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招教考试-古今中外神话故事汇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一).先秦文學
1. 上古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
女媧(wā)補天、后羿(yì)射日、精衛填海、(盤古)開天辟地、黃帝戰蚩(chī)尤(劉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經典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六經”又稱六藝 (在“五經”中加入《樂》)。
B.歷史散文。
《左傳》(編年體)《戰國策》(國別體)《國語》(國別體)“春秋三傳”《左傳》《谷梁傳》《公羊傳》。
C.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 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繼承者。《孟子》是孟子學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莊暴見孟子》《魚我所欲也》。)
⑤莊子,名周,戰國道家著《莊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 戰國儒家,著《荀子》32篇。(《勸學》)
⑦韓非子,法家。著《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 )
⑧《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秦相呂不韋和他的門客的集體創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
3.先秦詩歌
A.《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類.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是比、興、賦。“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賦”直陳其事。
B.《楚辭》。西漢學者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曾在楚國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代表作是《離騷》《九歌》《九章》。
(二).兩漢文學
A.兩漢散文
①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馬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著《史記》首創“紀傳體”,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③班固的《漢書》、 劉向編訂的《戰國策》都名垂史冊。
B.樂府民歌和賦。
1.樂府民歌:樂,民樂;府,官府。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所搜集的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發展的高峰。最早見于南朝徐陵編纂的《玉臺新詠》。
2.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
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賈誼的《吊屈原賦》都很有名。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A.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曹操的《觀滄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 禹(yǔ)應揚(yáng)劉楨。王粲的《七哀詩》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賢”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 《桃花源記》《歸去來辭》《歸園田居》《飲酒》是傳世之作。
⑤此外, 諸葛亮《出師表》、范曄(yè)《后漢書》、陳壽《三國志》、王羲之《蘭亭集序》、劉勰《文心雕龍》、酈道元《水經注》都名垂史冊。
B.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小說的發展期)
①志怪小說以干寶《搜神記》為代表。 《干將莫邪》。
②軼事小說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周處》。
國內
“大意失荊州”:(關羽)
“煮酒論英雄”:(曹操)
“樂不思蜀”:(劉禪)
“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91、中國朦朧詩的代表人物有北島、舒婷和顧城等。
92、“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出自顧城的《一代人》。
93、《鄉愁》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作品。
94、徐遲的《歌德巴赫猜想》是當代報告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國外
?
中外神話
選擇
A. 笛子 B. 嗩吶 C. 笙 D. 葫蘆絲?
80.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相傳漢字是( C )所造。
?A. 皇帝 B. 盤古 C. 倉頡 D.女媧?
3.《白娘子的故事》發生在( D )。?
A. 洪澤湖?B. 莫愁湖 C.洞庭湖?D.?西湖
4.八仙中有個相貌奇特的神仙,他背著葫蘆,專為人們除災祛難,他是( D )。?
A. 韓湘子 B. 呂洞賓 C.曹國舅 D.鐵拐李
5.?盤古臨死的時候,周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血液變成了(C )。?A.?高山 B. 雷聲 C.?江河 D.?天地
6.?百度《燕子和鶯》故事中,擅長唱歌的妹妹為了百姓而砍斷自己的( B ),變成了一只夜鶯。
A.?手 B.腳 C.?雙臂 D.?筋骨
7.?《上帝創世》中,耶和華首先創造的是( B )。?
A. 夜晚?B.白天 C.?陸地 D.?男人
8.丘比特是一個長著雙翅的美少年,他有兩支箭,一支是金子做的愛箭,一支是( C )做的恨箭。
A.?銀 B. 銅 C. 鉛 D. 竹
9.《愚人節的來歷》中,( A )是一個可憐的被愚弄著。?
A.?得墨忒爾 B.?普西芬尼 C.?冥王哈得斯?D.女神阿佛洛狄忒
10.《魔袋》故事中,魔袋在善良的婆羅門手中,能變出面包,而在邪惡貪婪的人手中就會變出( D )。
A.甲蟲 B.?眼鏡蛇 C.蟑螂 D.?耗子
?
判斷
1.《阿里山的故事》中,阿里為了百姓而勇于犧牲自己,他是被雷火擊死。
( √ )
2.上帝要用洪水消滅人類和飛禽走獸時,他認為重建世界時,挪亞是人類最合適的傳承者。 ( √ )?
3.《亞伯拉罕獻子》中,亞伯拉罕寧愿背叛上帝,也不愿殺死自己的兒子。
( X )?
