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课后习题汇总
文章目錄
- 緒論
- Chapter 0 Course 1 What
- Chapter 0 Cours 2
- Chapter 0 Course 3
- 第一章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History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2 Function
- 第二章
- Chapter 2 digitization 1 device
- Chapter 2 digitization 2 imaging
- Chapter 2 digitization 3 step
- 數字圖像馬賽克
- 第三章
- Chapter 3 Color 1 Model
- Chapter 3 Color 2 Conversion
- 數字圖像量化
- 顏色模型交換
- 1. 查看RGB顏色模型中R、G、B通道下的圖像
- 2. 將RGB轉化為RBG、BGR、BRG、GRB、GBR模型
- 3. 將RGB模型轉化為CMYK模型并查看不同通道下的圖像
- 4. 將RGB模型轉化為YIQ模型并查看不同通道下的圖像
- 5. 將RGB模型轉化為HSV模型,調整適當參數
- 數字圖像灰度化
- 第四章
- Chapter 4 Algebra 1 Arithmetic basic
- Chapter 4 Algebra 2 Arithmetic variety
- Chapter 4 Algebra 1 Arithmetic complex
- Chapter 4 Algebra 1 Arithmetic HSL
- Chapter 4 Algebra 5 Logic Operations 1 sort
- Chapter 4 Algebra 6 Logic 2 boolean
- 第五章
- Chapter 5 Geometric 1 Affine basic
- Chapter 5 Geometric 5 Affine interact
- Chapter 5 Geometric 7 Non-Linear
- Chapter 5 Geometric 9 Extend
- 數字圖像的算術運算
- 數字圖像幾何變換
- 平移
- 縮放
- 錯切
- 旋轉90°
- 旋轉任意角度
- 第六章
- Chapter 6 Enhance 1 Point 3 Linear
- Chapter 6 Enhance 1 Point 2 nonlinear
- Chapter 6 Enhance 2 Histogram 1 What
- Chapter 6 Enhance 2 Histogram 7 progress
- Chapter 6 Enhance 3 Neighbor 1 Neighbor-5 Smooth
- Chapter 6 Enhance 3 Neighbor 6 Smooth extreme
- Chapter 6 Enhance 4 Neighbor Sharpen 5 Laplacian-1
- Chapter 6 Enhance 4 Neighbor Sharpen 1 Gradient-4
- Chapter 6 Enhance 5 Frequency 1 Continuous Fourier-3 Cosin
- Chapter 6 Enhance 5 Frequency 4 Continuous Wavelet-6
- Chapter 6 Enhance 5 Frequency 7 Smooth lowpass-8 Smooth
- Chapter 6 Enhance Frequency 9 Sharpen
- 數字圖像點處理
- 亮度調整
- 對比度調整
- 自動對比度調整
- 全局線性變換
- 非線性變換
- 第七章
- Chapter 7 Degrade 1 Noise 1 Model 2 Type
- Chapter 7 Degrade 2 Blur 1 Source 3 Position
-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1 Spatial Mean filter 2
-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3 Frequency
- Chapter 8 Restore 2 Deblur 1 filter 2 singalnoise
-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1 Spatial Mean filter 2
-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3 Frequency
- Chapter 8 Restore 2 Deblur 1 filter 2 singalnoise
緒論
Chapter 0 Course 1 What
A. 數字圖像
B. 關鍵點
C. 三維模型
D. UVW
答案:ABCD
A. 文字
B. 圖形
C. 人臉
D. 器物
答案:ABCD
A. 生成式對抗網絡
B. 深度卷積神經網絡
C. 代數運算
D. 幾何變換
答案:ABCD
A. 編輯
B. 合成
C. 視覺效果
D. 游戲
答案:ABC
正確
正確
錯誤
錯誤
錯誤
正確
正確
錯誤
Chapter 0 Cours 2
A.美化數字圖像
B. 風格化數字圖像
C. 人體關節點
D. 三維模型(表面、UVW)
答案:ABCD
Chapter 0 Course 3
A. C
B. Java
C. Matlab
D. Python
答案:ABCD
A. 彩色
B. 二值
C. 灰度
D. 三維
答案:ABCD
A. Visual Studio 2019
B. Java
C. MATLAB R2019a
D. Adobe Photoshop CC 2019
答案:AC
錯誤
對山水、人物等數字圖像生成各種藝術效果,例如油畫、水彩、卡通等。
對文本數字圖像進行文本的分割和識別。
對人臉數字圖像進行五官分布修改、膚色和紋理的強化和弱化。
對漢字書法數字圖像進行筆畫提取和動態繪制。
對數字圖像進行三維對象的貼圖
從內容可以分為基礎、編程、對象、專題、應用等。
基礎類教材是指共性的、通用的。
編程類教材是指采用不同編程語言,包括C、Matlab、Java、Python等。
編程類教材是指處理不同圖像對象,包括三維、彩色、二值、顯微、遙感等。
專題類教材是指圖像的不同處理任務,包括融合、復原、分析、識別等。
三維重建、人物與背景分割
A. 改變圖像中對象的顏色
B. 改變圖像中對象的形狀
C. 提取信息
D. 生成新的圖形
答案:ABCD
第一章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History
A. 一維數組
B. 二維數組
C. 三維數組
D. 四維數組
答案:B
A. 圓形
B. 橢圓形
C. 多邊形
D. 矩形
答案:D
A. 制作軟件 Photoshop
B. 開發軟件 MATLAB
C. 編程軟件 Visual Studio
D. 開發平臺 OpenCV
答案:ABCD
A. 區域
B. 邊緣
C. 關鍵點
D. 文字描述
答案:ABCD
A. 處理
B. 分析
C. 理解
D. 識別
答案:ABC
A. 對象
B. 光照
C. 相機
D. 真空
答案:ABC
A. 電耦合器件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B.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Complementary Men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C. X 光
D. 可見光
答案:AB
Chapter 1 Introduction 2 Function
A. 縮放
B. 刪除
C. 平移
D. 人臉組成編輯
答案:ABCD
A. 增強(美化、風格化)
B. 復原
C. 合成(代數運算、分割)
D. 三維重建
答案:ABCD
A. 退化
B. 壓縮
C. 增強
D. 復原
答案:ABCD
A. 增強
B. 復原
C. 識別
D. 三維重建
答案:AB
A. 代數運算
B. 幾何變換
C. 領域運算
D. 小波變換
答案:ABCD
數字圖像處理包含低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也可以分別說是處理、分析和理解。
