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API网关实践之路
概述
背景
京東作為電商平臺,近幾年用戶、業務持續增長,訪問量持續上升,隨著這些業務的發展,API網關應運而生。
API網關,就是為了解放客戶端與服務端而存在的。對于客戶端,使開放給客戶端的接口標準統一,以降低客戶端的接入成本;對于服務端,使服務端無需關注接口暴露在公網面臨的問題而著眼于業務的實現,來提升開發效率。
在剛剛過去的全民狂歡購物節,API網關如何做才能高效的處理近千萬的并發請求是本文的重點。
API網關介紹
API網關,作為客戶端與服務端的紐帶,核心任務是將客戶端請求轉發到后端服務。但是,作為所有流量請求的入口,面臨的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高并發,因為高并發的需要,要求網關處理請求必須高效;其次是安全防護,安全主要是指對網關對后端服務的一個保護;再者就是完善的數據統計及監控報警機制;當然,為了方便我們內部用戶接入,多協議適配的支持、灰度發布上線也是必備功能。
API網關特征:
高性能:在高吞吐量下保證低延遲。
安全穩定:身份認證、精細化流量控制、大數據實時分析等多種手段保障服務質量。
平臺化:進行各項數據監控,提供數據分析、監控告警、故障定位等服務。
灰度:灰度發布,支持按設備、PIN、自定義比例方式在不影響正常用戶的情況下,保障后端服務平穩過渡。
方便快捷:支持http、jsf服務快捷接入,mock功能加快協同開發。
技術實踐
API網關服務于原生客戶端、Web、小程序,不限于具體的業務。其主要架構圖如下所示:
主要分3層:
第1是VIP層,主要是接收客戶端http、https請求,并將請求轉發到網關;
第2是網關層,對請求進行合法性校驗并轉發;
第3層就是后端業務API,這些業務方,就是我們服務的主要對象。
高并發實現
網關高并發實踐主要利用異步化處理技術,將請求由同步變為異步,利用NIO多路復用,達到請求接收最大化。
首先看下圖同步處理過程:
采用同步處理,線程的釋放就受限于后端服務響應的快慢。當響應過慢時,線程池就容易出現耗盡現象,并且資源利用率上不去,吞吐量很低,或者說此時的大量請求都會被服務器拒絕。
由此可以看出,同步處理使資源利用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大量請求被拒絕同時又影響了用戶體驗。如果想提高并發只能通過橫向加機器,這樣造成機器資源大量浪費的現象。如果是網關這么處理,那么這種現象體現的將更明顯。
為了解決同步引起的問題,采用異步,如下圖所示:
通過實現異步化處理,線程可以在開啟異步后直接釋放,當前請求的響應會被延后,當后端服務有響應后,再將響應寫回給客戶端。這樣就算是有后端服務響應很慢,因為線程已被釋放了,可以繼續接收新的請求,達到服務資源使用的最大化。
安全防護
精細化流控:
作為所有業務方的第一道防線,網關承載著海量流量的訪問,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惡意流量攻擊的壓力。
很典型的,每年雙十一或是618都會有刷子惡意刷后端服務接口,如果網關不做處理直接將流量透傳到后端服務,后端服務很大可能會被瞬時流量沖垮,至少會增大后端服務響應延時及浪費公司大量資源來處理攻擊。
那么,進行流量控制就是必不可少的。網關提供秒級的流量控制,可以對單個接口按地域、風控等級等維度進行流控配置。這樣流量只到了網關層面,就不會透傳到后端服務了。
流控主要是采用令牌桶算法實現,策略主要有排隊或熔斷,具體的策略根據不同的端,選擇合適的流控動作。
授權及簽名認證:
API暴露在公網,肯定會存在被刷的風險,網關要做的就是盡可能降低這種風險。就像通過制定法律來盡可能減少犯罪一樣,通過訪問權限控制、簽名認證、跨域校驗等來盡可能的降低API接口被刷的風險。
授權:只有通過API負責人授權的接口,客戶端才有權限訪問 。如果未授權,在網關處攔截,響應給客戶端沒有訪問權限;
簽名認證:按規則將請求參數通過HMAC-SHA256算法運算生成簽名值,對客戶端計算的簽名值與網關計算的簽名值進行匹配,匹配的請求繼續向下流轉,否則直接被攔截。
跨域效驗:
對于WEB端應用,調用網關屬于跨域請求。這類請求,如果不進行校驗,會產生跨域攻擊。所以需要獲取到客戶端請求來源,對客戶端請求來源進行認證,只有合法的請求來源才被允許訪問后端服務。對于小程序應用,也會校驗小程序真實性。