4.?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了食物,被宙斯抓去用鐵鏈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
( X )
5.繆斯女神是九個姊妹,她們專門管理天上和人間的藝術門類。( √ )
6.《魚王子》中,一次一次地幫助王子和他的妻子的是蛇王。( √ )
7.?《神的禮物》中,貪婪的馬爾克使他的妻子變成了魔鬼,而他卻成了魔鬼的口中食。 ( √ )
?
8. 《阿拉丁神燈》中,阿拉丁讓公主用咒語把魔法師迷倒,夫妻倆奪回神燈,返回王宮。 ( X )
9.人們為了紀念山竹子和鐵匠,就把那座山叫做富士山,意思是“不死的山”。( √ )
10.據說,現在人們拉的馬頭琴,最早是由察哈爾草原上一位叫蘇和的小牧童做成的。( √ )
?
古希臘神話
1.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英雄,他參與了特洛伊戰爭,被稱為“希臘第一勇士”。據說,在阿喀琉斯出生時,他的母親倒提一只腳把他浸入冥河,使他周身刀箭不入,唯有被手提著的腳后跟沒有浸到河水,成為他致命的弱點。后來,阿喀琉斯在一場戰斗中被敵人一箭射中腳踝而死。因此,“阿喀琉斯之踵”被用來形容強大事物的軟肋。
2.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宙斯讓赫淮斯托斯用黏土做成的一個女人,其用意在于報復普羅米修斯造人以及盜取火種之事。神話中,潘多拉打開魔盒,釋放出人世間的所有邪惡——貪婪、虛偽、誹謗、嫉妒、痛苦等等。常借用“潘多拉的盒子”喻指“災禍之源”。
3.達摩克利斯之劍:古希臘時期意大利錫拉庫薩的統治者狄奧尼修斯二世,用一根馬鬃在自己的寶座上方懸掛一把利劍,與大臣達摩克利斯換位。當達摩克利斯發現懸在自己頭上的利劍時,嚇出一身冷汗,趕忙請求狄奧尼修斯二世放過他。“達摩克利斯之劍”被用于指代安靜祥和背后暗藏的風險,要求人們敲響警鐘,產生危機意識或憂患意識。
4.修昔底德陷阱:2400多年前,古希臘曾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雅典的日益強大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斯巴達必須回應這種威脅,因此引發了這場戰爭。這種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之間必有一戰的邏輯,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不過,不少國際關系學者認為,“修昔底德陷阱”并不必然存在。
5.阿基里斯之踵:希臘神話英雄阿基里斯唯一能被刺傷的地方。他出生后,母親海洋女神西蒂斯握著他的腳跟在冥河里浸泡,因此他全身除腳踵外其他地方刀槍不入。比喻易受傷害的地方或致命弱點。
6.禁果:《舊約?創世紀》: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上帝允許他們食用園中的果子,惟有一棵“知善惡樹”上的果子禁止吃。但狡猾的蛇引誘他們吃了禁果。結果心明眼亮,知善惡,辨真假,羞恥之情油然而生,被上帝逐出伊甸園。蛇也受到懲罰:終生用肉軀爬行。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東西。
7.種風者收獲風暴:《舊約?何西阿書》:以色列先知何西阿看到國內的民眾崇拜牛犢,而放棄了對上帝耶和華的信念,就指責他們,說他們必將自食其果。他們所種的是風,所收獲的將是風暴。比喻作惡者必將自食其果。
1、?古希臘“悲劇之父”是 ( A )
A、埃斯庫羅斯 B、歐里庇德斯 C、荷馬 D、索福克勒斯
2、 古希臘人對特洛伊戰爭的起因所做的神話性解釋是 ( B )
A、潘多拉的詛咒 B、不和的金蘋果 C、諸神爭當神王 D、諸神爭當雅典城的保護神
3、?【多選題】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傳說故事主要有 (ABCD )
A、赫刺克勒斯的十二大功 B、伊阿宋取金羊毛 C、珀爾修斯取美杜薩的頭?D、忒修斯殺死米諾斯牛 E、“提坦之戰”
4、?下列對希臘神話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B )
A、希臘神話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有著和人的形象和性格、喜怒哀樂等;?
B、希臘神話體現出濃郁的神話主義色彩;
C、希臘神話的文化背景是樂觀主義,充滿了追求光明。
D、希臘神話既有浪漫夸張,又有現實描寫,表現了古希臘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極大的創造力。
5、?填空題。
(1)、 歐洲古代文學包括 古希臘文學 和古羅馬文學。?