低級數字圖像處理包括代數運算、幾何操作、對比度調整、平滑、銳化、退化、復原等,是實現從數字圖像到數字圖像的基本處理任務。
中級數字圖像處理是指從像素矩陣中進行對象的提取、描述和分類,屬于語法層面任務處理。
高級數字圖像處理是指根據獲得的對象及其之間關系進行整體上的判斷、分析和理解,屬于語義層面任務處理。
基于人物照片美化、繪畫風格化,用于生活娛樂。
基于圖像合成,用于生活中服飾展示等。
基于人臉識別,用于生活中交通、支付、身份等
基于圖像進行人臉、人體、物品等的三維建模,用于動畫、游戲行業中的模型。
基于圖像生成人臉表情序列圖像,用于直接生成人臉表情動畫。
基于圖像進行繪畫風格轉換,用于海報、插畫等。
A. JPEG
B. PDF
C. BMP
D. PNG
答案:ACD
區別
(1)輸入的對象不同:Adobe Photoshop CC 2020可以直接處理數字圖像,而Matlab R2020a、Visual C++2019則需要先開發軟件。
(2)用戶不同:Adobe Photoshop CC 2020主要面向軟件操作、應用人員,而Matlab R2020a、Visual C++2019則面向的是軟件開發人員。
(3)開發層次不同:Adobe Photoshop CC 2020、Matlab R2020a、Visual C++2019對軟件開發上的要求逐步提高,Adobe Photoshop CC 2019可以進行腳本和插件開發,Matlab R2020a進行基于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的開發,Visual C++2019則是完全自主的開發。
聯系
(1)都服務于數字圖像處理。
(2)都可進行軟件開發。
(1)建立MFC類型的應用程序,選擇具有滾動條的用戶視圖類。
(2)在用戶文檔對象中,聲明數字圖像對象。
(3)在用戶文檔對象中,重載文件打開函數,讀取數字圖像文件數據。
(4)在用戶視圖對象中,在初始化函數中,根據數字圖像的寬度和高度設置顯示窗口的寬度和高度。
(5)在用戶視圖對象中,在繪制函數中,顯示數字圖像。
第二章
Chapter 2 digitization 1 device
A. X-ray
B.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 超聲波
D. Computed Tomography
答案:C
A. Computed Tomography
B.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 超聲波
D. 紅外線
答案:AB
A. 單反相機
B. 立體相機
C. 膠片相機
D. 紅外相機
答案:ABD
A. 對象檢測
B. 語義分割
C. 實例分割
D. 全景分割
答案:ABCD
A. 基于循環生成式對抗網絡進行照片的繪畫風格生成
B. 基于深度強化學習對繪畫數字圖像進行繪制過程的反求
C. 基于筆、紙、墨物理仿真,采用計算機筆輸入的繪畫
D. 基于分形生成特殊圖案
答案:ABCD
錯誤
正確
錯誤
錯誤
Chapter 2 digitization 2 imaging
A. 可見光
B. 不可見光
C. 特殊形狀的結構光
D. 聲波
答案:C
A. CCD
B. CMOS
C. 膠片
D. 紙張
答案:AB
A. CT機
B. 核磁共振機
C. 正電子發射機
D. 紅外線
答案:ABC
A. RGB彩色圖像
B. 深度圖像
C. 紅外圖像
D. 人體、人手骨架
答案:AB
正確
Chapter 2 digitization 3 step
A. 單個
B. 線性
C. 矩陣
D. 隨機
答案:C
A. Tri-filter方法
B. Fovean方法
C. Bayer方法
D. 沒有
答案:B
A. 單個
B. 線性
C. 矩陣
D. 隨機
答案:ABC
A. TIFF
B. EXIF
C. SVG
D. PNG
答案:ABD
A. DXF
B. PSD
C. PDF
D. EXIF
答案:BC
A. 空間采樣
B. 時間采樣
C. 強度量化
D. 壓縮
答案:ABCD
A. DXF
B. EXIF
C. AI
D. WMF
答案:ACD
錯誤
強度矩形方法,用于可視化數字圖像。
數據矩陣方法,用于表示數字圖像所對應的數據。
表面模型方法,用于顯示數字圖像所對應的表面可視化。
頻率域方法,用于表示數字圖像在不同頻率的數據。
數字圖像馬賽克
For nY = 0...ImageOut.Height-1, step = nMosaicHeightFor nX = 0...ImageOut.Width-1, step = nMosaicWidthPiexl = Image.Getpiexl(nX,nY)For nV = nY...nY+nMosaicHeight, step = 1For nU = nX...nX+nMosaicWidth, step = 1ImageOut.Setpixel(nU,nV,Piexl)End for nUEnd for nVEnd for nXEnd for nY說明:依次從每一列到每一行以馬賽克的高和寬為步長取像素值,獲取的是馬賽克塊最左上角的像素值,再依次從該列以1為步長重新將之前取得的像素值賦予相應位置直到最后一個像素格。
第三章
Chapter 3 Color 1 Model
A. 紅綠藍
B. 紅藍綠
C. 藍綠紅
D. 綠藍紅
答案:A
A. RGB
B. HSV
C. CMY
D. Lab
答案:A
A. RGB
B. HSV
C. CMY
D. Lab
答案:C
A. RGB
B. HSV
C. CMY
D. Lab
答案:D
A. RGB
B. HSV
C. YUV
D. Lab
答案:A
A. RGB
B. YUV
C. YIQ
D. YCbCr
答案:BCD
A. CMYK
B. sRGB
C. AdobeRGB
D. CIE Lab
正確答案:ABCD
解析:CMYK < sRGB < AdobeRGB < CIE Lab
A. 強度與色彩分離
B. 色彩采用差值
C. 色彩采用和值
D. 色彩采用乘值
答案:AB
A. YIQ中的Y
B. HSI中的H
C. Lab中的L
D. HSV中的V
答案:ACD
Chapter 3 Color 2 Conversion
A. 切片方法
B. 變換方法
C. 加權方法
D. 均值方法
答案:AB
正確
正確
(1)基于RGB顏色模型的通道選擇方法,將某個顏色通道值作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2)基于RGB顏色模型的通道組合方法,將兩、三個顏色通道值的平均值作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3)基于RGB顏色模型的通道加權方法,對三個顏色通道值分別進行加權,所獲得值作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4)基于RGB顏色模型的通道排序方法,對三個顏色通道值進行大小排序,所獲得最大值、最小值、中間值中的一個作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5)基于CMYK顏色模型的方法,以K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6)基于HSI顏色模型的方法,以I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7)基于HSV顏色模型的方法,以V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8)基于HSB顏色模型的方法,以B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9)基于YUV顏色模型的方法,以Y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10)基于YIQ顏色模型的方法,以Y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11)基于YCbCr顏色模型的方法,以Y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12)基于Lab顏色模型的方法,以L為亮度,將彩色圖像變換為灰度圖像
區別
(1)從使用環境看,RGB用于電視機、顯示器等顯示設備、YCbCr用于數字電視傳輸、HSI用于繪畫、設計、Lab用于顏色比較。
(2)從數據相關度看,RGB三個強度通道組合來表達色調、亮度等信息,而YCbCr、HSI、Lab則是將亮度和色調信息進行分離。YCbCr、Lab中色調信息采用色差來表示,HSI則是采用色調H、飽和度S來表示。
