民廣播電臺),老板也可以同樣自豪地宣布:我家表弟盡入吾廠中矣。
李鐵梅唱完“我家的表叔數不清”,緊接著是一句“沒有事情不上門”。老板的表弟數不清,想來也不是無緣無故,“沒有事情不進廠”吧。
我的第一反應,這說明家族企業仍然是鄉鎮企業的首選方式。中國社會在傳統上,是以血緣關系來確定遠**疏的,老吾老不及人之老,幼吾幼不及人之幼,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上陣還需父子兵,自己人用著才放心,在不了解現代企業制度的情況下,家族企業是唯一可選的組織方式。
后來呆得長了,聽了一些掌故,懂了一些歷史,才發現我大大低估了靖江人的視野。老板雖然連中國的英文都沒學好,去過的國家卻比我多得多,至于產品出口所及,那就更多了去了。當年創業的時候,老板也是激情澎湃,敢闖敢拼,跑遍了有名的化工研究所,到處尋找新品,行銷市場,遠不是如今大肚能容、穩定和諧的一副模樣。
轉折點的出現大概是幾年前,老板找到一個好的油漆配方,但自己廠里缺設備,做不出來,于是到河南找了一家小廠,合作開發。開頭合作非常順利,開發、試驗、試產,傳回來的都是好消息,可是到了快要投產的前夜,忽然遇到技術難題卡住了。老板天天打電話左催右逼,對方也是想法設法日夜攻關,一個小小的問題卻曠持日久解決不了。最后老板終于坐不住了,親自跑到河南一看,咳,哪還有什么工廠,早就連技術帶產品一窩端走了,——這邊還在“日夜攻關”呢,那邊卻是改頭換面大量生產了。
強龍不壓地頭蛇,老板在河南也不敢鬧事,悻悻然打道回府。好在天不我棄,一種油漆落入敵手,一種膠水又發現了。這回老板學乖了,在靖江找了個本地小廠,合作開發,每天早檢查,晚督促,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眼皮子連眨都不帶眨。但不幸還是發生了,不知怎么搞的,做出來的膠水總是風干太快,貼東西貼不牢靠,改來改去,質量總差一口氣兒。
投入近百萬之后,老板只好揮淚斬項目,砍掉了這個怎么改也改不好的產品。然后,嗯,還沒有多然后,應該說是很快,噩耗傳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膠水,質量穩定,銷量極好,產地正是靖江!托了內線一打聽,原來當初人家故意少放了一種配料,所有試驗都做兩套,明里一套給老板看,暗里一套才是真配方,這邊老板頻打退堂鼓,那邊卻是高奏凱旋歌,只等這邊壯士斷腕,那邊馬上就點木成金了。
——故事聽到這兒,我不禁問了,就這么明搶暗奪,不怕報復啊?說書人答道,哪有不想報復的?換了你你咽得下這口氣嗎?關鍵是,那膠水賣得太好了,這世道,有錢就有關系嘛,馬上就有頭面人物出來打招呼,退回一百萬,產品歸人家,這歷史的一頁,就算翻過去了。沒過幾年,昔日的小廠就實現了年產過億,而老板去年也才幾千萬,那個恨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卻說老板經此打擊,倍感疲倦,找了一位職業經理人,大權下放,自己把手一甩,退居董事長。該經理人也不負重托,放出十分手段,內修管理,外攻市場,三年之間,生產銷售年年上漲,設備、廠房、人數、利潤連翻幾番。董事長坐地拿錢,喜笑顏開,額手稱慶找到一個好幫手。未曾想好景不長,去年年底,經理人找他商議:工廠搞到這個地步,已經到達極限,要想繼續擴大規模,就要結構重整了,請賜尚方寶劍一把,我要砍人了。說著,經理人掏出一份砍人名單,——名單上只有兩種人:表弟、堂弟。
“砍人事件”的結果是,三個月后,老板炒掉經理人,自兼總經理,再為馮婦,重站前臺。老板心知肚明,經理人說的都是大實話,老早一個鄉鎮企業小打小鬧的時候,各位表弟混混也還湊合,工廠一搞大,他們的腳步就跟不上了。如果把這些人都趕下去,再來三年產值翻番,相信這也不是吹牛,老板繼續坐地拿錢,身家倍增,也是唾手可得的好事。但老板最后的選擇卻是趕走經理人,保住眾表弟。對外的解釋,是親戚們追隨創業有功,不忍離棄,實際上呢,連表弟們自己都知道,親戚有親戚的獨**值:不在于做了多少貢獻,而在于做了多少耳目。老板號稱放手,實不放心,總經理怎么折騰都可以,多賺少賺都無所謂,哪怕賠錢也能容忍,唯獨不能鳩占鵲巢,把工廠開成別人家的!