(2)、 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是古希臘從氏族公社制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史稱?“ 英雄時代 ”?、又稱?“荷馬時代 ”。
6、?填空題。
奧運會起源于一個古老的國家 古希臘 ,這個國家位于今天的 歐 洲,首都是 雅典 。這里出現了歐洲最早的海洋文明 愛琴海文明 。
7、?下列哪位神是太陽神并且主管光明、青春、音樂神?(D)
A.宙斯 B.雅典娜 C.阿爾忒彌斯 D.阿波羅
8百度、?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是 B?
A.?阿芙洛狄忒 B.雅典娜 C.?赫拉 D.維納斯
9、?古希臘悲劇中,于無知中犯了殺父娶母罪行的英雄是 (B )
A、伊阿宋 B、俄狄浦斯 C、赫拉克勒斯 D、赫克托耳
10、?根據下列內容要求,完成填空選項。
(1) 宙斯 是雷電神 赫拉 是天后
(2) 波塞東 是海洋神 得墨忒耳 是農神
(3) 阿波羅 是太陽神 阿瑞斯 是戰神
(4) 雅典娜 是女戰神 阿佛洛狄忒 是愛神
*1.人類是(A)材料造成的。
?
A、泥土
?
B、石頭
?
C、水
?
*2.普羅米修斯用(B)盜取神火。
?
A、柳枝
?
B、茴香稈
?
C、蘆葦
?
*3.宙斯把呂卡翁變成了(C)。
?
A、狗
?
B、鷹
?
C、狼
?
*4.宙斯和赫拉的兒子之一是(A)。
?
A、阿瑞斯
?
B、彭透斯
?
C、阿革諾耳
?
*5.伯耳修斯得到的三件寶貝是神袋、狗皮盜和(C).
?
A、飛云
?
B、青銅盾
?
C、飛鞋
?
*6.克瑞烏薩給伊翁的三件信物是麻布、標記與(B)。
?
A、金項鏈
?
B、橄欖葉花環
?
C、夜明服
?
*7.美神是(B)
?
A、雅典娜
?
B、維納斯
?
C、海倫
?
8.一個可怕的預言:“你將殺害你的親身父親,并娶你的生母為妻,還留下可惡的孩子在世上。”這個可怕的預言中的“你”指的是(C)。
?
A、波昌玻斯
?
B、墨洛珀
?
C、俄狄浦斯
?
D、忒修斯
?
*9.為了不被妻子發現,宙斯將心愛的姑娘伊俄暫時變成什么動物(A)?
?
A、牛
?
B、羊
?
C、狗
?
D、鳥
?
*10.尼俄柏有(A)個女兒。
?
A、6
?
B、7
?
C、3
?
*11.最終把普羅米修斯從懸崖絕壁上救下的英雄是(C).
?
A、喀戎
?
B、宙斯
?
C、赫拉克勒斯
?
*12.宙斯送給人類的寶盒里面是什么(C)?
?
A、金子
?
B、武器
?
C、潘多拉
?
*13.惡鷹啄食著誰的肝臟(C)?
?
A、赫拉克刺斯
?
B、宙斯
?
C、普羅米修斯
?
*14.潘多拉是誰用泥土造成的(C)?
?
A、厄瑞克透斯
?
B、宙斯
?
C、赫淮托斯
?
*15.日攆是誰的坐騎(C)?
?
A、厄洛斯
?
B、潘多拉
?
C、赫利俄斯
?
*16.宙斯妻子是誰(B)?
?
A、阿波羅
?
B、赫拉
?
C、哈得斯
?
*17.特洛伊城是否毀滅(A)?
?
A、是
?
B、否
?
c、沒有這座城
?
*18.伊阿宋駕馭的是什么(C)?
?
A、神馬
?
B、金羊
?
C、神牛
19.第一任神王是誰???????????????????????????????(C)
A、宙斯
B、該亞
C、尤拉諾斯
20.阿瑞斯是什么神??????????????????????????????(C)
A、海神
B、星神
C、戰神
21.赫拉克勒斯遇見了兩位與眾不同的婦人,他們分別叫(A)
A、 希望和美德
B 、美德和自私
C、 享樂和美德
22.“阿爾戈號”上一共載有(B)名勇士。
A 、40
B 、50
C、 30
23.天神給柏勒洛豐送來了波塞冬與美杜莎所生的(A)珀加索斯, 幫助他射死了怪物喀邁拉。
A 、飛馬
B 、金牛
C 、神龍
24.下面連線正確的一組是(A)。
A、眾神之王----宙斯
B、天后----雅典娜
C、智慧女神----赫拉
D、太陽神----普羅米修斯
25.(? ?B? ? )經歷了危險的探求,取回金羊毛。
A、墨洛珀
B、伊阿宋
C、忒修斯
?
