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移动”不起来软肋在数据安全?
?7月20日,上海長海醫院正式上線移動互聯網醫院——患者移動服務平臺,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面向所有公眾開放。這款平臺被患者譽為目前“最方便”的醫院便民平臺,除了不能代替醫生進行診斷,其他所有包括導診、預約掛號、當天掛號、賬單明細、檢驗檢查報告查看等以往就醫過程中需要排隊的事項,全都能在手機上解決。
????這一平臺與大多數醫院使用的本院App軟件不同,它從微信這一第三方平臺登錄,操作簡單便捷,不再需要患者另外單獨下載“掌上長海”App軟件。
????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我國已有千余家醫院在近兩年建立了自己的便民平臺。有的使用微信公眾號登錄,有的則干脆自己開發一款App產品,允許患者、醫生下載使用。
????但這些服務平臺幾乎沒有一家能提供全流程就醫的“閉環服務”——有的平臺,僅提供預約掛號這一項服務;有的平臺,僅提供排隊叫號實時查看服務;還有的平臺,功能癱瘓,最強大的實時功能就是供患者查詢醫院的“媒體聚焦”,或者科室列表,充其量只是把醫院網頁搬到了手機終端上。
????方便患者的實用項目,為啥絕大多數醫院不能提供
????患者陳先生當場加入“上海長海醫院”微信服務號頁面,向記者演示這款產品。患者只須在“我的住院”一欄內,輸入病人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就能登錄并察看所有在醫院的消費情況,并能實時通過手機銀行卡進行轉賬付費。住院病人可以每天即時查詢自己的“每日清單”和“住院總費用清單”,包括西藥、化驗、檢查、治療、手術、麻醉、材料、床位、護理、膳食等,還能用手機繳納住院預繳金。
????而門診病人,則有望通過這款產品免除以往排隊等候的痛苦經歷?;颊呖梢栽谄脚_上直接掛當天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試用發現,大多數門診在當天下午都是“有號”狀態。
????患者守在報告機前排隊等檢驗檢查報告的情況,也將得到極大改觀。在“上海長海醫院”平臺上登錄后,患者的所有檢驗檢查信息都會出現在手機屏幕上,一旦檢驗檢查報告完成,服務號就會自動跳出“通知”,提醒患者可以調取報告了。而這些報告的電子版,也會同時以文件形式出現在手機上,患者可以實時下載自己的報告。
????但這一看上去相當便捷的平臺,卻并不為大多數醫院所“看好”。
????一名專業從事醫院App軟件和便民平臺開發的創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技術角度來說,只要醫院想實現的功能,都能實現?!敝徊贿^,很少有醫院會主動要求開放更多的功能。這也正是為什么會看到很多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只有簡單的科室查詢、醫院新聞等內容,卻不具備更多實在功能的重要原因,“不是錢的問題”。
????有媒體在今年6月分析了“掛號網”上的醫院數據,結果發現雖然掛號網“坐擁”7100多家醫院,但其中5000多家僅支持“查看排班”的功能,真正能在掛號網上掛號的只有1336家。掛號人次中,41.65%集中在上海,28.97%在北京。
????如此看來,是不是醫院為民服務的決心還不夠?
????數據安全成“智慧醫療”最大軟肋
????為此,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門采訪了一名在上海三甲醫院有著10余年行政工作經驗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當前的實際情況是——不是醫院不想便民,也不是醫院沒錢建平臺,而是醫院擔心“數據安全”問題。
????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類似“掛號網”這樣的第三方掛號平臺,因其商業屬性,并不被大多數醫院所“放心”,“所以,所有醫院只開放掛號數據給他,其他包括檢查報告、診療方案、費用清單等,不可能開放給它”。
????微信入口,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名負責人透露,一般醫院的微信公眾平臺功能都會比較簡單,最多開放到“預約掛號”“排隊叫號”這樣的程度。這不是醫院不細致、不用心,而是醫院方面對第三方入口“不放心”,“一旦病人信息開放得更多一些,病人是方便了,但如果核心信息被第三方入口平臺截取了,怎么辦?誰來承擔責任?”
????“雖然國家鼓勵互聯網+醫療,但沒有具體實施細則。醫院很難操作。”這名負責人說,目前功能最多且最為醫院所信任的平臺,就是醫院自主開發或委托某軟件公司開發的醫院自有App軟件。
????但他也承認,醫院自有App軟件的安裝率并沒有預計得那么高。因為大多數患者都是一次性到醫院來看病,“如果每到一家醫院都下載一個App,那確實很麻煩”。
????對此,上海長海醫院副院長鐘海忠告訴記者,長海醫院也考慮到了第三方入口“數據安全”的問題,“對于艾滋、肝炎等病人的隱私有保護,網上不能查,只能現場查詢”。
????鐘海忠認為,互聯網時代沒有誰能保證數據的絕對安全,如果為了這種“絕對安全”而犧牲患者可獲得的便利,并不妥當,“比如銀行搞的微信賬單查詢、微信還款等功能也不能說是絕對安全,但這樣對持卡客戶來說確實比較便利。我們不能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考慮問題”。
????據悉,新開通的“上海長海醫院”微信服務號已經累計綁卡用戶3萬人,用戶人數正以每天兩三百人的速度在增加。
????醫保不打通,越“智慧”越不公平
????此外,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目前很多醫院的自有平臺均未能實現醫保支付和銀行卡支付同等待遇。也就是說,一名使用醫保卡掛號的患者,是不能實現“在線支付”的,目前支持在線支付功能的均為自費患者。
????鐘海忠告訴記者,長海醫院門診病人中超過60%的都是醫保病人,因此在設計能提供“閉環服務”的微信服務號時,特地考慮了醫保病人的公平性問題。
????“不給醫保病人解決掛號問題的話,會造成另一種意義上的不公平。號源都給自費病人搶了,醫保病人現場掛號只能排到二三十號之后?!辩姾V艺f,目前,長海微信服務號只能通過先在線全額支付,再到醫院自助機“過一道”的方式,實現“醫保病人在線掛號”。這種自助機“過一道”的方法,只能算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方法,該院目前有109臺自助機,也算“便利”。而診療、藥品等費用的支付,醫保病人還是只能“線下支付”。
????一家醫院的力量去和醫保負責部門談“醫保在線支付”可能不行,那么多家醫院聯合去談,效果是否會好一些呢?
????今年年初,作為智慧醫療的重要項目,深圳市醫管中心開發了一款市民健康服務平臺——健康易App,將深圳各大市屬公立醫院納入運行。市民可通過手機App直接登錄市民健康服務平臺,自助完成預約掛號、健康檔案查詢、費用實時支付、檢驗檢測結果查詢等事項,大大減少了市民就醫時的線下環節,節省大量排隊時間。
????但據了解,這款App目前也僅實現了自費市民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
????遼寧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今年5月在出席第五屆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三屆智慧醫療健康(中國)峰會上稱,目前的醫療在線支付領域,難點不是技術,而是怎么和醫保實現對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医院“移动”不起来软肋在数据安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状态栏的工具类(支持多种版本类型)
- 下一篇: Docker 核心技术(2)- 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