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瞧》:另类的知青电影
?????????????? ?? ?
?
■片名:《走著瞧》■導演:李大為 ■主演:文章、白靜、岳紅 ■發行:北京天寰新宇國際傳媒有限公司 ■首映時間: 2009年5月 ■讀家:興安? ■推薦指數★★★☆☆
■一句話點評:與以往的知青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電影沒有特別強調主角的知青身份,更沒有夸張知青生活的浪漫或者苦難經歷,而是更真實或者說更逼真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荒誕。
?
?????????????
?
??? 電影《走著瞧》是“70后”導演李大為的第一部電影,他曾執導過《金粉世家》《紅粉世家》等多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走著瞧》還入圍了2008年東京國際電影節,雖然最終未能獲獎,但是得到臺灣金馬獎主席焦雄屏的好評。電影是根據天津作家王松的小說《雙驢記》改編的,是一部集黑色幽默、另類、荒誕、魔幻、還有點恐怖的“后知青電影”。電影打的是知青牌,恰逢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40周年,所以吸引了不少老知青以及他們的后代的關注。可惜電影只在北京西單大悅城新首都電影院一家放映,而且每天只有黃金時間段放映一場。
???我為什么說它是“后知青電影”或者干脆叫“另類知青電影”呢?因為它與以往的知青電影有很大的不同,電影沒有特別強調主角的知青身份,更沒有夸張知青生活的浪漫或者苦難經歷,而是更真實或者說更逼真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荒誕。男主人公馬杰也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青年,但是他的這些知識和理想,面對現實卻顯得百無一用,那本被當時青年人奉為人生指南的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的那句名言——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最后不過是一個反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理想就是能吃上個雞蛋,知識就是如何把驢喂好,非常簡單,但是看來如此簡單的事情,卻被主人公搞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影片最終演變成了人和驢的戰斗,你死我活的報復。人性與獸性在彼此的較量中獲得淋漓盡致的暴露和宣泄。看到這里,我不禁懷疑,這就是被我們無數次歌頌和追憶的“無怨無悔”的知青生活么?那個“改天換地”的火紅年代怎么會這樣?我是相信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里的知青呢?還是相信《走著瞧》里的知青?哪個更真實?幾年前我曾看過幾部被評論界稱為“后知青”的小說,劉醒龍的《大樹還小》、池莉的《懷念聲名狼藉的日子》、李洱的《鬼子進村》等等,他們以完全不同的目光重新審視了知青生活,試圖以冷靜、客觀,甚至是懷疑主義的精神還原那段歷史的真相。對此我曾撰文予以肯定,認為在以浪漫主義為主流的知青文學中需要現實主義的聲音,需要個人化的敘述。而在這部影片中,除了原創作者王松有過短暫的知青經歷之外,其他主創人員大多出生于七十年代以后,而兩位男女主角文章和白靜更是典型的“80后”。在他們身上完全沒有困擾那些老知青們一生的“知青情結”,這種時間與代際的距離反倒賜予了他們客觀、清醒地認識那段歷史的基礎和優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寧可相信《走著瞧》。
?
????????????????
?
??? 不得不說,影片的攝影出奇地好——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么樸素純靜的鄉村鏡頭了。這應該與導演出身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有關。而男主角文章的演技也值得肯定。這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他對人物性格和行為的把握都相當到位,他的神態就是知青年代苦悶的象征。女主角白靜則是新人,但是她把農村女孩的淳樸和悲劇命運演繹的非常可信,讓人對其將來抱以希望。導演李大為也基本上控制了電影的場面和節奏,尤其驢車將兩個昏睡中的偷情的赤裸男女拉回村里那一場戲叫人稱絕,現場不時有觀眾發出會心的笑聲。但是,我對驢自焚后追殺馬杰那場戲感到有點惋惜,這本來是電影中最重要最壯烈的一次碰撞,雖然那頭驢最終被燒成骨架,威武地屹立在院子的中央,令人觸目,但這場戲過程本身的內在的震撼力顯然沒有充分爆發出來。而結尾黃磊扮演中年馬杰的那一場,基本可以刪去。
???總之,這是一部值得稱道的小成本電影,在以金錢和票房衡量電影成敗的今天,它沒有矯情、沒有粉飾、也沒有功利、更沒有虛偽,它荒誕,但卻真實,它另類,但卻讓人回味。
????????????????????????????????????????????????????? ? (見《燕趙都市報》2006年6月21日)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走着瞧》:另类的知青电影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S生成二维码以及点击下载二维码
- 下一篇: python 用 pandas 实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