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思维训练500题(附带答案)
第一章 假設法
一個真實的假設往往可以讓事實呈現(xiàn)眼前,讓真理浮出水面。一個人如果做什么事都可以讓其思維以這些假設前提為基礎,那么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里而不會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會有更大地進步和提升。
初級題:
1.如何問問題?
有甲、乙兩人,其中,甲只說假話,而不說真話;乙則是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但是,他們兩個人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只通過點頭與搖頭來表示,不講話。有一天(微博),一個人面對兩條路:A與B,其中一條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條路是通向一個小村莊的。這時,他面前站著甲與乙兩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還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xiàn)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才可能斷定出哪條路通向京城。那么,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問?
2.他們的職業(yè)是分別什么?
小王、小張、小趙三個人是好朋友,他們中間其中一個人下海經商,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人參軍了。此外他們還知道以下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請推出這三個人中誰是商人?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3.誰做對了?
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做作業(yè),有一道數(shù)學題比較難,當他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來以后,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對了。”丙說:“我做錯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們的答案并聽了她們的意見后說:“你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做對了,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問,他們三人中到底誰做對了?
4.鞋子的顏色
小麗買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這雙鞋了,于是大家(微博)就猜,小紅說:“你買的鞋不會是紅色的。”小彩說:“你買的鞋子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玲說:“你買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請問,小麗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5.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趙女士買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準備去看望一個朋友,誰知,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兒子們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個兒子。,為此,趙女士非常生氣,就盤問4個兒子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說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說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說道:“反正我沒有偷吃。”老四說道:“老二在說謊。”這4個兒子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其他的3個都在撒謊。那么,到底是誰偷吃了這些水果和小食品?
6.誰在說謊,誰拿走了零錢?
姐姐上街買菜回來后,就隨手把手里的一些零錢放在了抽屜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錢買菜的時候發(fā)現(xiàn)抽屜里的零錢沒有了,于是,她就把三個妹妹叫來,問她們是不是拿了抽屜里的零錢,甲說:“我拿了,中午去買零食了。”乙說:“我看到甲拿了。”丙說:“總之,我與乙都沒有拿。”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在說謊,那么到底誰在說謊?誰把零錢拿走了?
7.夜明珠在哪里?
一個人的夜明珠丟了,于是他開始四處尋找。有一天,他來到了山上,看到有三個小屋,分別為1號、2號、3號。從這三個小屋里分別走出來一個女子,1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里。”2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在1號屋內。”3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里。”這三個女子,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那么,誰說了真話?夜明珠到底在哪個屋里面?
8.誰的成績好
玲玲和芳芳經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問她們:“你們倆經常在一起玩,這次期末考試你們誰的成績好呀?”玲玲說:“我的成績比較好一點。”小紅說芳芳說:“我的成績比較差一些。”她們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說實話。那么,到底她們誰的考試成績好?
9.她們分別買了什么
小麗、小玲、小娟三個人一起去商場里買東西。她們都買了各自需要的東西,有帽子,發(fā)夾,裙子,手套等,而且每個人買的東西還不同。有一個人問她們三個都買了什么,小麗說:“小玲買的不是手套,小娟買的不是發(fā)夾。”小玲說:“小麗買的不是發(fā)夾,小娟買的不是裙子。”小娟說:“小麗買的不是帽子,小娟買的是裙子。”她們三個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么,她們分別買了什么東西?
10.誰偷了奶酪
有四只小老鼠一塊出去偷食物(它們都偷食物了),回來時族長問它們都偷了什么食物。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奶酪。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老鼠C說:我沒偷奶酪。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奶酪。族長仔細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它們當中只有一只老鼠說了實話。那么下列的評論正確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奶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沒有偷奶酪;
c.有些老鼠沒偷奶酪;
d.老鼠B偷了一顆櫻桃。
11.一句問路的話
一個人站在岔道口,分別通向A國和B國,這兩個國家的人非常奇怪,A國的人總是說實話,B國的人總是說謊話。路口站著一個A國人和一個B國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現(xiàn)在那個人要去B國,但不知道應該走哪條路,需要問這兩個人。只許問一句。他是怎么判斷該走那條路的?
中級題:
12.為什么小張是A隊的
有一天,學校的學生在做游戲,A隊只準說真話、B隊只準說假話;A隊在講臺西邊,B隊在講臺東邊。這時,叫講臺下的一個學生上來判斷一下,從A、B兩隊中選出的一個人——小張,看他是哪個隊的。這個學生從A或B隊中任意抽出了一個隊員去問小張是在講臺的西邊而是東邊叫其中一個隊員的人去問小張是在講臺西邊還是東邊。這個隊員回來說,小張說他在講臺西邊。這個學生馬上判斷出來小張是A隊的,為什么?
13.兇手是誰
小陽的妹妹是小蒂和小紅;他的女友叫小麗。小麗的哥哥是小剛和小溫。他們的職業(yè)分別是:
小陽:醫(yī)生
小剛:醫(yī)生
小蒂:醫(yī)生
小溫:律師
小紅:律師
小麗:律師
這6人中的一個殺了其余5人中的一個。
(1)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么說明兇手是男性;
(2)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沒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么說明兇手是個醫(yī)生;
(3)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yè)一樣,那么說明受害者是男性;
(4)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yè)不一樣,那么說明受害者是女性;
(5)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一樣,那么說明兇手是個律師;
(6)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那么說明受害者是個醫(yī)生。
根據上面的條件,請問兇手是誰?
提示:根據以個陳述中的假設與結論,判定哪3個陳述組合在一起不會產生矛盾。
14.小王是怎么算出來的
某企業(yè)老板在對其員工的思維能力進行測試時出了這樣一道題:某大型企業(yè)的員工人數(shù)在1700~1800之間,這些員工的人數(shù)如果被5除余3,如果被7除余4,如果被11除余6。那么,這個企業(yè)到底有多少員工?員工小王略想了一下便說出了答案,請問他是怎么算出來的?
15.幼兒園里有多少小朋友
老師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排成一行,然后開始發(fā)水果。老師分發(fā)水果的方法是這樣的:從左面第一個人開始,每隔2人發(fā)一個梨;從右邊第一個人開始,每隔4人發(fā)一個蘋果。如果分發(fā)后的結果有10個小朋友既得到了梨,又得到了蘋果,那么這個幼兒園有多少個小朋友?
16.桌子分別是什么價格
一個家具店里有三種桌子,其價格分別如下:
(1)他們的單價各不相同;
(2)它們的單價加起來共4000元;
(3)第二種桌子比第一種桌子便宜400元;
(4)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第二種的2倍。
那么這三種桌子的單價各是多少?
17.打碎了多少個陶瓷瓶
一個陶瓷公司要給某地送2000個陶瓷花瓶,于是就找一個運輸公司運陶瓷花瓶。運輸協(xié)議中是這樣規(guī)定的:
(1)每個花瓶的運費是1元;
(2)如果打碎1個,不但不給運費,還要賠償5元。
最后,運輸公司共得運費1760元。那么,這個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了多少個陶瓷花瓶?
18.分蘋果
媽媽要把72個蘋果給分兄弟兩人,她的分法是這樣的:
(1)第一堆的2/3與第二堆的5/9分給了哥哥;
(2)兩堆蘋果余下的共39個蘋果分給了弟弟。
那么,這兩堆蘋果分別有多少個呢?
