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架构集指令集
目前路由芯片的大廠:Broadcom(博通)、Qualcomm(高通)、MTK(聯發科)、Realtek(瑞昱) 、芯特
當前路由搭載處理器(CPU)架構主要有三種:MIPS、ARM和Intel(x86)。
1.MIPS在32位和64位嵌入式領域中歷史悠久,目前使用最為廣泛;但在Android的采用率卻是三者中最低。
2.ARM基礎性能要比MIPS高,目前多被應用在一線廠商的旗艦路由中;在Android被廣泛使用,無處不在。
3.Intel(x86)常見于服務器等核心設備或者一些某寶販售的軟路由之中;至于移動市場,Intel目前已宣布放棄了,粗糧的平板3又要換U了。
今天就主要說說MIPS架構,ARM、Intel架構相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接觸相對機會比較少。
MIPS架構(MIPS architecture,為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 architecture的縮寫,亦為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相關語),是一種采取精簡指令集(RISC)的處理器架構,1981年出現,由MIPS科技公司開發并授權,廣泛被使用在許多電子產品、網絡設備、個人娛樂裝置與商業裝置上。最早的MIPS架構是32位,最新的版本已經變成64位,不過路由中使用的大部分是32位的。
其中MIPS架構芯片后面常見k等字母是什么意思呢?
早期U命名為R4000、R5000等,后來用K代表1000,所以數字越大,其性能也是越高的;24KE核心系列采用高性能24K?微架構,有效地增加了DSP功能,同時極大地降低了整體SoC的die面積及功耗;C表示只是一個核心Core,不帶任何協處理器,即標準版;F則表示high-performance Floating Point Unit高性能浮點單元,即傳說中的高配版。
MIPS系列很多,這里只舉例目前路由芯片中所使用的三個基本系列。
單核:
MIPS32? 24KE?系列(入門級):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路由采用的都是這個級別的U(一般300元以內),四大廠同級別U性能基本沒區別,人家高通、博通牛逼哄哄的根本就不是這級別和這價位好不,所以一些噴子別沒事就瞎BB了,說這不好說那不行的,有錢的話不攔你去買國際大廠上千的機器,硬要說區別的話估計就是價格和各廠做工的差異了。
如360 P0/P1(RTL8196D 8192ER)、H3C 魔術家B1(RTL8197DL 8812AR 8192ER)、360 P(MT7628AN MT7612E)、新極1S(MT7628NN)、小米mini/小米路由3/newifi mini/倒貼錢的斐訊K1/K2……(MT7620AN)、極路由2/優酷L1/L1C(MT7620A)、樂視路由(QCA9531)、TP及其馬甲廠、其他一二三線路由廠商的大部分型號……
MIPS32? 74KE?系列(企業級):就個人所了解,目前只有高通、博通有此級別芯片方案,MTK、螃蟹路由方面暫無。(采用這個級別的機器價位從幾百上千都有,需擦亮眼鏡慎重選購,尤其是某些廠價位各種虛高)。
如360 C301(AR9344 AR9882)、必虎/必虎plus(AR9344/AR9341)、華碩ac66u/網件R6300/linksysEA6500/騰達W568R(BCM4706)、TP及其馬甲廠、其他一二三線路由廠商號稱企業級路由型號……
雙核:
MIPS32? 74KE?系列(企業級):這個比較少
如騰達AC9(BCM47189)
MIPS32? 1004KE?系列(多線程多處理):就個人所了解,目前已上市量產的只有MTK的7621,高通、博通等基本已轉戰ARM架構。(目前基本為獨家生意,非活動價位普遍在300左右,某些廠價位明顯虛高,不點名)。
如newifi D1/迅雷下載寶/優酷L2/極路由4(MT7621AT)……
MIPS32? 74KE?系列為MIPS在2007年6月份推出,當時發布的74內核共有兩款產品:MIPS32? 74KEc(標準版)和MIPS32? 74KEf(高配版),兩者均具有CorExtend功能(該功能應用于自定義指令)。較比MIPS32? 24KE?系列內核,不需要對應用代碼進行任何修改,而理論運行速度可達到原有產品的1.5倍到1.6。
本人并沒有查到官方MIPS32? 1004KE?系列與MIPS32? 24KE?系列性能對比數據,僅從聯想新路由自家前后兩代產品的宣傳推測,前者性能估計為后者的兩倍左右。
附上一些廠商早期芯片使用架構情況(標紅為目四大廠):
高通(創銳訊):
Atheros AR231x (4K)、AR7100(24K)、AR91xx(34K);
博通:
6348 — 256M MIPS32 4Kc-compliant core