故事聽到這兒,我不禁又問了,再怎么說,工廠還是老板的呀,就算人馬換個干凈,那都是打工的小人物,董事長還是他呀。說書人答道,嘿,這不說過了嗎,如今是有錢就有關系嘛,經理人只要一有錢,就可以去打通上層關系,政府出面來個產業調整,今天跟這個公司組合組合,明天跟那個企業合并合并,后天再拆出一塊來獨立運行,你的股份呢?你的董事長呢?兩下三下就給你拆成別人的了。到時候廠里也沒你的人了,指揮也指揮不動了,上面政府要搞你,下面工廠再不鳥你,還不是乖乖地束手就擒?老板做了一輩子生意,這種手段見得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拿自己人卡緊位置,把工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叫別人下不了手,商海險惡,一點兒機會都不能給人啊!
聽到這里,所有的故事連貫起來。原來,這不是一個家族企業的故事,也不是一個任人唯親的故事,而是一個誠信的故事,一個產權的故事。當一個社會對于欺騙與偷竊沒有懲罰,反而還通過制度漏洞來肯定騙與竊的時候,那必然是人人自危,安全第一。老板不是不想長遠發展,只是在既沒有產權保障,又面臨誠信缺失的情況下,只能先保住江山再說。沒法子用人不疑,那就只好疑人不用,數不清的表弟就是這么煉成的。
(后記:本文是在靖江到上海的長途車上寫成的。拜堵車所賜,讓我有充裕時間寫完本文。當大巴艱難地挪到堵車源頭,我們看到兩輛蹭傷的小車,兩個司機抽著香煙,怒目相向。按照交通法規,在無人傷亡的情況下,車輛應該迅速靠邊,保持高速公路通暢。但這條法規似乎從來沒人遵守,一旦發生事故,雙方都擔心對方毀滅證據,臨堂翻供,于是雙方共同選擇了互相堵住,不肯挪窩。至于那么多汽車為此損失的時間與金錢,對不起,就只能犧牲大家為小家了。中國人的誠信缺失不是一個縹緲的話題,我們天天都在為此買單。)
交待一下來龍去脈。老板是靖江郊區人,五十多歲,開了一家化工廠,一年也能賺個一千多萬。去年開始,老板盯上了IT業,搞了一家IT小公司,但是隔行如隔山,公司一直沒有頭緒,不得已,找了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就是我,來幫他搭建班子,穩定產品。 平時辦公在化工廠里,一起吃飯、聊天,慢慢認識了不少人:技術副總,老板的表弟。財務經理,老板的表弟。保衛科長,老板的表弟。質檢科長,謝天謝地,終于不是表弟了,是老板的堂弟。就連打掃衛生的保潔員,也是由老板的堂妹光榮出任,——喔,這可是個重要崗位,身上帶著全部房間的鑰匙,不是自己人怎么放心呢?
化工廠開大會的時候,我探頭探腦張了一眼,老板寶相莊嚴,端坐中央,如同一只領頭雁,各位表弟緊密簇擁在以表哥為核心的中央周圍,團結一致,層層展開,眾星捧月,啄序井然。偉大領袖太宗皇帝教導我們: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典出六里莊人民廣播電臺),老板也可以同樣自豪地宣布:我家表弟盡入吾廠中矣。
李鐵梅唱完“我家的表叔數不清”,緊接著是一句“沒有事情不上門”。老板的表弟數不清,想來也不是無緣無故,“沒有事情不進廠”吧。
我的第一反應,這說明家族企業仍然是鄉鎮企業的首選方式。中國社會在傳統上,是以血緣關系來確定遠**疏的,老吾老不及人之老,幼吾幼不及人之幼,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上陣還需父子兵,自己人用著才放心,在不了解現代企業制度的情況下,家族企業是唯一可選的組織方式。
后來呆得長了,聽了一些掌故,懂了一些歷史,才發現我大大低估了靖江人的視野。老板雖然連中國的英文都沒學好,去過的國家卻比我多得多,至于產品出口所及,那就更多了去了。當年創業的時候,老板也是激情澎湃,敢闖敢拼,跑遍了有名的化工研究所,到處尋找新品,行銷市場,遠不是如今大肚能容、穩定和諧的一副模樣。
轉折點的出現大概是幾年前,老板找到一個好的油漆配方,但自己廠里缺設備,做不出來,于是到河南找了一家小廠,合作開發。開頭合作非常順利,開發、試驗、試產,傳回來的都是好消息,可是到了快要投產的前夜,忽然遇到技術難題卡住了。老板天天打電話左催右逼,對方也是想法設法日夜攻關,一個小小的問題卻曠持日久解決不了。最后老板終于坐不住了,親自跑到河南一看,咳,哪還有什么工廠,早就連技術帶產品一窩端走了,——這邊還在“日夜攻關”呢,那邊卻是改頭換面大量生產了。
強龍不壓地頭蛇,老板在河南也不敢鬧事,悻悻然打道回府。好在天不我棄,一種油漆落入敵手,一種膠水又發現了。這回老板學乖了,在靖江找了個本地小廠,合作開發,每天早檢查,晚督促,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眼皮子連眨都不帶眨。但不幸還是發生了,不知怎么搞的,做出來的膠水總是風干太快,貼東西貼不牢靠,改來改去,質量總差一口氣兒。
