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传递的方法_器械传递的原则与方法
器械傳遞的原則與方法,手術室 陳玉芳,學習目標,熟悉常用外科手術器械的名稱及用法熟悉器械護士常用操作技術掌握器械傳遞原則通過練習,能夠較熟練地完成器械護士常用操作技術,前 言,手術器械是外科手術操作的必備工具手術器械種類多、用途廣、更新快,可分為普通手術器械和專科手術器械兩大類,而普通手術器械又是一切手術操作的基礎。因此,正解了解各種手術器械的結構特點、基本性能是正確使用和靈活應用器械的前提和保證。,器械護士的基本技術操作是手術配合的基礎,是質量與效率的基本保證。器械護士常用的基本技術操作有:器械傳遞、穿針引線、無菌器械臺的準備等,常用外科手術器械,手術刀、手術剪、手術鑷、持針鉗、縫合針、線、血管鉗、拉鉤等,一、器械傳遞的原則,速度快、方法準、器械對,術者接過后無需調整方向即可使用。力度適當,達到提醒術者的注意力為度。根據手術部位,及時調整手術器械。及時收回切口周圍的器械,避免堆積,防止掉地。,刀片安裝宜采用持針器夾持,避免割傷手指,安裝時,用持針器夾持刀片前端背側,將刀片與刀柄槽對合,向下嵌入,安、取刀片法,安,取下時,再以持針器夾持刀片尾端背側,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順勢推下,取,1,2,3,二、器械傳遞法,手術刀傳遞法注意勿傷及自己或術者。手持刀背,刀刃面向下、尖端向后呈水平傳遞。,又稱止血鉗,用于分離、鉗夾組織和止血,協助持針、夾持敷料等。有不同長度,血管鉗,主要分為組織剪(簡稱彎剪)、線剪(簡稱直剪)、用于剪開組織、縫線。,剪刀,使用時,不宜用組織剪剪線或其他物品,發免刃面變鈍,又稱皮鉗或艾利斯,用于夾持組織或皮瓣,協助剝離時提夾組織,組織鉗,對側傳遞法右手拇指握凸側上1/3處,四指握凹側中部,通過腕部的適力運動,將器械的柄環部拍打在術者掌心,各種鉗傳遞法,同側傳遞法:右手拇指、環指握凹側,示指、中指握凸側上1/3處,通過腕下傳遞。左手則相反。,交叉傳遞法:同時遞2把器械時,遞對側器械的手在上,同側的手在下,不可從術者肩或背后傳遞。,用于夾持、輔助解剖及縫合組織鑷的尖端分為有齒和無齒兩類,手術鑷,手握鑷尖端、閉合開口,直立式傳遞,鑷子傳遞法,用于夾持縫合針、協助縫線打結,有不同的長度,持針器,簡稱縫針,用于縫合各種組織,由針尖針體針眼,縫合針,,三部分組成,針眼,針尖,針體,針尖分圓針、角針。角針前端為三棱形,鋒利、穿透力強,但對組織損傷較大,主要用于縫合皮膚、肌腱、韌帶、筋膜等堅韌組織,其它部位的組織用圓針縫合,以減少組織損傷。,過程中要求做到3個1/3,縫線的返回線占總線長的1/3,縫針被夾持在針尾的后1/3處,并稍向外上,持針器開口前端的1/3夾持縫針,穿針引線法,針持傳遞法洗手護士右手捏住持針器的中部,針尖向外側。利用手腕部用動,適當的力氣將柄環部拍打在術者掌心上,傳遞時要避免術者同時將針鉗和縫線握住,縫針的尖端朝向手心,針弧朝背,縫線搭在手背或用手夾持。,,又稱牽開器,有不同形狀、大小,用于牽開切口、顯露術野。拉鉤種類繁多,大小、形狀不一,宜根據手術部位、深淺進行選擇。,注意:拉鉤浸濕后方可使用,防止拉鉤面磨損組織,拉鉤,遞拉鉤前應用鹽水浸濕。握住拉鉤前端,將柄端平行傳遞,拉鉤傳遞法,咬骨鉗傳遞法槍狀咬骨鉗握軸部傳遞,手接柄,雙關節咬骨鉗傳遞,握頭端,手接柄。,錘、鑿傳遞法左手握鑿端,柄遞給術者左手,右手握錘,手柄水平遞術者右手。,縫線傳遞法,徒手縫線法 洗手護士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縫線的前1/3處并拉住縫線,右手持線的中后1/3處,水平遞給術者,術者的手在縫線的中后1/3交界處接線。,吊線傳遞法 洗手護士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線的前端,右手打開止血鉗,夾住線頭的2mm,勿夾過多,避免止血鉗跨越組織時縫線移位,交界丟失,失去帶線作用,傳遞方法同傳遞持針器。,Thank you!,The end!,
展開閱讀全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器械传递的方法_器械传递的原则与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SP32在WIN7下USB调试串口驱动
- 下一篇: adb刷入第三方recovery_全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