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前言
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們在孩提時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維體系,教育無需強迫、不能強迫、更無法強迫。任何填鴨式的教育都會使得人們頭腦空空,一無所獲。只有在早期教育中融入寓教于樂的成分,我們才能更快地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一、教育理念
1、精熟教學法
精熟學習法就是在學生進入更高難度的學習階段之前,應充分理解以前學習的概念。這個道理簡單明了,但事實上當前的教育體制并不支持。在當前以班級為單位的標準化學習體系中,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一樣的聰明和專注,所以授課老師只能照顧到大多數孩子的水平。那些所謂的“差生”就被放棄了,他們在沒有掌握前面概念的情況下,就被無情地拖到了下一個環節,以至于聽不懂,干脆破罐子破摔,成了真正的差生。
1)、投入足夠的教育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知識,不會產生掉隊或成績不佳的現象。
2)、教育投入并不按時間(上課)來劃分單元,而是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成績來確定的。
3)、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學生之間要積極互動,改進考試模式,重視反饋。
2、教育的神經學解釋
學習的神經系統發展理論:當某個細胞參與學習的過程,這個細胞就會生長。這與我們鍛煉肌肉的過程大同小異,一般來說,接受教育的神經元會長出新的突觸,突觸增多,信息傳遞的效率就更高。如果信息不斷地被傳遞到大腦某片特點的區域,就會在這片區域被存儲。這些信息鏈接與其相關的內容交織,就構成了我們所說的“理解”。
新理解的內容能在大腦中存儲多久呢,取決于大腦接受信息時的活躍程度。在學習過程中,大腦中的許多化學物質會進行合成與分解,并產生電信號,這就是大腦在思考時消耗能量的原因。學習過程帶動的神經元越多,記憶也就越深刻,時間也就越長。但隨著時間推移,學習時建立的鏈接就會逐漸削弱或消失,如果你再次接觸或學習,就會比其他完全沒有的人效果要好很多。如同體育鍛煉一樣,如果你停止鍛煉,你鍛煉的成果可能喪失一部分,但不會全部喪失,再次鍛煉的話,會被別人更容易一點。主動學習,興趣所在,所以會時不時地鞏固一下,久而久之這些東西就會成為你的一部分。
要想獲得長久的記憶,大腦在處理接受到的信息時必須足夠透徹、深入,要求大腦集中精力,且將該信息與記憶中已經完善的知識聯系起來。而標準化的課堂教育模式正好違背了這一原理,以非常隨機、人為的方式將原本關聯的課程進行劃分,比如遺傳學是生物課程,但它需要概率理論的支持,而很多人在學習概率論時卻不知道概率理論的意義;物理學需要代數和微積分,但對不起,這是兩門獨立的課程;即使在學習代數時,他們需要記住拋物線頂點公式,還要記住二次方程;另一節課中,或許又要碰到“平方”這一概念,要知道這兩個知識點背后的數學邏輯是一樣的,本可以放在一起教給學生。學習要建立足夠的聯系,不斷的使學習的知識不斷地編制成知識網,形成一個圖像,一張網,這樣你的知識就會成體系,記憶也會更長久。
3、教與學統一
自主學習是解決“教與學統一”問題的良方。在的互聯網視頻教育體系中,學生們能夠了解知識點的先后和聯系,如果他對哪一個知識點感到不解,他可以隨時把那個視頻打開,看一次不明白,繼續看,直到明白為止;或者可以向輔導老師請教。他無需一遍遍地做練習題,只要把做練習題的一部分精力放到知識點的聯系上,他就就可以達到精熟教學法的目標,可謂事半功倍。
二、教育史與教育革命
(了解內容不解決實質問題)
當前的教育制度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并沒有多少證據表明我們一定得這么做,比如各階段的學習時長,小學非得要6年級嗎,學科非得要那么劃分嗎?