高級題:
19.兩對雙胞胎。
在老北京的一個胡同的大雜院里,住著4戶人家,巧合的是每家都有一對雙胞胎女孩。這四對雙胞胎中,姐姐分別是ABCD,妹妹分別是abcd。一天,一對外國游人夫婦來到這個大雜院里,看到她們8個,忍不住問:“你們誰和誰是一家的啊?”
B說:“C的妹妹是d。”
C說:“D的妹妹不是c。”
A說:“B的妹妹不是a。”
D說:“他們三個人中只有d的姐姐說的是事實。”
如果D的話是真話,你能猜出誰和誰是雙胞胎嗎?
20.奇怪的兩姐妹。
有一個人在一個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時間,可是又發(fā)現(xiàn)自己沒帶表。恰好他看到前面有兩個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決定過去打聽一下。更不幸的是這兩個小女孩有一個毛病,姐姐上午說真話,下午就說假話,而妹妹與姐姐恰好相反。但他還是走近去他問她們:“你們誰是姐姐?”胖的說:“我是。”瘦的也說:“我是。”他又問: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胖的說:“上午。”“不對”,瘦的說:“應該是下午。”這下他迷糊了,到底他們說的話是真是假?
21.走哪條路?
有一個外地人路過一個小鎮(zhèn),此時天色已晚,于是他便去投宿。當他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時,他知道肯定有一條路是通向賓館的,可是路口卻沒有任何標記,只有三個小木牌。第一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有賓館。第二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沒有賓館。第三個木牌上寫著:那兩個木牌有一個寫的是事實,另一個是假的。相信我,我的話不會有錯。假設你是這個投宿的人,按照第三個木牌的話為依據,你覺得你會找到賓館嗎?如果可以,那條路上有賓館哪條路上有賓館?
22.今天星期幾?
有一富翁,為了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雇了雙胞胎兄弟兩個作保鏢。兄弟兩個確實盡職盡責,為了保證主人的安全,他們做出如下行事準則:
a.每周一、二、三,哥哥說謊;
b.每逢四、五、六,弟弟說謊;
c.其他時間兩人都說真話。
一天,富翁的一個朋友急著找富翁,他知道要想找到富翁只能問兄弟倆,并且他也知道兄弟倆個的做事準則,但不知道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另外,如果要知道答案,就必須知道今天是星期幾。于是他便問其中的一個人:昨天是誰說謊的日子?結果兩人都說:是我說謊的日子。你能猜出今天是星期幾嗎?
23.玩撲克。
Jack夫婦請了Tom夫婦和Henrry夫婦來他們家玩撲克。這種撲克游戲有一種規(guī)則,夫婦兩個不能一組。Jack跟Lily一組,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Linda的丈夫和Sara一組。那么這三對夫婦分別為:
A.Jack一Sara,Tom一Linda,Henrry一Lily;
B.Jack一Sara,Tom~Lily,Henrry一Linda;
C.Jack一Linda,Tom一Lily,Henrry一Sara;
D.Jack一Lily,Tom一Sara,Henrry一Linda
24.誰是冠軍?
電視上正在進行足球世界杯決賽的實況轉播,參加決賽的國家有美國、德國、巴西、西班牙、英國、法國六個國家。足球迷的李鋒、韓克、張樂對誰會獲得此次世界杯的冠軍進行了一番討論:韓克認為,冠軍不是美國就是德國;張樂堅定的認為冠軍決不是巴西;李鋒則認為,西班牙和法國都不可能取得冠軍。比賽結束后,三人發(fā)現(xiàn)他們中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對的。那么哪個國家獲得了冠軍?
25.甲是哪個部落的人
有一個人到墨西哥探險,當他來到一片森林時,他徹底迷路了,即使他拿著地圖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記出這一地區(qū)。無奈,他只好向當?shù)氐耐林埱髱椭5撬肫饋碓谠型绿嵝阉?#xff1a;這個地區(qū)有兩個部落,而這兩個部落的人說話卻是相反的,即A部落的人說真話,B部落的人說假話。恰在這時,他遇到了一個懂英語的當?shù)氐耐林?#xff0c;他問他:“你是哪個部落的人?”甲回答:“A部落。”于是他相信了他。但在途中,他們又遇到了土著乙,他就請甲去問乙是哪個部落的。甲回來說:“他說他是A部落的。”忽然間這個人想起來同事的提醒,于是他奇怪了,甲到底是哪個部落的人,A還是B?
26.猜城市。
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研究地圖。其中的一個同學在地圖上標上了標號A、B、C、D、E,讓其他的同學說出他所標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甲說:B是陜西。E是甘肅;乙說:B是湖北,D是山東;丙說:A是山東,E是吉林;丁說:C是湖北,D是吉林;戊說:B是甘肅,C是陜西。這五個人每人只答對了一個省,并且每個編號只有一個人答對。你知道ABCDE分別是哪幾個省嗎?
27.各有多少人民幣?
爸爸為了考考兒子的智力,給兒子出了道題。爸爸說:“我手里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幣共60張,總值是200元,并且1元面值的人民幣比2元的人民幣多4張。兒子,給爸爸算算這三種面值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兒子眨了眨眼睛,摸摸腦袋,也不知道怎么算。你能算出來嗎?
28.哪個正確
在一次地理考試結束后,有五個同學看了看彼此五個選擇題的答案,其中:
同學甲:第三題是A,第二題是C。
同學乙:第四題是D,第二題是E。
同學丙:第一題是D,第五題是B。
同學丁:第四題是B,第三題是E。
同學戊:第二題是A,第五題是C。
結果他們各答對了一個答案 。根據這個條件猜猜哪個選項正確?
a.第一題是D,第二題是A;
b.第二題是E,第三題是B;
c.第三題是A,第四題是B;
d.第四題是C,第五題是B。
附最佳答案:
初級題:
1.這個人只要站在A與B任何一條路上,然后,對著其中的一個人問:“如果我問他(甲、乙中的另外一個人)這條路通不通向京城,他會怎么回答?”
