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不“好看”,读者就给你“好看”
?? ??? ?
?????? ?小說的病變和無可救藥的衰竭是因為小說不好看
□主 持 人:興? 安
青年作家:丁? 天?? 邱華棟??? 陸? 濤???? 古清生
?
小說是什么?是“街談巷議”———這是我們的老祖宗概括的,就是說它生于民間,是給更多的人看的,而不是像現在一些寫作者寫給評論家、雜志編輯、哥們兒、甚至是自己看的。所以小說今天的病變和幾乎無可救藥的衰竭,更多的原因是在我們這些搞小說的人本身,賴不得讀者。因為你不“好看”,那讀者只好給你“好看”。
?
“類型小說”是“好看小說”“下載”的一個說法,也是針對目前小說市場的需求和作家隊伍“分流”的一個策略。國內小說市場低迷,無法達到足夠的發行量,缺乏真正“類型小說”作家是一個重要原因。金庸的“武俠”和瓊瑤的“言情”當然例外。我們多有所謂“政治小說”或“黑幕小說”,而極少有像樣的“推理小說”、“科幻小說”、“法律小說”和“恐怖小說”等等這些娛樂性很強的小說品種。在國外,每個“類型小說”作家后面都跟著一大批忠實的讀者,而我們的作家卻好像永遠搞不清楚在為誰寫,給誰看。現在不是講企業調整人員分流嗎,我看作家最需要一次大規模的調整和分流,不要老盯著諾貝爾獎不放,也別傻乎乎地為“純”文學守身如玉,更不要看不起“類型小說”,因地制宜,脫胎換骨,因材“寫作”,搞好了照樣能成為大師,誰敢說寫偵探小說的克里斯蒂不是大師,誰敢說寫恐怖小說的斯蒂芬"金不是大師,還有咱們國產的名牌———金庸。
?
今天請來幾位當紅的年輕作家,就“好看小說”尤其是“類型小說”發表粗見。他們相繼寫了《一次夠了》(陸濤)、《2038》(古清生)、《臉》(丁天)、《城市戰車》(邱華棟)等帶有“類型小說”傾向的“好看小說”,算是拋磚引玉,以期引起文學界和讀者的討論和批評。
?
□古清生
?
轉折期的寫作
?
我已經出版了《追殺索羅斯》、《2038》兩部長篇小說,前者把金融投機以及相關的國際空間小說化,為與我一樣不大懂理論又要知道一點金融相關事理的人提供一個有趣味的讀本;后者則是觸摸網絡化生存的快感與苦痛,用科學精神審判科學自身。我想,社會需要這樣一種寫作,作家在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忽然失語是有疼痛感的。
?
類型小說有一些要素,鑒于商業機密暫不披露。不過諸如此類的手法有六成用于《2038》這部小說。漂泊北京這么些年來,我像住在山頂洞……面壁思過,我在考慮一些關于寫作的東西,但類型小說仍是我的主打產品。它不是可口可樂主義的簡單復制,雖然我也已經認識到東方西方其實是共沐一個太陽。地球還要轉動一些年,但人生苦
短,寫起來再說。
?
□丁天
?
我認識的恐怖小說
?
把恐怖的感覺發展到惡心的地步,這是西方恐怖小說的走向。目前,我還不太贊成這種寫作,當然以后也許會。眼下,我還是希望去寫那種微妙的恐怖感覺的東西,故事內容和細節上盡量生活化,粗看起來,像一部描寫當下都市生活的小說。稱為恐怖小說也罷,懸念小說也罷,首先應該好看,好讀,能夠吸引住讀者的注意力。好看,好讀,本是小說的根本,不必提的一件事。不過,就中國文學的現狀來看,這一點卻又確實值得一提再提。
?
