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摄影展:卡农•布斯克茨和他的「一天的结束」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平遥摄影展:卡农•布斯克茨和他的「一天的结束」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平遙國際攝影展,一年一度,端相機人的節日。滿街是鏡頭和攝影背心的攢動。我朋友說:沒看到好照片,倒是看到不少好相機。這或許就是中國攝影界的寫照,也是平遙攝影展的困境。如果沒遇到布斯科茨,或許我真的白來平遙一趟。哥倫比亞攝影師卡農·布斯科茨,他參展的作品是《鄉村》系列。我在他的《一天的結束》前駐足良久。一個人,可以是農民、牧師,也可以是游手好閑者,他們都要在落日時分走在歸家的路上。我非常喜歡這幅照片,它讓我想到很多,以致讓我有回歸的感覺。我們都有無數次這樣的時刻,我們懷著不同的心情,渴望、安心或者悲傷在每一天結束的時候走向自己的巢穴。其實此時照片的構圖、清晰度,甚至用什么相機拍攝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感悟到了它與我們自身的關聯。時間的流逝,生命的量化,以及家在我們生活中的位置。我在想,假如沒有這個標題,這張照片有沒有意義?多半沒有。但這并沒有否定攝影的意思,一張照片如果沒有拍攝者對拍攝對象的理解和把我,如果沒有投入情感,那他只會重復前人,制造大量的影像垃圾。我最討厭無題的攝影,它是對作品的缺乏自信的表現。文字或者說標題,它是考核攝影師文化水準和思想意識的一個標準。它也是攝影師面對客體如何將其轉化為主體的創作過程。第二幅叫《燈》,焦點是燈,人物反成了陪襯,它是以標題的方式引導觀看者放棄傳統的觀看方式,獲得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平遥摄影展:卡农•布斯克茨和他的「一天的结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张洁的新书「流浪的老狗」
- 下一篇: 抖音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一杯冰冷的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