教育心理學
簡述問題解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答: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任何問題都含有三個基本成分:一是給定的條件,即問題的起始狀態。二是要達到的目標,即問題要求的答案或目標狀態。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問題解決的基本特點:(1)目的性;(2)認知性;(3)序列性。
簡述問題解決的過程。
答:發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
試述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答:(1)問題的特征。個體解決有關問題時,常常受到問題的類型、呈現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教師課堂中各種形式的提問、各種類型的課堂和課后練習、習題或作業等,都是學校情境中常見的問題形式。不同的呈現問題的方式將影響個體對問題的理解。實際教學與研究發現,學生解決抽象而不帶具體情節的問題時比較容易,解決具體而接近實際的問題時比較困難。解決不需要通過實際操作的“文字題”時比較容易,解決需要實際操作的“實際題”時比較困難。
(2)已有的知識經驗。與問題解決有關的經驗越多,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發現,優生頭腦中貯存的知識經驗顯著地多于差生。可以說,擁有某一領域的豐富的知識經驗是有效解決問題的基礎。
(3)定勢與功能固著。當在某種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體的潛在功能來解決問題時,功能固著可能起到阻礙的作用。
除上述因素外,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緒狀態、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簡述如何進行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答:(一)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1)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2)提供多種變式,促進知識的概括;(3)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建立網絡化結構。
(二)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1)結合具體學科,教授思維方法;(2)外化思路,進行顯性教學。
(三)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
(四)培養思考問題的習慣。(1)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2)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3)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
簡述創造性及其基本特征。
答: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創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試述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答:(1)環境;(2)智力;(3)個性。
簡述創造性與智力的基本關系。
答:(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3)低創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關系表明,高智商雖非高創造性的充分條件,但可以說是高創造性的必要條件。
簡述創造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
答:創造性與個性之間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高創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個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喜歡幻想,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獨立性。
簡述如何進行創造性的培養。
答:(一)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1)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2)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
(二)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1)保護好奇心;(2)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3)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4)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5)給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
(三)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方法有:(1)發散思維訓練;(2)推測與假設訓練;(3)自我設計訓練;(4)頭腦風暴訓練。
簡述態度的實質及其結構。
答:態度是一般認為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1)態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而不是實際反應本身。(2)態度不同于能力。(3)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態度的結構包括態度的認知成分,態度的情感成分,態度的行為成分。
簡述品德的實質及其結構。
答: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它是通過后天學習形成的。(2)品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3)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的自覺行為,是認識與行為的統一。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三個成分。
簡述態度與品德的關系。
答:二者的實質是相同的,結構是一致的,都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三方面構成。區別:(1)二者所涉及的范圍不同,態度涉及的范圍大。(2)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
簡述道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答:(1)皮亞杰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三水平指: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后習俗水平。
簡述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答:(一)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2)自我意識增強;(3)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4)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二)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1)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2)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試述初中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答:總體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雖然具有倫理道德的特性,但仍舊不成熟、不穩定,具有動蕩性,表現在道德觀念的原則性、概括性不斷增強,但還帶有一定程度的具體經驗特點;道德情感表現豐富、強烈,但又好沖動;道德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獨立自主行動,但愿望與行動經常有距離。此時期,既是人生觀開始形成的時期,又是容易發生品德的兩極分化的時期。
試述高中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答:高中階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發展進入了以自律為主要形式、應用道德信念來調節道德行為的成熟時期,表現在能自覺地應用一定的道德觀點、信念來調節行為,并初步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
簡述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答:(1)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2)認同。(3)內化。
簡述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答;(1)外部條件:家庭教養模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2)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簡述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方法。
答:(1)有效的說服;(2)樹立良好的榜樣;(3)利用群體約定;(4)價值辨析;(5)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簡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內涵)。
答: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答:(1)對現實的有效知覺。(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3)自我調控能力。(4)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5)與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簡述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障礙。
答: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恐怖癥,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性偏差,進食障礙,睡眠障礙。
