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图像处理----图像的二值化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OpenCV图像处理----图像的二值化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圖像二值化( Image Binarization)就是將圖像上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置為0或255,也就是將整個圖像呈現出明顯的黑白效果的過程。
二值化的原理
import cv2img = cv2.imread('img/lena.jpg') # 轉為灰度圖 new_img = cv2.cvtColor(img, cv2.COLOR_BGR2GRAY) height, width = new_img.shape[0:2]# 設置閾值 thresh = 60# 遍歷每一個像素點 for row in range(height):for col in range(width):# 獲取到灰度值gray = new_img[row, col]# 如果灰度值高于閾值 就等于255最大值if gray > thresh:new_img[row, col] = 255# 如果小于閾值,就直接改為0elif gray < thresh:new_img[row, col] = 0cv2.imshow('img', new_img) cv2.waitKey()OpenCV提供的圖像二值化API
threshold()方法參數:
二值化的方式:
| THRESH_BINARY_INV | 高于閾值改為0,低于閾值改為255 |
| THRESH_TRUNC | 截斷,高于閾值改為閾值,最大值失效 |
| THRESH_TOZERO | 高于閾值不改變,低于閾值改為0 |
| THRESH_TOZERO_INV | 高于閾值該為0,低于閾值不改變 |
自適應閾值
使用一個全局值作為閾值。但是在所有情況下這可能都不太好。如果圖像在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照明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自適應閾值閾值可以幫助。這里,算法基于其周圍的小區域確定像素的閾值。因此,我們為同一圖像的不同區域獲得不同的閾值,這為具有不同照明的圖像提供了更好的結果。
adaptlive()方法參數:
- cv2.ADAPTIVE_THRESH_MEAN_C:該閾值是該附近區域減去恒定的平均?。
- cv2.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閾值是鄰域值減去常數C的高斯加權和。
大津算法(最大類間方差法)
圖像分割中閾值選取的最佳算法
threshold(gaussian_img, 0, 255, 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
import cv2img = cv2.imread('img/lena.jpg', cv2.IMREAD_GRAYSCALE)# 使用255的閾值進行二值化 ret, thresh_img = cv2.threshold(img, 255, 255, cv2.THRESH_BINARY) cv2.imshow('normal', thresh_img)# 使用高斯濾波模糊圖像 參數1: 圖片矩陣 參數2:卷積核 參數3: 越大越模糊 gaussian_img = cv2.GaussianBlur(img, (5, 5), 0) cv2.imshow('gaussian_img', gaussian_img)# 使用大津算法0閾值二值化經過高斯濾波模糊后的圖像 ret, thresh_img = cv2.threshold(gaussian_img, 0, 255, 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cv2.imshow('otsu', thresh_img)cv2.imshow('img', img) cv2.waitKey()原圖:
使用255的閾值進行二值化 圖片全黑了:
使用高斯濾波模糊圖像:
使用0閾值的大津算法二值化經過高斯濾波模糊后的圖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OpenCV图像处理----图像的二值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vim替换字符串命令详解
- 下一篇: SpringMVC 刷课笔记