如果甲與乙兩個人都搖頭的話,就往這條路向前走去,如果都點頭,就往另一外一條走去。
2.小張是商人,小趙是大學生,小王是士兵。假設小趙是士兵,那么就與題目中“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趙不是士兵;假設小張是大學生,那就與題目中“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矛盾了,因此,小張不是大學生;假設小王是大學生,那么,就與題目中“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學生。所以,小趙是大學生。由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張是商人。
3.假設丙做對了,那么甲、乙都做錯了,這樣,甲說的是正確的,乙、丙都說錯了,符合條件,因此,丙做對了。
4.假設小麗的鞋子是黑色的,那么三種看法都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假設是黃色的,前兩種看法是正確的,第三種看法是錯誤的;假設是紅色的,那么三句話都是錯誤的。因此,小麗的裙子是黃色的。
5.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說了實話。用假設法分別假設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說了實話,看是否與題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6.丙說謊,甲和丙都拿了一部分。假設甲說謊的話,那么乙也說謊,與題意不符;假設乙說謊,那么甲也說謊,與題意不符。那么,說謊的肯定是丙了,只有甲和丙都拿零錢了才符合題意。
7.1號屋的女子說的是真話,夜明珠在3號屋子內。假設夜明珠在1號屋內,那么2號屋和3號屋的女子說的都是真話,因此不在1號屋內;假設夜明珠在2號屋內,那么1號屋和3號屋的女子說的都是真話,因此不在2號屋內;假設夜明珠在3號屋內,那么只有1號屋的女子說的是真話,因此,夜明珠在3號屋里內。
8.芳芳。假設玲玲說的是實話,那么,芳芳說的也是實話了,與題意不符;假設芳芳說的是實話,那么玲玲說的也是實話了,與題意不符。因此,兩個人都沒有說實話,把她們兩個人說的話反過來就會發(fā)現(xiàn),芳芳的成績好。
9.小麗買了帽子,小玲買了手套,小娟買了裙子。
10.假設老鼠A說的是真話,那么其他三只老鼠說的都是假話,這符合題中僅一只老鼠說實話的前提;假設老鼠B說的是真話,那么老鼠A說的就是假話,因為它們都偷食物了;假設老鼠C或D說的是實話,這兩種假設只能推出老鼠A說假話,與前提不符。所以a選項正確,所有的老鼠都偷了奶酪。
11.如果甲是A國人,說的是真話,問甲:“如果我問乙哪條路是安全之路,他會指哪條路?”他指出的乙說的路就是錯誤的,另一條路就是正確的。
如果甲是B國人,說的是假話同樣的問題問甲,因為乙說真話,甲會和乙的答案相反,那么另一條路就是正確的。
中級題:
12.若這個人是B隊的,則找到的人是A隊的,那人會說在講臺西,而這個人會說在東;若這個人是A隊的,找到的是A隊的,會說在西,若這個人是A隊的,找到的是A隊的,會說在西;若找到B隊的,他會說在西,結果還是說西,所以只要說西,這人一定是講真話那一隊的。
13.根據上述中的假設,(1)和(2)中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只有一個,同樣,(3)和(4),(5)和(6),也是一樣的情況。
根據上述中的結論,(2)和(5)適用于實際情況的可能不太大。因此,能適用于實際的情況,有以下幾組中的一組或多組:
A.(1)、(4)和(5)
B.(1)、(3)和(5)
C.(1)、(4)和(6)
D.(1)、(3)和(6)
E.(2)、(4)和(6)
F.(2)、(3)和(6)
假如選項A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1)的結論,兇手是男性;根據(4)的結論,受害者是女性;可是根據(5)的假設,兇手與受害者性雖相同。因此A不適用。
假如選項B能適用于實際情況,由假設可知,兇手與受害者有親緣關系而且職業(yè)與性別一樣。這與每個家庭的組成情況不相符,因此B不適用。
假如選項C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有關的結論,兇手是男性,受害者是個女性醫(yī)生。又根據(1)和(4)的假設,兇手是律師,兇手與受害者有親緣關系,這與各個家庭的組成情況不相符,因此C不適用。
假如選項D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1)的結論,兇手是男性,根據(3)的結論,受害者也同樣是男的;又根據(6)的假設條件,兇手與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因此D不適用。
假如選項E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則根據(2)的結論,兇手是醫(yī)生;根據(6)的結論,受害者也是醫(yī)生,又根據(4)的假設條件,兇手與受害者職業(yè)不一樣。因此E不適用。
所以,根據以上的推論,只有F能適用于實際情況,兇手是醫(yī)生,受害者是男性醫(yī)生,根據組成的情況,兇手是女性。又根據各個家庭的組成情況,兇手必定是小蒂,(2)的假設則說明,受害者是小剛;而且,(3)的假設和(2)、(6)的論相符合。
14.小王是這樣得出答案的:對題目中所給的條件進行分析,假如把全體員工的人數(shù)擴大2倍,則它被5除余1,被7除余1,被11除余1,那么,余數(shù)就相同了。假設這個企業(yè)員工的人數(shù)在34003600之間,滿足被5除余1,被7除余1,被11除余1的數(shù)是5*7*11+1=386,386+385*8=3466,符合要求,所以這個企業(yè)共有1733個員工。
15.158個小朋友。10個小朋友拿到梨和蘋果最少人數(shù)是(2+1)?(4+1)?(101)+1=136人,然后從左右兩端開始向外延伸,假設梨和蘋果都拿到的人為“1”,左右兩邊的延伸數(shù)分別為:3?5-3=12人,3?5-5=10人。所以,總人數(shù)為136+12+10=158。
16.第一種桌子的單價是1300,第二種桌子的單價是900元,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1800元。假設第一種桌子的價格減少400元,那么,第一種桌子就與第二種桌子的價格相同了,這時,將總價格減少400元,就變以成3600元了,3600元是4個第二種桌子的總價格。3600/4=900元,900*2=1800元,900+400=1300元。
17.假設這些陶瓷花瓶都沒有破,安全到達了目的地,那么,運輸公司應該得到2000元的運費,但是運輸公司實際得了1760元,少得了20001760=240元。說明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的有花瓶,打碎一個共瓶,會少得運費1+5=6元,現(xiàn)在總共少得運費240元,從中可以得到一共打碎了240/6=40個花瓶。
18.第一堆蘋果有45個,第二堆蘋果有27個。假設第一堆蘋果與第二堆蘋果的5/9都分給了哥哥,那么哥哥所得的蘋果就是總蘋果數(shù)的5/9,這樣哥哥就分到72*5/9=40個蘋果,但實際哥哥分到了7239=33個蘋果,由此推斷分給哥哥的蘋果,第一堆蘋果少分的是第一堆蘋果的5/92/3,正好與4033=7個相對應。因此,第一堆蘋果有(4033)*(5/92/3)=45個,第二堆蘋果有7245=27個。
高級題:
19.假設B說的是事實,則C就是d的姐姐,按D的依據就是C也為真,那么出現(xiàn)有兩個人說的是事實,與題意矛盾,所以B說的不是事實,同時也知道C不是d的姐姐,則BC的話都是假的,所以只有A說的是真話,則A就是d的姐姐,A說B的妹妹不是a,又不可能是d,所以B的妹妹只可能是b或c,根據C的假話知道D的妹妹就是c,B的妹妹就是b,最后C的妹妹就是a。
