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交换机配置实验心得,交换机系统配置实验心得5
你還在為交換機基本配置實驗報告而煩惱么?不用擔心,下面就是小編帶來的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1
單交換機的VLAN配置
【基本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局域網)是指在一個物理網段內進行邏輯的劃分,劃分成若干個VLAN,每個VLAN具備一個物理網段所具備的特性,即:相同VLAN內的用戶機可以互相直接訪問,不同VLAN間的用戶機之間互相訪問必須經由路由設備進行轉發,廣播數據包只可以在本VLAN內進行傳播(如ARP請求包),不能傳輸到其他VLAN中。VLAN的設置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進行靈活的劃分。一臺交換機劃分為多個VLAN,邏 輯上是是多個交換機。 Port
Vlan是實現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按照交換機的端口進行劃分的VLAN,一個端口只能屬于一個VLAN。
【實驗設備】 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各使用交換機1臺、計算機3臺,直連線3條。
【實驗網絡拓撲】 假設計算機H1、H2和H3連接在一臺交換機的不同端口上,允許H1和H2通信,并與H3隔離。此時就需要給交換機劃分二個不同的VLAN,H1和H2在同一個VLAN。 H1 H2
F0/5 F0/8 VLAN 10 VLAN 10 2950-24 交換機S2 F0/15 H3 圖 1
實驗網絡拓撲(沒有包含網管機) 說明:如果本實驗臺有計算機故障,可以去掉H2。
【實驗前準備】 1.
用戶機IP地址的規劃:自行設計。要點是同一個網絡或VLAN的用戶機的網絡號 相同; 建議:實驗網絡不要使用192.168.200.0的網絡號。 2.
規劃使用網絡設備(交換機)的哪些端口; 3.
規劃具體的實驗網絡,畫好拓撲圖,標注所使用的用戶機的IP地址、交換機的端口 號等參數。端口號、VLAN的編號與名字也可以自己選定。實驗時,按照拓撲圖進行網絡的連接。 4.
設計好測試用的表格,便于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
【實驗步驟】 1. 完成實驗網絡的物理連接、網管機的配置和進入網管窗口,過程同上。 2. 用戶機的設置 1) 根據你的實驗規劃設置IP地址 3.
暫時不設置VLAN,用戶機使用Ping命令測試:H1、H2、H3之間哪些用戶機可以通信? 為什么? 結果:都可以相互通信; 原因:因為未對交換機配置時默認所有端口在vlan1中; 4.
網管機創建VLAN,并顯示交換機上的VLAN配置 。(VLAN的編號與名字可自己選定) S2#configure terminal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S2(config)#vlan 10 !創建VLAN,編號為10,并進入VLAN子模式 S2(config-vlan)#name test10
!配置編號為10的VLAN名字為test10 S2(config-vlan)#exit S2 (config)#vlan 20!創建VLAN,編號為20
S2(config-vlan)#name test20 !配置編號為20的VLAN名字為test20 S2 (config-vlan)#end S2#show
vlan !查看交換機上的VLAN配置 5. 為了排除上一步或上一組實驗的設置對本實驗的影響,做以下操作 在交換機上刪去除了vlan
1以外的其它所有vlan s2(config)#no vlan 10 !ID是VLAN號 s2(config)#no vlan 20
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2
一、 掌握交換機的基本使用方法
【基本原理】 1、
交換機的管理方法簡述 交換機的管理方式基本分為兩種:帶內管理和帶外管理。帶外管理是通過交換機的Console口管理交換機,不占用交換機的網絡接口,特點是需要使用配置線纜,近距離配置。第一次配置交換機時必須利用Console端口進行配置。帶內管理是占用交換機的一個通信接口,通過telnet方式管理交換機,可以遠距離配置。 交換機管理主要通過命令行完成。交換機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戶模式、特權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幾種。各種模式提供一組命令,實現特定的一組功能。
第一級, 用戶模式:進入交換機后得到的第一個操作模式,該模式下可以簡單查看交換機的軟、硬件版本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測試。 第二級,特權模式:由用戶模式進入的下一級模式,該模式下可以對交換機的配置文件進行管理,查看交換機的配置信息,進行網絡的測試和調試等。 第三級,全局配置模式:由特權模式進入的下一級模式,該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換機的全局性參數(如設備名、登錄時的描述信息等)。 第四級,全局配置模式下有多個并列的子模式,分別對交換機具體的功能進行配置。
如,端口模式:對交換機的端口進行參數配置。 VLAN描述:對交換機的VLAN進行參數配置。 設,交換機名稱為switch,各種模式的提示符和進入方式小結如下表:
Exit命令:退回到上一級操作模式。 End命令是指用戶從特權模式以下級別直接返回到特權模式。 注意區別每個操作模式下可執行的命令種類,交換機不可以跨模式執行命令。 2、
交換機命令行支持以下功能(見實驗步驟) 1) 獲取幫助信息:? 2) 命令的簡寫:輸入前幾個字符 3) 命令的自動補齊:按Tab鍵 4)
命令的快捷鍵功能: Ctrl+z:退回到特權模式 Ctrl+c:終止當前操作等 【實驗設備】 Cisco Packet
Tracer:3臺計算機和1臺交換機
【實驗步驟】 1. 進入特權模式 Switch>en Switch# 2. 顯示交換機上的VLAN配置 Switch#show vlan