聯系:
(1)四種顏色模型都是用來描述彩色數字圖像。
(2)四種顏色模型可以直接、間接相互轉換的
數字圖像量化
輸入:數字圖像、量化等級 輸出:數字圖像偽碼:Int nLevelsFloat fRange = (nLevels - 1)/255.0 //(此為計算幾種灰度值)Float fStep = (nLevels - 1)/255.0 //(此為計算灰度值的步長)Color PixelColor //(包含RGB三種顏色值)For nY = 0 to ImageHeight; step = 1For nX = 0 to ImageWidth step = 1PixelColor = Image.GetColor(nX,nY)nR = round(fRange*GetRvalue(PixelColor)) //(紅色值落在哪個區間)nR = round(fStep*nR) //(該值對應的灰度值(顏色))nG = round(fRange*GetGvalue(PixelColor)) //(綠色值落在哪個區間)nG = round(fStep*nG) //(該值對應的灰度值(顏色))nB = round(fRange*GetBvalue(PixelColor)) //(藍色值落在哪個區間)nB = round(fStep*nR) //(該值對應的灰度值(顏色))newImage->setPixel(nX,nY,nR,nG,nB)End For nXEnd For nY顏色模型交換
1. 查看RGB顏色模型中R、G、B通道下的圖像
輸入:圖像
輸出:圖像
算法描述:
for (nY = 0; nY<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nY = nY + 1){for (nX = 0; nX<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nX = nX + 1){ColorRef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 = GetRValue(ColorRefOne);nG = GetGValue(ColorRefOne);nB = GetBValue(ColorRefOne);pDocRed->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nR, 0, 0));//G**通道為(0,nG,0);B通道為(0,0,nB)**}}2. 將RGB轉化為RBG、BGR、BRG、GRB、GBR模型
輸入:圖像輸出:圖像算法描述:for (nY = 0; nY<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nY = nY + 1){for (nX = 0; nX<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nX = nX + 1){ColorRef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 = GetRValue(ColorRefOne);nG = GetGValue(ColorRefOne);nB = GetBValue(ColorRefOne);pDocRBG->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nR, nB, nG)); //RBG顏色模型為(nR,nB,nG),依次類推} }3. 將RGB模型轉化為CMYK模型并查看不同通道下的圖像
輸入:圖像輸出:圖像算法描述:for (nY = 0; nY<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nY = nY + 1){for (nX = 0; nX<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nX = nX + 1){ColorRef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 = GetRValue(ColorRefOne);nG = GetGValue(ColorRefOne);nB = GetBValue(ColorRefOne);pDocCyan->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0, nG, nB));// M通道為(nR,0,nB);Y通道為(nR,nB,0)}}4. 將RGB模型轉化為YIQ模型并查看不同通道下的圖像
輸入:圖像輸出:圖像算法描述:for (nY = 0; nY<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nY = nY + 1){for (nX = 0; nX<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nX = nX + 1){ColorRef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 = GetRValue(ColorRefOne);nG = GetGValue(ColorRefOne);nB = GetBValue(ColorRefOne);nYIQY = int(nR*0.299 + nG*0.587 + nB*0.114);pDocY->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nYIQY, nYIQY, nYIQY));//I通道的計算方式:nYIQI = int(nR*0.596 - nG*0.274 - nB*0.322);if (nYIQI>255){nYIQI = 255;}if (nYIQI<0){nYIQI = 0;}pDocI->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nYIQI, nYIQI, nYIQI));//Q通道的計算方式:nYIQQ = int(nR*0.211 - nG*0.523 + nB*0.312);if (nYIQQ>255){nYIQQ = 255;}if (nYIQQ<0){nYIQQ = 0;}pDocQ->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nYIQQ, nYIQQ, nYIQQ));}}5. 將RGB模型轉化為HSV模型,調整適當參數
輸入:圖像,數值輸出:圖像算法描述:for (nY = 0; nY<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nY = nY + 1){for (nX = 0; nX<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nX = nX + 1){ColorRef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R = GetRValue(ColorRefOne);G = GetGValue(ColorRefOne);B = GetBValue(ColorRefOne);// R, G, B [0, 255] float H = 0, S = 0, V = 0;float cMax = 255.0;int cHi = max(R, max(G, B)); //highest color value int cLo = min(R, min(G, B)); //lowest color valueint cRng = cHi - cLo; // color range // compute value V V = cHi / cMax;// compute saturation S if (cHi>0)S = (float)cRng / cHi;// compute hue H if (cRng > 0){ // hue is defined only for color pixels float rr = (float)(cHi - R) / cRng; float gg = (float)(cHi - G) / cRng; float bb = (float)(cHi - B) / cRng;float hh;if (R == cHi){hh = bb - gg;}else{if (G == cHi){hh = rr - bb + 2.0;}else{hh = gg - rr + 4.0;}}if (hh < 0){hh = hh + 6;}H = hh / 6;}//inverse H = H + H_add;H_add為需要調整的參數float rr = 0, gg = 0, bb = 0;float hh = fmod((6 * H), 6); // h! <- (6 ? h) mod 6 int cl = (int)hh; // c\ <- \hl\ float c2 = hh - cl;float x = (1 - S) * V;float y = (1 - (S * c2)) * V;float z = (1 - (S * (1 - c2))) * V;switch (cl) {case 0: rr = V; gg = z; bb = x; break;case 1: rr = y; gg = V; bb = x; break;case 2: rr = x; gg = V; bb = z; break;case 3: rr = x; gg = y; bb = V; break;case 4: rr = z; gg = x; bb = V; break;case 5: rr = V; gg = x; bb = y; break;}int N = 256;int r = min(floor(rr*N + 0.5), N - 1);//r=(r&0xff)<<16;int g = min(floor(gg*N + 0.5), N - 1);//g=(g&0xff)<<8;int b = min(floor(bb*N + 0.5), N - 1);//b=(b&0xff);pDocH->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r, g, b));}}數字圖像灰度化
輸入:數字圖像輸出:數字圖像算法描述:for (nY = 0; nY < 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nY = nY + 1){for (nX = 0; nX <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nX = nX + 1){ColorRef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 = GetRValue(ColorRefOne);nG = GetGValue(ColorRefOne);nB = GetBValue(ColorRefOne);/* 1. 參數為R通道的值:byGray = nR;2. 參數為G通道的值:byGray = nG;3. 參數為B通道的值:byGray = nB;4. 參數為RGB通道的最小值:byGray = min(nR,nG,nB);5. 參數為RGB通道的最大值:byGray = max(mR,nG,nB);6. 參數為RGB通道的中位數:byGray = middle(nR,nG,nB);7. 參數為RG通道的平均值:byGray = (nR+nG)/2;8. 參數為**GB通道的平均值:byGray = (nG+nB)/2;9. 參數為BR通道的平均值:byGray = (nB+nR)/2;10. 參數為CMYK通道的K值:byGray = min(255-nR, 255-nG, 255-mB)11. 參數為CMYK通道的Y值:byGray =0.299*nR +0.587*nG +0.114*nB12. 參數為YIQ通道的I值:byGray = (nR+nG+nB)/3;13. 參數為HSL通道的L值:byGray = (max(nR, nG, nB) + min(nR, nG,nB))/214. 參數為HSV通道的V值:byGray = max(nR, nG, nB)/255*255 */pDocGray->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RGB(byGray, byGray, byGray));}}第四章
Chapter 4 Algebra 1 Arithmetic basic
A. 截斷
B. 除以2
C. 減去255
D. 線性拉伸處理 rang x [(sum - minimum)/(maximum - minimum)]
答案:D
A. 加法運算
B. 減法運算
C. 乘法運算
D. 除法運算
答案:A
A. 截斷
B. 除以2加128
C. 加上255
D. 線性拉伸處理 rang x [(sum - minimum)/(maximum - minimum)]
答案:ABD
A. 加法運算
B. 減法運算
C. 乘法運算
D. 除法運算
答案:BCD
A. 歸一化處理
B. 除以255
C. 減去255
D. 線性拉伸處理 rang x [(sum - minimum)/(maximum - minimum)]
答案:ABD
正確
錯誤
正確
Chapter 4 Algebra 2 Arithmetic variety
A. Screen 運算 A + B - (A x B)
B. 排除運算 Exclution A/B - 2(A x B)
C. 顏色加深 color burn 1 - ((1 - B)/A)
D. 線性加深 Linear burn A + B - 1
答案:BCD
A. 加法運算
B. Screen A + B - (A x B)
C. 顏色減淡 color dodge B / (1 - A)
D. 除法運算
答案:ABC
正確
錯誤
錯誤
Chapter 4 Algebra 1 Arithmetic complex
A. 平均運算
B. 減法運算
C. 乘法運算
D. 除法運算
答案:A
A. 覆蓋 overlay
B. 硬光 hard light
C. 鮮光 vivid light
D. 線性光 linear light
答案:ABCD
錯誤
錯誤
Chapter 4 Algebra 1 Arithmetic HSL
A. HA, HB, LB
B. HB, SA, LB
C. HB, SB, LA
D. HA, SA, LB
答案:C
A. HA, HB, LB
B. HB, SA, LB
C. HB, SB, LA
D. HA, SA, LB
答案:B
錯誤
正確
Chapter 4 Algebra 5 Logic Operations 1 sort
A. 亮點
B. 暗點
C. 平均值點
D. 最大值點
答案:B
A. 亮點
B. 暗點
C. 平均值點
D. 最小值點
答案:A
A. 亮點 Multiply
B. Darken
C. Lighten
D. Screen
答案:AD
錯誤
正確
Chapter 4 Algebra 6 Logic 2 boolean
A. 減法運算
B. 邏輯非運算
C. 乘法運算
D. 補集運算
答案:ABD
A. 加法運算
B. 邏輯或運算
C. 乘法運算
D. 補集運算
答案:AC
A. 邏輯與運算
B. 減法運算
C. 乘法運算
D. 差集運算
答案:BC
錯誤
錯誤
錯誤
第五章
Chapter 5 Geometric 1 Affine basic
A. 平移 Translate
B. 放縮 Scale
C. 扭轉 Twirl
D. 錯切 Shear
答案:ABD
錯誤
正確
錯誤
錯誤
Chapter 5 Geometric 5 Affine interact
A.
B.
C.
D.
答案:ABC
A. 最近鄰方法
B. 雙線性方法
C. 雙三次方法
D. 雙樣條方法
答案:ABCD
A. 直線映射為直線
B. 三角形映射三角形
C. 平行關系保留
D. 四個點定義
答案:ABC
A. 一個點
B. 四個點
C. 六個點
D. 十六個點
答案:ABD
數字圖像水平鏡像操作是將圖像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以圖像 垂直 中軸線為中心進行鏡像對換
數字圖像任何幾何變換都不能采用正向映射
錯誤
正確
正確
數字圖像順時針旋轉90度,從上到下的每一行依次變換為旋轉后的從右到左的每一列,每一行自左而右像素變為每一列的自上而下。
數字圖像逆時針旋轉90度,從上到下的每一行依次變換為旋轉后的從左到右的每一列,每一行自左而右像素變為每一行的自下而上。
數字圖像的翻轉,包括水平翻轉和垂直翻轉。數字圖像水平翻轉是指以垂直中心線為對稱線,左右列像素進行對換,數字圖像垂直翻轉是指以水平中心線為對稱線,上下行像素進行對換。
數字圖像旋轉180度,以垂直中心線為對稱線,左右列像素進行對換,以水平中心線為對稱線,上下行像素進行對換。
