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极客时间合作了一门产品创新课
算起來,正好是三個月前,在臺北,參加了一個極客邦組織的全球技術領導力峰會GTLC。
詳情如文:剛去臺灣參了個會,就聽說自由行受限了
會上碰到了主辦方的老板霍泰穩,聊了一會兒以后,他就邀請我做一門和產品有關的課。我當時的反應是,已經那么多了,找不到空隙,算了吧,但大家跟我說,空隙……擠一擠總是有的。
于是,掃了一圈已有的產品課,強行定位。
首先是極客時間上,已經有三門和產品有關的課。
邱岳的《產品手記》,邱岳的《產品實戰》,這兩門課,更多的還是面向產品經理,而我的課,明確說了產品經理不重要,重點講背后通用的產品創新方法。
曲曉音的《硅谷產品實戰36講》,很明顯,屬于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然后避不開的是得到上,梁寧的《產品思維》、《增長思維》,看下來也有明確區別,梁寧主要教你怎么想,更宏觀,我的課主要教你怎么從0到1的做,更微觀。
做課的過程中,拉鉤也推出了薛軍的《騰訊產品啟示錄》,主要是向騰訊學習,而我的課,有更多阿里、以及我后來做孵化器、產品顧問接觸的各種各樣產品的案例。
……
所以這么看下來,這門課的目標用戶是
從事廣義上的“產品創新”工作的人,只要他們的工作產出物是某種世上原本不存在的東西就符合這個定義,特別是在多變的行業里。
課程的大背景呢,是這個世界變化速度很快,從物資短缺到琳瑯滿目,也就20年時間,產品從供給驅動變成了需求驅動。用戶的地位更高了,選擇更多了,胃口更刁了,需求更善變了,各種公司都感覺到,原來做產品的那套方法不適用了,怎么辦?
所以,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這門課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你輕松了解“一次產品創新的探索過程”,了解如何才能把一個想法變成一個獲得市場認可的產品的各種方法。
內容大綱如下圖。
最后,說一個小插曲,吳曉波頻道幾乎也是同時找到我,想做一門產品主題的課程,兩邊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而且受眾差異化很大,極客時間是廣義的“程序員”,吳那邊是廣義的“企業家”,在和雙方都充分交流,發現“一稿多投”并不合適之后,我最終選擇了極客時間。
理由很簡單,創新有兩大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風險,程序員少了企業家會做出沒市場的東西,企業家少了程序員啥也做不出來。但,程序員可以通過做出海量的創新來試錯,還可以通過我的課來提高試錯效率,而企業家們,已經很強了,似乎我也幫不上什么忙……
所以,選程序員,提前3天祝大家1024快樂。
買課通道,:)
原文是個試讀鏈接。
__________
蘇杰(iamsujie),前阿里產品經理,寫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三本書,現在做創業者服務,良倉孵化器創始合伙人,也是產品創新獨立顧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和极客时间合作了一门产品创新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获取英文人名翻译
- 下一篇: c语言程序设计答案 第五版 谭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