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入门
2、為什么需要Linux
3、Linux簡介
3.1、什么事Linux
和windows操作系統類似,Linux是一套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絡操作系統
3.2、Linux優點
3.3、常見的Linux系統
1、rpm系(使用Red Hat(紅帽子)的軟件庫管理系統):
(1) Redhat 紅帽,收費,技術支持強大,資料完善,系統穩定安全;
(2) Fedora 被紅帽贊助,適合個人使用,免費;
(3) Centos 被紅帽收購,免費,系統穩定安全,很多公司在用;
2、dpkg系 (package manager for Debian):
(1) Debian 很多公司在用,基于ubuntu(烏班圖);
(2) Ubuntu 基于debian的發行版,比較最受歡迎的免費操作系統,界面強大。比較適合個人用戶;
(3) Pear os 基于Ubuntu,仿macos;
3、國產linux系統:
(1) 紅旗Linux,真正的國產linux系統,2014年公司解散后被收購
3.4、小結
4、虛擬機安裝
4.1、引入
- Linux需要在一臺電腦上進行安裝,獲得一臺電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網上或者實體店購買
- 當然現在有了更加便宜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借助虛擬機軟件,使用虛擬機軟件可以模擬出計算機,從而可以在上面安裝任何的操作系統,大大節約了成本
4.2、常見的虛擬機軟件
4.3、安裝vmware
百度下載
雙擊文件,安裝即可:
選擇自定義:
注意,這里的安裝目錄不要選擇C盤,選擇其他空間大點點盤,路徑不要帶中文,然后下一步:
這里的共享虛擬機存儲路徑需要選擇一個非C盤,非中文目錄的路徑。下面的端口是443,如果你本地安裝了SVN的話,那可能會沖突,那就修改成其他端口即可。
然后下一步:
等待幾分鐘之后,就會彈出下面界面需要你輸入密鑰了:
拷貝密鑰出來粘貼進去即可:
點擊【輸入】即可:
安裝成功后桌面出現下面圖標:
那么怎么驗證我們安裝成功呢?
打開本地網絡鏈接:
如果出現兩個VMware的網絡的話,那就是安裝成功了,沒有這個的話,到時候是無法和虛擬機中的系統進行通信的。
4.4、vmware常用操作
4.4.1、全局配置虛擬機(Linux系統)存儲位置
1、vmware是一個虛擬機軟件,在Vmware上可以新建不同的虛擬機,而虛擬機是作為宿主機的一個文件而存在的,默認Vmware是安裝在C盤,而虛擬機又安裝在vmware目錄下面的,也就是說虛擬機是在系統盤(C盤),如果宿主機重新安裝系統,會導致C盤被格式化,就會讓已經安裝好的虛擬機被格式化了。所以需要修改虛擬機存儲位置,來規避這個問題;
2、修改虛擬機的默認位置(也可以在安裝時修改):編輯 -> 首選項
4.4.2、虛擬機操作
1、創建虛擬機
2、導入導出:可以把已經安裝好的虛擬機導出,以后需要時再導入
3、備份還原
注意:初學者配置快照非常重要,如果Linux中軟件安裝失敗了,可以恢復到指定的快照版本再來一次,否則刪除不干凈需要重新安裝Linux,非常麻煩;
5、CentOS安裝
5.1、CentOS是什么
5.2、配置虛擬裸機
打開我們的虛擬機:
我們開始新建虛擬機:
選擇自定義即可:
這一步不用改什么,直接下一步:
選擇稍候安裝操作系統
這里選擇Linux和CentOS 64位,因為給大家準備的鏡像文件是CentOS 64位的
這里給虛擬機取個名字,容納后指定一個位置即可:
這里我為虛擬機分配了4個G的內存,根據你電腦實際內存去分配
默認下一步即可:
這里選擇單個文件,磁盤大小我分配了20G,根據實際情況分配即可(必須大于9G):
