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把国内很多资产卖掉?
李嘉誠雖然很有錢,但他從來不會嫌棄錢更多,最近幾年李嘉誠把國內的很多資產賣掉,然后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歐洲當中,其目的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從2013年到2018年,李嘉誠已經累計賣出大陸和香港20處資產,變現接近1700億人民幣, 最近又有消息稱,長實集團計劃upper west Shanghai(高尚領域)項目,這個項目的估值大概是200億人民幣左右。
至于李嘉誠那么有錢,為什么還要把大陸的一些資產賣掉,這里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李嘉誠投資內地的資產本身就是為了賺錢,看好時機出手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李嘉誠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大陸,前后開發了很多項目,而最近十幾年,我國房價已經有了很大的漲幅,不論是商品房價格還是土地價格都有了很大的。李嘉誠之前所投資的很多項目都出現了很大的漲幅,有的項目回報率甚至達到10倍以上。
而目前我國房價已經來到一個拐點,房價不可能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有部分城市房價會出現停止上漲甚至下跌的可能,這時候很多聰明的商人都會選擇在房價高點的時候出手,這樣可以避免未來一些潛在的不確定風險,見好就收一向是李嘉誠比較穩的投資方式。
李嘉誠最近幾年之所以大量拋售內地的資產,說明他對未來內地房地產市場并不太樂觀。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基本基調之下,目前很多開發商都對未來房地產發展表示出悲觀,比如之前萬科所喊的活下去,以及恒大、碧桂園、保利等房企紛紛尋求多元化發展,力求去地產化,從中都可以看出未來房價不可能出現像過去那樣猛漲的情況,所以當房價達到一個頂峰的時候,選擇在這個時候賣掉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第二、目前李嘉誠的重點業務在歐洲,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歐洲當中去。
最近幾年,李嘉誠把重點業務轉移到了歐洲,李嘉誠把內陸的資產賣掉,其實也是為了籌集資金收購歐洲的其他資產。根據2018年長實集團的財報的數據顯示,2018年長實總資產同比增長12%,而其中歐洲總資產同比長三成,截至2018年底歐洲資產占比已超過五成。
2018年,長實的歐洲資產總額由2017年的5103.36億港元增至6736.90億港元,同比增長三成。歐洲的總產總額比重相應地從46%上升至近55%。
而李嘉誠縮小內地和香港業務,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歐洲當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從長遠來看,歐洲業務布局更有利于長實集團的發展。
目前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在歐洲的業務布局主要涉及電訊、能源、電力、水務、港口等等,這些都是跟民生息息相關的產業。這些行業跟房地產的利潤可能沒法相比,但這些行業的收入卻非常穩定,周期性波動影響比較小,這都是李嘉誠最喜歡的生意模式。
而且從目前實際表現來看,歐洲的盈利能力明顯要比大陸的業務盈利能力更持續,其利潤空間也不小。所以不論是從短期的盈利能力,是從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來看李嘉誠出售內地資產,然后投資歐洲的基礎產業,都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正因為如此,所以即便李嘉誠很有錢了,但是他仍然會把內地的資產賣掉,這樣不僅可以在高位出手賺取高額利潤,關鍵是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歐洲等其他國家業務當中,這樣對于長實的長遠發展是利大于弊的。
不過相比李嘉誠所售賣的資產,目前李嘉誠在大陸仍然有很多資產。
李嘉誠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布局大陸,在大陸的業務不僅涉及地產,還有其他領域,但具體李嘉誠在大陸到底有多少資產沒有一個官方的統計數據,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長實對于大家的質疑做出了一個回應。
李嘉誠旗下長和實業在2019年5月28日發文回應稱:目前李嘉誠旗下的長江集團,在中國大陸依然擁有龐大的投資規模,涉及地產、能源、電力、港口、零售等等眾多業務領域。
同時,該聲明還詳細列舉了長江集團在大陸的投資業務,其中包括3700家屈臣氏門店、56個地產項目以及投資400億元的荔灣天然氣田項目等等,以此來證明李嘉誠在國內依然擁有眾多的產業。
從長實集團這個聲明當中可以看出,目前李嘉誠在大陸仍然有龐大的產業,從中也可以看出李嘉誠的產業到底有多雄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李嘉诚那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把国内很多资产卖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为什么只有360公开支持华为系统,其他公
- 下一篇: 8421BCD码 5421BCD码 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