20.假設是下午,那么瘦的說的就是真話,但是到底誰是姐姐就無法確定了。所以不可能是下午。那么就是上午,此時姐姐說真話,而胖的說是上午,所以胖的是姐姐,瘦的是妹妹。
21.假設第一個木牌是正確的,那么第一個小木牌所在的路上就有賓館,第二條路上就沒有賓館,第二句話就該是真的,結果就有兩句真話了;假設第二句話是正確的,那么第一句話就是假的,第一二條路上都沒有賓館,所以走第三條路,并且符合第三句所說,第一句是錯誤的,第二句是正確的。
22.首先分析,兄弟兩個必定有一個人說真話,其次,如果兩個人都說真話,那么今天就是星期日,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是星期日,那么兩個人都說真話,哥哥就說謊了。
假設哥哥說了真話,那么今天一定就是星期四,因為如果是星期四以前的任一天,他都得在今天再撒一次謊,如果今天星期三,那么昨天就是星期二,他昨天確實撒謊了,但今天也撒謊了,與假設不符,所以不可能是星期一、二、三。由此類推,今天也不會是星期五以后的日子,也不是星期日。
假設弟弟說了真話,弟弟是四五六說謊,那么先假設今天是星期一,昨天就是星期日,他說謊,與題設矛盾;今天星期二,昨天就是星期一,不合題意;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去掉星期三的可能性。如果今天星期四,那么他今天就該撒謊了,他說昨天他撒謊,這是真話,符合題意。假設今天星期五,他原本應該撒謊但他卻說真話,由“昨天我撒謊了”就知道不存在星期五、六、日的情況,綜上所述,兩個結論都是星期四,所以今天星期四。
23.B。因為游戲規(guī)則是“夫婦兩個不能一組”,同樣的,“沒有一個女人同自己的丈夫一組”。對照以上原則,已知Jack跟Lily一組,所以Jack和Lily不能是夫妻,D選項不符合題意;再假設A正確,Jack跟Lily一組,那么剩下的兩組只能是Tom和Sara,Henrry和Linda,對照題目已知“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發(fā)現(xiàn),Tom的隊友Sara是Jack的妻子,于是假設不成立,A不符合題意;同樣的道理,假設B正確,已知Jack跟Lily一組,剩下的兩組就是Tom和Linda,Henrry和Sara,再對照已知“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和“Linda的丈夫和Sara一組”發(fā)現(xiàn)完全吻合,因此假設成立。所以B符合題意;假設C成立,那么已知Jack跟Lily一組,剩下的兩組就是Tom和Sara,Henrry和Linda,再對照已知條件“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發(fā)現(xiàn),Sara不是Henrry的妻子,因此,假設不成立,選項C不合題意。
24.先假設韓克正確,冠軍不是美國就是德國;如果正確的話,不能否定張樂的看法,所以韓克的評論是錯誤的,因此冠軍不是美國或者德國;如果冠軍是巴西的話,韓克的評論就是錯誤的,張樂的評論也就是錯誤的。李鋒的評論就是正確的。假設法國是冠軍,那么韓克就說對了,同時張樂也說對了,而這與“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對的”相矛盾。所以英國不可能是冠軍,巴西獲得了冠軍。
25.假設他是B部落的,則與他不認識的乙則為A部落的,則甲說假話,那么甲回來說的:“他說他是A部落的人”這句話應該反過來理解為:乙是B部落的,這就矛盾了;假定甲是A部落的,則他的話為真,并且與他不認識的乙應該是B部落的,那么乙說的就是假話。所以甲回來說:“他說他是A部落的人”,正好證明乙是B部落的,因此這個假設成立。所以甲是A部落的。
26.假設甲說的第一句話正確,那么B是陜西,戊的第一句話就是錯誤的,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陜西就不符合條件。甲說的第二句話正確。那么E就是甘肅。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陜西。同理便可推出A是山東,B是湖北,C是陜西,D是吉林,E是甘肅。
27.假設1元的人民減少4張,那么這三種人民幣的總和就是604=54張,總面值就是2004=196元,這樣1元和2元的人民幣數(shù)量相等,再假設56張全是5元的,這時人民幣的總面值就是5?56=280元,比先假設的多280196=84元,原因是把1元和2元都當成了5元,等于是多算了5?2(1+2)=7元,84?7=12,由此就可以知道是把12張1元的和12張2元的假設成了5元,所以2元的有12張,1元的有12+4=16張,5元的就有32張。
28.選C。假設同學甲“第三題是A”的說法正確,那么第二題的答案就不是C。同時,第二題的答案也不是A,第五題的答案是C,再根據同學丙的答案知道第一題答案是D,然后根據同學乙的答案知道第二題的答案是E,最后根據同學丁的答案知道第四題的答案是B。所以以上四個選項第三個選項正確。
第二章 計算法
計算時間,可以得出生命;計算貢獻,可以得出價值。計算可以說充滿著人的整個世界,人的每時每刻都需要用到計算。一個人如果可以加強自己的計算思維,那么他的人生將是慎密而精彩的。
初級題:
29.如何分酒?
一個人晚上出去打了10斤酒,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個朋友,恰巧這個朋友也是去打酒的。不過,酒家已經沒有多余的酒了,且此時天色已晚,別的酒家也都已經打烊了,朋友看起來十分著急。于是,這個人便決定將自己的酒分給他一半,可是朋友手中只有一個7斤和3斤的酒桶,兩人又都沒有帶稱,如何才能將酒平均分開呢?
30.賠了多少?
一天,小趙的店里來了一位顧客,挑了20元的貨,顧客拿出50元,小趙沒零錢找不開,就到隔壁小韓的店里把這50元換成零錢,回來給顧客找了30元零錢。過一會,小韓來找小趙,說剛才的是假錢,小趙馬上給小李換了張真錢。
問:在這一過程中小趙賠了多少錢?
31.馬匹喝水。
老王要養(yǎng)馬,他有這樣一池水:
如果養(yǎng)馬30匹,8天可以把水喝光;
如果養(yǎng)馬25匹,12天把水喝光。
老王要養(yǎng)馬23匹,那么幾天后他要為馬找水喝?
32.競賽成績。
小強參加學校舉行的小學生知識能力競賽,比賽結束后,樂樂問小強得了第幾名,小強故意賣關子,說:“我考的分數(shù)、名次和我的年齡的乘積是1958,你猜猜看。”樂樂想了沒多久就說出了小強的分數(shù)、名次和年齡。
那么,你知道小強多大嗎?他的競賽名次和分數(shù)呢?
33.買賣衣服。
小麗花90元買了件衣服,她腦子一轉,把這件衣服120元賣了出去,她覺得這樣挺劃算的,于是又用100元買進另外一件衣服,原以為會150元賣出,結果賣虧了,90元賣出。問:你覺得小麗是賠了還是賺了?賠了多少還是賺了多少?
34.雞媽媽數(shù)數(shù)。
雞媽媽領著自己的孩子出去覓食,為了防止小雞丟失,她總是數(shù)著,從后向前數(shù)到自己是8,從前向后數(shù),數(shù)到她是9。雞媽媽最后數(shù)出來她有17個孩子,可是雞媽媽明明知道自己沒有這么多孩子。那么這只糊涂的雞媽媽到底有幾個孩子呢?雞媽媽為什么會數(shù)錯?
35.過橋。
星期天,洛洛全家人出去游玩,由于玩的太高興了,忘記了時間,他們慌慌張張來到一條小河邊,河上有座橋,一次只允許兩個人通過。如果他們一個一個過橋的話,洛洛需要15秒,妹妹要20秒,爸爸要8秒,媽媽要10秒,奶奶要23秒。如果兩個一塊過橋的話,只能按著走路慢的人的速度來走。過橋后還要走2分鐘的路。洛洛一家人急著到對面去趕最后一班的公交車。他們只有3分鐘的時間,問小明一家能否趕上公交車?他們該怎樣過橋?過橋用了多長時間?
36.賣蘋果。
一個商人趕一輛馬車走50公里的路程去縣城賣50箱蘋果,一個箱子里有30個蘋果。馬車一次可以拉10箱蘋果。但商人進城時喜歡帶上他的兒子。在進城的路上他的兒子每走一公里由于口渴都要吃掉一個蘋果。那么商人走到縣誠可以賣出多少個蘋果?
37.青蛙跳井。
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井底有只青蛙總是往井外跳,但是,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覺得這只青蛙幾次能跳到井外去嗎?為什么?