此處,點擊【自定義硬件】,將不需要的全部移除,像打印機、聲卡、USB等去掉:
然后點擊關閉
最后虛擬機新建完的效果如下:
5.3、CentOS7系統安裝過程
選擇第一個即可
安裝需要等待一會,如果靜止不動了點話,按回車即可,鼠標移不出來的了的話,按Alt+Ctrl即可將鼠標移出來
等一會之后就會出現如下界面:
這里我們選擇中文即可:
點擊繼續:
軟件選擇:默認是最小安裝的,這里可以選擇帶有桌面的選擇這種模式,選擇圖示:
安裝位置,選擇如下:
KDUMP選擇如下:不用勾
點擊【網絡和主機名】:
點擊完成
到此就全部設置完畢了,點擊【開始安裝】
點擊【ROOT密碼】,然后設置超級管理員密碼即可:
我這里設置的是123456,自己設置的記住就可以了:
等一段時間安裝完成之后就是如下界面:
點擊【重啟】即可
選擇第一個,等會后出現下面界面:
點擊第一項,需要勾選統一許可:
然后點擊【完成配置】,等會后出現下面界面:
直接點擊【前進】
繼續點擊【前進】
點擊【前進】
不管,直接點擊【前進】
不選擇,直接點擊【跳過】
這里可以輸入你的名字,然后點擊【前進】
我這里設置的是:123456,然后點擊【前進】
設置完畢:
5.4、安裝完成后配置
5.4.1、備份系統
5.4.2、網絡介紹
我們這里介紹vmware給我們提供的3中模式,它們分別是:
1、Nat網絡地址轉換模式
(1) 只能單向訪問,虛擬機可以通過網絡訪問到宿主機,宿主機無法通過網絡訪問到虛擬機;
(2) 如果linux上的ip地址是自動獲取的,是可以通過宿主機訪問虛擬機的,但是要保證linux的ip地址網段和宿主機的虛擬網卡的網段一致;
(3) 只要宿主機可以聯網,那么虛擬機就可以聯網,因為net方式聯網是依靠宿主機的ip;
(4) Net方式的ip地址是由虛擬網卡分配的;
2、Bridged Adapter 橋接模式
(1) 可以相互訪問,因為虛擬機在真實網絡段中有獨立IP,主機與虛擬機處于同一網絡段中,彼此可以通過各自IP相互訪問;
(2) 橋接模式的ip地址是由路由器分配的;如果宿主機能聯網,虛擬機不一定能聯網,如果宿主機不能聯網,虛擬機也可以聯網;
3、Host-only Adapter 主機模式
Host-Only模式其實就是NAT模式去除了虛擬NAT設備,然后使用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虛擬網卡連接VMnet1虛擬交換機來與虛擬機通信的,Host-Only模式將虛擬機與外網隔開,使得虛擬機成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只與主機相互通訊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要使得虛擬機能聯網,我們可以將主機網卡共享給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網卡,從而達到虛擬機聯網的目的
注:宿主機,就是提供給虛擬機環境的主機。這里指的就是我們的windows系統主機;
6、命令執行方式
6.1、引入
6.2、本地終端
類似于windows下面的cmd:
6.2.1、打開本地終端
注意:此種方式要求你必須在Linux電腦旁邊
出現如下界面:
6.2.2、簡單使用
注:如果Linux處理休眠狀態:按下回車鍵和ESC鍵或者EXIT重新登錄
6.3、遠程訪問Linux
6.3.1、引入
即:服務端有ssh的支持,客戶端需要有連接linux的客戶端軟件;
6.3.2、SSH服務端的驗證
- 客戶端遠程訪問服務端必須通過SSH服務(安全協議)才行
- CentOS中默認安裝了SSH服務,可以通過以下指令驗證:(在本地終端執行)
注意進程號為1268的進程,就是ssh服務正在運行
思考:如要在windows中連接linux,使用什么軟件呢?
