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复制硅谷,而是与硅谷建立人脉
硅谷大學支持創新創業的制度和氛圍
本文摘自由王德祿、趙慕蘭等人撰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第二章第四節第五目。
本書作者是中關村發展的親歷者和長期研究者,為大家揭示了中關村崛起背后的秘密——不是copy硅谷,而是建立人脈;本書亦總結了在硅谷和中關村兩地跨區域創業成功案例的共同點,指出創業成功的第一要素也是人脈網絡。
?
培養創業型人才僅僅依靠課堂教育是絕對不行的,為了充分解放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硅谷的大學實施寬松、靈活的教學制度和學生學籍管理制度,使得在校大學生有充分的空間釋放創造力,甚至允許他們中斷學業去創辦企業,并在自己認為適當的時候重新攻讀學位。筆者采訪的華人創業者楊俊龍和謝青都談到了自己在創業和讀學位之間進行選擇時,硅谷大學所采取的支持、寬容和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度。
20世紀70年代,楊駿龍到加州的伯克利大學攻讀政治學。1985年,隨著硅谷電腦產業的興盛,楊俊龍像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戴爾一樣,果斷中斷學業,從幫人組裝電腦開始轉向創業,并于1986年開辦了自己的電腦零售店——?中興電腦公司。然而23年之后,楊俊龍又想繼續自己的博士學位,于是重新找到系里老師,開始了博士論文開題等一系列工作。一個人的學位可以中斷長達20多年,這在很多學校是難以想象的。
硅谷公司多數的工程師并沒有碩士學位,不少人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專業水平需要提升,斯坦福大學就為這些人提供非常方便的進修計劃,他們可以每學期在大學選修一兩門研究生的課程,這樣3~5年就能拿到一個碩士學位。為了方便校外學生,斯坦福大學有很好的遠程教育網絡。學生不必到課堂上聽課,可以在家里的電視機前上課,斯坦福幾乎所有的課程都通過有線電視向校園和硅谷實時轉播。
硅谷多層次的教育體系提供了產業需要的各類人才。硅谷地區有著全美國最好的社區學院,其山麓學院(Foothill College)的半導體技術培訓課程在全世界享有盛譽,而以迪安薩學院(De Anza College)為代表的社區學院更以向硅谷輸送了數目可觀的實用型人才而受到廣泛贊譽。
硅谷的大學還通過咨詢教授制度使得大學和產業緊密聯系。咨詢教授制度肇始于麻省理工學院,是在“學校教授該不該為私營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的爭論中,以肯定的方式將教授的兼職咨詢服務以制度方式固化下來。后來咨詢教授的來源擴展到校外人士進校兼職或階段性專職。在硅谷的大學里,咨詢教授作為終身教職的有益補充,使得教師可以把在實踐前沿發現的研究性課題帶進學校,由于他們的知識貼近現實世界,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因此極受學生歡迎。同時,也推進一些交叉學科和最新科技的前沿進展在校內第一時間傳播。斯坦福大學一半老師是咨詢教授,他們有著嚴格的推薦和考核制度,從而保證了教職的質量和嚴肅性。最重要的特點是這些教授來自社會,他們帶來的知識創造力打破了知識創造的校內循環模式,使大學的知識創造始終保持著新鮮、持續的動力。
?
注:《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已于2012年4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更多相關硅谷大學創新創業制度、氛圍的內容,請見《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第二章第四節第五目。
基本信息
- 作者: 王德祿 ??趙慕蘭?張浩??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2282747
- 上架時間:2012-3-28
- 出版日期:2012 年4月
- 頁碼:254
- 版次:1-1
互動網http://product.china-pub.com/199190
當當網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635651
豆瓣網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45050/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不是复制硅谷,而是与硅谷建立人脉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eb数据管理 期末
- 下一篇: 王者荣耀4.4日服务器维护,王者荣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