38.分桃子。
幼兒園的老師給三組小孩分桃子,如只分給第一組,則每個孩子可得7個;如只分給第二組,則每個孩子可得8個;如只分給第三組,則每個孩子可得9個。
老師現(xiàn)在想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別三組的孩子,你能告訴她要每個孩子分幾個嗎?
39.運大米。
有100石大米,需要用牛車運到米行,米行恰巧找來了100輛牛車,牛車有大小之分,大牛車一次可以運三石,中型的牛車可以運兩石,而小牛車卻需要用兩輛才能運一石。請問如果既要把大米運完又要把100輛車用夠,該如何分配牛車?
40.彈珠有多少?
天天跟甜甜一塊到草地上玩彈珠,天天說:“把你的彈珠給我2個吧,這樣我的彈珠就是你的3倍了。”甜甜對天天說:“還是把你的彈珠給我2個吧,這樣我們的彈珠就一樣多了。”分析一下,天天跟甜甜原來各有多少個彈珠?
41.天會黑嗎?
6點放學,雨還在下,麗麗為了考考青青,便對青青說:“青青,雨已經下了三天了,看樣子不打算停了,你覺得40小時后天會黑嗎?”
42.開燈。
媽媽跟小軍一塊去逛街,回來后天已經黑了,媽媽叫小軍開燈,小軍想捉弄一下媽媽,連拉了7次燈,猜猜小軍把燈拉亮沒?如果拉20次呢?25次呢?
43.分書架。
畢業(yè)了,寢室的5個人需要分書架,一共有3個一模一樣的書架,把這三個書架分給3個人,然后分到書架的三個人各拿出1000元,平均分給其余兩人。這樣一分,大家都覺得挺合理的。事后,其中一人算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一個書架是多少錢,你能告訴他嗎?
44.買飲料。
小李有40元錢,他想用他們買飲料,老板告訴他,2元錢可以買一瓶飲料,4個飲料瓶可以換一瓶飲料。那么,小李可以買到多少瓶飲料?
45.切西瓜。
用水果刀平整地去切一個大西瓜,一共切10刀,最多能將西瓜切成多少塊?最少能切多少塊?
46.年齡各是多少?
一個家庭有4個兒子,把這四個兒子的年齡乘起來積為15,那么,這個家庭四個兒子的年齡各是多大?
47.哪個數(shù)最小?
有A、B、C、D四個數(shù),它們分別有以下關系:A、B之和大于C、D之和,A、D之和大于B、C之和,B、D之和大于A、C之和。請問,你可以從這些條件中知道這四個數(shù)中那個數(shù)最小嗎?
48.做題。
老師給全班60個學生布置了兩道作業(yè)題,其中有40個人做對了第一道題,有31個人做對了第二道題,有4個人兩道題都做錯了。那么,你能算出來兩道題都做對的人數(shù)嗎?
49.解題
弟弟讓姐姐幫他解答一道數(shù)學題,一個兩位數(shù)乘以5,所得的積的結果是一個三位數(shù),且這個三位數(shù)的個位與百位數(shù)字的和恰好等于十位上的數(shù)字。姐姐看了以后,心里很是著急,覺得自己摸不到頭緒,你能幫姐姐得到這首題的答案嗎?
50.頭巾的顏色。
有一隊人一起去郊游,這些人中,他們有的人戴的是藍色的頭巾,有的人戴的是黃色的頭巾。在一個戴藍色頭巾的人看來,藍色頭巾與黃色頭巾一樣多,而戴黃色頭巾的人看來,藍色頭巾比黃色頭巾要多一倍。那么,到底有幾個人戴藍色頭巾,幾個人黃色頭巾?
51.分果凍。
小紅的媽媽買了許多果凍,這些果凍一共有48個,小紅的媽媽對小紅說:如果你能把這些果凍分成4份,并且使第一份加3,第二份減3,第三份乘3,第四份除3所得的結果一致,那你就可以吃這些果凍了。小紅想了好長時間,終于把這個問題想出來了,聰明的你知道怎么分嗎?
52.買書。
小紅和小麗一塊到新華書店去買書,兩個人都想買《綜合習題》這本書,但錢都不夠,小紅缺少4.9元,小麗缺少0.1元,用兩個人合起來的錢買一本,但是錢仍然不夠,那么,這本書的價格是多少呢?
中級題:
53.三針什么時候重合?
在一天(包括白天和黑夜)當中,鐘表的三根針能夠重合嗎?什么時候重合?
54.概率是多少?
在一次貿易會上,有5個人進入貿易廳都要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公文包交給保安驗證,經過驗證后保安再把公文包還給他們。由于保安的疏忽四個人離開時發(fā)現(xiàn)每個人拿的都不是自己的公文包。想一下,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是多少?如果是n個人呢?(n>1)
55.賣絲巾。
一家飾品店在關門之前處理貨物,一條絲巾以20元的價錢賣不出去,老板決定降價到8元一條;結果沒人要,無奈,老板只好再降價,降到3.2元一條,依然賣不出去,無奈,老板只好把價格降到1.28元一條。老板心想,如果這次再賣不出去,就要按成本價銷售了。那么這條絲巾的成本價是多少呢?
56.買蘋果。
有5個人去買蘋果,他們買的蘋果數(shù)分別是A,B,C,D,E,已知A是B的3倍,C的4倍,D的5倍,E的6倍,則A+B+C+D+E最小為多少?
57.逃跑的車。
某城市發(fā)生了一起車禍,汽車司機撞人后逃跑了。已知該城市只有兩種顏色的車,黑色25%,灰色75%。車禍發(fā)生時有一個人目睹了車禍的過程,他指證是灰車,但是根據專家分析,當時那種條件能看正確的可能性是90%。那么,逃跑的車是黑車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58.計算容積。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畢業(yè)于名牌大學數(shù)學系的學生,因為他是學校的佼佼者,所以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慣就給他出了一道求容積的題,老者只是拿了一個燈泡,讓他計算出燈泡的容積是多少。傲慢的學生拿著尺子算了好長時間,記了好多數(shù)據,也沒有算出來,只是列出了一個復雜的算式來。而老者只是把燈泡中注滿了水,然后用量筒量出了水的體積,很簡單就算出了燈泡的容積。
現(xiàn)在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直尺和一只啤酒瓶子,而且這只啤酒瓶子的下面2/3是規(guī)則的圓柱體,只有上面1/3不是規(guī)則的圓錐體。以上面的事例做參考,你怎樣才能求出它的容積呢?
59.豬、牛、羊的單價各是多少?
現(xiàn)有2頭豬、3頭牛和4只羊,它們各自的總價都不滿1000元錢。如果將2頭豬與1頭牛放在一起,或者將3頭牛與1只羊放在一起,或者將4只羊與1匹馬放在一起,那么它們各自的總價都正好是1000元錢了。那么豬、牛、羊的單價各是多少元錢?
60.付費。
某人租了一輛車從城市A出發(fā),去城市B,在途中的一個小鎮(zhèn)上遇到了兩個熟人,于是三人同行。三人在城市乙呆了一天準備回城市甲,但是他的朋友甲決定在他們相遇的那個小鎮(zhèn)下車,朋友乙決定跟他回城市A,他們用AA制的方式各付費用。從城市A到城市B往返需要40塊錢,而他們相遇的小鎮(zhèn)恰是AB兩城的中點。三個人應怎么付錢呢?