和朋友們聊天,有一個共識,中國沒有真正的通俗小說。我們的作家幾乎全部是嚴肅小說作者。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略了讀者,忽略了小說的娛樂性,忽略了小說首先應該好看、好玩。對于類型小說,嚴肅作家即使偶爾反串,也往往對它帶有歧視,結果是寫出的東西根本沒法看。其實寫類型小說,需要更廣闊的知識面、更豐富的想
像力,以及調動自己更大面積的生活積累,要比純文學小說復雜得多。目前,斯蒂芬"金、克里斯蒂和森村誠一等人的作品集都是十數本地擺在書攤上,但卻看不到我們自己作家創作的類型小說作品。
?
因此我立志成為中國的斯蒂芬"金,一部部認真地寫下去,比寫純文學小說更要認真,形成一種獨特的小說類型,既好玩,又令人掩卷后難以忘記,以更多隱在背后的信息量激發讀者的想像,是一種混合了多種類型小說——恐怖、懸念、奇情、推理的———新情節小說。
?
□陸濤
?
中年寫作產生魅力
?
現在我就為上有父母下有兒女(都讓人操心不已)的中年人構建一個交流平臺:這是一群多么難跑動卻又不肯倒下的人群啊!生于50年代的中國人大都滿臉滄桑,這張臉似乎生來就與幸福關系不大,倘若被制作成主頁貼到互聯網上供人觀賞,也許能得到喝彩。有人說:“苦難是一種財富”,這可真夠能扯淡的,誰要這“財富”呀?
?
中年人真有“財富”,不是苦難留下的,苦難只留下人性中必然缺憾的一個方面,是為父母養老讓兒女快樂長大給逼出來的,他們不能倒下。說得文縐縐一點,是為了愛,活著,奮斗,努力,拼。中年人啊(有責任感的),在單位要做一個好同志,走在街上要成為一個好公民,回到家面對妻子是個好丈夫,面對父母是個好兒子,面對兒女是個好父親,這“五好”中年人大都哭過笑過,愛過恨過,打過人也被打過,罵別人糊涂也自己真正糊涂過,這是怎樣的一種“實力”啊,這種“實力”難道不產生一種“魅力”嗎?
?
所以我說,中年寫作的實力產生魅力,跟小說是否好看無關。對于俗話說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史來說,人在中年,仔細看看他們吧,這一群21世紀的中國千百萬個家庭中真正的脊梁們!
我是中年人,我為中年人寫作,就這樣。
?
□邱華棟
?
??? 小說的分野
?
出版的日趨商業化將引發類型小說的極大發展。在未來幾年中,中國肯定會出現一批類型化的小說作家。像在美國,大多數暢銷書作家都是類型小說的寫作高手。但類型化小說有一個前提,就是作家本身的知識譜系要非常專門化。像美國的格里森姆,他之所以寫法律題材的小說那么好,那是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法律系畢業的高材生,不
過歪打正著,他寫小說的收益已遠遠大于他干法律的效益了。還有像邁克爾"克萊頓,他對醫學、生物學、人類學都有研究,所以他能寫出《侏羅紀公園》這樣的杰作。在美國,幾大暢銷書巨頭,像斯蒂芬"金、邁克爾"克萊頓、格里森姆和丹尼爾"斯蒂爾的收入都已有10億美元之巨,比好萊塢不少大牌明星一生掙的錢都多。
?
另外,像一些嚴肅作家,如以《兔子四部曲》聞名于世的約翰"厄普代克,以對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精雕細刻著稱,他可以說是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的研究專家,還有像后現代派的代表作家托瑪斯"品欽,祖上就發明過各種武器,不僅給他留下了大量財產,還使他對各種武器與科技十分了解,所以他才寫出了《萬有引力之虹》和《V》這樣復雜的作品。
?
所以,中國作家在出版商業化的推動下,成為類型小說作家,要找到自己準確的定位才對。
????????????????????????????????????????????????????????? ?摘自《中國青年報》2000年10月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说不“好看”,读者就给你“好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小说是读者的艺术
- 下一篇: 育碧喜加一:《雷曼:疯狂兔子》限时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