6.3.3、SSH客戶端的安裝
6.3.4、CentOS防火墻操作
- 遠程訪問linux時,需要關閉防火墻,否則訪問linux上的tomcat,mysql等服務可能會失敗;
- 查看防火墻狀態: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綠的running表示防火墻開啟)
- 執行關閉命令(立即關閉 - 立即生效):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再次執行查看防火墻命令: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 執行開機禁用防火墻自啟命令(永久關閉 - 重啟生效):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 開啟防火墻: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7、Linux命令
7.1、常用命令
1、查看當前所在目錄(用處:拷貝目錄到一些配置文件):pwd
2、切換目錄(需要到特定的目錄執行命令):cd 目錄名
3、文件名和目錄名稱補全:Tab
4、查看目錄文件信息:
(1) ls //列出文件信息
(2) ls -l //以詳細信息方式列出文件信息
(3) ls –a //列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包含隱藏文件
(4) ls -al //以詳細信息方式列出所有文件信息,包含隱藏文件
(5) ls 目錄名 //查看該目錄的文件信息
(6) ll //等于ls -l
5、查看當前用戶:
(1) whoami //查看當前操作用戶
(2) who am i //查看當前登錄用戶(有可能是有多個的)的信息
6、查找命令:
(1) 最強大的搜索命令:find 查找各種文件的命令
(2) 在文件資料中查找文件:locate
(3) 搜索命令所在的目錄及別名信息:which
(4) 搜索命令所在的目錄及幫助文檔路徑:whereis
7、切換用戶:
(5) su 用戶名:切換用戶
(6) su root:普通用戶切到root用戶,需要輸入密碼;
(7) su itsource:切換到itsource的用戶
(8) exit //注銷當前用戶,返回前一用戶
7.2、文件相關命令
在學習文件相關命令之前,我們先來看一Linux的文件系統
7.2.1、文件系統
/bin 存放二進制可執行文件(命令),所有用戶都可以使用
/sbin 存放二進制可執行文件,只有root用戶可以使用
/boot 系統啟動需要的核心文件
/dev 設備文件
/home 用戶的主目錄,每一個非root用戶都會在home有一個為用戶名的文件夾
/lib 系統共享動態鏈接庫
/mnt 掛載目錄,通常掛載到該目錄下
/etc 存放系統配置文件目錄
/etc/passswd 用戶信息文件
/etc/group 用戶組信息文件
/var 用來存放常態性變動的文件,經常發生變化的文件。比如緩存、登錄文件,mysql數據庫文件等
/tmp 臨時目錄,用來存放臨時文件
/proc 虛擬目錄,是內存的映射,可以訪問到內存中的系統信息
/sys 和proc類似,存放和內核相關的信息和數據
/root root用戶的主目錄
/usr 存放應用程序和文件(類似于windows的system32、program files目錄)
? /usr/local/src 所有應用程序包都放這兒
? /usr/local/ 所有的應用程序都安裝在這個目錄。
? /usr/bin、/usr/sbin:這是對/bin、/sbin的一個補充
注:
/usr:系統級的目錄,可以理解為C:/Windows/,/usr/lib理解為C:/Windows/System32
/usr/local:用戶級的程序目錄,可以理解為C:/Program Files/,用戶自己編譯的軟件默認會安裝到這個目錄下;
/opt:用戶級的程序目錄,可以理解為D:/Program Files/,opt有可選的意思,這里可以用于放置第三方大型軟件(或游戲),當你不需要時,直接rm -rf掉即可
- 一般跟系統有關的程序或軟件或需要進行配置的程序安裝到/usr/local中(jdk,tomcat等),安裝包可以放在/usr/local/src中;
- 一般第三方與系統不是很掛鉤的軟件放在/opt中,安裝包也可以放在這里;
7.2.2、目錄相關命令
1、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
(1) 絕對路徑:以/(根目錄)開頭的路徑(例如:/home、/etc/passwd)
(2) 相對路徑:以./開頭的路徑,很多時候./可以省略(指相對于當前路徑):
① ./ 表示當前目錄(可以省略)./usr/loccal/=usr/local
② …/ 表示上一級目錄
注:路徑的最后一個斜杠可以省略
2、創建目錄:
(1) mkdir 目錄名 //創建一個目錄
(2) mkdir -p 目錄1/目錄2/目錄3 //遞歸創建目錄
3、刪除目錄:rm -rf 路徑 //可以刪除文件和目錄 -r(遞歸) -f(暴力)
4、移動目錄/修改文件名:mv dir1 dir2 如果dir2不存在,將dir1目錄名修改為dir2(重命名),否則將dir1目錄移動到dir2中;
5、復制目錄:
(1) cp -rf dir1 dir2 //將dir1復制一份到dir2目錄(包含目錄內容一起復制)
(2) cp -rf dir1/* dir2 //直接復制內容(非常重要)
6、打包和解壓:
(1) tar -czvf tom.tar.gz tom – 打包
(2) tar -xzvf tom.tar.gz -C /usr/local – 解包