!顯示交換機已有的VLAN配置,這些VLAN含有哪些端口 3.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4. 配置交換機的名字為S2 Switch (config)# hostname S2
!交換機名稱的有效字符是22個。 5. 交換機以太網端口的設置 S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進入交換機F0/1的端口模式 S2(config-if)# 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為10M S2(config-if)# duplex
half !配置端口的雙工模式為半雙工 S2(config-if)# no shutdown !開啟該端口,端口可以轉發數據了
S2(config-if)#exit!退回到上一級操作模式 或 S2(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權模式 6.
交換機命令行使用技巧的練習 命令簡寫或自動補齊時,要求所簡寫的字母必須能夠唯一區別該命令。如conf可以代表configure,但co無法代表configure,因為co開頭的命令有兩個copy和configure,設備無法區別。 S2>
!顯示當前模式下所有可執行的命令 S2# co!顯示當前模式下所有以CO開頭的命令 S2# copy !顯示copy命令后可執行的參數 S2#conf ter!
命令的簡寫,該命令代表S2(config)#configure terminal S2#conf (按鍵盤的TAB鍵) !命令的.自動補齊
S2#configure 7. 交換機命令行的練習(注意在哪個操作模式的命令): S2#show version !查看交換機的版本信息 S2#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6!查看以太網端口0/6的端口信息 S2#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交換機的MAC地址表
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3
實驗心得
本次實驗中對交換機的基本配置的學習研究有了新的體會,掌握了在計算機上配置交換機的基本配置步驟,交換機命令行各種操作模式的區別,以及模式之間的切換。另外對交換機的工作原理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實現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在配置過程中用到的命令,讓我感覺到英語也要多學習,尤其是專業英語,對配交換機有很大幫助!
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4
一.實驗目的
掌握交換機命令行各種操作模式的區別,能夠使用各種幫助信息,以及用命令進行各種配置。
二.實驗拓撲
三.實驗設備
RG2628G-I
四.實驗原理
交換機的管理方式基本分為帶內管理,帶外管理。通過交換機的concole口管理交換機屬于帶外管理,不占用交換機的網絡接口,其特點是需要使用配置線纜,近距離配置。第一次配置交換機時,必須利用concole口進行配置。
交換機的命令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戶模式,特權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幾種。
特權模式:由用戶模式進行的下一級模式,該模式可以對交換機的配置文件進行管理,查看交換機的配置信息,進行網絡的測試和調試。特權模式提示符為:switch#
用戶模式:進入交換機后得到的第一個操作模式,該模式下可以簡單查看軟件和硬件設施并進行簡單的測試。用戶模式提示符為: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屬于特權模式的下一級,該模式可以配置交換機的全局性參數(如主機名,登錄信息等)在該模式中可以進行下一級模式對交換機的具體功能進行配置。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為: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屬于全局配置模式的下一級,該模式下可以對交換機的端口進行參數配置。端口模式的提示符為:switch(config-if)#
五.實驗步驟
進入交換機,設定com1屬性。每秒位數:9600 數據位:8 奇偶校驗:無 停止位:1
數據流控制:無
1.交換機各模式切換及命令查找
1用戶模式切換成特權模式:在用戶模式下輸入enable,按回車鍵進入到特權模式,也可以輸入縮寫en切換。
2特權模式切換成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ure terminal,按回車鍵進入到全局配置模式,也可以輸入縮寫con t切換。
3全局配置模式切換成端口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輸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按回車鍵進入到端口模式,也可以輸入縮寫intreface Fa 0/1切換。
4輸入exit,按回車鍵可以返回到上一級的模式,輸入end,按回車鍵可以讓端口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返回到特權模式。
5在當前模式下輸入?可以得到當前模式下所有的命令。
6當輸入命令的首字母,在按tab鍵,刻意補全當前的命令。
2.配置系統名稱以及每日提示信息
(1)配置系統名稱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輸入hostname(host+tab鍵)加上修改后的名字,按回車鍵即可修改系統名稱。
(2)每日提示信息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輸入banner motd 按回車鍵,出現這樣一句話:Enter TEXT message.End with the character
‘ 按回車鍵,出現這樣一句話:Enter TEXT message.End with the character ‘’.