在書籍廣泛流行之前,教育領域沒有標準,教師們講授的都是他們知道的東西,每個老師都是不同的。但書籍的大規模出現徹底改變這樣的情況,老師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也不是絕對的權威。老師雖然能夠掌控教室,但教科書卻在引領教育的走向,而且其權威性遠遠超過了教師。這使得教育走進了標準化時代,這便是鼎鼎大名的普魯士教育模式。
當前全世界通行的K12教育體系是普魯士人在18世紀率先發明的,他們收取稅金,成立學校,按年齡設計教育內容,然后推行標準化教育。這在當時無疑極具革命精神,讓很多不可能上學的人實現了自己的求學夢。19世紀上半葉,美國基本照搬了普魯士教育體系,到了1870年,美國的37個州都建立了公共學校,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國民文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教育的弊端:分割知識間的聯系,當前的考試方式存在極大的偏差,扼殺創造力,繁重的作業降低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可以看翻轉式學習——教育的弊端)
三、可汗學院進校園
我們認為可汗學院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性格,那些原先對自己學業漠不關心的學生突然開始為自己承擔責任了,這讓曾經懶散的學生變得刻苦努力。我們相信,學生性格的改變是每個班級乃至每名學生獲得驚人成績的主要原因。
四、教育的未來
1、打破年齡制
以年齡為標準的班級劃分法,使得小孩子失去了榜樣和偶像,大孩子會失去鍛煉領導才能和承擔責任的機會。跟同齡孩子門在一起只是競爭,他們只會學會為自己負責。所以,薩爾曼建議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參與到同一個課堂中來,如果學生們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就沒必要按年齡或潛力劃分班級,大孩子和學習進度快的孩子可以幫助老師指導其他孩子,小孩子能夠收獲眾多榜樣,得到哥哥姐姐的幫助和關懷,并將這個作用在將來傳承下來,豈不更好。
2、大課堂組織
對一個融合多年齡層學生的班級,作者建議干脆將小班合成大班,可以組成一個75-100人左右的大班級,由3-4位老師來管理。這樣的好處多多,可以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風格的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辯論式的學習;有助于老師們有重點的分工,比如有的負責團隊引導,有的負責組織項目研究;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為學生們建立關系紐帶打下基礎;而且也有助于老師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
3、取消寒暑假,采用休假模式
寒暑假實則是農耕社會的殘留,那時候人們需要忙著收割、種地,他們需要在寒假時讓孩子幫忙。長時間的假期從神經學的角度來看,會造成知識的倒退和遺忘,因為學習就是大腦中蛋白質不斷合成和神經通路不斷構建的過程,必須不間斷地刺激才能將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系到一起,這樣神經通路就得到鞏固和加強。如果讓孩子們離校10周,什么也不做,原來創建的代數知識就會被完全遺忘。
取消固定的暑假時間,實行如同公司制的休假模式,允許孩子們在需要時自行申請休假,孩子們是自主式學習,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進度,老師只是對孩子們提供幫助而已,因此不需要擔心他跟得上或者跟不上。而且因為擁有定制式的視頻課程和練習,學生在放假期間仍然可以繼續學習。由于一個班有多位老師,所以老師們可以輪流休假,學校也不必擔心調休的問題。
4、通過大數據來評估
優秀大學如何選撥他們想要的學生,全世界的方法幾乎都一樣,考試、分數!如果我們采用精熟教學法的話,你會發現學生幾乎都是一樣的分。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評價呢?每個頂尖的大學、頂尖的公司其實都想要創造型的人才,而通過可汗學院學習的人,他在學習過程中那些學習軌跡的數據就是很好的評估基礎,可以評價他的總體學習表現,學習的變化過程,遇到困難有沒有堅持;可以讓孩子們提交他們有創造力的作品集。也可以改革標準化考試,采用更多的開放式題目來觀察。而且越來越多的大學和社會用人單位都會要求孩子們具有團隊精神,可汗學院的軟件也可以反饋他們在幫助其他同學、參與討論時的表現。
總結
可汗學院:是以學生的天性來進行教育,孩子可以發自內心的自主學習,推崇實踐是學習最好的途徑。
總結
- 上一篇: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实验三.逻辑覆盖
- 下一篇: 普宁市中学高考成绩查询202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