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如病菌等),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免疫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的,而特異性免疫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才能獲得。
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指機體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非特異性免疫作用范圍廣,對各種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和異物的入侵都能作出相應的免疫應答;反應快,抗原物質一旦接觸機體會立即遭到機體的排斥和清除。它還有相對的穩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質的影響,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質的強弱或次數而有所增減。但當機體受到共同抗原或佐劑的作用時,也可增強免疫的能力。
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包括組織屏障(皮膚和黏膜系統、血腦屏障、胎盤屏障等)、固有免疫細胞(吞噬細胞、殺傷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固有免疫分子(細胞因子、酶類物質等)。它可分為3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黏膜,能夠有效阻擋抗原物質的入侵,皮膚黏膜分泌物(如汗腺分泌的乳酸、胃黏膜分泌的胃酸等)也有一定殺菌作用。若抗原物質僥幸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機體,便會遭到第二道防線如吞噬細胞的清除。在正常體液中的一些非特異性殺菌物質,如調理素、溶菌酶、干擾素、乙型溶素、吞噬細胞殺菌素等,也有助于消滅入侵的微生物。血腦屏障是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軟腦膜、脈絡膜和腦毛細管組成,可以阻止微生物等侵入腦脊髓和腦膜內,從而保護中樞神經系統不受損害。
特異性免疫一般是后天獲得的,具有自動識別的能力,通常只能夠防范特定的細菌、病毒感染。例如人體通過注射乙肝疫苗,能夠有效實現乙型肝炎的預防。總體而言,特異性免疫具有后天形成、特異性、出現慢、針對性強、強度較強等特點。
在整個免疫反應的過程中,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兩者的功能常常是相互交叉的。非特異性免疫是特異性免疫的基礎,特異性免疫所產生的免疫物質又能增強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
免疫通常對機體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條件下也可對機體造成損害,如過敏便是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度敏感引起的。其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過敏反應機制復雜,有的是因為身體免疫系統自身識別功能出了問題,從而錯誤地把“自己人(自己的組織細胞)”當成“外人(外來的組織細胞)”,進而對身體發動攻擊,從而產生過敏反應;有的則是人體在服用某些特定藥物后,或因自身原因遭受了外界影響(如遭受了較大的輻射),導致身體部分細胞發生變化,身體免疫系統無法識別,同樣會引發過敏反應;還有一些過敏反應至今醫學界也沒有找出準確的原因,因此盡可能地避開過敏原才是上上之策。
另外,人體免疫力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吸煙飲酒會損害免疫力。煙草中有1200多種有害物質,有10多種致癌物質。這些有害物質能明顯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易患肺癌、氣管炎、心臟病、感冒等諸多疾病。而飲酒能促進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抑制免疫系統的監督功能。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酒精列為一類致癌物。而科學的飲食和運動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長期飲用健康水(喝水的最佳選擇是涼白開,是指水經過沸騰之后,讓其自然冷卻到 20~25℃所得到的水,其安全、衛生且廉價)也能提高細胞免疫力,從而提高機體抗病和抗衰老的能力。
文/趙怡濤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免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VS2005 中文版下载
- 下一篇: DolphinScheduler大数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