數字圖像水平鏡像,以垂直中心線為對稱線,左右列像素進行對換。
(1)當鼠標位于錨點控制格時,啟動“平移”錨點命令,進入“平移”錨點狀態,通過移動鼠標改變錨點位置。
(2)當鼠標位于非錨點控制格的矩形框內時,啟動“平移”對象命令,進入“平移”對象狀態,通過移動鼠標改變對象及其控制框位置。
(3)當鼠標位于水平控制格時,啟動水平“放縮”對象命令,進入水平“放縮”對象狀態,通過移動鼠標改變對象及其控制框水平大小。
(4)當鼠標位于垂直控制格時,啟動垂直“放縮”對象命令,進入垂直“放縮”對象狀態,通過移動鼠標改變對象及其控制框垂直大小。
(5)當鼠標位于拐角控制格時,啟動雙向(水平和垂直)“放縮”對象命令,進入雙向“放縮”對象狀態,通過移動鼠標改變對象及其控制框整體大小。
(6)當鼠標位于控制杠時,啟動“旋轉”對象命令,進入“旋轉”對象狀態,通過移動鼠標來旋轉對象及其控制框。
下列算法描述的是數字圖像幾何變換的逆向處理步驟,請給出正確排序
A. Create target image I’
B. Let (x,y) ← T-1(u’,v’)
C. return target image I’
D. for all target image coordinates (u’,v’) do
E. TRANSFORMIMAGE (I,T)
? I : source image
? T :coordinate transform function
F. I-1(u’,v’) ← GETINTERPOLATEDVALUE(I,x,y)
答案:EADBFC
Chapter 5 Geometric 7 Non-Linear
A. 任何方向的直線都映射為直線
B. 矩形映射為平行四邊形
C. 平行關系保留
D. 4個點定義
答案:ABC
A. 球形變換 Spherical
B. 旋轉 Rotate
C. 雙線性變換 bilinear
D. 漣漪變換 ripple
答案:ACD
A. 直線映射為直線
B. 矩陣映射為平行四邊形
C. 平行關系保留
D. 四個點定義
答案:AD
A. 球形變換 Spherical
B. 錯切 Shear
C. 扭轉變換 Twirl
D. 漣漪變換 Ripple
正確答案:ABCD
正確
Chapter 5 Geometric 9 Extend
A. 全景圖
B. 三維模型
C. 動態效果
D. 旋轉
答案:ABC
A. 放大
B. 縮小
C. 平移
D. 刪除
答案:ABCD
A. 多幅數字圖像
B. 面向人臉的雙幅數字圖像
C. 面向對稱對象的基于勾畫的單幅數字圖像
D. 基于深度和彩色的兩種數字圖像
答案:ABCD
錯誤
正確
錯誤
正確
正確
對數字圖像局部區域進行刪除,采用背景顏色來填充刪除的局部區域,簡單地復制某個像素,顏色是一致的。
對數字圖像局部區域進行基于內容感知的刪除,采用局部區域周圍的多個像素來智能地填充刪除的局部區域,填充的顏色與周圍環境是一致的,具有相似的圖案和紋理。同普通的刪除相比,在填充所刪除區域時考慮了所刪除區域及其周圍信息,具有智能性。
對數字圖像局部區域進行平移,將局部區域移到新的位置,只是簡單地用新像素替代已有像素,而局部區域的原來位置采用背景顏色來填充,簡單地復制某個像素。
對數字圖像局部區域進行基于內容感知的平移,則是將局部區域移到新位置,與已有像素進行混合處理,而局部區域的原來位置則是基于內容感知來填充。同普通的平移相比,填充局部區域原來位置時采用了基于內容感知,在新位置上,局部區域和原有像素進行了混合處理,更具真實感。
對數字圖像進行放縮,將每個像素坐標進行同樣的放縮處理,并不考慮其中各種對象的固有比例和幾何關系等。
對數字圖像局部區域進行基于內容感知的放縮,對保持所感知對象的某些幾何屬性位置,例如不改變尺寸、寬高比一致等。同普通的放縮相比,是面向對象的,是在對象層次上進行的,具有感知數字圖像內容的智能性。
數字圖像的算術運算
輸入:數字圖像1、數字圖像2 輸出:數字圖像3 算法描述: for (nY = 0; nY < pDocNew->m_ImageOpen.GetHeight(); nY++){for (nX = 0; nX < pDocNew->m_ImageOpen.GetWidth(); nX++){nROne = 0; nGOne = 0; nBOne = 0;if (nX < pDoc->m_ImageOpen.GetWidth()){if (nY < pDoc->m_ImageOpen.GetHeight()){PixelColorOne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One = GetRValue(PixelColorOne);nGOne = GetGValue(PixelColorOne);nBOne = GetBValue(PixelColorOne);}}nRAnother = 0; nGAnother = 0; nBAnother = 0;if (nX < pDocAnother->m_ImageOpen.GetWidth()){if (nY < pDocAnother->m_ImageOpen.GetHeight()){PixelColorAnother = pDocAnother->m_ImageOpen.GetPixel(nX, nY);nRAnother = GetRValue(PixelColorAnother);nGAnother = GetGValue(PixelColorAnother);nBAnother = GetBValue(PixelColorAnother);}}此為運算方法:nRNew = nROne + nRAnother - (nROne * nRAnother);nGNew = nGOne + nGAnother - (nGOne * nGAnother);nBNew = nBOne + nBAnother - (nBOne * nBAnother);其他運算見下表
數字圖像幾何變換
平移
輸入:數字圖像,水平平移量、垂直平移量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 //遍歷生成圖像為其賦像素值//水平與垂直方向的偏移量 Int nXOffset, nYOffsetfor (nY = 0; nY < pDocNew->m_ImageOpen.GetHeight(); nY++)for (nX = 0; nX < pDocNew->m_ImageOpen.GetWidth(); nX++) //平移后留下的區域不需要為其賦像素值if ((nX - nXOffset) < 0continue;if ((nY - nYOffset) < 0)continue; //平移后移出去的部分也不需要為其賦像素值if ((nX - nXOffset) >= pDoc->m_ImageOpen.GetWidth())continue;if ((nY - nYOffset) >= pDoc->m_ImageOpen.GetHeight())continue;PixelColor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 nXOffset, nY - nYOffset);pDocNew->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PixelColor);縮放
輸入:數字圖像、放縮量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Int Scale //Scale>1時為放大,<1時為縮小for (nY = 0; nY < pDocNew->m_ImageOpen.GetHeight(); nY++)for (nX = 0; nX < pDocNew->m_ImageOpen.GetWidth(); nX++)PixelColor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int(nX / Scale), int(nY / Scale));//此為水平方向上的縮放變體 PixelColor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int(nX / Scale), nY);//此為垂直方向上的縮放變體 PixelColor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int(nY / Scale));pDocNew->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PixelColor);錯切
