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计算机科学系王腾蛟,本系简介
北京大學智能科學系成立于2002年,以1986年成立的北京大學信息科學中心為基礎而成立。1986年,信息科學技術開始在國內興起,由程民德先生、石青云先生、遲惠生先生、唐世渭先生共同發(fā)起,以數學系、計算機系、無線電系為主體,聯合全校十余個系所(包括心理系、哲學系、生物系、圖書館系、中文系、遙感所和計算機研究所等),利用北大的綜合學科優(yōu)勢,以學科交叉為特色,成立了信息科學中心。在此基礎上,1988年建立了北京大學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視覺與聽覺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一面旗幟。
作為北京大學第一個多學科交叉研究基地,信息科學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北京大學深厚而齊全的基礎學科底蘊開始向學科交叉研究方向進軍。此后,信息科學中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視覺、聽覺和智能系統(tǒng)等多個研究方向上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承擔了多項國家973、國家科技攻關、國家863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在指紋識別、人工耳蝸、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顯著進展,多項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培養(yǎng)了大量人工智能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
進入二十一世紀,智能科學成為信息學科中最具發(fā)展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逐步受到有識之士的關注。在何新貴院士、石青云院士、遲惠生教授、唐世謂教授等專家的倡導下,依托信息科學中心,北京大學于2002年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智能科學系,2003年在國內率先設立我國“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yè),并于200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通過了增列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碩士、博士點,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最早形成了本、碩、博完整培養(yǎng)體系,先后獲得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團隊稱號和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稱號。
智能科學系現有教授、研究員16名,副教授10名,包括新體制長聘副教授3人,新體制tenure-track 1人,講師1人。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入選團隊帶頭人1人。
智能科學系的科學研究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多個方面,包括計算智能與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與知識發(fā)現、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計算機圖形學,虛擬現實與人機交互、可視化與可視分析、聽感知機理與計算模型、語音語言信息處理、環(huán)境感知與智能機器人、機器感知與智能、機器人、多媒體與智能信息處理、智能交通系統(tǒng)(ITS)與復雜網絡建模、人工智能產業(yè)創(chuàng)新、數字圖書館與多媒體技術等。先后承擔了數百項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和橫向合作項目,其中包括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guī)劃(973)課題、國家高技術發(fā)展計劃(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專項、科技部攀登計劃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或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
三十多年來,北京大學智能科學系累計培養(yǎng)人工智能領域本科生六百多名、研究生上千名,帶動了全國百余所大學開辦智能科學專業(yè),為中國的智能學科建設和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北大计算机科学系王腾蛟,本系简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声源定位与stm32示例
- 下一篇: 博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