61.種玉米。
從前有一個地主,他雇了兩個人給他種玉米。兩人中一人擅長耕地,但不擅長種玉米,另一人恰相反,擅長種玉米,但不擅長耕地。地主讓他們種20畝地的玉米,讓他倆各包一半,于是工人甲從北邊開始耕地,工人乙從南邊開始耕地。甲耕一畝地需要40分鐘,乙卻得用80分鐘,但乙的種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種完玉米后地主根據他們的工作量給了他們20兩銀子。問,倆人如何分這20兩銀子才算公平?
62.找零錢。
有一個香港人旅游來到泰國,在一家商店看上了一家相機,這種相機在香港皮套和相機一共值3000港幣,可這家店主故意要410美元,而且他不要泰國銖,只要美元,更不要港幣。現(xiàn)在相機的價錢比皮套貴400美元,剩下的就是皮套的錢。這個香港人現(xiàn)在掏出100美元,請問他能夠買回這個皮套能嗎?
63.狼與羊。
有一群狼,還有一群羊,一匹狼追上一只羊需要十分鐘。如果一匹狼追一只羊的話,剩下一匹狼沒羊可追,如果兩匹狼追一只羊的話,那就有一只羊可以逃生。問,十分鐘之后還會有多少只羊?
64.猜數(shù)字。
小明的三個同學來找小明玩,小明說:“咱們做個游戲吧。”其他三人表示同意。小明在他們三人的額頭上各貼了一個的紙條,紙條上均寫著一個正整數(shù),并且有兩個數(shù)的和等于第三個。但他們三人都能看見別人的數(shù)卻看不見自己的數(shù)字。然后,小明問第一個同學:你知道你的紙條上寫的是什么嗎?同學搖頭,問第二個,他也搖頭,再問第三個,同樣搖頭,于是小明又從第一個問了一遍,第一個、第二個同學仍然不知道,問道第三個時他說:144!小明很吃驚。那么,另外兩個數(shù)字是什么呢?
65.蝸牛爬行。
話說一百只蝸牛因為洪災而同時被困在了一根1m長的木棍上,蝸牛一分鐘能爬1cm,爬行時如果兩只蝸牛相遇的話就會掉頭繼續(xù)爬。那么,要讓所有的蝸牛都掉進水里,要多長時間?
66.商人買馬。
一個商人從牧民那里用1000元買了一匹馬。過兩天,他認為自己吃虧了,要求牧民退回300元。牧民說:“可以,只要你按我的要求買下馬蹄鐵上的12顆釘子,第一顆是2元,第二顆是4元,按照每一顆釘子是前一顆的2倍,我就把馬送給你,怎么樣?”商人以為自己占了便宜便答應了。請問,最后的猜結果是什么?為什么?
67.公交車座位。
有一輛公交車總是在一個固定的路線上行駛,除去起始站和終點站外,中途有8個停車站,如果這輛公交車從起始站開始乘客,不算終點站,每一站上車的乘客中恰好又有一位乘客從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車。如果你是公交車的車長,為了確保每個乘客都有座位,你至少要安排多少個座位?
68.賣西瓜。
小張和小王經常在一起賣西瓜。一天,小張家里有點事,就把要賣的西瓜托付給小王代賣。沒有賣之前,小張和小王的西瓜是一樣多的,但是,小張的西瓜小一些,所以賣10元錢3個,小王的西瓜大一些,所以賣10元錢2個。現(xiàn)在小王為了公平,把所有的西瓜混在了一起,以20元錢5個出售。當所有的西瓜都賣完之后,小張和小王開始分錢,這時,他們發(fā)現(xiàn)錢比他們單獨賣少了20元。這是怎么回事呢?小張和小王當時各有多少個西瓜呢?
69.小超市的鬧鐘。
小張在一個小超市買了一些東西。他離開的時候發(fā)現(xiàn)超市的鐘指向11點50分,回到家,家里的鐘已是12點5分,但小張發(fā)現(xiàn)他還有一些重要的東西沒有買,于是,他就以同一速度返回小超市。到超市時發(fā)現(xiàn)超市的時鐘指向12點10分。家里的鐘是非常準確的,那么小超市的時鐘是快還是慢?
70.有多少人迷路?
有9個人在沙漠里迷了路,他們所有的糧食只夠這些人吃5天。第二天,這9個人又遇到了一隊迷路的人,這一隊人已經沒有糧食了,大家便算了算,兩隊合吃糧食,只夠吃3天。那么,第二隊迷路的人有多少呢?
71.兩人賽跑。
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在一起賽跑,當男生到達100m終點線的時候,女生才跑到90m的地方。現(xiàn)在如果讓男生的起跑線往后退10m,這時男生和女生再同時起跑,那么,兩個人會同時到達終線嗎?
72.免費的餐飲。
在一個家庭里面有5口人,平時到周末的時候,這家人總是會去一家高檔飯店吃飯。吃了幾次,這家人就提議讓老板給他們點優(yōu)惠,免費送他們一餐。聰明的老板想了想,說道:“你們這一家人也算是這里的常客,只要你們每人每次都換一下位子,直到你們5個人的排列次序沒有重復的時候為止。到那一天之后,別說免費給你們送一餐,送10餐都行。怎么樣?”那么,這家人要在這個飯店吃多長時間飯才能讓老板免費送10餐呢?
73.敲鐘的速度。
在一個寺院里,每天和尚都要敲鐘,第一個和尚用10秒鐘敲了10下鐘,第二個和尚用20秒敲了20下鐘,第三個和尚用5秒鐘敲了5下鐘。這些和尚各人所用的時間是這樣計算的:從敲第一下開始到敲最后一下結束。這些和尚的敲鐘速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一次敲50下的話,他們誰先敲完。
74.火車早到多長時間?
有一天,小張乘坐火車到達某一個地方給小王送貨,本來說好小王來接小張的,可是,這天火車提前到站了,所以小張就一個人開始往小王住的地方走,走了半個小時后,迎面遇到了小王,小王接過東西,沒有停留就掉頭回去了。當小王到住的地方時發(fā)現(xiàn),這次接貨回來的時間比平時早了10分鐘。那么,這天的火車比平時早到了多長時間呢?
75.核桃有多少?
有一堆核桃,如果5個5個的數(shù),則剩下4個;如果4個4個的數(shù),則剩下3個;如果3個3個的數(shù),則剩下2個;如果2個2個的數(shù),則剩下1個。那么,這堆核桃至少有多少呢?
高級題:
76.開始打工的日子。
有一個小伙子在一家工地上連續(xù)打工24天,共賺得190元(日工資10元,星期六半天工資5元,星期日休息無工資),他記不清自己是從1月下旬的哪天開始打工的,不過他知道這個月的1號是星期日,這個人打工結束的那一天是2月的哪一天?
77.三個火槍手。
在古英國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三個火槍手同時看上了一個姑娘,這個姑娘不好選擇,提出讓他們以槍法一較高低。誰勝出她就嫁給誰。第一個火槍手的槍法準確率是40%,第二個火槍手的準確率是70%,第三個火槍手的準確率是百分之百。由于誰都知道對方的實力,他們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公平的方法:第一個火槍手先對其他兩個火槍手開槍,然后是第二個,最后才是第三個火槍手。按照這樣的順序循環(huán),直至剩下一個人。那么這三個人中誰勝出的幾率最大?他們應采取什么策略?