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答:(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簡述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答:(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6)小組輔導。
簡述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答:面向全體學生原則、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個別化對待原則、整體性發展原則。
簡述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答:(1)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包括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處罰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訓練法、系統脫敏法、肯定性訓練。
(3)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如艾里斯的理性情緒輔導方法。
簡述教學目標及其意義。
答: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簡述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
答:布盧姆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
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層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階梯。
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而分為五個等級:接受,反應,形成價值觀念,組織價值觀念系統,價值體系個性化。
動作技能教學目標指預期教學后在學生動作技能方面所應達到的目標。有知覺、模仿、操作、準確、連貫、習慣化。
簡述加涅的九大教學事項。
答:(1)引起學生注意;(2)提示教學目標;(3)喚起先前經驗;(4)呈現教學內容;(5)提供學習指導;(6)展現學習行為;(7)適時給予反饋;(8)評定學習結果;(9)加強記憶與學習遷移。
簡述教學策略的類型。
答:(1)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有:發現教學、情境教學、合作學習。(3)個別化教學。有:程序教學、計算機輔導教學、掌握學習。
簡述布魯納對發現教學的教學設計提出的四項原則。
答:(1)教師要將學習情境和教材性質向學生解釋清楚。(2)要配合學生的經驗,適當組織教材。(3)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適當安排教材難度與邏輯順序。(4)確保材料的難度適中,以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
簡述合作學習及其特征。
答:合作學習指學生們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能力,而且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能力。其特征:(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盡力;(4)社會互動;(5)團體經歷。
簡述個別化教學及其環節。
答: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其環節:(1)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2)提供教師與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3)引入有序的和結構化的教學材料,隨之以操練和練習。(4)容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學。
簡述知識學習的作用。
答:(1)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學校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2)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學生各種技能形成和能力發展的重要基礎。(3)知識學習是創造性產生的必要前提。
簡述知識直觀的類型。
答:(1)實物直觀:即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2)模象直觀:即通過對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3)言語直觀:即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語音、字形)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
簡述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答:(1)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2)加強詞與形象的配合。(3)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5)讓學習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簡述知識直觀的感知規律。
答:強度律,差異律,活動律,組合律。
簡述如何有效地進行知識概括。
答:(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2)正確運用變式。(3)科學地進行比較。(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簡述記憶系統及其特點。
答: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
瞬時記憶的貯存時間大約為0.25-2秒,有一個相當大的容量。短時記憶的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到2分鐘,容量相當有限,大約為7±2個組塊。長時記憶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身,容量沒有限度。
簡述遺忘的理論解釋。
答:(1)痕跡衰退說(桑代克)。(2)干擾說。(3)同化說(奧蘇伯爾)。(4)動機說(也叫壓抑理論,弗洛伊德)。
簡述如何運用記憶規律,促進知識保持。
答:(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運用記憶術。(3)進行組塊化編碼。(4)適當過度學習。(5)合理進行復習。
簡述如何進行合理的復習。
答:(1)及時復習;(2)分散復習;(3)反復閱讀結合嘗試背誦。
簡述技能及其特點。
答: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技能的特點:
(1)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為。
(2)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行方式構成的,屬于動作經驗,不同屬于認知經驗的知識。
(3)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簡述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的區別。
答:(1)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其特點有:客觀性;外顯性;展開性。(2)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生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運算技能、記憶技能等是常見的心智技能。其特點有: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簡述技能的作用。
答:(1)技能可以控制動作的執行順序和執行方式,從而可以使個體的活動表現出穩定性、靈活性,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情境。(2)技能還是獲得經驗、解決問題、變革現實的前提條件。
68、簡述操作技能與智力技能的形成階段。
答:(1)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2)我國教育心理學家對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三個階段。
69、簡述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答:(1)準確地示范與講解。(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簡述有關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
答:(1)加里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他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為五個階段:一是動作的定向階段,二是物質與物質化階段,三是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四是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五是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他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經過三個階段,即認知階段、聯結階段、自動化階段。
(3)我國教育心理學家對智力技能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的三個階段。
簡述心智技能的培養要求。
答:(1)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3)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言語。
簡述學習策略的四個特征。
答:(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劃和技能構成 。
簡述學習策略的分類。
答: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三個方面。
認知策略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調節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會資源利用策略等。
簡述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答:主體性原則,內化性原則,特定性原則,生成性原則,有效的監控,個人自我效能感。
簡述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答:指導教學模式,程序化訓練模式,完形訓練模式,交互式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语文招教考试-古今中外神话故事汇总,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ble 空口包格式
- 下一篇: 企业邮箱Foxmail提示错误421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