6358 — 300M VIPER MIPS modules
470x — MIPS32
5354 — MIPS32
4716/4717/4718 – MIPS32 74,11n SoC,533Mhz
5355/5356 – MIPS32 74K, 11n SoC include switch,333Mhz
TI:
1050/1060 — MIPS32 4KEc
Marvell:
88E6318 — MIPS 5Kf,64bit
瑞昱:
865——LX4180
8650B/8651B——Lexra 5280 R3000
英飛凌:
dual mips24k core(one with DSP ASE);
MTK(雷凌):
RT2880——MIPS4KEc
RT3050/RT3052——MIPS24KEc
ARM架構,過去稱作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稱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個32位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其廣泛地使用在許多嵌入式系統設計。1983年由Acorn電腦公司(Acorn Computers Ltd)開發。雖然功耗比不錯,ARM多用于移動領域,但對于MIPS的功耗來說,還是較高,用過BCM4707-BCM4709等機型的用戶應該知道其CPU滿載時溫度。
具體詳見:360百科
單核:
Cortex A9:迅雷路由(BCM47081)已停產;
雙核:
Cortex A7:吸頂燈AP(IPQ4018)
Cortex A9:這個旗艦機器實在不少,就懶得羅列了,高貴的阿蘇斯、網件、思科等等都跑不了(BCM4707/4708/4709),小米路由(4709),最近刷新價格的騰達AC9/AC18則是BCM4708;ASUS RT-AC87U/Netgear R7500/Linksys E8350/果殼/TP的尿布TL-WDR8600(IPQ806 QCA9880-BR4A 寬騰達QSR100)、華為榮耀立方(Hi5650(h/t) 8812AR 8192ER,沒看錯,就是小螃蟹)
目前ARM架構的路普遍為各廠商的代表之作,普遍支持MU-MIMO、256QAM等黑科技,價格當然也是呵呵了,還是那句話,這些機器性沒話說,但非發燒級玩家沒必要入,且這些機器真正大神也未必如得了法眼,自己拿臺PC組個軟路由不是更吊。
傳說中ARM架構的MT7623至今未看到影子,記得當年7621也是憋了好久才有機器出來。
Intel(x86)平臺、這里就不多說了,因為除了某寶軟路由外,普通用戶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此類設備。
MIPS架構和ARM構架到底誰更適合路由,業內一直存在爭議,就個人來看,MIPS已明顯后勁不足,不過貴在工藝成熟價格便宜,目前低端路由完全離不開它。雖然MIPS發布了新一代Proaptiv架構,號稱在與Cortex A15雙核同樣的芯片面積上能放下四核(MIPS launches Aptiv to challenge ARM- The Inquirer),達到同芯片面積Cortex A15性能的兩倍,但至今沒看到有什么實際的產品。ARM Cortex A15好歹有三星出貨,更不用說高通的Krait系列了。且目前同面積下ARM性能優勢明顯,幾年前的A9內核的U照樣可以吊打MIPS32? 1004KE?系列的MT7621你信不信,再看看近年來大廠的動作也很明顯。
如果360真要出一款代表旗艦水準的路由,說老實話目前可以選擇的U還真不多了,到時候希望不會讓廣大機油失望。
以下性能對比僅供娛樂~
目前MIPS發布的Aptiv系列總共包括三款處理器——ProAptiv、interAptiv和microAptiv,其中前兩者可選擇多核配置,最大核心數量proAptiv為6,interAptiv為4。而最低端的microAptiv均為單核心。
以下兩張張表格有助于對比MIPS和ARM兩產品的性能,注意這里主要根據命名即產商自己給予的定位分類,而不是實際性能排序。其中Cortex-A系列對應MIPS proAptiv,Cortex-R系列對應interApti。
雖然MIPS將interAptiv定位于Cortex-A5/A7/A9的競爭對手,但根據其內部緩存ECC支持等一些特性,將其和Cortex-R系列性能對比更好一些,兩者官方的市場定位倒是相同——無線基帶以及汽車安全/傳動系控制等應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路由器的架构集指令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xcel----身份证号校验位exce
- 下一篇: 考研《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和传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