之后,在下面寫上想要下得提示信息(必須是英文)。比如:Welcome to sw-1.you can config it.if you are not
admin please EXIT.$ 按回車鍵。
輸入exit,回到用戶模式下,就會出現剛才上面的那句話。
3.修改界面描述和網絡速度
在端口模式下,輸入description “This is a accessport.” 按回車鍵。在下一行輸入speed 10 按回車鍵。
按end回到特權模式下,然后輸入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按回車鍵。可以看到出現如下兩句:interface’s
description:””This is a accessport.”” admin speed is 10M.oper speed is
Unknown
則證明已經配置成功。
4.查看交換機的系統配置
在特權模式下,輸入show version,按回車鍵可顯示系統的信息。如:system description,system start
time,system uptime等。
如果輸入show running-config,則顯示出系統的全部信息。
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5
一、實驗目的
(1)了解交換機配置的方法。
(2)掌握CLI配置環境。
(3)掌握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二、實驗設備及環境
交換機一臺、計算機一臺、配置電纜一條,直通網線一條。
三、實驗步驟
建立實驗環境
在交換機關機的情況下,利用帶RJ45連接器的配置電纜(Console線)將計算機的串口與交換機的Console口相連。
用上面提到的控制臺配置方法,進入命令行(CLI)配置模式,首先進入用戶模式。
配置交換機的名稱和密碼
Switch>(用戶模式提示符)
Switch>enable(進入特權模式)
Switch#(特權模式提示符)
Switch# config terminal(進人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
Switch(config)# hostname
SwitchA(設置主機名為SwitchA。為交換機命名,能夠唯一的標識網絡中的每臺交換機,有助于對網絡的管理)
SwitchA(config)# no hostname SwitchA(還原交換機的名稱)
Switch (config)# enable password
cisco(設置進入特權模式的使能密碼,密碼要求設置為5~8個字符,且區分大小寫)
Switch(config)# enable secret cisco1(設置加密的使能密碼,作用與enable
password相同,但更加安全。一般只需要設置這個密碼。)
Switch(config)# end(退回到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運行的配置)
Switch#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配置)
對交換機進行了配置操作,只是修改了當前運行的配置,如果希望交換機重啟以后該配置繼續生效,則必須把當前的運行配置保存為啟動配置。
1、配置交換機IP地址、默認網關、域名、域名服務器
設置交換機的IP地址、網關、域名等信息,只是為了能夠從網絡的任何地方遠程管理交換機,沒有其他用途。在沒有劃分VLAN時,交換機默認存在VLAN1,VLAN1的IP就是交換機的管理IP。某些型號的交換機(如Catalyst
2950)可以為每個VLAN提供一個管理IP,進入VLAN后可以設置該VLAN內的管理IP。
Switch(config)# int vlan1(進入VLAN1的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設置交換機IP地址)
Switch(config-if)# exi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254(設置默認網關)
Switch(config)# ip domain-name cisco. com(設置域名)
Switch(config)# ip name-server 10.0.0.1(設置域名服務器)
Switch(config)# end(回到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配置)
2、配置telnet的遠程登錄會話和密碼
Switch# config terminal(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 line vty 0 4(進入虛擬終端端口vty0~vty4的配置模式,其中0 4
定義了可以同時進行5個虛擬終端telnet會話。Catalyst2950最多支持0 15共16個telnet連接)
Switch (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為Telnet指定遠程登陸的虛擬終端密碼)
Switch(config-if)# exi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此時可以用直通線把計算機和交換機的普通端口連接起來,然后用telnet方式登陸交換機,進入交換機的CLI配置界面。
3、配置交換機的端口屬性
交換機的端口屬性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設置就能正常工作的。只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對其端口屬性進行配置,配置的對象主要有速率、雙工模式和端口描述等信息。