輸入:數字圖像,水平偏移量,垂直偏移量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Float fXShearFloat fYShearfor (nY = 0; nY < pDocNew->m_ImageOpen.GetHeight(); nY++)for (nX = 0; nX < pDocNew->m_ImageOpen.GetWidth(); nX++)if ((int(nY - fYShear * nX)) < 0)continue;if ((int(nY - fYShear * nX)) >= pDoc->m_ImageOpen.GetHeight())continue;PixelColor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 int(nY - fYShear * nX));pDocNew->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PixelColor);旋轉90°
輸入:數字圖像 輸出:數字圖像算法描述: for (nY = 0; nY < pDocNew->m_ImageOpen.GetHeight(); nY++){for (nX = 0; nX < pDocNew->m_ImageOpen.GetWidth(); nX++){PixelColor=pDoc->m_ImageOpen.GetPixel(nY,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 nX - 1);pDocNew->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PixelColor);}}旋轉任意角度
輸入:數字圖像、角度 輸出:數字圖像//算法描述 //1. 計算旋轉后的畫布大小 //2. 選擇插值方法int nWidthRotatedAdd;nWidthRotatedAdd = int(-(nWidthRotated - 1) * 0.5 * fCos+ (nHeightRotated - 1) * 0.5 * fSin+ (pDoc->m_ImageOpen.GetWidth() - 1) * 0.5);int nHeightRotatedAdd;nHeightRotatedAdd = int(-(nWidthRotated - 1) * 0.5 * fSin- (nHeightRotated - 1) * 0.5 * fCos+ (pDoc->m_ImageOpen.GetHeight() - 1) * 0.5);//3.反向映射for (nY = 0; nY < pDocNew->m_ImageOpen.GetHeight(); nY++){for (nX = 0; nX < pDocNew->m_ImageOpen.GetWidth(); nX++){nXOriginal = int(nX * fCos - nY * fSin + nWidthRotatedAdd + 0.5);nYOriginal = int(nX * fSin + nY * fCos + nHeightRotatedAdd + 0.5);if (nXOriginal < 0){continue;}if (nYOriginal < 0){continue;}if (nXOriginal >= pDoc->m_ImageOpen.GetWidth()){continue;}if (nYOriginal >= pDoc->m_ImageOpen.GetHeight()){continue;}PixelColor = pDoc->m_ImageOpen.GetPixel(nXOriginal, nYOriginal);pDocNew->m_ImageOpen.SetPixel(nX, nY, PixelColor);}}第六章
Chapter 6 Enhance 1 Point 3 Linear
A. 對比度變大
B. 對比度不變
C. 對比度變小
D. 亮度不變
答案:C
A. 整體線性變換
B. 局部線性變換
C. 分段線性變換
D. 任意線性變換
答案:B
A. 亮度變大
B. 亮度不變
C. 亮度變小
D. 對比度不變
答案:A
A. 整體線性變換
B. 局部線性變換
C. 分段線性變換
D. 二值化
答案:ABCD
數字圖像增強處理中亮度調整可以看作算術運算中的 加法
數字圖像增強處理中的對比度調整可以看作算術運算中的 乘法
數字圖像增強處理中分段線性變換只能是三段
錯誤
正確
正確
錯誤
正確
正確
正確
Chapter 6 Enhance 1 Point 2 nonlinear
A. 亮度變大
B. 對比度不變
C. 亮度變小
D. 亮度不變
答案:A
A. 亮度變大
B. 對比度不變
C. 亮度變小
D. 亮度不變
答案:A
A. 亮度變大
B. 對比度不變
C. 亮度變小
D. 亮度不變
答案:A
A. 線性
B. 非線性
C. 毫無關系
D. 任意
答案:B
A. 對比度變大
B. 對比度不變
C. 對比度變小
D. 亮度不變
答案:C
A. 線性變換
B. 非線性變換
C. 反轉變換
D. 對數變換
答案:ABCD
A. 指數變換
B. 冪次變換
C. 反轉變換
D. 對數變換
答案:ABD
A. 位平面方法
B. 灰度階方法
C. 線性方法
D. 非線性方法
答案:AB
正確
錯誤
正確
錯誤
正確
正確
Chapter 6 Enhance 2 Histogram 1 What
A. 多對多
B. 一對一
C. 多對一
D. 一對多
答案:C
A. 曝光度的過與欠
B. 動態范圍的高與低
C. 對比度的高低
D. 強度分布
答案:ABCD
Chapter 6 Enhance 2 Histogram 7 progress
A. 相同
B. 不相同
C. 不變
D. 近似
答案:D
A. 參考的數字圖像
B. 參考的直方圖
C. 參考的直方圖函數
D. 參考的直方圖曲線
答案:ABCD
錯誤
正確
正確
正確
line 4: w*h;
line 10: H[i-1]+
line 16: u,
line 17: H[a]
line 18: ,b
輸入:待處理數字圖像IA的直方圖hA參考數字圖像IR的直方圖hR,與hA有同樣的元素個數設K為hA的元素個數設PA為hA的累積分布函數設PR為hR的累積分布函數處理:創建元素個數為K的列表fhsFor a form 0 to K-1{j = K-1{fhs[a]=jj=j-1 }while (j>0and PA(a) <= PR(j))}輸入圖像IA輸出圖像IO,與輸入圖像IA具有同樣的寬度和高度For y form 0 to H-1{For x form 0 toW-1{Gray = IA.GetPixel(x, y)IO.SetPixel(x, y, fhs[Gray])}}Chapter 6 Enhance 3 Neighbor 1 Neighbor-5 Smooth
A. 線性點處理
B. 基于直方圖的處理
C. 鄰域處理
D. 非線性點處理
答案:C
A. 可以是十字、方形等形狀
B. 可以是 3*3、5*5 等不同尺寸
C. 可以有不同的權值
D. 可以采用中心為原點
答案:ABCD
錯誤
Chapter 6 Enhance 3 Neighbor 6 Smooth extreme
A. 最亮
B. 最暗
C. 中間亮度
D. 平均亮度
答案:B
A. 中值 median 濾波器
B. 均值 mean 濾波器
C. 排序 rank 濾波器
D. 混合 hybrid 濾波器
答案:D
A. 最亮
B. 最暗
C. 中間亮度
D. 平均亮度
答案:A
正確
錯誤
排序濾波器包括:1. 中值濾波、2.中值濾波的線性組合、3. 中值濾波的高階組合、4. 加權的中值濾波、5. 迭代的中值濾波、6. 最大值濾波、7. 最小值濾波、8. 中點值濾波。
1適合處理脈沖噪聲,脈沖噪聲要小于濾波器寬度的一半
2取多個濾波器結果的線性加權值
3取多個中值濾波器結果的最大值
4對像素值加權后再做中值濾波
5對數字圖像進行多次中值濾波
6用于提取最亮的像素
7用于提取最暗的像素
8用于提取平均亮度值
Line15: 2*K+
Line17: =h-2
Line18: =w-2;
Line24: =k++
Line29: P[k]
Chapter 6 Enhance 4 Neighbor Sharpen 5 Laplacian-1
A. 大于0
B. 等于0
C. 小于0
D. 等于1
答案:B
A. 大于0
B. 等于0
C. 小于0
D. 等于1
答案:B
A. 4鄰域
B. 8鄰域
C. 全領域
D. 無鄰域
答案:AB
A.
B.
C.
D.
