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红尘》:对两性社会非爱即恨的文学消解
?
??? 李素紅是個我比較陌生的女作家,讀了她的《花落紅塵》(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我非常驚訝。據說作者是搞書法的,且成績斐然,還有自己的公司,她的寫作幾乎是在業余時間。由此我想到了“文壇外高手”這句話,這句話是當年評價剛剛出道的王小波的。我不敢說李素紅的小說達到多么的高度,但是至少她的寫作有活力,與我們當下的現實貼的非常近,作者與她的人物和時代是有一種割舍不開的關聯,不像某些我們文壇內的作家,自說自話,過于迷戀在自己的文學藩籬之內。我最近讀了幾個人的小說,比如湖南的阿滿、湖北的雨燕,她們都是文壇之外的陌生人,但她們的小說都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滿了活力和對她們所處時代的關注與思考以及對文學的執著。所以,我以為,當我們蜂擁著推崇某些作家的時候,是不是也遮蔽了一些同樣出色的作家,他們在文壇和評論界的熱鬧之外,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探索默默支撐著中國文學界的繁榮和喧囂,同時也承擔著中國文學的落寞和孤獨。
??? 對李素紅的小說我有兩點感觸,1、人物鮮活生動;2、她的小說讓我對當代女性文學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
??? 首先,小說中的人物藍琳、晨依、景菲、文娟、芙蓉對我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無論是過早死去的文娟,還是為了事業和愛情闖入大都市的晨依,她們從鄉土中來,又歸于鄉土。熟悉是因為,我們可以預見她們共同的命運,她們的所思所想和所為,離我們是那么近,如同她們就活在我們身邊。陌生的是小說給我們提供了幾個女孩子豐富鮮活曲折別樣真實的人生,她們的形象不可復制,她們的人生卻又充滿了代表性。在這5個女孩子身上,可以說涵蓋了中國女性所有的命運和結局——愛恨生死傷痛聚散。
??? 其次,我們知道當代女性主義文學一直以強調性別意識與身份角色為主要書寫軸心,她們的對立面是男性以及以男性為主導的父權社會,但是這些問題其實在當下社會,其實已經相當弱化以至失去了作為文學所關注的焦點和價值,不少女作家依然故伎重演,不過是一種想象大于現實的虛假敘事。
??? 而在《花落紅塵》我們看到小說的新的思考,他沒有將男人做為假想敵,而是觸及更深刻更可怕的現實,金錢社會和權貴社會,這似乎是女性在所謂父權社會女性所面臨的更直接面臨新的挑戰。小說無論是從開始的賭博,到為了這場賭博而發生的一切,文娟的自殺,景菲的做小三,晨依到夜總會當歌手和陪酒女還有她的出走,而付出的各種代價。賭博是幾個女孩子命運的開端,同時也暗示了她們之后人生的走向和命運。
??? 愛情的賭博,芙蓉的兩次婚姻、景菲的小三夢想、而晨依在我們來看最理想也最有可能實現的愛情,其實都是一種賭博,無法自己左右,結果都給這個金錢化的權貴化的社會給擊的粉碎。金錢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主導社會的一個杠桿,可是它沒有像今天這么讓人痛苦、分裂和無所適從。正如小說所說的:“沒錢能讓人變成鬼,有錢能讓人變成人。”這就是我們當下的現實。
??? 讓我欣慰的,就是在這種人鬼并存的社會,這些女孩子還懷著一個寬懷之心憐憫之心。比如當芙蓉的丈夫王斌的小三來找芙蓉,請求她與王斌離婚的時候,芙蓉首先是不相信這是真的,之后感覺自己好象成了第三者,退出的反到是自己。當芙蓉要報復已經落魄的前夫吳貴的時候,景菲卻要她寬恕他。因為他曾經對他有過愛和恩,并且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唯一想到的就是她。這些雖然都有一種理想化一般很難做的,但它卻為我們還原了女性最內心的柔軟的東西,一種母性偉大的愛,這是對所謂金錢社會的抵抗,也是對兩性社會非愛即恨的消解。
?
??????????????????????(在長篇小說《花落紅塵》研討會上的發言,發表于《文藝報》2012年03月15日)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花落红尘》:对两性社会非爱即恨的文学消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dows Azure SDK 1.
- 下一篇: 马斯克:推特将推出更贵的“零广告”订阅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