投入近百萬之后,老板只好揮淚斬項目,砍掉了這個怎么改也改不好的產品。然后,嗯,還沒有多然后,應該說是很快,噩耗傳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膠水,質量穩定,銷量極好,產地正是靖江!托了內線一打聽,原來當初人家故意少放了一種配料,所有試驗都做兩套,明里一套給老板看,暗里一套才是真配方,這邊老板頻打退堂鼓,那邊卻是高奏凱旋歌,只等這邊壯士斷腕,那邊馬上就點木成金了。
——故事聽到這兒,我不禁問了,就這么明搶暗奪,不怕報復啊?說書人答道,哪有不想報復的?換了你你咽得下這口氣嗎?關鍵是,那膠水賣得太好了,這世道,有錢就有關系嘛,馬上就有頭面人物出來打招呼,退回一百萬,產品歸人家,這歷史的一頁,就算翻過去了。沒過幾年,昔日的小廠就實現了年產過億,而老板去年也才幾千萬,那個恨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卻說老板經此打擊,倍感疲倦,找了一位職業經理人,大權下放,自己把手一甩,退居董事長。該經理人也不負重托,放出十分手段,內修管理,外攻市場,三年之間,生產銷售年年上漲,設備、廠房、人數、利潤連翻幾番。董事長坐地拿錢,喜笑顏開,額手稱慶找到一個好幫手。未曾想好景不長,去年年底,經理人找他商議:工廠搞到這個地步,已經到達極限,要想繼續擴大規模,就要結構重整了,請賜尚方寶劍一把,我要砍人了。說著,經理人掏出一份砍人名單,——名單上只有兩種人:表弟、堂弟。
“砍人事件”的結果是,三個月后,老板炒掉經理人,自兼總經理,再為馮婦,重站前臺。老板心知肚明,經理人說的都是大實話,老早一個鄉鎮企業小打小鬧的時候,各位表弟混混也還湊合,工廠一搞大,他們的腳步就跟不上了。如果把這些人都趕下去,再來三年產值翻番,相信這也不是吹牛,老板繼續坐地拿錢,身家倍增,也是唾手可得的好事。但老板最后的選擇卻是趕走經理人,保住眾表弟。對外的解釋,是親戚們追隨創業有功,不忍離棄,實際上呢,連表弟們自己都知道,親戚有親戚的獨**值:不在于做了多少貢獻,而在于做了多少耳目。老板號稱放手,實不放心,總經理怎么折騰都可以,多賺少賺都無所謂,哪怕賠錢也能容忍,唯獨不能鳩占鵲巢,把工廠開成別人家的!
故事聽到這兒,我不禁又問了,再怎么說,工廠還是老板的呀,就算人馬換個干凈,那都是打工的小人物,董事長還是他呀。說書人答道,嘿,這不說過了嗎,如今是有錢就有關系嘛,經理人只要一有錢,就可以去打通上層關系,政府出面來個產業調整,今天跟這個公司組合組合,明天跟那個企業合并合并,后天再拆出一塊來獨立運行,你的股份呢?你的董事長呢?兩下三下就給你拆成別人的了。到時候廠里也沒你的人了,指揮也指揮不動了,上面政府要搞你,下面工廠再不鳥你,還不是乖乖地束手就擒?老板做了一輩子生意,這種手段見得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拿自己人卡緊位置,把工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叫別人下不了手,商海險惡,一點兒機會都不能給人啊!
聽到這里,所有的故事連貫起來。原來,這不是一個家族企業的故事,也不是一個任人唯親的故事,而是一個誠信的故事,一個產權的故事。當一個社會對于欺騙與偷竊沒有懲罰,反而還通過制度漏洞來肯定騙與竊的時候,那必然是人人自危,安全第一。老板不是不想長遠發展,只是在既沒有產權保障,又面臨誠信缺失的情況下,只能先保住江山再說。沒法子用人不疑,那就只好疑人不用,數不清的表弟就是這么煉成的。
(后記:本文是在靖江到上海的長途車上寫成的。拜堵車所賜,讓我有充裕時間寫完本文。當大巴艱難地挪到堵車源頭,我們看到兩輛蹭傷的小車,兩個司機抽著香煙,怒目相向。按照交通法規,在無人傷亡的情況下,車輛應該迅速靠邊,保持高速公路通暢。但這條法規似乎從來沒人遵守,一旦發生事故,雙方都擔心對方毀滅證據,臨堂翻供,于是雙方共同選擇了互相堵住,不肯挪窩。至于那么多汽車為此損失的時間與金錢,對不起,就只能犧牲大家為小家了。中國人的誠信缺失不是一個縹緲的話題,我們天天都在為此買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老板的表弟数不清(转)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小米汽车设计文件意外泄密被疯传!小米通报
- 下一篇: 小米 POCO X5 / X5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