Switch# config terminal(進人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進人接口fastethernet0/1的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查看接口配置模式可以使用的命令)
用speed{10|100|1000|auto|nonegotiate}命令配置接口的速率:
Switch(config-if)# speed ?(查看speed命令的子命令)
Switch(config-if)# speed 100(設置該端口速率為100Mb/s)
其中,“1000”關鍵字只對1000Base-T端口有效;1000Base-SX端口和GBIC模塊端口只能工作于1000
Mbps;“nonegotiate”關鍵字只對1000Base-SX,1000Base-LX和1000Base-ZX GBIC端口有效。
用duplex {auto|full|half}配置接口雙工模式:
Switch (config-if )# duplex ?(查看duplex命令的子命令)
Switch(config-if)# duplex full(設置該端口為全雙工)
其中1000Base-SX和1000Base-T只能工作于全雙工模式;“duplex”關鍵字對GBIC端口和Catalyst
2950T24的1000Base-T端口無效。
Switch(config-if) # description CON_TO_LAB(設置該端口描述,標識端口)
為端口指定描述文字,可以直觀地了解該端口所連接的設備,方便進行配置和管理。
Switch(config-if)# Ctrl+Z(返回到特權模式,同end)
Switch# show interface fastethetnet0/1(查看端口0/1的設置結果,結果略)
Switch# show interface fastethetnet0/1description(查看端口0/1的描述,結果略)
Switch# 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tatus(查看端口fastethernet
0/1的狀態,結果略)
4、配置端口組
當許多端口的配置完全相同時,我們可以將若干端口定義成一個端口組,這樣只需對端口組進行設置,即可讓該端口組包含的所有端口擁有相同的配置。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 interface range
port-range(進入端口組的接口配置模式,port-range為欲配置的端口組范圍)
Switch (config-if-range) #
根據配置需要,輸入接口配置命令,輸入命令的將對端口組中的所有端口生效。
Switch (config-if-range) # end(返回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運行的配置)
Switch#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配置)
當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時有如下的規則:
有效的組范圍:
vlan從1 到4094
fastethernet 槽位/{first port} - {last port},槽位為0
gigabitethernet槽位/{first port} - {last port},槽位為0
port-channel port-channel-number -
port-channel-number,port-channel號從1到64連續的端口號可以在起止端口號間使用連字符表示,不過,必須在連字符“-”的前后都添加一個空格。如: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5 是有效的,而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5 是無效的。
interface range 命令只能配置已經存在的interface vlan。
如果想對不同類型的接口同時進行配置,可以用英文的“,”分隔: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 - 3, gigabitethernet 0/1 -
2
Switch(config-if-range)#
5、定義端口組宏
我們還可以預先定義好interface-range宏,在配置接口時直接使用宏名稱,更方便。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為指定的若干端口定義端口組宏名稱:
Switch(config)# define interface-range macro_name f0/1 - 3, g0/1 - 2
宏名稱最大為32個字符。一個宏最多可以使用5個英文的逗號“,”來指定端口范圍,并且不需要在逗號之間加入空格。
使用宏名稱配置端口組,命令將對宏定義里面的所有端口生效。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macro macro_name
Switch (config-if-range) # no shutdown(此模式可以使用端口配置模式的所有命令)
Switch (config-if-range) # end(返回特權模式)
Switch# show running-config(顯示當前運行的配置)
Switch#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配置)
交換機系統配置實驗心得相關文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交换机配置实验心得,交换机系统配置实验心得5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o语言圣经 - 第10章 包和工具 -
- 下一篇: JQuery绘制北京地铁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