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不等于号_python中的不等于号是什么
python中的不等于號用!=表示。Python支持的比較運算符如下圖所示
比較運算符,也成關系運算符,用于對常量、變量或表達式的結果進行大小、真假等比較,如果比較結果為真,則返回 True;反之,則返回 False。
比較運算符 == 和 is 的區別
初學 Python,大家可能對 is 比較陌生,很多人會誤將它和 == 的功能混為一談,但其實 is 與 == 有本質上的區別,完全不是一碼事兒。
== 用來比較兩個變量的值是否相等,而 is 則用來比對兩個變量引用的是否是同一個對象,例如:import?time
#?獲取當前時間
a?=?time.gmtime()
b?=??time.gmtime()
print(a?==?b)?#?a和b兩個時間相等,輸出True
print(a?is?b)?#?a和b不是同一個對象,輸出False
上面代碼中 a、b 兩個變量都代表當前系統時間,因此 a、b 兩個變量的時間值是相等的(代碼運行速度很快,能保證是同一時間),故程序使用“==”判斷返回 True。但由于 a、b 兩個變量分別引用不同的對象(每次調用 gmtime() 函數都返回不同的對象),因此a is b返回 False。
那么,如何判斷兩個變量是否屬于一個對象呢?Python 提供了一個全局的 id() 函數,它可以用來判斷變量所引用的對象的內存地址(相當于對象在計算機內存中存儲位置的門牌號),如果兩個對象所在的內存地址相同(相當于它們住在同一個房間內,計算機同一塊內存在任一時刻只能存放一個對象),則說明這兩個對象其實是同一個對象。
由此可見,is 判斷其實就是要求通過 id() 函數計算兩個對象時返回相同的地址。例如,使用 id() 函數判斷上面的 a、b 兩個變量:print(id(a))
print(id(b))
從運行結果中將會看到 a、b 兩個變量所引用的對象的內存地址是不同的,這樣通過 is 來判斷 a、b 兩個變量自然也就輸出 False 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3不等于号_python中的不等于号是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疫情感染分布
- 下一篇: tcp和udp之间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