答案:AB
| -1 | 5 | -1 |
| 0 | -1 | 0 |
| -1 | 4 | -1 |
| 0 | -1 | 0 |
| -1 | 8 | -1 |
| -1 | -1 | -1 |
| -1 | 9 | -1 |
| -1 | -1 | -1 |
A. 1
B. 2
C. 3
D. 4
答案:AD
正確
錯誤
正確
Chapter 6 Enhance 4 Neighbor Sharpen 1 Gradient-4
A. 大于0
B. 等于0
C. 小于0
D. 等于1
答案:B
A. 歐拉距離 eudclidean distance
B. 城區距離 city-block distance
C. 棋盤距離 chessboard distance
D. 沒有距離 null distance
答案:ABC
正確
聯系:Roberts 濾波、Prewitt濾波、Sobel濾波都是用于強化數字圖像細節,提供邊緣銳化的數字圖像。
區別:Roberts 濾波采用對角交叉來計算一階導數,而Prewitt濾波、Sobel濾波則是采用鄰接行、列來計算一階導數。
Prewitt濾波平等對待鄰接行、列的像素,而Sobel濾波則是鄰接行、列中遠近不同像素賦予不同的權值,具有較好的平滑預處理功能。
Chapter 6 Enhance 5 Frequency 1 Continuous Fourier-3 Cosin
A. 旋轉不變性
B. 周期性
C. 對稱性
D. 可分離性
D
A. O(nXn)
B. O(n)
C. O(nlogn)
D. O(logn)
答案:C
A. 復數
B. 實數
C. 整數
D. 浮點數
答案:A
A. 頻率域
B. 數據矩陣
C. 表面模型
D. 亮度
答案:ABCD
A. 特征提取
B. 減少維度
C. 圖像編碼
D. 除去噪音
答案:ABCD
正確
首先對圖像進行正交變化,然后進行各種處理,處理之后再變回空間域,得到處理結果。包括濾波、數據壓縮、特征處理等處理
Chapter 6 Enhance 5 Frequency 4 Continuous Wavelet-6
A. 離散余弦變換
B. 離散小波變換
C. 離散正弦變換
D. 離散傅里葉變換
答案:B
A. 離散余弦變換
B. 離散小波變換
C. 離散傅里葉變換
D. 離散 Harr 變換
答案:AC
如果對信號的高頻分量不再分解,而對低頻分量進行連續分解,便可得到信號不同分辨率下的低頻分量,這稱之為信號的 多分辨率 分析
離散二維小波變換在時域和頻域都是局部的
正確
正確
二維離散傅立葉變換,采用復數做變換核,余弦和正弦是非正交的,變換后數據是復數。
二維離散余弦變換,采用余弦做變換核,用于JPEG圖像壓縮。
哈達瑪變換,采用+1和-1做變換矩陣的系數,變換矩陣能夠按照規律生成。
二維離散小波變換,包括哈爾小波、Daub小波,是正交的,對數字圖像可以進行多分辨率分析。用于JPEG2000圖像壓縮。
二維離散小波包變換,是小波變換的線性組合。
Chapter 6 Enhance 5 Frequency 7 Smooth lowpass-8 Smooth
A. 高斯低通濾波器
B. Butterworth
C. 指數低通濾波器
D. 梯形低通濾波器
答案:ABCD
錯誤
錯誤
數字圖像進行模糊的方法包括空間域和變換域兩大類。
先對數字圖像進行離散變換處理,獲得頻率域(變換域)的數據,該數據具有多種頻率,代表不同重要程度,低頻表示整體信息、高頻表示細節信息。
接著在變換域,采用低通濾波方法,例如,Butterworth低通濾波器、指數低通濾波器、梯形低通濾波器、高斯濾波等。
最后對低通濾波處理后的頻率域數據進行相應的逆離散變換,從而獲得平滑的數字圖像。
Chapter 6 Enhance Frequency 9 Sharpen
A. 理想高通濾波器
B. Butterworth 高通濾波器
C. 指數高通濾波器
D. 梯形高通濾波器
答案:A
A. 高斯高通濾波器
B. Butterworth 低通濾波器
C. 指數高通濾波器
D. 梯形高通濾波器
答案:ACD
錯誤
數字圖像實現銳化的方法包括空間域和變換域兩大類方法。
數字圖像點處理
亮度調整
輸入:數字圖像、RADD、GADD、BADD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遍歷每個像素點,對RGB三個通道的灰度值分別加上ADD數值,判斷是否越界后將像素值賦予新圖像。
對比度調整
輸入:數字圖像、RMULTIPLY、BMULTIPLY、GMULTIPLY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遍歷每個像素點,對RGB三個通道的灰度值分別乘上MULTIPLY數值,判斷是否越界后將像素值賦予新圖像。
自動對比度調整
輸入:數字圖像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
找出該圖像RGB三個通道的最大灰度值以及最小灰度值Highcolor、Lowcolor
生成等大小新圖像
對比原圖像在相應位置按
Color = int (Mincolor (一般設為0) + (color - Lowcolor) * (Maxcolor(設為255) - Mincolor) * 1.0 / (Highcolor - Lowcolor)); 計算像素值
判斷像素值是否越界
填入像素值
全局線性變換
輸入:數字圖像,colorF1、colorF2、colorG1、colorG2
說明:原函數為**,其中**
公式變為:
[外鏈圖片轉存失敗,源站可能有防盜鏈機制,建議將圖片保存下來直接上傳(img-p0TGDHER-1608624097633)(images\clip_image006.jpg)]
輸出:數字圖像
算法描述:遍歷每個像素點,對RGB三個通道的灰度值分別經過函數g(x,y)的變換,判斷是否越界后將像素值賦予新圖像。
非線性變換
公式:s = log(1 + f(x,y)) * 255/log256
第七章
Chapter 7 Degrade 1 Noise 1 Model 2 Type
A. 高斯噪聲
B. 指數分布噪聲
C. 均勻分布噪聲
D.脈沖噪聲
答案:ABCD
A. 加法
B. 減法
C. 乘法
D. 除法
答案:AC
A.
B.
C.
D.