78.電影院賣票。
有一些人排隊進電影院,票價是5角。查了一下,進電影院人的個數(shù)是2個倍數(shù),在這些人當中,其中一半人只有5角,另外一半人有1元紙票子。電影院開始賣票時竟1分錢也沒有。有多少種排隊方法使得每當一個1元買票時,電影院都有5角找錢?(擁有1元的人都是紙幣,沒法破成2個5角的紙幣)
79.稱重。
有4頭豬,這4頭豬的重量都是整千克數(shù),把這4頭豬兩兩合稱體重,共稱5次,分別是99、113、125、130、144,其中有兩頭豬沒有一起稱過。那么,這兩頭豬中重量較重那頭有多重?
80.距離是多少。
方靜是一個很愛看書的孩子,在她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學科的書籍,其中的一個方格里,擺的都是歷史類書籍。在這個方格里,方靜按歷史的先后順序從左到右擺放著,因為擺放的時間過長生了蛀蟲。其中的一本《中國歷史》,分為四書;每一本的總厚度有5厘米,封面與封底的各自厚度為0.5厘米。
如果蛀蟲從第一本的第一頁開始咬,直到第四本的最后一頁,你能算出這只蛀蟲咬的距離是多少嗎?
81.冰與水。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熱脹冷縮”的道理;但是有一種很特別的物質卻并不遵循這個道理,那就是水,有時候它是“冷脹熱縮”。經過多次的實驗得出結論:當水結成冰時,其體積會增長1/11,以這個為參考,你知道如果冰融化成水時,其體積會減少多少嗎?
82.鐘表匠裝表。
有一個老鐘表匠很粗心,有一次,他給一個教堂安裝鐘表。結果他由于粗心把鐘表的短針和長針裝反了,短針走的速度反而是長針的12倍。由于裝的時候是上午6點,鐘表匠把短針指在“6”上,長針指在“12”上。裝過后,鐘表匠就回家了。結果細心的市民發(fā)現(xiàn)鐘表這會兒還是7點,沒過一會兒就8點了。人們通知鐘表匠過來看看。鐘表匠比較忙,就說下午去看看,等鐘表匠趕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7點多鐘。鐘表匠看教堂的時間也不錯,就回家了。但鐘表依舊8點、9點的走,人們又去找鐘表匠。鐘表匠第二天早晨8點多趕來用表一對,仍舊沒錯。請你思考一下他對表的時候是7點幾分和8點幾分?
83.買蔥。
有一個人買蔥,大蔥1塊錢一斤,這人便跟賣蔥的商量,如果蔥葉那段每斤兩毛,蔥白每斤8毛并且分開秤的話他就全買了。賣蔥的一想反正自己不會賠錢,便答應了,結果卻發(fā)現(xiàn)賠了不少錢。你知道為什么賣蔥人會賠錢嗎?我讓琳兒想了一下,在我的提醒下總算想明白了,如果分段買那么1元錢可以買2斤蔥了,可到底什么原因呢?
84.猜年齡。
兩個好友在路上相遇。于是互相攀談起來。甲對乙說:“我記得你有三個女兒,他們現(xiàn)在多大了?”乙說:“他們的乘積是36,他們的年齡恰好是今天的日期,也就是13。”“嘿,伙計,你還沒告訴我你女兒的年齡呢。”“哦,是嗎?我的小女兒是紅頭發(fā)的。”乙說。“那我知道你三個女兒多大了。”甲答道。你知道乙三個女兒的年齡嗎?
85.求表面積。
有一個長方體的鐵塊,這個鐵塊正好可以鋸成三個正方體的鐵塊,如果鋸成正方體的鐵塊,表面積就會增加20平方厘米,那么,這個長方體鐵塊原來的表面積是多少?
86.包裝書。
小紅要把7本長40cm、寬30cm、厚5cm的書籍包在一起。請你告訴她她至少要包裝紙多少平方厘米?
87.各有多少把傘。
有紅黃藍三種傘共160把,如果取出紅傘的1/3,黃傘的1/4,藍傘的1/5,則剩120把。如果取出紅傘的1/5,黃傘的1/4,藍傘的1/3,則剩下116把。請問,這三種傘原來各有多少?
88.蓋火印。
有一個商人,他經常讓馬為他托運貨物,這些馬有的強壯,有的比較弱,商人為了區(qū)別它們,便決定通過蓋火印的方法給每一區(qū)馬都做個記號。在給馬蓋火印時馬都會因為疼痛叫喊3分鐘。假設馬的叫聲是不會重疊的。如果給15頭馬蓋火印,至少可以聽馬叫喊多長時間?
89.算燈籠。
國慶期間,有一家飯店為了炫耀自己的豪華,在飯店的大廳里裝了許多的燈籠。其中一種裝法是一盞燈下一個大燈籠兩個小燈籠,另一種是一盞燈下一個大燈籠四個小燈籠。大燈籠共有360個,小燈籠有1200個。你覺得這家飯店的大廳里兩種燈各有多少盞?
90.仆人做工。
一個人在一個大戶人家里做仆人。大戶人家的主人給仆人一根3尺長,寬厚均為1尺的木料,讓仆人把這塊木料做成木柱。仆人就把這塊木料放到稱上稱了一下,知道這塊木料重3千克kg,即將做成的木柱只重2kg。于是仆人從方木上砍去1立方尺的木材,但主人認為仆人這樣做不合理。仆人該怎么向主人解釋呢?
91.巧分遺產。
有一個人得了絕癥,不久就離開了人世。這個人生前有70000元的遺產,他死前他的妻子已經懷孕了。在遺囑中這人說,如果他的妻子生下的是兒子的話,女人所得的遺產將是她兒子的一半,如果是女兒的話她的遺產就是女兒的二倍。結果女人生下的是雙胞胎,一兒一女。這下子律師為難了。恰在這時一個高中生說了一個方法,便輕松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你知道這個高中生是怎么分的嗎?
92.黑紅手絹。
有一個班的學生在元旦時開了一個聯(lián)歡晚會。其中有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需要全場的同學都參與。班長給每個人背上都掛了一個手絹,手絹只有黑紅兩種顏色,其中黑色的手絹至少有一頂。每個人都看不到自己背上究竟是什么顏色的手絹,只能看到別人的。班長讓大家看看別人背上的手絹,然后關燈,如果有人覺得自己的手絹是黑色的,就咳嗽一聲。第一次關燈沒有反應,第二次關燈依然沒有反應,但第三次關燈后卻聽到接連不斷的咳嗽聲。你覺得此時至少有多少人背上是黑手絹?
93.薪水難題。
有兩個人在一家工地做工,由于一個是學徒,一個是技工,所以他們的薪水是不一樣的。技工的薪水比學徒的薪水多20美元,但兩人的薪水之差是21美元。你覺得他倆的薪水各是多少?
94.蝸牛爬三角。
將三中蝸牛放在一個正三角形的每個角上。每只蝸牛開始朝另一只蝸牛做直線運動,目標角是隨機選擇。那么蝸牛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95.買玩具。
有六個小朋友去玩具店里買玩具,他們分別帶了14元、17元、18元、21元、25元、37元錢,到了玩具店里,他們都看中了一款游戲機,一看定價,這六個人都發(fā)現(xiàn)自己所帶的錢不夠,但是其中有3個人的錢湊在一起正好可買2臺,除去這3個人,有2人的錢湊在一起恰好能買1臺。那么,這款游戲機的價格是多少呢?
