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体辐射特性与数值模拟 pdf_OpenGMS系列讲座(十三)汪亚平教授:南黄海水动力过程和辐射沙脊群演化...
潮周期到10年短時間尺度的演化模式為:順時針繞脊余環流與輸運、沙脊向南遷移、近岸形成潮灘;
100年長時間尺度的演化:受到物源大小、發育空間的控制。輻射沙脊從無到有的演化時間尺度約為20-40年;
輻射沙脊形成演化到達均衡的時間尺度約為200年,沙脊由陸向海擴展的最大空間尺度約為100km,海底沙脊演化、遷移的極限水深為20-30m;
報告的最后,汪講授同與會師生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同學們受益匪淺。
汪亞平,海洋沉積動力學專家。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海岸與海島開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海洋工程學會理事、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海岸與海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AnthropoceneCoasts》副主編,《Acta Oceanologica Sinica》、《海洋科學》等期刊編委。主要從事河口海岸沉積體系與地貌演化的現代過程、人類活動與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河口海岸系統狀態轉換研究、主要聚焦近底部邊界層沉積動力過程。近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湍流時空結構對沉積物起動條件的影響;2)細顆粒沉積物絮凝和沉降的機理;3)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潮灘、河口沉積動力過程和地貌演化。獲國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6) ,海洋科學技術獎(二等)(2016),第九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2007),入選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6) 發表SCI學術論文60余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自然水体辐射特性与数值模拟 pdf_OpenGMS系列讲座(十三)汪亚平教授:南黄海水动力过程和辐射沙脊群演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排面!杭州市与阿里巴巴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
- 下一篇: 2023年首个寒潮预警发布:最强雨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