(3) 參數:
-c 創建一個新的tar文件 -t 參看壓縮文件內容
-v 顯示運行過程信息 -j 調用bzip2壓縮命令執行壓縮
-f 指定文件名稱 -C 指定需要解壓到的目錄
-z 調用gzip壓縮命令執行壓縮
-x 解開tar文件
7.2.3、文件相關命令
1、創建文件:touch 文件路徑 //創建一個空白文件
2、查看文件內容:cat //將文件內容直接顯示出來
3、打開文件、保存、關閉文件(vi命令模式下使用)
vi filename //打開filename文件
:w //保存文件
:w vpser.net //保存至vpser.net文件
:q //退出編輯器,如果文件已修改請使用下面的命令 ,q(quit)
:q! //退出編輯器,且不保存
:wq //退出編輯器,且保存文件
注意:按i(insert)進入編輯,按Ctrl + C 退出編輯,退出編輯輸入:wq退出編輯器
小結:
我們學習了一些常用命令和文件相關命令,其實Linux還有有很多命令,不用死記硬背。會使用一些常用的就ok,用到時查看命令文檔或網上搜索即可
注意:在linux中Ctrl+s表示鎖住屏幕,按住Ctrl+q解除鎖定;
8、CentOS中軟件安裝
8.1、解壓源碼包文件安裝
特點:
- 這種安裝方式解壓即安裝,有的軟件需要配置下環境變量(例如JDK的安裝需要配置環境變量)
- 卸載時只需要將解壓包刪除即可
命令:tar -zxvf 壓縮包名(后綴為.tar.gz)
例如:將jdk的tar.gz包解壓到指定文件夾:
8.2、RPM安裝
特點:
- 這種安裝方式,軟件包會自動配置jdk的環境變量,不用手動配置。也是最方便快捷的一種方式
命令:
rpm -qa 軟件名稱 :查詢軟件是否被安裝
rpm -ivh 軟件包路徑 需要安裝的包文件 : rpm –ivh xxx.rpm
rpm -e --nodeps 需要卸載的軟件包 : 卸載軟件(–nodeps 忽略依賴關系并繼續操作)
rpm -qa | grep 查詢名稱 :利用管道模糊查詢軟件安裝情況:
例如: rpm -qa | grep java 檢測系統自帶的jdk安裝包
參數說明:rpm [選項] [參數]
-a:查詢所有軟件包
-e:刪除指定的軟件包
-f<文件>:查詢擁有指定文件的套件;
-h或–hash:顯示進度信息 ,以#顯示進度
-i:顯示包的詳細信息
-i<軟件包>或–install<軟件包>:安裝指定的軟件包
-l:顯示包的文件列表
-p:查詢指定的RPM包
-q:使用詢問模式
-U<軟件包>或–upgrade<軟件包>:升級指定的程序包
-v:顯示指令執行詳細過程
-vv:詳細顯示指令執行過程,便于排錯
例子:
先檢查是否安裝JDK:
rpm -qa | grep java這里默認就有一些,我們先將這些刪除掉:
rpm -e --nodeps javapackages-tools-3.4.1-11.el7.noarch npm:管理套件 -e:刪除 --nodeps:不驗證套件的相關關聯性,就是強制刪除報錯,說我權限不夠,那么可以用下面命令切換用戶:
su root 然后輸入root密碼,我這里是123456再執行下面命令刪除:
rpm -e --nodeps javapackages-tools-3.4.1-11.el7.noarch rpm -e --nodeps tzdata-java-2019c-1.el7.noarch rpm -e --nodeps java-1.8.0-openjdk-headless-1.8.0.242.b08-1.el7.x86_64 rpm -e --nodeps java-1.8.0-openjdk-1.8.0.242.b08-1.el7.x86_64 rpm -e --nodeps java-1.7.0-openjdk-headless-1.7.0.251-2.6.21.1.el7.x86_64 rpm -e --nodeps python-javapackages-3.4.1-11.el7.noarch rpm -e --nodeps java-1.7.0-openjdk-1.7.0.251-2.6.21.1.el7.x86_64然后再輸入:rpm -qa | grep java,查看下是否還存在Java相關軟件
已經清除干凈了,現在我們可以安裝我們自己下載到JDK了
先到官網上下載JDK,需要下載的格式不是.exe的,而是.rpm的
網址:https://www.oracle.com/java/technologies/downloads/#java8
然后將文件上傳到Linux的opt目錄中:
然后通過以下命令安裝:
rpm -ivh jdk-8u311-linux-x64.rpm安裝完成后,看下JDK是否安裝成功,輸入下面命令
java說明已經安裝成功了
8.3、yum在線安裝
特點:將所有軟件包放到官方服務器上,當進行yum在線安裝時,可以自動解決依賴性問題;
缺點:安裝過程中,rpm包依賴性太強
yum命令:
1、查詢:
(1) yum list --查詢所有可用軟件包列表
(2) yum search 關鍵字 --搜索服務器上所有和關鍵字相關的包
2、安裝:
(1) yum -y install 包名 (-y 自動回答yes)
(2) yum安裝只寫包名即可! eg:yum -y install gcc --c語言編譯器
3、升級/卸載
(1) 升級:yum -y update 包名
① update:升級;
② -y:自動回答yes;
(2) 卸載:yum -y remove 包名
① remove:卸載;
② -y:自動回答yes;
9.1、重點
總結
- 上一篇: android 刷路由器,荣耀立方WS8
- 下一篇: 大数据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