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M1论文推导学习--第二节QR部分
iSAM1論文鏈接
一.基于QR分解的增量平滑優化
A.一個SLAM的概率圖模型
????????用下圖的網絡表示SLAM問題:
其中,?是機器人在時刻i的狀態,是地標j的位置,是時刻i的控制輸入,是第k個地標測量。
????????所有變量和測量值的聯合概率由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是初始狀態上的先驗值,是運動學模型,由控制輸入ui參數化,是地標性測量模型。這里假設每個測量值都有已知的對應關系。
????????假設為高斯測量模型。則“過程模型”如下:
?該方程描述了測程傳感器或掃描匹配的過程,其中是正態分布的零均值過程噪聲與協方差矩陣。
????????而高斯測量模型如下:
?對機器人的地標傳感器進行建模,其中是正態分布的零均值測量噪聲與協方差。
?B.把SLAM化為最小二乘問題
當執行平滑而不是濾波操作時,注意的是給定控制輸入u和地標測量值z時,整個軌跡x和地標l的地圖估計。軌跡和映射的映射估計,是通過最小化來自(1)的聯合概率的負對數得到的:
?結合過程和測量模型,則有以下非線性最小二乘問題:
?其中,這里使用符號代替平方馬氏距離與協方差矩陣Σ
這里附錄回顧了如何將測量函數線性化,并將非線性最小二乘目標函數(5)的所有分量收集成一個一般的最小二乘公式,遵循。通過泰勒展開式將(5)中的測量函數線性化,假設要么有一個很好的線性化點可用,或者正在進行一個非線性優化方法的一次迭代。在以上任何一種情況下,(5)中過程模型的一階線性化給出為:
?其中,是過程模型在線性化點處的雅可比矩陣,這里定義為:
?并且,是測程預測誤差(注意這里的ui是給出的,因此是常數)。而方程(5)中測量模型的一階線性化如下:
?這里,和分別是測量函數關于在線性化點上計算的和變化的雅可比矩陣:
并且?是測量預測誤差。
分別使用線性化過程和測量模型(24)和(26),則非線性最小二乘問題(5)變成:
也就是說,這里得到了δθ中一個需要有效求解的線性最小二乘問題。為了避免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處理,我們引入了矩陣,
?通過簡單地改變變量,可以去掉協方差矩陣和。用作為Λ的矩陣平方根,可以將馬氏范數重寫如下:
?也就是說,總是可以通過將每個項中的、和預乘來從(29)中消除Λi,同樣從測量項中消除。對于標量測量,這僅僅意味著將每一項除以測量的標準差。下面假設已經這樣做了,然后去掉馬氏符號:
最后,將雅可比矩陣收集到一個大矩陣A,將向量和收集到一個右側向量b,得到以下標準最小二乘問題:
為了簡單起見,iSAM在附錄之外去掉了δ·符號,則上式變成:
?其中,向量θ∈包含所有的姿態和地標變量,矩陣A∈是一個大但稀疏的測量雅可比矩陣,b∈是右側(RHS)向量。
通過將導數設為0,將該稀疏最小二乘系統轉化為普通的線性方程組,得到所謂的正規方程。該方程系統可以用的?Cholesky 分解來求解。
?C.用QR分解法求解
將標準QR矩陣分解應用于測量雅可比矩陣A來求解最小二乘問題(6)。與Cholesky分解相比,這避免了必須用矩陣條件數的相關平方來計算信息矩陣。測量值雅可比矩陣A的QR分解得到:
?其中,R∈為上三角平方根信息矩陣(注意,信息矩陣由給出),Q∈為正交矩陣。我們將這個因子分解應用于最小二乘問題(6):
?其中,定義與d∈和e∈.(8)當且僅當Rθ=d時成為最小,留下第二項作為最小二乘問題的殘差。因此,QR分解將最小二乘問題簡化為具有單一唯一解的線性系統:
?求解這個方程組的大部分工作已經通過QR分解完成了,因為R是上三角的,所以可以使用簡單的反替換。結果是基于所有測量條件的完整機器人軌跡和地圖的最小二乘估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SAM1论文推导学习--第二节QR部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ession销毁方式
- 下一篇: 《UNIX环境高级编程——AP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