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几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操作系統》是站在軟件的角度看計算機的運行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則是站在硬件的角度來看計算機的運行原理,
因此這么課對于學習計算機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我這里不談怎么通過考試,相信對于現在的的大學考試來說,只要認真備考的都不會通不過,所以這里不談怎么通過考試,而是談怎么學到有用的東西。 對于以后想從事嵌入式系統、操作系統設計等和硬件結合比較緊密的工作的同學,我建議所有的內容都要學好,而如果以后想從事軟件相關工作的同學也要學好存儲器、輸入輸出系統、計算機的運算方法、指令系統、CPU的結構和功能等章節的內容,因為做大型系統軟件會涉及到調優的問題,如果只懂軟件,而不知道硬件在怎么運行的話,調優會受到限制,軟件無法發揮硬件的最大優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所在的公司以前開發過一套軟件系統,在Intel的服務器上運行,一開始我們的軟件運行效率非常低,然后Intel派了一個對硬件、軟件都非常熟悉的團隊來進行調優,經過調優,我們的程序運行效率提高了10倍。?
這門課程和數字電路等課程不同,《數字電路》是站在微觀的角度講解計算機的原理的,而《計算機組成原理》則是站在宏觀角度講解的,因此大可不必在電路圖等細節問題上陷得太深,只要像zsk425 說的那樣,以“抽象”的觀點看問題,只要知道它在做什么就可以了,不要管它內部是怎么實現的。 這門課和其他專業課不同,大部分都是理論性的東西,很少有動手實驗的內容,因此很多同學感覺非常枯燥。那么我的建議就是自己多結合自己的電腦進行聯想和研究,多到網上搜索相關的資料,那樣理解就會更加深刻。
《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是可以當成“小說”來看的課程,不要皺著眉頭把它當成理論學,而是把課本想象成一個給你講計算機運行原理的說書人。 比如學到《系統總線》的時候,你就想:計算機部件之間的通訊如果是通過一根線來進行的話肯定非常慢,因為數據、控制信息等都要通過一根線進行,而如果分成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三條線的話數據、控制、地址信息就可以并行進行,所以速度就快了。然后你就可以到網上搜PCI、ISA總線等的介紹,南北橋芯片的介紹等,這樣你就能把知識做到“不用刻意記就記住了”。 講到存儲器的緩存的時候,你就琢磨緩存到底是在做什么。緩存就是為了解決低速設備讀取的問題,從內存中讀數據肯定沒有直接從CPU的緩存中讀取快,所以就需要把經常被讀取的數據放到緩存中,以后讀的時候直接去緩存中讀取就可以。緩存不能設計的太小,因為太小的話很多需要緩存的數據放不進去,太大的話則會增加成本,而且會導致很多不需要被緩存的數據也緩存了。然后你就到網上看主流的CPU內置的1M、2M、8M緩存的比較的文章,相信你就會理解深刻了。 講到程序查詢方式、DMA方式等的時候你就聯想企業中的人員管理,有的企業里邊A員工讓B員工做一件事情也要領導轉達任務分派,而且有的企業里一些普通的事情員工之間就可以處理,無需要領導過問。 講到奇偶校檢碼的時候你就可以思考為什么有的壓縮文件、視頻文件有輕微的損壞仍然能夠打開,你甚至可以自己寫一個程序來實現校檢功能。
 
 
----此段話是在2016-03-04時在某地摘抄,現已忘卻,當時也未注明出處,若有讀者知曉,請告知,那時定注明出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工程几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在微型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的关系是_,计算
- 下一篇: GLFW+OpenGL三维空间旋转模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