96.龜兔賽跑誰在先
烏龜和兔子賽跑的原版,是由于兔子過于貪玩烏龜勝出了。但依兔子的速度可以遠遠超過烏龜?shù)摹6F(xiàn)在有一總長此4.2km的路程,兔子每小時跑20km,烏龜每小時跑3km。不停地跑。但兔子卻邊跑邊玩,它先跑1分鐘,然后玩15分鐘。又跑2分鐘,再玩15分鐘……那么,先到終點的比后到終點的要快多少分鐘?
附最佳答案
初級題:
29.第一步,先將10斤酒倒?jié)M7斤的桶,再將7斤桶里的酒倒?jié)M3斤桶;第二步,再將3斤的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此時10斤桶里共有6斤酒,而7斤桶里還剩4斤;第三步,將7斤桶里的酒倒?jié)M3斤桶,再將3斤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里,此時10斤桶里有9斤酒,7斤桶里只剩1斤;第四步,將7斤桶里剩的酒倒入3斤桶,再將10斤桶里的酒倒?jié)M7斤桶;此時3斤桶里有1斤酒,10斤桶里還剩2斤,7斤桶是滿的;第五步,將7斤桶里的酒倒?jié)M3斤桶,即倒入2斤,此時7斤桶里就剩下了5斤,再將3斤桶里的酒全部倒入10斤桶,這樣就將酒平均分開了。
30.首先,顧客給了小趙50元假鈔,小趙沒有零錢,換了50元零錢,此時小趙并沒有賠,當顧客買了20元的東西,由于50元是假鈔,此時小趙賠了20元,換回零錢后小趙又給顧客30元,此時小趙賠了20+30=50元,當小韓來索要50元時,小趙手里還有換來的20元零錢,他再從自己的錢里拿出30元即可,此時小趙賠的錢就是50+30=80元,所以小趙一共賠了80元。
31.第一步:根據題意可以知道這道題是在理想情況下的。30匹馬8天把水喝光,馬匹數(shù)加上所用天數(shù)就是38;
第二步:25匹馬12天喝光水,馬匹數(shù)加上所用天數(shù)是37;
第三步:由于第一步的加和是38,第二步的加和是37,說明馬匹數(shù)加上喝光水所用天數(shù)的和是逐次遞減的;
第四步:如果23匹馬把水喝光所用天數(shù)加上馬匹數(shù)就應該是36,所以答案應該為3623=13天,即23匹馬13天能把水喝光。
32.第一步:小強考的分數(shù)、名次數(shù)和他年齡的乘積是3256,就說明分數(shù)、名次數(shù)和年齡是1958的質因數(shù);
第二步:將1958因式分解,得質因數(shù)1、2、11、89;
第三步:因為這是小學生知識競賽,所以小強的年齡不可能是1、2,更不可能是89,只能是11,所以小強的年齡是11歲;
第四步:小強的分數(shù)是89,相應的競賽名次是2。
33.第一步:小麗花了90元買了一件衣服,結果120元賣出,此時她賺了12090=30元;
第二步:小麗又花了100元買了另外的衣服,90元賣出,此時她賺的錢是90100=10元,說明這次她賠了10元,這里的150元是干擾的數(shù)字;
第三步:第一步小麗賺了30元,但第二步她賠了10元,所以賺的錢數(shù)是3010=20元。
總的來說小麗還是賺了,并且賺了20元。
34.第一步:此時雞媽媽數(shù)數(shù)是從后向前數(shù),數(shù)到她自己是8,說明她是第八個,她的后面有7只小雞;
第二步:雞媽媽又從前往后數(shù)數(shù),數(shù)到她她自己是9,說明她前面有8只小雞;
第三步:雞媽媽的孩子總數(shù)應該是15,而不是17,雞媽媽數(shù)錯的原因是她數(shù)了兩次都把她自己數(shù)進去了。
35.第一步:在這里奶奶走的最慢,其次是妹妹,然后是洛洛、媽媽、爸爸,所以因該讓走的最慢和次慢的同時過橋,也就是先讓奶奶和妹妹過橋,所用時間以奶奶為準,即23秒;
第二步:這一次同樣讓走路最慢和次慢的同時過,即洛洛和媽媽過橋,所用時間以洛洛為準,即15秒;
第三步:這一次爸爸一個人過,所用時間是8秒。此時他們一家過橋一共用了46秒;
第四步:過完橋他們還要走兩分鐘的路,走完路需要時間是兩分鐘46秒,此時離三分鐘還有14秒,所以他們趕的上公交車。過橋順序是奶奶和妹妹,洛洛和媽媽,爸爸,過橋用了46秒。
36.這50箱蘋果可以均分為5份,也就是分5次賣完。由于馬車一次運10箱蘋果,一箱有30個蘋果,也就是商人進一次城時運300個蘋果,走一公里商人的兒子都要吃一個,當?shù)竭_城里時,他的兒子已經吃了49個蘋果,第二次同樣他的兒子都要吃掉49個蘋果,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也一樣,所以最后他兒子一共吃了49*5=245個蘋果,所賣蘋果總數(shù)是50*30245=1255個蘋果。
37.此題易混淆人的做題思路。多數(shù)人認為青蛙一次跳3m,兩次就可以跳6米,超過了井的深度,兩次就可以跳出井。這是錯誤的。因為題中說“井壁非常光滑”,說明青蛙在跳到3米高度時,會因為觸到井壁而重新落回井底,所以無論這只青蛙跳多少次,它都跳不到井外去,除非它一次跳的高度超過井的深度。
38.設有N個桃子,一組X個孩子,二組Y個孩子,三組Z個孩子,則有N/X=7,N/Y=8,N/Z=9。由上式知道桃子數(shù)量是7、8、9的公倍數(shù);然后算出最小公倍數(shù)504,分別除以7、8、9,得出小組的數(shù)量比:72:63:56;最后用504除以7、8、9的和,得出每個孩子分到的桃是21個。
39.首先可以設大牛車用x輛,中型牛車y輛,小型牛車z輛,依題意知x+y+z=100,3*x+2*y+z/2=100,然后分情況討論即可得出答案。
40.第一步:先假設天天有彈珠x個,甜甜有彈珠y個;
第二步:由天天的話可以得到x+2=3y;
第三步:由甜甜的話可以得到x2=y;
第四步:解兩個式子得x=4,y=2即為答案。
41.因為40小時已經超過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但沒有超過48小時,所以用48去掉一天的時間24小時,剩余16小時,在下午六點的基礎上再加上16個小時,六點到夜里12點只需6個小時,所以剩余的10個小時是第二天的時間,即是第二天的上午10點,此時明顯天是亮的,所以那時天不會黑。
42.小軍拉第一次燈時燈已經亮了,再拉第二下燈就滅了,如果照此拉下去,燈在奇數(shù)次時是亮的,偶數(shù)次是關的,所以7次后燈是亮的,20次是關的,25次燈是亮的。
43.得到書架的三個人每個人拿出1000元,一共是3000元,將3000元給兩個人平分,也就是兩個人每人拿到3000/2=1500元,所以說,書架的價值應該是1500+1000=2500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程序员思维训练500题(附带答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破解qq仅三天可见
- 下一篇: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选择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