答案:ABCD
正確
正確
正確
錯誤
正確
錯誤
Chapter 7 Degrade 2 Blur 1 Source 3 Position
A. 攝像機未聚焦
B. 物體與攝像設備之間的相對移動
C. 隨機大氣湍流
D. 成像光源或射線的散射
答案:ABCD
A. 線性運動模糊
B. 均勻散焦模糊
C. 大氣湍流模糊
D. 選擇模糊
答案:ABCD
錯誤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1 Spatial Mean filter 2
A. 中值濾波器
B. 最大值濾波器
C. 最小值濾波器
D. 修正阿爾法均值濾波器
答案:D
A. 算術均值濾波器
B. 幾何均值濾波器
C. 諧波均值濾波器
D. 逆諧波均值濾波器
答案:CD
A. 算術均值濾波器
B. 幾何均值濾波器
C. 諧波均值濾波器
D. 逆諧波均值濾波器
答案:BC
A. 帶阻濾波器
B. 低通濾波器
C. 陷波濾波器
D. 高通濾波器
答案:AC
A. 最小值 minimum 濾波器
B. 最大值 maximum 濾波器
C. 均值 mean 濾波器
D. 中值 median 濾波器
答案:ABD
錯誤
輸入:
待處理圖像,空白圖像
區域最大尺寸Smax
自適應中值濾波:
步驟1,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在輸入數字圖像每個像素上移動濾波器。
步驟2,對待處理像素計算A1 = Zmed - Zmin; A2 = Zmed - Zmax。
步驟3,如果 A1>0并且A2<0,則轉到步驟5;否則,增大窗口尺寸。如果窗口尺寸<= Smax,則返回步驟2;否則,輸出Zmed,即空白圖像相應位置像素值置為Zmed,取出下一個像素,返回步驟1。
步驟5,計算B1 = Zxy - Zmin; B2 = Zxy - Zmax。
步驟6,如果B1>0并且B2<0,則輸出Zxy,即空白圖像相應位置像素值置為Zxy;否則,輸出Zmed,即空白圖像相應位置像素值置為Zmed。取出下一個像素,返回步驟2。
Sxy是區域
Smax是指最大容忍區域
Zmed是Sxy的中值
Zmax是Sxy的最大值
Zmin是Sxy的最小值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3 Frequency
A.
B.
C.
D.
答案:ABD
A. 理想型
B. 巴特沃斯型
C. 高斯型
D. 梯形型
答案:ABC
A. 理想型
B. 巴特沃斯型
C. 高斯型
D. 梯形型
答案:ABC
A.
B.
C.
D.
答案:ABC
A.
B.
C.
D.
答案:ABD
A. 低通濾波器
B. 高通濾波器
C. 帶阻濾波器
D. 陷阻濾波器
答案:CD
Chapter 8 Restore 2 Deblur 1 filter 2 singalnoise
A. 最小值
B. 最大值
C. 均值
D. 方差
答案:CD
A. 最小化理想數字圖像與復原數字圖像之間的平均方差
B. 引入拉普拉斯算子
C. 最大值
D. 放大噪聲
答案:ABD
錯誤
錯誤
正確
錯誤
正確
數字圖像復原和數字圖像增強都是為了改善圖像視覺效果和質量,都可以采用空間域和變換域的方法。
數字圖像復原是為了復原原始圖像、希望獲得最優估值,而數字圖像增強則是為了突出某些信息。
數字圖像復原是一個客觀過程,根據退化原因建立退化模型,通過逆處理來實現;而數字圖像增強則是一個主觀過程,不需要知道圖像降質原因。
A. 攝像機未聚焦
B. 物體與攝像設備之間的相對移動
C. 隨機大氣湍流
D. 成像光源或射線的散射
答案:ABCD
A. 線性運動模糊
B. 均勻散焦模糊
C. 大氣湍流模糊
D. 選擇模糊
答案:ABCD
錯誤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1 Spatial Mean filter 2
A. 中值濾波器
B. 最大值濾波器
C. 最小值濾波器
D. 修正阿爾法均值濾波器
答案:D
A. 算術均值濾波器
B. 幾何均值濾波器
C. 諧波均值濾波器
D. 逆諧波均值濾波器
答案:CD
A. 算術均值濾波器
B. 幾何均值濾波器
C. 諧波均值濾波器
D. 逆諧波均值濾波器
答案:BC
A. 帶阻濾波器
B. 低通濾波器
C. 陷波濾波器
D. 高通濾波器
答案:AC
A. 最小值 minimum 濾波器
B. 最大值 maximum 濾波器
C. 均值 mean 濾波器
D. 中值 median 濾波器
答案:ABD
錯誤
輸入:
待處理圖像,空白圖像
區域最大尺寸Smax
自適應中值濾波:
步驟1,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在輸入數字圖像每個像素上移動濾波器。
步驟2,對待處理像素計算A1 = Zmed - Zmin; A2 = Zmed - Zmax。
步驟3,如果 A1>0并且A2<0,則轉到步驟5;否則,增大窗口尺寸。如果窗口尺寸<= Smax,則返回步驟2;否則,輸出Zmed,即空白圖像相應位置像素值置為Zmed,取出下一個像素,返回步驟1。
步驟5,計算B1 = Zxy - Zmin; B2 = Zxy - Zmax。
步驟6,如果B1>0并且B2<0,則輸出Zxy,即空白圖像相應位置像素值置為Zxy;否則,輸出Zmed,即空白圖像相應位置像素值置為Zmed。取出下一個像素,返回步驟2。
Sxy是區域
Smax是指最大容忍區域
Zmed是Sxy的中值
Zmax是Sxy的最大值
Zmin是Sxy的最小值
Chapter 8 Restore 1 Denoise 3 Frequency
A.
B.
C.
D.
答案:ABD
A. 理想型
B. 巴特沃斯型
C. 高斯型
D. 梯形型
答案:ABC
A. 理想型
B. 巴特沃斯型
C. 高斯型
D. 梯形型
答案:ABC
A.
B.
C.
D.
答案:ABC
A.
B.
C.
D.
答案:ABD
A. 低通濾波器
B. 高通濾波器
C. 帶阻濾波器
D. 陷阻濾波器
答案:CD
Chapter 8 Restore 2 Deblur 1 filter 2 singalnoise
A. 最小值
B. 最大值
C. 均值
D. 方差
答案:CD
A. 最小化理想數字圖像與復原數字圖像之間的平均方差
B. 引入拉普拉斯算子
C. 最大值
D. 放大噪聲
答案:ABD
錯誤
錯誤
正確
錯誤
正確
數字圖像復原和數字圖像增強都是為了改善圖像視覺效果和質量,都可以采用空間域和變換域的方法。
數字圖像復原是為了復原原始圖像、希望獲得最優估值,而數字圖像增強則是為了突出某些信息。
數字圖像復原是一個客觀過程,根據退化原因建立退化模型,通過逆處理來實現;而數字圖像增強則是一個主觀過程,不需要知道圖像降質原因。
對數字圖像復原的評估是客觀的,而對數字圖像增強的評估則是主觀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数字图像处理课后习题汇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 ctypes模块调用API
- 下一篇: 常见程序设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