灰度發布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個核心業務,做了比較大的改動,又或者是項目重構,開發完成,同時測試完成,要上線了。但是,問題也來了:因為改動很大,業務很重要,測試所拿機型設備有限,擔心直接全部上線會影響測試未覆蓋的線上用戶。那么,能不能先有10%的流量請求到新服務,看下用戶使用情況,再決定是否全部上線呢。
為了滿足這種需求,網關提供按設備號、用戶標識的定點灰度測試,同時支持按比例進行的灰度上線。
用戶請求到網關,如果開啟灰度模式,就獲取到灰度地址,將請求轉發到特定的服務。
自動化運營
在高舉可持續發展旗幟的時代下,如果一個產品僅僅做到功能齊全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做到可持續發展,實現自動化運營的產品才真正是個好產品。API網關平臺化意味著N條產品線,一個網關,通過實現自動化運營,解放生產力,打造統一化平臺,提供可持續化產品,擁抱API經濟,實現API變現。
API網關控制臺首頁
獨立部署與快速擴展
API網關統一管理著發布方對外暴露的API服務,各個服務可以獨立開發部署。針對后端服務的發布與下線,發布方可通過API網關提供界面化管理控制平臺,實現流程化管理,線上審批通過后,實時生效,無需手動控制,實現自動化運營。
同時對于后端服務的各項配置,如API權限管理、流量控制等,API網關進行自動化管理,動態配置,動態加載,保證在無需重啟服務的情況下即可進行配置更改操作。
要實現自動化運營,除了對API服務管理做到獨立部署、快速擴展外,對于API的調用方也實現自助API開通,授權訪問API服務。
數據分析與監控告警
由于API網關處在一個內部系統與外部環境的分界點處,所有外部請求都經過API網關進行調度和過濾,每時每刻都有大量請求通過API網關進入內部服務。因此可以在API網關層進行請求接入監控,監控各個接口的訪問請求并進行收集,以便相應指標的統計分析。
在API網關界面化管理控制平臺中,對收集統計到的監控數據,如API接口調用量、響應時間等信息,提供了可視化的API實時智能數據分析與監控告警功能,訂閱API異常報警信息,以便實時監控后端服務運行情況。
后端接口監控數據圖
線上環境故障定位
當發生線上故障時,API網關提供一系列的故障現場還原措施進行故障的定位與排查,通過日志實時分析、異常流量實時探測、監控告警等技術,快速拿到故障快照、還原故障現場以及迅速定位問題原因。
后端接口調試界面圖
總結
作為系統的唯一入口,API網關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API網關位于技術中臺的核心要塞,符合技術中臺戰略發展方向,做到了產品組件化、需求結構化、數據配置化、業務可視化:
產品組件化: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和擴展性,支持提供特定場景特定需求。
需求結構化:根據業務能力、業務規則完成需求結構化分解,降低溝通成本。
數據配置化:在線配置業務,快速發布上線。
業務可視化:細粒度劃分業務規則,多維度展示業務監控數據。
對于基于微服務架構實現的后端服務而言,接入一個性能高效、安全穩定的API網關,享受其帶來的身份認證、路由請求、協議轉換等便利,更加專注于自身業務邏輯的開發,是有必要的。利用API網關對各個服務API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監控,解決客戶端與后端服務交互不便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京東零售技術,點擊查看原文。
Kubernetes入門與實戰培訓
Kubernetes入門與實戰培訓將于2020年2月28日在北京開課,3天時間帶你系統掌握Kubernetes,學習效果不好可以繼續學習。本次培訓包括:Docker基礎、容器技術、Docker鏡像、數據共享與持久化、Docker實踐、Kubernetes基礎、Pod基礎與進階、常用對象操作、服務發現、Helm、Kubernetes核心組件原理分析、Kubernetes服務質量保證、調度詳解與應用場景、網絡、基于Kubernetes的CI/CD、基于Kubernetes的配置管理等等,點擊下方圖片或者閱讀原文鏈接查看詳情。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京东API网关实践之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史上最全的Java从入门到精通,播放最多
- 下一篇: 税务计算机 试题分析,税务师考试方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