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l
函數原型
#include <poll.h>
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 int timeout);
參數解釋
fds:指向一個結構體數組的第0個元素的指針,每個數組元素都是一個struct pollfd結構,用于指定測試某個給定的fd的條件
nfds:表示fds結構體數組的長度
timeout:表示poll函數的超時時間,單位是毫秒
函數功能
監視并等待多個文件描述符的屬性變化
函數返回值
返回值小于0,表示出錯
返回值等于0,表示poll函數等待超時
返回值大于0,表示poll由于監聽的文件描述符就緒返回,并且返回結果就是就緒的文件描述符的個數
pollfd結構
struct pollfd {
int fd; /* file descriptor */
short events; /* requested events */
short revents; /* returned events */
};
成員變量說明:
fd:每一個 pollfd 結構體指定了一個被監視的文件描述符,可以傳遞多個結構體,指示 poll() 監視多個文件描述符。
events:表示要告訴操作系統需要監測fd的事件(輸入、輸出、錯誤),每一個事件有多個取值
revents:revents 域是文件描述符的操作結果事件,內核在調用返回時設置這個域。events 域中請求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在 revents 域中返回。
events&revents的取值如下:
注意:
每個結構體的 events 域是由用戶來設置,告訴內核我們關注的是什么,而 revents 域是返回時內核設置的,以說明對該描述符發生了什么事件
這些宏相當于每一個占用一個比特位,所以,如果我們要進行設置兩個事件,就使用|操作,另外,當我們去查看事件是否發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revents&事件,如果事件發生了,那么結果大于1。
poll 特點
poll優點
poll里包含了要監視的event和發生的event,使讀寫分離,每次循環不需要重新設置,接口使用方便
poll的文件描述符數量不受限制,一個數組可以開多大,就可以有多少個文件描述符,換句話說,只要內存足夠,想開多少就開多少,但是太多了性能也會下降
poll缺點
當文件描述符很多的時候,依舊需要使用輪詢的方式來獲取文件描述符,效率低
每次調用poll也需要吧大量的pollfd結構從用戶態拷貝至內核中,文件描述符很多事,效率也會很低
同時連接的大量客戶在一時刻可能只有很少的處于就緒狀態,因此隨著監視的描述符數量的增長,其效率也會現行下降
示例
用poll監視標準輸入: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oll.h>
int main()
{
struct pollfd fds;
fds.fd = 0;
fds.events = POLLIN;
while(1)
{
int ret = poll(&fds,1,1000);
if(ret < 0)
{
perror("poll");
continue;
}
if(ret == 0)
{
printf("timeout...
");
continue;
}
if(fds.revents == POLLIN)
{
char buf[1024] = {0};
read(0,buf,sizeof(buf)-1);
printf("stdin: %s
",buf);
}
}
return 0;
}
總結
- 上一篇: 如何以学习单片机为契机,逐步成为优秀的工
- 下一篇: 单片机小白学步系列(十六) 单片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